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其昌

多伦克复

陈其昌〔清晨〕

(1933年7月)


  刊载于《循环》杂志,1933年第3卷第29期第447∽448页。署名:清晨。


  冯玉祥在张垣树帜抗日后,既传檄而收复察边四县,近又血战而攻克多伦。对于华北停战后已日趋萎丧的抗日意识,这实是一种兴奋剂。观于日来国内各民众团体之纷电慰劳,及李烈钧之甘冒“龙逢、比干之祸”而“进逆耳之言”,可见一般人心的趋向及这个消息之怎样使人感奋了。

  从一般人心之兴奋,我们更可以看出中国民族意识之怎样强固及《塘沽协定》成立之怎样令一般人愤恨。不过,就整个局势看来,多伦之克复将只成一种兴奋剂而止,因为自从《塘沽协定》成立,已使中日问题的局面发生质量的改变,划定了不可改易的局势,多伦之克复,已不能制止不抵抗主义的胜利了!这当然是可痛心的事,然而却是明显的局势!

  自九一八以后至《塘沽协定》为止,中日问题的局势是武力的进攻与抵抗的局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以武力消灭义勇军,在本部以武力扩大其侵略,中国则民情趋于抗战,上海、华北亦有抗日战事之发生。但是协定成立以后,局势便完全改变了——日本既占据了四省及半个河北省,并以《塘沽协定》封锁了中国武力的反抗而庆祝其侵略之成功,中国亦含垢忍辱,报纸不再鼓吹武力的抵抗。《塘沽协定》既阻断了中国本部与东北四省的关系,所以自此以后,如果日本不再向黄河流域进攻的话(一半年之内大概是不会进攻了),日本则将竭其全力,外应国际的干涉,“内”修满洲之统治而走向其日、满、鲜合一的建设目的;中国政局则将忘记九一八以来之耻辱而趋向于恢复中日两国的亲善。近两月来,中国的趋向及日本政府之设置,无不是泯灭前嫌而向中日和平提携之途前进——虽然这和平是狼与羊的和平!

  这种和平倾向之存在,使今后非集中全国或至少黄河流域以北全部分的力量,将无从谈到收复东北四省,无从谈到有效的抗日。近数周来,华北事实之表现是:伪军李际春等部受日人压迫而不得不收编,叛逆郝鹏既擒获而不得不放纵;如此奴颜婢态如不加扫除,中日便只有“和平”共荣之一途。然而如此“和平”之途,非多伦之克服所能改变的!

  忠勇之士,于华北形势大变之后,忍饥冒暑,不惜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以攻克多轮,此实可令人感奋之事。然限于局势,其效果只能如此!虽然人定常能胜天,继续努力,中日局势,当然是可以改变的。



感谢 先知在1917 录入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