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其昌

日本退出国联后中日问题的国际形势

陈其昌

(1933年3月)


说明〕本文刊载于《青年界》第3卷第3期,1933年3月,第72-83页,署名:陈清晨。



  酝酿已久的日本退出国联的谣传,终于在三月二十七日成为事实了。这一事件,单就中日问题的本身看来,日本将更无忌惮地进行军事的侵略,并不表示倾向的变化;但就国际形势说来,则不失为一个转变的关键,因为从此以后,如果不是日本牢固地握住东三省打破太平洋上各帝国主义的均势的话,便是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对于日本施行强力的压制,像过去那样的欲用以束缚日本帝国主义行动的国联的朽索,被日本帝国主义一下挣得寸断了。自然,如果今后不久,日本国内有特殊政变发生,这或许会造成第三种国际形势,但这种政变的可能性,现在连影子都还不曾看见。

  日本为什么要退出国联呢?

  日本政府的退盟通告文,说是因为二月二十四日国联大会通过了十九国委员会的报告书,断定九一八以来的日军行动非出于自卫,并且不承认“满洲国”,“因此日本政府相信无再与国联协力之余地,现根据国联盟约第一条第三项,通告退出国联。”自然,十九国委员会报告书的通过,把日本帝国主义的狰狞的侵略的真面目,揭露在全世界人众的面前,为顔面计,日本也不得不退出联盟,但为颜面决不是退盟的主要的理由,如果事实需要的话,日本自有办法保持其颜面之堂皇,退盟的主要理由是想借此促成中日直接交涉,并取得其在亚洲行动之绝对自由。

  自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应付此种事变的唯一的政策,是倒在国联的身上,听候解决。这种政策的结果,是丧失了东三省,毁灭了义勇军,葬送了热河,并把日本侵略的最前线,引到长城之南。但却在日内瓦的讲台上把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暴露无余,并唤起了世界弱小民族的同情,而增强了中国当局对于国联的依赖。一年余来,日本是时刻希望着中国与它直接交涉以解决东北问题的,它希望中国再有一个李鸿章,把东三省像朝鲜那样地在条约明文上送给它。然中国现在之所以不能有李鸿章者,它认为是由于有国联使中国可依赖,如果这座冰山失掉了对于中日问题的作用,中国自易俯首于日本大炮之前。日本之退出国联,便呈使国联对中日问题不能过问之方法。我们看,日本退出国联政策决定后,芳泽谦吉便姗姗其来华,来干什么呢?不是为探望直接交涉的空气吗?

  一年余来,国联的决议案虽未能阻止日本军阀的行动。却妨碍了他们的行动。这种妨碍使他们不能忍耐,所以高唱摆脱此种赘物之论调,所谓“亚细亚门罗主义”者,久已喧腾于荒木一派军人之口。本来日本退出国联之说,九一八以后,即见流行,然因元老持重,重臣稳健,内阁阁员、军部先辈,反对此议者,大有人在,故久而不能决。此次之所以决定退出者,实出于军人之威慑(传闻李顿报告书通过国联大会时,日本内阁讨论是否退出国联,久不能决。二月有关东军代表秘密回国,携有关东军干部二十七人的连署意见书,主张强硬,当局见之,如遇炸弹,始决定退盟),而其理由,则为欲摆脱此赘瘤,而得到行动的自由,如扩张军备、扩大侵略等。所以通告退出国联后,日本政府宣布其此后外交政策,建立于自主等三大原则上;政友会总裁铃木谓:“日本退出国联后,必须采取自动的严厉外交方针”;国民同盟会总裁安达说:“日本应组织一个亚洲国际联盟。”


  日本退出国联的外交,就其本身说来,无论如何是一种失败的外交。自内田康哉任外相以后,一切都仰军部的鼻息,在外交上常表露其无为的蛮硬,并常布“背水之阵”,以碍滞将来外交的行动。现因日内瓦不能承奉日本军部的意旨,便决定置世界各国于不愿,而采完全孤立的政策,退出联盟。殊不知国际间经济、文化、地理上种种事物,互相联系;任何国家决不能孤立;日本之孤立,只有逐渐丧其第一等帝国主义的世界的地位。

  说者常谓日本虽退出国联,但按之国联盟约第一条第三项,退盟国之退出声明,须两年后方生效力,所以现在日本虽退出,但仍须受国联之拘束。该第一条第三项原文云:“凡联合会会员国经两年前预先通告后,得退出联合会,但须于退出之时,将其所有国际义务及为本盟约所负之一切义务履行完竣。”但是事实上就日本军人的跋扈,及国联的能力看来。这种条文,日本是绝对不会遵守的,虽然它的退盟通告文上写着是“根据国联盟约第一条第三项通告退出”。九一八以来,国联限制日本行动之决议凡三个,但并无有一个为日本所遵守。现在对它那以退出为快意的国联,想使它遵守条文的约束,自是不可能之事。所以日本与国联之关系,可以说自声明退出之日起,即行割断。所以退出国联通告书发出后,日本外务省当局即宣称:“退盟通告与其依理论解释,毋宁作为实际的问题而视为系属立即退盟。是故退盟通告时含有与国联作政治的绝缘的意义。故除履行分担经费之形式的义务外,毋庸履行其他任务。”这种声明当然与退盟通告书上所写的遵守盟约第一条第三项的话相矛盾,但内田的外交就是这样的矛盾的。

  日本政府为表示其退出国联的外交政策并非孤立的,故于通告退盟后,即宣布其新的外交政策,声明以自主、公明及不屈三大原则,整理对美对俄对华之国际关系,以扫除相互间的敌对感情,并对英法尊重其在远东之特殊权利,期其承认日本在远东的特殊地位。但这种政策是行不通的外交政策:破坏了太平洋上列强的均势,即是侵占了英美俄的实际利益,而却要与这些国家讲亲善,这真是毫无内容的空话。

  日本在日内瓦的外交失败了,美国在中日问题的外交上,却获得了胜利。九一八以后,与日本帝国主义恶感最深的是美帝国主义。它为中日问题而抵制日货,耀兵于太平洋上,屡次声明不承认武力所造成的事实。但是这些方法毫无用处;日本帝国主义好像手握炸弹而四面寻机用武的强汉一样,是绝对不怕这些的,要压制它,除非用武力。但在这恐慌袭击之下,用兵是美国所不愿的,所以屡次抗议不生效力以后,施汀生便静默不言,而只帮助国联,联合英法,对付日本。日本之退出国联,即是整个国联下各国都联合以对付日本,使美国免去单独对日裁制的危险,可以说是美国的对日外交达到了进一步的胜利。


  现在,美国已与英法一致,在国联盟约的名义下,给日本以态度显明的反抗了——不承认九一八以来日军行动为自卫,不承认所谓“满洲国”,已使日本退出联盟了。但今后日本帝国主义是要向破坏太平洋上列强均势的方向迈进的,美英两国为其自身利益计,自不得不设法应付此种破坏,但将以怎样方法对付呢?在太平洋上,英国决不能单独作武力压制日本之行动,它一定要追随美国的态度而为转移;但美国在目前是决不愿与日本作武装冲突的。虽然反日的空气比之欧洲各国都要浓厚,虽然屡次在太平洋上作武装的示威,虽然日美战争将爆发的声浪早已形成了中国人士的幻想,但经济恐慌的袭击已使美国手忙脚乱,应付不暇,所以直到现在它并没有作对日战争的初步准备(最近美国消息谓就目前形势看来,日美战争是不可想像之事)。所以今后相当时期内,英美之反日意志仍将借国联而表现。但国联已经不承认“满洲国”了,其第二步办法将怎样呢?

  按之国联盟约第十六条,如果某会员国“不顾本约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或第十五条所定之规约而从事战争云云”,国联其他各国当联合实行如下三种的制裁:(一)经济封锁,(二)武力制裁,(三)宣告退盟。现在国联已依照第十五条而产生了所谓报告书,而日本仍扩大其武力侵略,占领热河,进至滦东,并自行宣告退盟,则按之盟约规定,国联自当实行经济封锁与武力制裁的两种制裁。但武力制裁在最近一两年内是到办不到的,并且是不可能的,所以剩下来的唯一办法只有经济封锁。但经济封锁是不是能办得到呢?

  盟约上经济封锁的规定,可分为两种,一为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的关系,禁止自国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二为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联盟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之人民作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如果按照这种规定最严格地实行起来,则世界各国必须与日本断绝交通,即从这个有机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关系上,割去日本这样一个肢体,这自然是办不到的事;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间,竞争控制着一切,无利害关系的国家而使受肢体割裂的痛苦,是不可能的;并且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间,绝不能作严格地有计划的经济、政治的行动,所以严格经济封锁绝不可能。譬如要对日作经济封锁,则为领导的当然是美国;美国须费经年累月的努力以联合英法俄等国(我们知道十九国委员会报告书的通过,美国是费了许多的心血的);假如联合成功,也决不能进行顺利,因为即在美国,例如丝织业一项离了日本生丝便不能存在,故必感受许多痛苦,而不能长久支持经济封锁;其他各国与中日问题无十分利害关系者,更不须说了。所以萧伯纳在北平时说:“中国人希望国联实行对日经济制裁,可是国联并无这样实力,可以实行这样伟大计划。”所以在退盟通告发出后,日本高桥藏相也敢这样的大言道:“经济封锁绝对不成问题。”

  当然,如果国际形势发生某种有利的转变,如一九二一年华盛顿会议前后那样,则世界各国或许会集合在美国领导之下,而对日作某种协力的制裁,但这种制裁将会是武力的(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不是经济封锁的,因为经济封锁是一种“伟大计划”,较之武力制裁还要困难。英美也知道经济封锁不易谈,所以近来似只设法作对日军火的封锁。但这是决不会有什么效力的。

  所以日本退盟以后,国联(实际上即美英法)至少在最近一年中是不会有任何有效的制裁办法了。中日问题的前途是日本更肆其武力的侵略,更稳定其在东北四省的统治,而别一方面是世界大战又走近了一步。所以中国民族的出路是只有牺牲,只有向东北反攻。


  因了日本之退盟,在国际上刺激起来了两种纠纷,一是世界各帝国主义军备之将要更为扩张,一是委任统治下的太平洋各岛将归谁的问题。

  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与世界敌对而决然退盟,是恃其军力的强盛;它早已知道它已与世界为敌,所以力图扩张军备。退盟以后,荒木召开日本全国师团长会议,叫作国家总动员的准备;并宣布扩大陆军的程序:编制十万人之新军队,使受毒瓦斯战与铁甲车等特殊训练,设立航空训练队;扩大航空大队;广招士官学生等。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备是日在扩张。虽然退盟以后,它曾宣布仍旧参加国联的军缩会议,但事实上今后将只作消极的参加;军缩会议的决定对日本将不生效力了。这样的军备扩大的影响是什么呢?是使各强国都作明目张胆的扩张。比如美国为将来太平洋大战的胜利计,便不得不作军备的扩张。自然,在日本退盟以前,各国是都在作军备扩张的,但那是带点秘密性的,而今后将成为公开的了。

  日本受委统治的太平洋各岛是否将交还国联,自日本退盟后,已成了世界注目的问题。所谓日本受委统治的太平洋各岛者,原属德国;欧战发生后日本从德国夺得,并在一九一七年战争方酣时,密与英、法、意、帝俄订约以加入协约条件,得到占有各岛的允许。以后国际联盟成立,又由联盟以委任统治名义将各该岛委给日本代为统治。

  这种岛屿共包括几组小群岛,大概都位于菲律宾之东方,与荷属东印度群岛之北方;其中若干岛,如比琉岛(Pelew),只在菲律宾之东五百英里,其他各岛距美国的夏威夷岛比距日本群岛尚近几千英里。我们知道美属关岛(Gaun)是美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主要的军事根据地,但这岛完全被日本受委统治的各群岛所包围。最近,日本又在这些岛屿上建设军事的设备,这种建设是违犯委任统治条约的。这些岛在军事地位上极为重要,它们扼制着夏威夷、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按之一般说法,日本之统治此种诸岛既是由国联的委任,则退出国联时,当然须交还国联。但日本政府绝不如此想。它捉字摘句地曲解国联盟约条文,认为这些岛之归日本统治并非受自国联的委任,而是在国联未成立前将已由各主要同盟及协约国许与日本,故国联无取消其统治的资格,日本退盟后,对于该岛的管理权并不发生问题。日本政府并且正式声明退盟以后仍继续行使太平洋各岛的委任统治权。但这种曲解当然是要受有关系国家的反对的。首先是美国,它已正式表示要日本交出该群岛的统治权,以为美国虽非国联会员,但是协约国之一,而委任统治制度是由欧战而来,故有过问的权利。第二是德国,它很希望因日本之退盟而收回旧有的属地,所以对于日本之仍保有该群岛,屡表示抗议。其余英、法、荷兰都不愿日本保有这些岛的统治权。满却斯特指导报批评日本之此种曲解条文态度,毫无理由,实足损害国际间的普通法。

  但日本帝国主义是绝对不肯放弃这些岛屿的,如果美、德一定要它放弃,那只有用武力逼迫它。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