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爱玛·戈德曼 -> 戈尔德曼散文集:无政府主义与其他(1910)

附录

(按首字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注:由于本书专业性强,故译者只标注具有代表性的人名、地名、组织及事件。译文中人名未标注的项目大部分都是音译,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英文原著按图索骥。


A


  安东尼奥·德尔·卡斯蒂罗(1828-1897),曾连任六届西班牙首相,发动美西战争,后遇刺身亡。

  奥古斯汀·弗里德里希·哈蒙(1862-1945),法国作家及编辑,社会主义者及无政府主义者。

  奥古斯特·维兰特(1861-1894),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因1893年炸弹袭击法国议会被处死。

  埃米尔·弗朗西斯·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及社会活动家,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娜娜》、《萌芽》、《三城记》等(《巴黎》即《三城记》系列之一)。

B


  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发动,于1871年3月28日至5月28日短暂统治巴黎后失败。

  巴士底狱,由法国国王查理五世下令建造,18世纪末期成为控制巴黎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巴特勒·叶芝(1865-1939),全名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及剧作家,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钟楼》、《驶向拜占庭》等。斯蒂芬·菲利普斯(1864~1915),英国诗人及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等。

  彼得·克鲁泡特金(Peter Kropotkin,1842-1921),俄国革命家和地理学家,“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以道德学术闻名于世。因为他父亲是俄国世袭亲王,他被人称为是“无政府王子”,但他抛弃了贵族继承权。他有许多著作,比较著名的有:《田野、工厂和工场》、《互助论:进化的一种因素》、《夺取面包》。他也曾为1911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撰写过条目。

  布尔战争(Boer War),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荷兰殖民者于17世纪来到南非。他们和葡萄牙、法国殖民者的后裔被称为布尔人。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士自由国相继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和金矿。英国殖民者觊觎这些宝藏,于1899年8月与布尔人爆发战争。战争初期,英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在轻捷灵便的布尔人面前多次遭到失败,随着援军的抵达,英军逐渐掌握主动权。1902年,布尔人被迫投降,两个布尔共和国成为英帝国的一部分。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虽然斯穆茨等领袖和英国人合作,但许多布尔人(现在称为南非白人)对英国人仍抱敌对态度。布尔战争同时也触动了贵族阶层,直到1914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I)贵族阶层才荡然无存。

C


  “超人”哲学(UEBERMENSCH),尼采所宣称的“超人”是在他宣称“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超人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和流行的道德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尼采提出的最主要问题是: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正是在追寻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超人”哲学。他所指的“超人”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超人是超越自身、超越弱者的人,他能充分表现自己、主宰平庸之辈;超人是真理与道德的准绳,是规范与价值的创造者;超人是自由的、自私的、自足的;超人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超人是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憎恨、嫉妒、顽固、怀疑、严酷、贪婪和暴力只能使超人更坚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尼采所说的超人不是那种卑微琐碎软弱无力的人,超人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不过,尼采并没有把超人看作是绝对的,他所说的超人和与超人相对的“末人”,“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超人既能自我超越,又能超越别人。

F


  腓特烈大帝(1712-1786),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欧洲“开明专制”君主代表人物,启蒙运动重要人物,支持发展文化艺术事业。

  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玛莉·阿鲁埃,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

  伏尔泰琳·克蕾(Voltairinede Cleyre,1866-1912),依据戈尔德曼的说法,伏尔泰琳·克蕾是“美国所出现过最杰出而最具天赋的女性无政府主义者”;虽然如此,克蕾的事迹至今仍不太为人所知,即使是无政府主义者之间也是如此。克蕾深受戈尔德曼的敬重,她也写了一篇文章替她的审判辩护。然而,两个女人在一些议题上却有着根本的分歧:“戈尔德曼女士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我是个人主义者。她希望摧毁财产的权利,而我则希望保存之。我的战争是为了对抗特权和权威,以消除对于个人权利的威胁。她则相信合作能够彻底取代竞争;我则认为竞争在每一种形式的制度上都会出现,而竞争行为本身应该是非常有用的。”

  弗朗西斯·布雷特·哈特(Bret Harte,1836-1902)是美国作家和诗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写的社论。他曾在旧金山和纽约报道过1860年的村庄大屠杀,之后负责“北加利福利人”报,以良知发表了一些不利于天主教的言论,之后全家遭受威胁与恐吓。

  弗朗西斯科·费勒(1859-1909),西班牙教育家、自由思想家及无政府主义者。曾开办现代新式学校接纳中产阶级家庭子女,传播激进社会价值观。后因参与刺杀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夫妇被处死。

  弗朗索瓦·戈贝(1842-1908),法国诗人及小说家,着重描写普通人的朴素情感,被称为“平凡人的作家”。

  弗里德里克·N·芬斯顿(1865-1917),又称弗雷德·芬斯顿,美国陆军上将,曾参与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费边主义(Fabianism),19世纪后期,流行于英国的一种主张采取渐进措施对资本主义实行点滴改良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它是英国费边社(Fabian Society)的思想体系和机会主义路线。1884年一部分知识分子创立了费边社,该社成员认为社会改革应循序渐进,故以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一位因主张等待时机、避免决战的战略而著名的将军费边的名字命名社名。其学说故称为“费边社会主义(Fabian Socialism)”简称“费边主义(Fabianism)”。

G


  盖塔诺·布雷西(1869-1901),美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因抗议国王翁贝托一世下令屠杀因饥荒而游行的示威者对其实施刺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一般认为里昂·乔戈什的刺杀行为是受其影响。

  格里协会(Gerry Society),又名纽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于1875年由Elbridge T.Gerry,Henry Bergh,John D.Wright等人发起成立。

  古斯塔夫·赫尔夫(1871-1944),法国政治家,早年热心反军国主义、社会主义及和平主义,后成为狂热的狭隘民主主义者。

H


  汉弗瑞·沃德(1851-1920),原名玛丽·奥古斯塔·阿诺德,英国女作家,作品表达维多利亚时代追求宗教信仰及道德、反对伤风败俗行为的价值观,代表作《罗斯夫人的女儿》及《威廉姆·阿什的婚姻》都是当时的畅销小说。

  亨利·戴维·梭罗(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也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又译为《湖滨散记》)和《论公民的不服从》(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抗命》、《公民不服从论》)。除此之外,梭罗一生都是废奴主义者,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Fugitive Slave Law)。他对公民抗命的见解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梭罗有时也被当作无政府主义者。虽然《论公民的不服从》看起来不是要推翻政府,而是要改进政府,但他在开头却说:“最好的政府一无所治;在人们准备好之前,那将是他们愿意拥有的那种政府。”,暗示了他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亨利·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1849–1919)美国工业家、金融家和艺术赞助人。他是弗里克工厂的发起人,也是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管理人。他为宾夕法尼亚州的铁路建设融资,通过宾州政府在匹兹堡拥有个人大量房产。以他名字命名的地方有“弗里克公园”、“弗里克艺术收藏馆”等,其中弗里克公园是美国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公园之一。但因为其鲁莽和缺德的经商方式,他被美国人成为“全美最痛恨的CEO”。弗里克臭名昭著的原因就是发生在1892年6-7月著名的赫姆斯特德钢厂罢工流血事件。

  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Havelock Ellis,1859-1939),是一位英国医生、性心理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的父亲是爱德华·佩平·艾利斯,母亲是苏珊娜·玛丽·惠特利,出生在伦敦南面的小城克罗伊登。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Ibsen,1828-1906),生于挪威希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其代表作《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及《青年同盟》等。

  胡斯(1369?-1415),全名扬·胡斯,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学家及改革家,宗教改革先驱,强调耶稣基督和圣经才是教徒的归依,批评圣职人员滥用职权聚敛财物,并因此被处以火刑而殉道。1999年罗马天主教会为其平反正名。

  霍普特曼(1862-1946),全名格尔哈特·约翰·罗伯特·霍普特曼,德国剧作家和诗人,自然主义文学重要代表,19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戏剧《织工》、《老鼠》等。

  霍姆斯特德罢工(Homestead Strike)爆发于1892年,起因是卡耐基钢铁公司利用工会提高工人待遇导致成本上涨,许多竞争公司倒闭,而后企图重新压低工人工资,引起工人罢工。最后工人遭到残酷镇压,这次罢工成为美国劳工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

K


  卡米尔·德穆兰(1760-1794),法国记者及政治家,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扮演重要角色,因撰写政治报刊及要求废黜国王被捕,后被处死。

  凯特. 米利特(Kate Millett),激进女性主义代表。1970年在其代表作《性的政治》中分析了性别角色和父权制的关系。这是第一本批判西方社会和文学中父权制的著作。她认为,美国社会仍然是父权制的社会。进而她指出,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尤其像美国这样所谓自由、平等的社会,妇女仍然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这主要是性别角色造成的,而性别角色的观念、规范体系正式父权制统治的基础。

  克莱德·费彻(1865-1909),原名威廉姆·克莱德·费彻,美国剧作家,创作题材广泛,涉及喜剧、滑稽剧、悲剧及历史剧等,代表作《内森·赫尔》、《攀登者》及《绿眼睛的女孩》等。

  狂飙突进运动(STURMUNDDRANG),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的文学运动,主要参与者大多是属于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狂飙突进”一词来源于作家克林格的剧本名称《狂飙与突进》(1776)。该运动在政治上没有产生积极的结果,但为德国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对古典文学、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


  莱克索调查(Lexow investigation)是迫于牧师帕卡哈斯的压力而展开的,因为他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该活动以其负责人纽约州议员克莱恩斯·莱克索的名字而命名,旨在调查纽约市警察腐败问题。

  劳工骑士团(the Knights of Labor),官方称为“Noble and Holy Order of the Knight of Labor”,1880年,的美国最大、最重要劳工组织。该组织致力于提高工人的社会和文化地位,反对社会主义和激进主义,求八小时工作日,并促进制定了共和主义的道德规范。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Emerson,1803-1882),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十九世纪超验运动领导者,主张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个性解放,代表作《论自然》等。爱默生早年拜读法国散文家蒙田的作品,并受到其很大影响。他从这些作品中领悟到个人风格,并开始降低他对神的信任。他从不读康德的作品,但他却读柯尔律治对德国先验观念论者的解释。这令爱默生不相信灵魂及上帝。爱默生过世之后,被葬于马萨诸塞州康科特郡的斯利培山谷公墓。

  路易斯·米歇尔(Louise Michel,1830-1905),无政府主义者,同时也是巴黎公社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个举起黑色的旗帜的人,并使这种做法在无政府主义运动当中传播开来。路易斯·米歇尔现在仍然是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革命家和无政府主义者。巴黎地铁三号线,就有一站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路易斯·奥古斯特·威廉阿马利亚(Queen Louise,1776—1810),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三世的妻子。在梯尔西特她会见了法国国王拿破仑一世,她为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的损失争取优惠条件的劝说失败。尽管这样,她依然受臣民爱戴,她与拿破仑的会面让她成为受人尊敬的“民族美德之魂”。在1920年代保守的德国女性成立了女王路易丝联盟,在纳粹的宣传中把它标榜为“德国完美的女性”。

  罗伊德·加里森(1805-1879),全名威廉姆·罗伊德·加里森,美国记者及社会改革家,参与废除奴隶制度。

  里昂·弗兰克·乔戈什(Leon Czolgosz,1873-1901),波兰裔美国人,曾用过其母的婚前姓“尼曼”和其他化名,因刺杀总统威廉·麦金莱被判处死刑,而后罗斯福上任。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自称受到了无政府主义者诸如爱玛·戈尔德曼与亚历山大·柏克曼的巨大影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及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里夫人(Riffs),摩洛哥东北部的柏柏尔部落,生活在里夫(阿拉伯语意为“耕区边沿”)山区。里夫人都是穆斯林。他们的物质文明以耕种、放牧,及大网围捕沙丁鱼为基础。里夫人经常在法国和西班牙军队中服役,有尚武民族的声誉。

M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是一位18世纪的英国作家、哲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在她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她写就了多篇小说和论文、一本旅行书简、一本法国大革命史、一本行为手册以及一本童书。《女权辩护》(1792年)是沃斯通克拉夫特最知名的作品;在这本书里,她提出:女性并非天生地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时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她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应被视为有理性的生命,并还继而设想了建立基于理性之上的社会秩序。

  玛丽·伊丽莎白·詹金斯·苏拉特(Mrs.Surratt,1823-1865),是一位曾参与同谋刺杀林肯总统的美国公寓业主。背叛死刑后绞死,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个被处死的女人。

  玛利亚·路易斯(Maria Louise Baldwin,1856.9.13–1922.9.1)是一位非裔美国教育家和公民领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年),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小说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乡村里贫穷律师家庭中,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5岁,葬于纽约州爱玛拉。威廉·福克纳称赞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马塔贝列人为居住在津巴布韦的祖鲁人,19世纪末期为反抗英殖民统治两度爆发解放战争。

  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1806年10月25日-1856年6月26日),本名是Johann Kaspar Schmidt。比他本名更有名之笔名,乃源自于他小时候的额头很高,在学校被同学起了的外号--德文的“前额”就是“Stirn”。他是德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其著作影响着后来的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及无政府主义,特别是个人无政府主义。他的主要著作是1844年在莱比锡出版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美西战争(the Spanish-American war),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Michael Bakunin),无政府主义者。出生在俄国贵族地主家庭。1849年曾参加德意志革命,后被捕引渡回国。在被拘禁和流放西伯利亚期间背叛了革命事业。1861年逃往英国,1864年加入第一国际。在此期间,他玩弄各种阴谋,企图分裂第一国际,篡夺国际领导权。他的这些伎俩,一再被马克思主义者所戳穿。1872年的国海际牙代表大会上,他指使其党羽搞分裂活动,被大会开除出第一国际。1876年病死于瑞士。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纳罗蒂·西蒙尼,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及诗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代表作雕塑《大卫像》、壁画《最后的审判》以及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米尔博(1848-1917),全名奥克塔夫·米尔博,法国记者、艺术评论家、小说家及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秘密花园》、戏剧《生意就是生意》等。

  米开勒·安格奧里罗(1871-1897),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因刺杀西班牙首相卡斯蒂洛被处决。

  摩洛克,古老的闪族文化中的一位神明,信徒通常会烧死儿童为其献祭,因而被后世称为丑陋邪恶的魔鬼。

  摩亚门森监狱(Moyamen sing prison),美国费城在1835年建成的监狱,埃德加·爱伦·坡曾在1849年4月7日因为酗酒闹事被拘留在此一晚。此外,该监狱在1968年关闭。

  秣市暴乱(Haymarket Riot),始于1886年5月1日,以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导致屠杀发生,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国际劳动节就是由此而来。

  蒙特惠奇山(Montjuich)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中心西南部的一座山丘,俯瞰着港口,山势平缓,但是东侧临海处则几乎是峭壁。山顶高173米,有主要兴建于17世纪的蒙特惠奇城堡。1842年,忠于马德里政府的驻军从此炮击城市。它充当监狱,常常关押政治犯,直到佛朗哥时期。该城堡也是许多人被处决的地点。在西班牙内战的不同时期,国民党和共和党人都曾被在那里被对手处死。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领导人约韦尔被纳粹引渡给佛朗哥政府,1940年在此处决。

N


  尼古拉斯·柴可夫斯基(Nicholas Tchaikovsky,1851-1926)俄国革命者。1868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化学,期间参与了一个激进学生组织,之后被称为“大宣传社团”。这个组织鼓吹革命社会主义理想,这成为俄国1860-1870年中产阶级主导的民粹派社会意识运动。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政治派别之一,参与者多为“平民知识分子”,因其自称为“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名,苏联时期被认为是继十二月党人“贵族”革命阶段之后俄罗斯社会的“平民知识分子”的民主革命阶段,第三次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阶段。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Tchernishevsky,1828-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Nekrassov,1821-1877),俄国诗人。1821年12月10日生于乌克兰波多里斯克省一个军官家庭,在雅罗斯拉夫尔省格列什涅沃村的庄园度过童年。涅克拉索夫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诗篇里。现将他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主张文艺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主张文学必须描写俄国社会的真实;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紧密结合俄国的解放运动,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忠实描绘了贫苦下层人民和俄罗斯农民的生活和情感,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着,因而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公民责任感。同时以平易口语化的语言开创了“平民百姓”的诗风,描述社会底层生活和农民生活的诗,代表了千百万人民的呼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愿望,他被称为“人民诗人”,他的创作对俄罗斯诗歌以及苏联诗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uonaparte,1769-1821),即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1812年兵败俄国,元气大伤;1814年被反法联军赶下台。1815年复辟,随后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逝,1840年尸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纳河畔。

  拿撒勒,巴勒斯坦北部城市,福音书中称是耶稣基督的故乡,即圣母玛利亚的故居和报喜天使降临的地方。

P


  皮埃尔·蒲鲁东(Pierre Proudhon,1809-1865),法国互惠共生论经济学家,也是第一位自称无政府主义者的人。其名句有:“财产是盗窃!”(出自1840年出版的《什么是财产?》)

  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人物,因帮助人类从奥林匹斯山上偷取火种触怒宙斯,作为惩罚他被束缚在一块巨石上,每天有巨鹰来啄食他的肝脏,而第二天肝脏会重新长出,承受着无休无止的折磨。

Q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旗帜杂志(ZNAMYA),俄罗斯的月刊杂志,成立于1905年俄罗斯人民联盟的主要阵地。该报在在彼得堡发起,发起人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的名叫帕维尔的记者。最著名的出版物是1903年8月9月“锡安长老议定书”。

R


  人民意志社(VNAROD)(Narodnaya Volya的简称),是一个俄国左翼恐怖组织,以其成功刺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而知名。该派是于1879年由民粹派秘密组织“土地与自由”分裂出来激进派组成,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主张推翻帝制并通过以社会主义为旗号以建立农村公社获得大众支持。

S


  苏菲亚·彼罗夫斯卡娅(Sophia Perovskaia,1853-1881)是一个俄国革命者和人民意志社(一个俄国左翼恐怖组织)的一员。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地策划了暗杀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活动

  桑特·格罗尼莫·卡塞里奥(1873-1894),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因刺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马力·弗朗索瓦·萨迪·卡诺(即下令处死维兰特的卡诺总统)被处以死刑。

  沙文主义(Chauvinism),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因此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如今的含义也囊括其他领域,主要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当下包括极端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男性沙文主义、女性沙文主义。

T


  唐·瓦勒利亚诺·维勒·尼古拉(1838-1930),西班牙特内里费侯爵及卢比公爵,曾任菲律宾及古巴殖民地总督。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苏格兰哲学家、讽刺作家、散文家及史学家,代表作有史学著作《法国大革命》及《腓特烈大帝》等。

W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散文家、新闻工作者及人文主义者。他身处于超验主义与现实主义间的变革时期,著作兼并了二者的文风。惠特曼是美国文坛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自由诗之父的美誉。他的文作在当时实具争议性,尤其是他的著名诗集《草叶集》,曾因其对性的大胆描述而被归为淫秽。惠特曼生前一直十分挂心政治。他拥护威尔莫特但书,大体而言对奴隶制度的扩张持反对立场。他的诗作展现了种族平等主义的观点,曾一度公开呼吁废除奴隶制度,但后视废奴主义运动为对民主的阻碍。

  瓦尔哈拉神殿(Walhalla),是一座纪念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名人堂,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以东的多瑙河河畔。该神殿由巴伐利亚路德维希一世授命,由建筑师利奥·冯·克伦泽设计和修建。瓦尔哈拉神殿拥有近200个纪念牌匾和半身像,内中人物跨越了2000年历史。

  维也纳总医院(AKH)(the ALLGEMEINE KRANKEN HAUS),是奥地利维也纳的大学医学中心,也是当时奥利地乃至欧洲最大的医院。

  翁贝托一世(1844-1900),萨伏伊公爵和意大利国王,绰号“善人(the Good)”。

  温德尔·菲利普斯(1811-1884),美国演说家和律师,极力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维护美洲土著民平等权益。

  威廉·麦金莱(President McKinley,1834-1901),一译威廉·麦金利,第25任美国总统。他领导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提高关税,保护美国工业,维持金本位制度,反对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虽然他的总统任因为刺杀事件的发生而缩短,但是他仍然开创了一个共和党执政三十多年的时代。

  威廉·布莱克斯通(Sir William Blackstone,1723-1780)英国法学家、法官。生于伦敦的哲普赛德。曾在牛津大学潘布洛克学院学习。1746年从事律师事务。但不是很成功,1749年任法庭记录官,1750年获民法学博士学位。1751年任陪审员,他对英国的普通法极其感兴趣,1753年辞去律师工作,集中精力教学,1758年在牛津大学任教,成为英国大学教授英国法的第一人。其主要著作《英国法阐释》系统地阐述了英国法,认为英国法可以与罗马法和欧洲大陆的民法相媲美。该书对英国和美国的法律界和法律研究影响深远,并被认为这是一本对现存的社会政治和制度的貌似有理的辩护作品,其中一些观点,如不信国教就是犯罪的观点曾受到杰里米·边沁的猛烈攻击。

X


  萧伯纳(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且又曾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夏尔·傅立叶(Fourier,1772-1837)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出身于商人家庭。他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希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完全可以消除,并且首次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彻底解放的衡量。但是他的学说在当时无人理会,被认为是“大脑患病的产物”。

  希波吕忒·哈维尔(HIPPOLYTEHAVEL,1871-1950)是捷克无政府主义者,他宣称纽约格林威治村是“心灵的精神区”。他与爱玛.戈尔德曼是亲密战友。青年时期,他由于陷入奥匈帝国的无政府主义活动,而被囚禁,但最后成功逃到伦敦,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爱玛,之后她随爱玛去了美国。1900年9月,他陪同爱玛参加了伦法国巴黎“国际反议会制度大会”。同时,哈维尔也是多个无政府主义刊物的主编。

  谢尔曼·M·贝尔(生卒年月不祥),在1903~1904年爆发的科罗拉多州劳工战争中,领导科罗拉多国民自卫队残酷镇压罢工矿工。

  先验唯心论(Transcendental Idealism),康德把我们的认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悟性认识阶段与理性认识阶段。这三个阶段逐渐递进。在感性阶段,人依其感官,获得感性直观;在悟性阶段,感性直观上升为表象;对表象的理性加工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星光体最早由柏拉图提出,指由人身上投射出的一种意识能量团,能穿墙而过、穿越时空乃至星际旅行。

  新新惩教所(Sing Sing,全称Sing Sing Correctional Facility),是美国纽约州矫正与社区安全部所辖的最高设防监狱。新新惩教所位于威斯特彻斯特县奥西宁市哈德逊河岸,距离南方纽约市约30英里(50公里)。“新新”这一名称来源于当地美洲原住民一部落的名称“Sinck Sinck”(或Sint Sinck),他们的土地于1685年被收购。根据纽约州惩教署于2007年的报告,新新惩教所可以容纳约1,700名罪犯。而目前亦有计划将惩教所旧监狱分区的1,825间牢房改建成博物馆。

Y


  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 II,1818-1881),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然而他的遇刺却打断了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进程,此后俄罗斯帝国基本上丧失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历史机遇。

  亚历山大·柏克曼(Alexander Berkman,1870-1936)是一个以政治激进主义、写作著称的无政府主义者,20世纪无政府主义活动的领军人物,也是爱玛·戈尔德曼的爱人及终生挚友,因刺杀亨利·克雷·弗里克被判十四年监禁。柏克曼出生在俄罗斯帝国的维尔纽斯,1888年移居美国,居住在纽约,在那里他开始他的无政府主义行动1891年柏克曼谋划暗杀亨利·克雷·弗里克,藉以作为行动宣传(Propaganda of the deed)。他将狱中的经历写成了他的第一本书,《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狱中回忆》。

  约翰·布朗(John Brown,1800-1859),美国起义者、废奴主义者,1856年曾参加堪萨斯内战,赢得胜利。1859年他领导美国人民在哈伯斯费里举行武装起义,要求废除奴隶制,并逮捕一些种植园主,解放了许多奴隶。他的起义被弗吉尼亚的军事家、将军罗伯特·李派军队镇压,他被逮捕并杀害。

  约翰·莫斯特(Johann Joseph Most,1846-1906)是研究德国、美国关系的政治家、报纸编辑和演说家。他广为人知的就是概念就是“宣传的行为”。1860年末,他受“国际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德国和奥地利正孕育着一种新兴的政治运动。莫斯特认为卡尔.马克思和费迪南德的学说描述了未来平等主义社会的蓝图,在马克思运动如火如荼的时代,他成为社会民主党热情追随者。

  约翰·亨利·麦凯(John Henry Mackay,1864-1933),出生于苏格兰,成长于德国,无政府主者、思想家及作家。

  约翰娜·歌瑞尔(Johanna Greie),1864年生于德累斯顿中产阶级家庭,是美国、德国政治生涯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致力于自由思想和社会民主运动。她放弃了在德国成为著名记者的机会,和丈夫来到美国后成为社会主义者报的作家和演说家。

  伊曼努尔·康德(E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Turgeniev,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作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他以写作中多篇和长篇小说为主。

  以利沙·雷克吕(Elisée Reclus,1830-1905)法国地理学家。生于弗瓦拉格朗德,卒于比利时的图鲁。曾任布鲁塞尔新大学教授。创立以区域为基础的描述地球方法,认为人类可改变居住地以适应自己的目的。作为无政府主义者,曾被两次流放。著有《地球》、《新世界地理》和《人类和地球》等。

  意大利马志尼党,由意大利革命家及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朱塞佩·马志尼领导,为意大利统一做出重要贡献。爱尔兰芬尼运动党,19世纪至20世纪初主张通过武装革命手段带领爱尔兰赢得独立。

  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Hippolyte Taine,1828.4.21-1893.3.5),法国评论家与史学家。著有文学史及文学批评《拉封丹及其寓言》(1854)、《英国文学史》(1864-69),《评论集》等,在哲学方面有《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1857),《论智力》(1870)等。

  尤金妮·马丽特(E.Marlitt,1825-1887),一个受欢迎的德国小说家。

  犹大,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出卖耶稣后出于愧疚自缢身亡。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