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陈其昌

欧战的僵持与可能转变

陈其昌〔陈清晨〕

(1940年)


  刊载于《长风》杂志,1940年第2期第114∽121页,署名:陈清晨。


前言


  欧战爆发已经四个多月了,全部战局并无上次欧战最初几个月的激战情形。如果苏、芬一隅的战斗不算,则全面都是停留在消极僵持的状态中。除了偶尔的前哨小战,海上的潜艇战、水雷战及一两次遭遇战,以及不常有的空战以外,并未看见实际的战争。僵持的直接原因:一方面,马奇诺防线太完备了,希特勒不拼上百十万德国人性命,便休想前进,另一方面,齐诺菲防线也不弱,英、法要想攻破谈何容易。但这只是表面的,而非中心的原因。战争的目的就是想摧毁对方的军事力量,如果单是因为对方的阵线牢固而就停留不前,那敌对双方都该不至于发动战争了。欧战的中心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双方的国际联络还都未完成,还都需以外交手段拉拢别国;另一点是英、法一方认为此时最有效的战略是经济战而非军事战,所以他们只愿作消耗德国实力的经济战,而暂时不作拼命疆场的军事战。

英、法的经济战


  英、法之所以现时只愿作经济战,(一)因为他们认第一次大战的经验;深知道战争所给予国内统治的危险是如何可怕,故想借经济战的战略去避免这种危险;(二)因为他们看准了德国资源的先天贫弱,认为如果能充分运用经济封锁的战略,就可以致希特勒的死命。

每日一亿元的战费放在谁的身上?


  就前一方面说,上次大战的后果所产生的国内经济生活的困苦,一般平民至今多能道之,在这里无须说了;而最使英、法当局所不能忘怀的,是由这种经济困苦中发生出来的俄国革命,俄国革命,意大利、匈牙利以及印度的革命等。这些革命曾经一时震撼了欧洲与大英帝国,成为多年来欧洲各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次欧战爆发以前英、法当局所最关心避免的问题之一。避免这种危险的方法是最好不战争,但到战争无法再拖延其爆发时,那么,最好的方法便只有减少战争时间、物力消耗与人力消耗这一条路了。因此,欧战爆发后,英、法都宁肯采取经济战的战略,意图避免或至少减轻战争后果所给予国内统治之可怕的危险。

各有所思


  德国的资源还敌不过英、法两强的资源之和。就煤、铁来说,萨尔区域之被联军占去,德国已失去了煤、铁资源的20%,这项损失虽因吞并波兰的一部分而获得了补充,然而德国铁矿的供给有一部分仍需仰给于国外。就煤油来说,德国缺乏更甚,战时所需每年至少为1200万吨,而本国所产不及此数1/10。其它军事工业原料如铜、镍、锡、橡胶,也都是德国生产极少的原料。就粮食来说,德国每年所需小麦的2/3,荞麦的1/2,玉米的4/5,都由海外各地输入,由欧洲大陆及苏联输入的数量甚微。至于牛油、鸡蛋与肉类等,亦无不大量依赖别国的供给。德国天然资源的这样缺乏,几乎剥夺了它参加持久大战的资格。英、法的海军、陆军与空军,如单单对付德国一国,都可说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用经济封锁的战略加以可能长时期的围困,则希特勒简直可以无需费大军力而就被克服。因此,英、法在开战之初,就决定采用经济封锁战略。英国于战时内阁成立时即设立了战时经济部,以担任封锁德国对外贸易的任务(在上次欧战时,英国迟至1916年才设立了封锁部,可见英国这次欧战的注意点了)。法国也是于开战之初,即设立了专管封锁德国对外贸易的封锁部。而且英、法的这样经济战的战略,在战争爆发后四个月来已取得了满意的成效,下面温斯顿·丘吉尔的一段话,可以充分表示这一点:

  “德国潜艇的攻击已给我们制止了。德国所有的几乎全部海船都藏匿并停滞在中立国的海港里,而我们的经营全世界商业的约4000条海船中,有2500条正在海上畅通无阻。我毫不怀疑时间是在我们一边的。我敢说,如果今年冬天没有重大事变发生,则我们在事实上已经获得了第一回战斗的胜利,则一到明年春天,我们就能以更强大、更完美的组织,更齐备的武器来完成我们的任务了……因为我们的力量在日益强大,因为德国已经完全落到我们的经济战的掌握下,而煤油及其它主要军事原料的供给在日益减少。”

  (见1月3日的《North China Herald》)


  英国战时海军部长丘吉尔的这段话,不仅表示了英、法的经济战战略已获得满意的成效,并且表示了在封锁德国经济资源的期间,英国也已趁机大大补充了他的军备(“明年春天……能以……更齐备的武器来完成我们的任务了”)。给补充自己武器及改善自己老大组织以必要时间,也是英国所以要先作经济战的原因之一

  以上说明了英、法所以只肯暂作经济战,是欧战所以至今僵持的一个中心原因。

  但是,英、法经济战是否有完满效力,不能单独决定于英、法两国,世界60余个国家中,如果仅只英、法两国而无别国协助它们来封锁德国,则它们的封锁战略就不会发生效力;另一方面,德国是否会屈服于英、法的经济战略之下,也不能单由德国的资源贫乏一点来判定,而还要看德国是否能获得有力量的经济合作国,如果有这样的国家来与它合作,那就可以救济德国的资源贫乏,而赋给希特勒以持久作战的能力。但是,事实上,在过去的四个多月中,英、法方面与德国方面的盟国有多少?并且可靠的盟国是谁?已无拉拢希望的敌国盟友是谁?直到现在还难以确定。这种情形,是交战营垒的两方都不得不暂时维持住现有战线,而先专力于国际外交的活动。

  在目前,英、法与德国两方面都不便决然断绝,又不敢确然信赖的主要国家,是意大利和苏联。

意大利的地位


  在过去四个月内,意大利对于交战两方的态度,和它在上次欧战初起时对于交战两方的态度,完全相同,即以“中立”的面貌观望风色,而不即刻加入任何一方。这态度不仅是意大利当局的狡黠使然,主要的还是意大利的地理环境与国际关系使它不得不然。关于这一点,这里不多说了。而意大利的态度也有和对上次欧战不同之处,这就是:在上次欧战中,意大利观望踌躇了一个时期以后,因获得协约国的割地秘约,就欣然加入,后来战事结束时,英国食言,不履行这项秘约;而在这次欧战中,墨索里尼似乎不愿再上这当了,所以他于现时踌躇观望之际,并无意向哪一方面订立密约(至少此时以前是如此),而是正在集中力量与混水中捞鱼,企图在英、法与德国对垒的缝隙中建立特殊的势力。墨索里尼从事这样活动的地盘,当然是多瑙河流域与巴尔干半岛。近四个月来,他在这方面的活动,显然表示出他的这种企图。

大献殷勤


  多瑙河流域与巴尔干,小国林立,向来就是英、法、德、意四强肆意妄为、来去自由的战场。但自欧战发生后,前三国都牵于战事,于是墨索里尼隐然成了这片场地上的指挥者。他想趁此机会把这些小国都组织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因之当俄罗斯的一双熊掌想伸到巴尔干来时,他就着手要把多瑙河流域与巴尔干的各小国建成一个军事布洛克。他拉拢巴尔干的四个协商国布、罗、南、土,它隐然保证罗马尼亚不受斯大林的侵略,他进行和匈牙利、南斯拉夫两国缔结意、匈、南的军事同盟,为要实现他组织各小国的企图,他极力消减匈、罗的之间与希、土之间的争执。至于保加利亚,早已处于意大利的指挥之下,无需拉拢了。墨索里尼正在力图实现他的这种企图,如果真的实现了,则他对希特勒或对英、法都更有了说话的威力,他便可以在这次战争中取得实际的而非口头上的巨大利益了。

  墨索里尼的这样手法,对于英、法是种威胁,因为一旦东南欧洲完全落在墨索里尼的手中时,意大利势力之突增使英、法在将来不易对付,即在欧战进行中的当前也难于对付。英国害怕意大利在地中海上更强,法国也不愿意意大利在东南欧洲称霸。墨索里尼懂得英、法的这种顾忌,并且知道它们目前还有力量干涉破坏他这种企图,因而他给他这种企图罩上了一个幌子——防止苏联向巴尔干侵入。但是幌子并不能消除英、法对他的顾忌。另一方面,他的这种企图对于希特勒也是一种威胁,因为东南欧如果完全落入墨索里尼之手,则若将来墨索里尼倒到英、法一边时(可能最大),希特勒就更难应付了。但墨索里尼知道希特勒的处境以日渐困难,即在此刻已无法干涉他的霸图了,所以他对于希特勒的猜疑则悍然不理,并且还要假道德境,向德国最可靠的盟友斯大林的敌国芬兰输送军火及所谓志愿军。

  希特勒不敢干涉墨索里尼的企图,因为单就经济一点说,在英、法封锁德国的当前,东南欧是德国粮食的仓库,德国所缺乏的小麦、荞麦、玉米、牛油等大部分都需从罗、匈、南取得,而干涉墨索里尼就会断绝这种供给,且会逼使他倒到英、法一方面,而加速自己的失败。英、法一方面也不愿干涉墨索里尼的这种企图,因为它们很希望他倒到它们一边。因此,他们不仅相当容忍意大利的这种政治企图,还容忍它在战后的经济企图。《曼彻斯特卫报》说:“战事发生后,意大利当局即致力于输出贸易的增加。意大利报纸坦白地说,他的目的是想取得交战国所放弃的,尤其是巴尔干与里法特海岸的贸易。意大利政府虽然还没有正式统计发表,但各方面的报告都说明意大利对于巴尔干的输出额已经大大增加了。”(1939年11月17日该报通信)

  直到今天,英国政治界还在琢磨不定的说:“意大利的欧洲政策,在今天和明天都还是一个大问号。”(1月11日哈瓦斯社伦敦电)。尤其因为“还是一个大问号”,所以墨索里尼才能混水摸鱼,英、法、德才都拉拢他,而已经发生了四个多月的欧战才依然停滞在僵持状态中。

苏联的地位


  苏联在交战双方间所处的地位怎样呢?较之意大利的地位重要的多,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里有一种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意大利的趋势是倾向英、法方面的,而苏联的趋势则完全直接影响到德国方面的利害。试分析之:

  希特勒之侵略波兰是在《德苏协定》确立了以后才进行的。斯大林对于希特勒,并不是忠实地赞成他侵略波兰,协定之成立不过是在希特勒的武力已逼近到苏联大门时之一种暂时应付罢了。所以即在协定成立,而斯大林以物质力量资助了希特勒的侵略之后,两人还是“同床异梦”,拿假面具相对。斯大林虽和希特勒挽着手,而还有接近英、法的可能。就使孤立无援的希特勒,无法不和斯大林维持现实的不忠实的友好,而英、法方面也须顾及当前利害,不给斯大林以过分难堪,以免他完全倒到希特勒方面去。这至少是战争爆发后最初三个月的情形。

  英、法之所以迁就斯大林,完全是因为怕他和希特勒结合的更密切,至于希特勒之要结合斯大林,就不这样简单了,德国离了苏联的原料与粮食的供给,就几乎无法长期继续战争。德国天然资源的贫乏情形,前已略略说过,自从受到了英、法的海上封锁以后,它所需的原料及粮食的一部分,可以暂时求给于东南欧,但大部分并且在将来或许是全部分都不得不求之于苏联。苏联对德国所需的原料与粮食究竟能供给多少?观察者的意见颇不一致,甚且相差甚远;但无论如何,德国在英、法的封锁下及墨索里尼的居心莫测的威胁下,苏联是唯一有希望的供给者,并且如果真的获得了斯大林的诚心供给,则至少可以支持一两年的战争,当无问题。这样希特勒与其浪费时间,僵持于西战线,而不如在斯大林身上多用点外交的功夫呢?这就造成了欧战过去几个月中的僵持之局。

  英、法在现时之只顾采取经济战略,及意大利与苏联之态度不明,是战事僵持的中心原因。至于北欧与东西欧的许多小国对于战争之现状虽然也有其影响,但那影响是随五强的态度而为转变的,没有决定的作用。

欧战的前途


  那么,欧战会就这样僵持下去吗?当然绝无此理,假如英、法的经济战略确能收获到美满的成效,那希特勒绝不会让英、法成功,而坐以待毙。过去之所以僵持者,因德国的国际地位还有待增进;欧战到如今,已无息兵言和的希望,所以过去的僵持只是暴风雨来临以前的片刻沉寂。今后所要来到的,是较前四个月规模大得多的大战,是不限于英、法对德与芬兰对苏的五国战争。今后欧战局面将发生怎样的转变呢?

  今后欧战的动向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德、苏真实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另一条是英、法、德摇身一变而联合一致共同对苏。

  英、法、意及各小国既然支持芬兰,而阻止了斯大林的攻势,是否会中途放弃芬兰而不予支持,让斯大林容易雪失败之辱,而免使其与希特勒更加结合呢?这自然有可能,然而可能不大。可能较大的前途之一是英、法、意仍然支持斯堪地那维亚各国对付苏联,而英、法则以主力对付德国。这样,德、苏因敌人的共同,会更加团结,而希特勒因解决了德国原料与粮食的供给问题,可以猛烈向西方进攻,把战线扩展到荷兰、比利时等小国境内,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惨屠杀逐渐普及到全欧洲。如果这样,战争在短期之内将无法了结,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要毁灭到相当程度。

  但这样的结果太悲惨了,民众在火焰中奋起的远景也太可怕了,所以英、法两国,甚至连资力不足与英、法久抗的斯大林的友人希特勒,都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英、法、意允许希特勒向苏联找出路,而希特勒借英、法、意的帮助而作进攻苏联的前哨。这条道路,对希特勒也是很会接受的,因为他可以因此而避免在英、法的优势炮火下毁灭;对英、法也是很愿意的,因为他们可以把降临到头上的欧洲的可怕屠杀,轻轻移送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国土内。而更不成问题的,是这一条道路如果被采用的话,那墨索里尼大概要成为英、法与希特勒之间的牵合人。这时候,欧洲各小国都要跟随在英、法、德、意的后面,反对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感谢 先知在1917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