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台湾自主工会运动史 1987-1989

出版的话·序文·谢辞


· 出版的话(舒诗伟)
· 序文(郑村棋)
· 英文版谢辞




出版的话



  自从1987年戒严令解除之后,各式新兴社会运动,像原住民、环保、无住、劳工等,纷纷由台湾的民间社会中涌现。针对这些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与说法;但这些运动本身的出现与持续,即已是在宣告:台湾不再是以前的台湾,台湾的百姓也不再是以前的百姓。而他正是在这特定的时刻中,我们创立了“劳工教育信息发展中心”。
  “劳教中心”的基本理念是:所有的人,不论种族、性别、宗教等背景,一律生而平等;也因此,每个人在他(她)所处的环境中,都应有相同的机会与权利,来达到丰富、充实、真诚的物质生活与自我发展,来达到人与大地、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对待。基于上述的想法,“劳教中心”一方面为处于社会中弱势位置的劳工伙伴,特别是女性劳工,提供各项法律咨询、信息提供与报导、劳工教育……等活动;而且与劳工伙伴一起争取做为人应有的尊严与权利;另,“劳教中心”也协助劳工伙伴一起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像婚姻、家庭、育幼……等。也因此,“劳教中心”是个主动参与服务性的团体。
  “台湾自主工会运动史-1986~1989”,是“劳教中心”出版计划的系列的第一本。它是由香港的“亚洲专讯中心”于1990年,在对台湾过去几年的工会运动,做了初步的研究,所出版的英文本编译而来。我们提供这本书,基本上,也是一种抛砖引玉的工作。我们期许在将来,台湾的社会,特别是劳工伙伴,能自己发展出对在台湾社会中,占极大比率,但往往被历史、社会所忽略的一群人的更深刻、细致的反省与前瞻。我们认为:只有在社会中大多数的人,能对自己的位置和命运有更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一分较平等、正义的社会、一个个更充实、丰富的个人人生才更可能因此而形成。

劳工教育信息发展中心
舒诗伟
1992.10.1台北 





中文版序



  这些年我在基层推动劳工运动,尤其在进行劳工教育时,最感迫切的是教材不足,特别是契合台湾劳工现况、配合运动需要的教材最为缺乏,目前不论是引介国外工运资料或探讨台湾本土实况,找得到的多半是政府单位如劳委会等机构所出版的官方教材,以及一些所谓劳工相关科系、研究单位出版的学院式的研究报告或学术期刊,这些信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我自己都不愿去引用做为教材,因为他们大都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去看问题、提意见、为治国者谋,而不是以广大劳动者的利害、生存为考虑,去质疑、改变既存不公平社会结构,这些教材与信息除此之外能以批判性的角度去使用,或拿来当反面教材,否则容易被误导,陷入以统治阶级利益着眼去思考问题的迷雾,反而看不清我们被统治者的处境与命运,危险的是,这类教材及言论正充斥在目前许多推动劳工教育的场合中!
  而在自主工运阵营这边,一些关心、支持劳工的学者,由于尚缺乏丰富的具体经验,虽有心要写出深入浅出且能为基层劳工所理解的教材,但还正在努力当中。至于实际在工运第一线工作的运动者,又多被日日紧迫的抗争事务所缠,进行劳工教育只能随着战况的发展,以立即的文宣、就地演说、策略规划的小组分析、会议讨论等形式快速地进行着,虽然这些内容都十分鲜活、深刻又丰富,比诸那些官方教材,所能凸显出劳动阶级生活真况实不可同日而语,可惜运动者又都苦于时间、精力的不足,无法将这些活材料整理成有系统又实用的教材,造成目前推展劳教的一大缺撼!
  身为一个天天在基层与劳工姊妹弟兄打拼的工运组织者、教育者与战斗者,多年来我一直处于煎熬与挫折之中,一方面期许自己能将切身战斗经验凝聚成有用教材,以讲义、小册、影带、活动设计等形式,依不同课题、对象、场合编出一套实用课程,但心神体力总是被前面所说的日日累迫战斗事物所占据,祈求一段完整静思时空都不可得,以致一日拖过一日成为心头长期之负担;另一方面则每到劳教现场,看到劳动大众对知识的渴求与工会干部欠缺教材之苦,又油然兴起编写教材之冲动,但随即又面对不可能写成的压力而转成挫折。而选择翻译香港“亚洲专讯中心”出版的“台湾自主工会运动史”正是解决这个恶性循环的一个开始。
  这本书是一九八六年台湾工运乍起后,香港一些关心亚洲工运的朋友初步观察、访问、研究的初步成果,原先之目的在了解并介入台湾刚兴起的劳工运动,但因受限于访问对象及材料的掌握,其深度与细腻略有不足,尤其身为“外来者”又无法亲自参与到抗争,在当时运动者基于抗争安全的考虑下,以致不得窥运动内部的全貌,也不知道有些运动重要参与者的存在与活动,但这些缺撼乃是极其可以理解之事。但本书可说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讨论介入那一段台湾工运历史的著作,对要了解台湾自主工运历史的工会干部劳动朋友来说,它是一本能站在不同于官方观点(如指摘抗争是破坏社会安定、少数外力分子操纵、工人需索无度、盲动又无理性的“病态行为”……)却贴近受压迫者心境来介入台湾工运的书,也是推动劳工教育时,可以用来协助劳动者认识自己历史的一本重要辅助教材。至于少许的数据错误或理解不足,更是瑕不掩瑜,无损于本书的价值,特别是当台湾本身尚无足够条件,去完成一本为台湾劳动阶级写作的台湾工运史时,此书弥足珍贵,并起了奠基与刺激的作用。
  “劳工教育信息发展中心”的成员看到了这书对现阶段工运的必要性,于一九九一年取得“亚洲专讯中心”同意后,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勉力挤出时间分工负责完成此书的翻译工作:

  郑村棋:导言、第一、二章。
  王芳萍:第三、四章。
  高清崧:第五、六、七、士、十二章。
  何燕堂:第八、九、十章。
  舒诗伟:第十三、十四、十五章、批注。

  文章初步翻译完成之后,“亚洲专讯中心”又告知行政院劳工委员会曾正式致函该中心,对本书内容有异议,劳委会对国外如何看待台湾工运如此重视倒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但为使不同意见能充分表达起见(但官方可从来很少有此见识与雅量来对待异议人士),在取得该英文异议信函后由我加以译出,并邀工运人士汪立峡为文响应,二者一并作为附录一、二刊出。一九九二年我到香港,又十分意外在当地工运团体处发现全国总工会英文会讯也曾刊出一篇对本书的书评。(有趣的是,我们在台湾不但看不到全总的英文会讯,且中文会讯中也未刊出这篇书评),乃将此文影印带回并请赖香伶代为译成中文,作为本书附录三。由这二件事可看出此书已在英语世界发生一定作用,才会引起相关单位、团体的紧张与响应,由于本书是用英文写,故反而尚未对本地劳工朋友发生任何影响,现中文版出书,期待引发各种正、负面意见的互动,以加深本书的影响力。
  书译完后东海社研所博士班研究生方孝鼎看了初稿,主动要求协助将文字润饰修改为更平顺,以利一般劳工朋友阅读,在尽量不离英文原义太远情况下,他相当仔细地对全文加以总校订,最后再由舒诗伟过目定稿。
  此书之完成,还要感谢我在中时工会的一群弟兄的热心协助,甘冠智、迟海冠、张文桂、王翠璘、杨俊华中文打字、孙璟华输出相纸,还有总干事杨俊华及秘书郭明珠居中协调及其它工会理事们的支持。特别还要再感谢陈福裕用心地负责本书的所有美编工作及王谢所作的义务封面设计和陈文聪的付出,蔡明德、侯聪慧、周庆辉慷慨地提供照片,使本书生色不少,最后由陈素香,王秋月、郑素粉补强及连系印刷厂。当然,如果没有“亚洲专讯中心”的全力支持及唐山书局陈隆昊先生长期的协助弱势运动,本书中文版也无由面世,它的出版正是集体力量合作的一个展现。
  个人还要特别感念挑勤工会的弟兄,四年前我在中时工会抗争因受资方打压,转而投入新光纺织士林厂的关厂抗争中,忽然传来桃客工会曾茂兴被非法解雇的消息,乃急速连络郭吉仁律师与柯正隆,由我开车赶往桃园予以关切,不意在回程中发生车祸而需赔偿数十万元,柯正隆在桃勤工会发起募款十多万元资助,那是我从事工运以来难得的温暖,感动之余,我向他们表明这股支持的力量我将化为长期为工人编写劳工教材的动力,再回馈到运动之中。这本书是“劳工教育信息发展中心”一系列劳教刊物的第一本,不论人力、物力如何艰难,我们仍将克服困难持续出版,出书之际,特别感怀当年这段抗争中相互扶持之情!
  这种患难中相互扶持的情义,台语叫做“相挺”,当运动被打压至最困难时,工人阶级就是靠这种共同“斗阵”(在一起)来渡过所谓的低迷,在远化抗争被镇压之后的这三年多来,台湾工运并没有停止,抗争虽自媒体中消失,但却在更隐微地方以各种不同形式继续“车拼”着,最近基隆客运工会抗争事件及各地的关厂抗争,正是工人阶级再一波凝结力量的展现,由这次基隆客抗争中发展出来一句带有本土色彩的口号,最能代表台湾工运抗争的精神:

  工人斗阵!
  车拼相挺!

郑村棋
1992.11.12 





英文版谢辞



  这份调查报告是基于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九年间亚洲专讯几位同事多次亲自访问的调查结果而写成的。访问期间,我们曾与多位工会人士、社运活跃份子倾谈,从他们处了解台湾工运的理念和故事。经过这些友善的交谈,我们不单只完成调查,还透过双方对交流工人运动和人民运动的理想,自然而然地建立了友谊和组织间的讯息网络。
  在此谨向曾协助完成是次调查的台湾朋友致万二分谢意。多谢中坜市张淑芳小姐安排各项访问和旅程,汪立峡先生介入我们认识多位工会干部和于初稿阶段提供宝贵意见,并多谢工会朋友对我们的接纳和信任,还要多谢更多更多不便透露姓名的工运朋友。
  香港方面,多谢香港工会教育中心梁宝霖先生在调查初期提供建议,李金凤小姐补充一九八九年后期台湾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最新发展,使这份报告能包涵最新的消息。查理·葛达特(Charlie Goddard)整理文字。
  最后,我们特别向马赫俊神父(Father Neil Magiel)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他生于爱尔兰,却不辞劳苦在台湾工作十年,服务于爱生劳工中心,积极参与工运,因为他无私地为台湾劳工争取权益,以致不容于台湾当政者而最终于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七日被递解出境。他曾于初稿完成期间提出宝贵意见,加深我们对台湾工运的认识,以友善和热诚态度接受我们的访问。
  我们谨以诚心向各位为台湾工运而努力的朋友致敬。


原出版机构简介


  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创立宗旨是希望为亚洲的工会及劳工团体提供各种服务,并协助促进各国劳工组织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本中心的服务包括:提供数据、翻查计算机数据库、研究、训练、提供电子通讯服务及出版刊物。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团体,财源来自:国际援助发展机构、国际工会组织、慈善机构及个人的捐助和售卖刊物的收益。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