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

十三 石油和1974年的大震荡


石油危机  大震荡



  1972—1973年间短暂的繁荣是战后长期繁荣的最后和最狂热的阶段。1973—1974年冬季的“石油危机”和1974年夏天的国际性震荡,把黄金时期推向一个猝然的痛苦的停滞时期。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爆发战争。冲突使阿拉伯石油国家团结起来,并给石油输出国组织以新的动力。该组织是主要的非美国石油生产者的卡特尔,过去由于内部分歧而无所作为。
  为了试图减少对以色列的支持[这里显然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译者注278],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面削减石油出口10%(后来又曾一度减少到25%),以及有选择的禁运(主要是针对美国),并要求各石油公司有义务严格遵照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指示办事。
  “在它们接到削减生产的通知后,它们毫无推托地照办了。当阿拉姆科公司被通知削减生产10%后,该公司还关闭了一些采油设备,这些设备的产量相当于禁运前几个月对美国的最大销售量。这样该公司负责地将产量削减到低于9月份23%的水平。当沙特坚持要阿拉姆科公司严格控制它的石油出口目的地时,该公司让油轮船长签署了到达目的地的保证书,并安排接收每条船到达经批准的港口或终点的电传消息。”(特纳,第135-136页)。埃克森公司甚至答应沙特要求,提供该公司供应全世界美国军事基地用油的情报。
  但是,由于石油公司将石油从这一到达地转运到别的地方,有选择的禁运使削减的产量平均分散而失效。尽管普遍担心出现相反情况(见下面),在石油供应方面每天削减500万桶,占非东方集团产量的9%,却并没有造成多少持续性的问题。但它在现货油价方面的影响(出现飞跃或高涨)却被各产油国用来普遍提高油价。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功地迫使和保持了油价的大幅度上升。油价在1973—1974年冬提高了3倍,使石油生产国的年收入提高了640亿美元——足以购买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1.5%。这次价格上升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紧缩政策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导致了生产迅速下降和双位数的通货膨胀。1973年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紧缩政策,用以对付短暂繁荣中的价格加速上涨和随之提出的大幅度提高工资的要求。其措施大部分是货币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供应增长年率从1972年的14%降到1973年底的8%;短期利率从1972年初的4%上升到1973年中期的10%。财政政策也趋向紧缩,除了美国是个重要的例外,欧洲和日本的政策更为紧缩,大约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年率从1973年上半年的8%,下降到同年下半年的3%(虽然后面这个数字由于石油禁运造成的生产损失而减少)。1973年秋季失业率开始上升。从1973年夏季起,原料和粮食价格开始下跌。但是世界通货膨胀率在当年下半期上升到年率10%,因为在这之前原料价格的上升转移到最终产品市场。
  石油价格上升使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条件都恶化了。它提高了投入的成本,因而使赢利下降,加强了使工业部门提价的压力(按现行产出价格,许多固定资本的运行不再有利可图)。它也把世界购买力的1.5%一下子转移到石油输出国组织。受益者没有,在短期内也根本不可能,用掉它们多得收入的大部分。因此,世界需求下降了。
  由于进一步实行更加紧缩的政策,这些压力加强了。1974年春,多数国家的货币状况进一步紧缩。然而几个月内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1974年上半年除美国以外,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继续增长。其部分原因是由于出口到外围国家的机会增加了。商品繁荣使许多不发达国家增加了出口收入,而进口的增加则稍为滞后。还有许多非产油的不发达国家,通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借入了石油输出国没有花掉的储备。
  石油价格的提高反作用于商品价格的上涨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1974年春天通货膨胀达到年率15%。
  对70年代的许多估计,都把石油危机看作是关键的发展。石油输出国组织常常扮演反面角色,为了某些政治动机而操纵世界经济。同样地,价格上升象晴天霹雳,打击和严重破坏了过去运行良好的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确,石油危机给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以沉重打击,对经济危机的形式和时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成了一次冲击的引发器。这次冲击成了经济过热时期和继之而来的大量失业与经济滞胀时期的分界。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情景在两个重要方面使人迷惑。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油价上涨以前就处于严重困难中,但远未充分表现出来。石油危机前的基本问题是积累过度(相对于劳动供给和赢利率锐减来说)。如果石油危机不发生,这一基本问题也并不就会消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设想,如果不发生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就能对过度积累顺利地进行调整。带有狂热性的短暂的高涨不是顺利调整的预兆。
  第二,它忽视了石油危机是植根于过去的发展中的。当然,促使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行动的中东战争本身,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史的产物。但是还有许多直接的经济联系。其一,石油输出国组织能否在短暂的高涨而并没有同时出现高水平需求的情况下,成功地使价格上涨,是值得怀疑的。其二,美元贬值促使价格上升,因为大部分石油以美元计价,而美元价值在下降。
  而且,石油输出国组织几乎肯定地不能维持大幅度提价,因为美国石油进口政策在70年代不会发生猛烈变化的设想完全失败了。整个60年代,美国在法律上限制石油和石油制品的进口(这项立法是在1959年为支撑美元而制定的)。到1970年,美国能源90%自给。以后政策急骤扭转。1971年对本国生产的石油实行价格控制,限制进口的立法取消了。1972年石油进口猛增。1973年8月实行了双重价格制度:1972年已经开采的油井生产的石油,其价格固定在最多不超过每桶4.35美元的限度内,1973年及其以后出油的油井生产的石油和进口的石油,价格没有上限。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价格的上升,石油公司不愿加强1973年以前油井的生产。这种倾向被一个声明所加强。该声明宣布,价格控制是暂时的,到1985年底将会取消。到1976年,强加于天然气的价格控制导致进口石油进一步替代本国能源。
  其净结果是美国在70年代从能源自给90%变为进口占国内需求的50%。到70年代末,美国每天进口石油800—900万桶,约相当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产量的30%。其进口费用在1979年提价前每年约为400亿美元。尽管美国是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最大出口国(大约占欧佩克对外采购量的15%),在70年代后半期,它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赤字仍占全部贸易赤字的大部分。
  最后,油价上涨在更一般和根本的意义上说,是繁荣的产物。伴随积累的巨大增长而来的石油消费巨大增长,带来了蕴藏耗竭的威胁。到了70年代初期,人们表现出对已探明储量的“耗竭线”可能低于足够开采25年的传统水平的担心。这种担心因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的有影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而加强了。该报告提起公众注意,世界将面临基本原料和燃料,包括石油的短缺。英国石油公司的采掘经理论证石油生产在80年代初将达到顶点,到1978年需求就将超过供给。在石油部门内部,指出为了保持“耗竭线”,必须每年发现一个利比亚,已成为口头禅。为了促进能源的节约和开发,需要作出重大的价格调整。
  上面关于油价上涨的影响是就整体而言的,但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国家,其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部门之间最重要的是石油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区别。大部分工业面临成本提高和利润减缩,而大石油公司却财运亨通。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兴起使在所有权和经营方面也象价格一样,发生了变化。在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国营石油公司的直接出口从占该地区无足轻重的比重上升到约占50%—55%。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为政府所拥有的石油生产从1970年的约2%上升到1974年的60%和1980年的80%—90%。到70年代末,大石油公司仅仅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区域内还保持原油生产的所有权。
  尽管油价上涨推动着石油的开发和生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石油生产仅仅从1973年的每天500万桶提高到1980年的每天630万桶,只能提供七大石油公司炼油需要的35%。而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政府也开始要求分享生产上的所有权。七大石油公司占世界炼油的比重从1973年的51%下降到1980年的38%。
  油价上涨时消费国的不同影响,可以日本和美国的比较为例。
  日本没有任何矿物燃料蕴藏,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石油来满足它的基本能源需求,所以油价上涨极大地增加了它的进口支付。为赚取额外的外汇要求更多的出口,这使国内收入不断外流。由于这部分收入的减少要来自工资和利润,因而加强了分配斗争和降低了积累率。另外,外汇支付的增大,增加了国际收支平衡的限制,从而缩小了调整国内经济政策的余地。对于日本,石油冲击是重大的打击,没有任何能减轻打击的有利之处。
  美国就很不同。首先,美国公司在石油公司中占支配地位。而且,美国有很大的石油蕴藏,使它能够作到石油自给,而不象其主要竞争对手西德和日本那样。另外,双重价格制度使美国国内工业能够按大大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1979年上半年约低40%)购买石油。这显然使它获得了竞争的优势。最后,从长期看,美国还拥有油页岩和沥青页岩的巨大蕴藏。这些方面的发展按1974年以前的石油价格来衡量,经济上并不太合算。1979年那一轮的油价上涨使其提炼在经济上大体可行。油页岩的提炼可使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做到石油自给,从而消除对外国供应的依赖。而这一点是五角大楼愈来愈担忧的。
  所以,当石油危机给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造成重大困难时,它的影响——就象商品繁荣和美元危机一样——是不平衡的。美国所受的困扰比它的主要对手要少些。


大震荡


  1974年夏天,开始发生了一个巨大的震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1974年7月到1975年4月间下降了10%。1975年上半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比一年前下降了3.5%,国际贸易下降了13%。整个1975年,生产低于1973年(美国降低1.5%,日本略高1.5%)。战后最坏的两年在1958年结束,当年生产还比1956年高4.5%。1974年的大震荡无疑是1929年以来最大的-次。
  多数国家的经济大震荡是从投资猛降,特别是从存货下降开始的,这方面无一例外。因此,对经济大震荡已经开始的任何说明,都必须集中在投资的猛降上。
  从长期看,投资与利润紧密联系。因此,投资下降的潜在原因是盈利的下降。但这还不能说明确切的时间。利润下降已经多年了投资猛降却在1974年夏天突然发生。
  资本家投资是因为他们希望获利。因此,投资水平基于对未来盈利的预期。这种预期通常受过去利润的很大影响,但这不是唯一的考虑。许多因素形成资本家对未来的信心。70年代中期信心的丧失常常单纯归咎于石油危机。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过于狭窄地归结在这上面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信心在一个人的意识中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旦它垮掉了,就很难再建立,就象我们在讨论繁荣的起源时试图表明的那样。但是信心就象信任一样,也是十分坚定的。一旦牢固地建立起来,它就要力图证明它自己,就象我们在关于繁荣的力量那一节中试图表明的那样。然后又因信心受到重大的打击而使繁荣夭折。
  仅仅石油危机还不足以摧毁资本家在黄金时期的大多数年份所感到的那种信心。这一击是这么沉重,因为信心已受到过多次打击。即使如此,也并没有造成立即的崩溃。
  在过去几年,资本家受欧洲工资爆涨和一般工业关系恶化的打击。他们经历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崩溃和国际金融的愈来愈不稳定。通货膨胀加速,商品价格涨上了天。利润率下降了1/3 ,过去两年迅速的和高度同步的繁荣也没能使它恢复。
  但是正在恶化的预测还没有导致投资的崩溃。在极其繁荣的情况下,它们只带来了缓和的下降,但没有发生崩溃。最明显的后果是,投机大规模增加,因为更多的资本家试图通过旁门左道,而不是通过生产性投资来赚钱,因此,巨额外汇交易以及股票价格、黄金、土地、不动产和商品等方面出现了繁荣。通货膨胀加速,当局的软货币立场和商品繁荣都促进了囤积居奇。
  石油危机进一步损害了信心。最初,在削减生产和有选择地禁运的情况下,人们的担心集中在如何保证供应的问题上。多数政府都计划1974年约减少石油供应1/5 ,匆匆地通过紧急立法来节约石油的使用。1973年12月石油公司宣布石油输出国组织已削减石油供应17.5%。
  所有大股票交易所都买卖兴隆。华尔街的价格在11月份的一周内下跌了5%。黄金价格再度猛涨,1974年的第一周上涨了将近五分之一。《经济学家》评论道,“多年来,热中于搞黄金投机者被看作是不文明的人。现在时兴谈论的是文明的即将崩溃。他们在华尔街的好日子来临了”。(1974年2月16日)。人们描述日本的气氛“相当恐慌”。
  从1974年1月起,石油再次开始自由流动,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补充库存的高潮。这可能是为了应付冬天的供应混乱。商品价格再次上升。现在人们的担忧转向价格上涨以及所谓“资金回流问题”。
  很清楚,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可能花掉它所收入的大部分,它们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借出。许多国家也需要大量借钱来支付石油进口。问题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似乎主要在美国市场放贷,而有潜力的借款者都集中在欧洲和第三世界。人们广泛怀疑私人金融机构能否成功地将资金从贷款者输往借款者,而一般都认为国际货币基金应起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很快就出现借款困难,正如《经济学家》所描述,“可能发生1929年式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另一个信号出现在我们面前。欧洲银行家们开始对借款给国有化部门和有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即使是大国)政府,抱谨慎态度。意大利似乎正接近于不能还债的状况;它的国际信誉和外汇储备一样,很快丧失殆尽。意大利今天己遭到冷遇,其他有赤字并有特殊政治问题的国家——密特朗的法国,威尔逊的英国,弗朗哥以后的西班牙,有着大杂烩式的议会的丹麦——明天会不会也被遗弃?”(1974年4月20日)。
  国际货币基金要组织一个重大回流计划的机会是很少的。在十国集团——领先的中央银行——达成史密森协定时,曾宣布要开始讨论一项新的长期货币改革。虽然遇到美国的阻挠,国际货币基金会组织理事会下设的以货币改革为目的的一个委员会迟至在1972年终于成立了。它包括20个成员。英国财政大臣巴伯指出,在这个新的论坛内达成一项协议比在旧论坛更难一倍。这个委员会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1974年春天充斥世界新闻媒介的水门事件的被揭露,丝毫无补于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最大表决权的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资金的最大接受者、国际货币的最关键的发行者[指美国——译者注] ,是由一个愈来愈集中地注意着自己将如何平安脱身的总统管理着;同时,对私人银行应付局面的能力产生的怀疑,造成了愈来愈大的担忧。
  当回流问题成为经济议论的中心时,其他地方的发展也很不令人鼓舞。生产减缓,通货膨胀率上升,所有国家的政府(除了英国)大力压缩通货。商品价格在1974年5月以铜价领先猛跌。日本官方鼓励企业出售存货以改善清偿能力,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一次幅度比1929年更大的股票价格猛跌迫在眉睫。1973年9月到1974年9月间,股票价格下跌幅度,从日本的23%到英国的55%。在此期间消费物价上涨了约15%。股票实际价格下跌更大。英国股票实际价格下跌速度达到了战时闪击战的水平。
  国际银行体系开始瓦解。6月26日西德最大的私人银行,赫尔斯塔特银行,由于外汇投机亏损而垮台。美国银行也亏蚀严重,由于拒绝赔偿而与本德斯银行大吵起来。西德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拒绝救援赫尔斯塔特银行,使许多存款者损失了存款。
  后果是严重的。国际银行社会是如此紧张,以致有一阵子没有一个期货外汇市场正常经营。所有外汇交易的最大份额都限制在少数纽约银行。它们拒绝与许多小银行以及多数法国和意大利银行打交道。外汇支付的数额骤然下跌(见图13.1)金钱从全世界各地的小银行流出。《经济学家》对6个星期以后那种气氛的评价是,“即使是捕风捉影的谣言,也会引起市场的波动。”(1974年8月3日)。然而从那时起,大震荡已经开始了。



  当信心丧失时,很难准确地解释这是为什么。寻找难以捉摸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白费心血的。因此对任何一个事件,譬如对赫尔施塔特银行的倒闭过份重视,都会是错误的。可以合理地说的只是,前几年资本主义所经历的一切,使人们可以预期在某个时刻就会出现信心的崩溃。
  已经造成的衰退使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闲置起来。到1975年秋季,大约11%的固定资产堆满了灰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登记的失业人数从短暂繁荣末期的大约800万人上升到1975年春季的1500万人。即使这一增长数字,也大大低估了真正的失业情沉。参与率大大下降,就业不足现象上升,在欧洲的移民工人数减少了100万以上。
  当时还有另外两个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且后来一直如此。一是虽然生产大降,高通货膨胀率却还在继续。矿产品和金属价格从1974年5月到该年年底下降了30%。食品价格从1974年11月到1975年6月下降了33%。但是,从1974年夏天起通货膨胀虽有所放慢,而整个价格在衰退达到深谷时继续以年率10%的速度上升。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实际过程已变得极难驾驭。
  另外一个造成震惊的发展是公共部门开始出现巨大赤字。由于衰退使税收收入减少,政府收入下降,而由于失业津贴支出的迅猛增加,公共支出却不断上升。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么多赤字,则衰退将更为加深,因为赤字部分地抵消了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收入增加和国内投资下降而引起的需求缩减。然而,从这时起,由于公共部门规模过大,对借贷的需求便无法避免了。
  然而,当时还未引起很大注意的是,由于大震荡而造成的最重要影响是利润的进一步下降。在1974和1975 两年,利润率的下降相当于过去5年的降幅(见表13.1)。到1975年只相当1968年水平的60%。美国下降较少些,因为美国资本受油价上涨的打击不那么严重。1975年制造业利润率跌到1968年水平的一半(见表13.2)。

表13 .1         企业利润率,1968—1975年(%)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西欧   日本
1968           17.2      19.4   13.5   31.7
1973           13.6      14.8   11.3   19.6
1975           10.2      12.3   7.3   13.5
---------------------------------------------------------------------
资料来源:见附录。

表13.2         制造业利润率,1968—1975年(%)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西欧   日本
1968           23.6      28.9   14.8    46.0
1973           19.3      22.5   12.1    33.5
1975           11.6      16.7   7.9    10.4
---------------------------------------------------------------------
资料来源:见附录。
---------------------------------------------------------------------


  油价的大幅度提高(这是对生产的一项重要收入)以及随后经济大震荡的严重性,使利润率不可避免地立即下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油价上升的结果,它使可用作利润和工资的资金减少。其减少幅度约为年产值的0.5%。大震荡也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轻微下降。保持利润比重的先决条件是实际工资在1973—1975年间每年下降约1%。结果,高通货膨胀和失业人数的大大增加,使实际工资的增长率比过去减少了一半(在欧洲和日本的制造业部门尤其明显)。但是实际工资并没有削减。因此,利润的比重下降了。经济震荡也使资本产出率下降了(平均下降约10%),因为过剩的生产能力增加。其综合的结果是利润率大大下降。
  随后几年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利润水平远低于繁荣时期预期的水平,这是70年代后半期和80年代初积累持续停滞的关键。而停滞又是那几年失业人数增加的关键。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