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碧兰

敬悼无产阶级女革命家陈碧兰(1902—1987)

《十月评论》同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托洛茨基主义老战士陈碧兰,不幸于本月7日病逝,终年85岁。
  陈碧兰从20岁起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60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共产主义理想。她同终身伴侣彭述之一样,毕生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战斗,不向困苦低头,不向敌人屈服,充分体现出坚强、优秀的本质。
  五四运动后不久,陈碧兰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1922年初,她在所就读的湖北省女子师范学校,发动和领导罢课,反对校方解雇进步的教师,要求校长引咎辞职。这次罢课成为中国历史上女学生斗争胜利的第一次!
  同年4月,在坚持学潮过程中,她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半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3年,中共派她到上海大学攻读社会科学,次年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留学。
  五卅运动爆发,陈碧兰遵照中国决定,回国参加革命。1925年秋担任中共上海区委会(苏、浙、皖三省联合省委会)妇女书记,并参加区委主席团;随后又主编党中央办的《中国妇女》;1926年7月,兼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代理书记,参与了当时革命的实际领导工作。
  国民党扼杀革命之后,陈碧兰同许多同志一起,思索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久,他们得知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对中国革命问题的争论意见,从自身经历中体验到托氏的主张是正确的;斯大林指导中国革命的路线政策则是从头到尾错误,是导致中国革命失败的主要主观因素。因此,她同陈独秀、彭述之等同志,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要求在全党检讨革命失败的原因,反对当时推行的盲动冒险主义,主张重订正确的路线政策。但他们的建议不仅全被拒绝,而且各人反被开除党籍。
  从1929年起,她作为首批者之一参加了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运动,继续革命工作,在蒋介石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进行地下活动。党彭述之等人被国民党政权逮捕判刑后,她在重重压迫下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以写稿和供职来维持全家生活。《妇女问题论文集》一书,是集合她在报刊上用陈碧云名字发表过的文章而编成的。金仲华为该书写《序》,称誉作者是“一位真正从事于妇女运动而且了解妇女问题的女子”。
  抗战爆发促使南京当局提前释放彭述之等托派成员。陈碧兰与彭述之,在抗战期间留在上海领导地下革命工作。他们的同志因领导工人罢工而被日本占领当局所拘禁,他们又成了搜捕的对象(彭述之在千钧一发的围搜中逃过被捕)。
  日帝投降后,陈碧兰同志们在上海公开出版了两份月刊:她负责主编《青年与妇女》(后改名《新声》);彭述之则主编《求真杂志》,通过它们扩散政治影响,发展组织力量。
  1948年末,陈碧兰等鉴于中共一向对托派污蔑和极端敌视,自知不能容于中共统治之下,不得不转移到海外。数年后,中共拘禁了全国所有托派份子,其中许多人被监禁达四分一世纪以上。
  陈碧兰和彭述之、刘家良转赴越南后,刘家良为越共所害,他们恐又遭越共毒手,于是前往欧洲。在越南以及在欧洲的一段期间,他们的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要做手工劳动,赚取低廉工资以补助生计。
  他们流亡国外,更密切地参与了第四国际运动的工作,并关注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局势发展,时常着文提出评论和主张。在法国的最初几年,陈碧兰开始撰写《我的回忆》一书,记述她几十年参加斗争(特别是1925—27年革命)的经历、理解和评论。﹝编者按:此书共28章,已在本刊81年3月号至84年11/12月号连续刊出。﹞60年代中,她和彭氏转赴美国居住。
  综观陈碧兰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妇女解放战士。她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表现了她的优良美德:忠厚善良、富同情心和正义感、果决勇敢、刚毅坚强。她的坎坷一生,又反映出中国劳动妇女备受压迫的现实。
  她去世了,接着三年多以前逝世的彭述之而离开我们了!但她的革命战士典范将为后人所学习,她的令人敬佩事迹将长存在人类史册上!

1987年9月10日

原载香港《十月评论》129期。1987年9月

多多罗 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