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埃里克·奥林·赖特 -> 纪念赖特(Erik Olin Wright,1947—2019)专刊(2019年3月)

3. 坠入真实乌托邦︰Erik Olin Wright速写(修订版)

林宗弘



  编按:「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感谢林宗弘先生特地供稿。此文原为《真实乌托邦》(Envisioning Real Utopias)中译本的推荐序之一,林先生在原文基础上略作改写,作为纪念赖特系列之三的文章。


  Erik Olin Wright教授是美国最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之一,曾经获选为美国社会学会2012年度的理事长。美国社会学会理事长为所有会员(包括参与学会的教师或学生)上网投票普选出来的,笔者也每年参与投票。通常,学术成就备受肯定的公共知识分子,才能获得多数会员的青睐。Wright是近年来美国社会学界最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获选实至名归。不幸的是,他2018年传出罹患血癌,并在2019年1月23日过世,引起全球社会学界追悼。本文原刊载于群学出版社《真实乌托邦》(Envisioning Real Utopias)中译本的推荐序,略作改写,以兹纪念。


「坠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


  Wright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长期任职于全美顶尖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他曾经是美国1960年代学生运动的活跃份子,早年知名的研究集中在社会阶层化领域——更准确地说是阶级分析,他是结合博弈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除在美国主要社会学期刊发表许多有关美国阶级结构转型的知名论文(例如Wright and Perrone 1977; Wright and Singelmann 1982; Wright and Martin 1987; Wright and Cho 1992),其主要著作《阶级》(Classes, 1985)与《阶级的重要》(Class Counts, 1997)两书,重构了阶级剥削的理论分析,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实证研究,在社会阶层化领域独树一帜。他曾经在1990年代主持三大跨国社会学研究计划之一的阶级比较计划,将台湾纳入分析比较的个案之一,与中研院欧美所许嘉猷(1994)、社会所萧新煌(1994)、吴乃德(1994)等知名学者合作进行社会调查,并出版相关著作。

  Wright对于社会阶层化理论的贡献,首先是确保「剥削」概念在社会阶层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Wright 2005)。相对于拒绝探讨剥削与其在阶级不平等当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新韦伯派社会学者(例如Erikson and Goldthrope 1992),Wright努力不懈地强调剥削的重要性(例如Wright 2000a; 2002),并且影响了Tilly(1998)的分类不平等理论、后来的新涂尔干派阶级理论(例如Sørensen 1996; 2000; Grusky and Sørensen 1998; Grusky and Galescu 2005)、甚至是所谓的「创意阶级」理论(Florida 2002),后续这些阶级理论都承认财产权所造成的剥削,是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其中一种重要机制。

  Wright的另外一大成就是对新中产阶级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经常忽视或贬抑中产阶级的存在,或是将其当成是一部分劳工阶级错误意识之产物、或是没落中的传统技工行会与小业主的残余。Wright(1985)则认为中产阶级是真正的阶级(也可以是复数),其独特之处在于该阶级处于多重生产关系中之「矛盾的阶级位置」:藉由资本之外的组织资产与技术资产所有权,中产阶级既是被支配者也是支配者、既被剥削也剥削他人,并且获得中等收入,因此其意识形态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也不奇怪,Wright(1997; 2000b)由此衍生出相关的阶级形成(class formation)与阶级妥协(class compromise)理论。

  在1994年编辑的《审问不平等》(Interrogating Inequality)一书中,Wright以「坠入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为题写了一篇前言,在英文脉络里,「坠入」(fall-in)一词通常用于感情或婚姻,Wright用这个词形容他参与学运到走入学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心路历程,他与新马克思主义质化研究的重要学者Michael Burawoy相知相惜的友谊,更是学界少见的一段佳话 (Burawoy 2005[1979];林宗弘 2005)。当时在威斯康辛大学求学的蔡淑铃教授回忆,Wright身体力行实践平等家务分工,有次带学生到家里上课,上到一半还得帮女儿换尿布。令人意外的是,Wright奠定阶级研究的学术地位之后,竟然选择坠入另一个学术领域。

坠入真实乌托邦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共产主义世界的瓦解与转型,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与左派运动造成巨大冲击,加上以美国为单极霸权的资本主义走向另一回合的全球化,保守主义学者宣称历史即将终结。在这种局势下,关怀社会的左派公共知识分子,亟需建立另一套对社会正义的观点与实践路线。Wright此时逐渐淡出阶级研究的学术战场,转向另一个研究计划——他称之为「真实乌托邦」 (例如Wright and Fung 2003),本书是其成果最完整的集结。

  如本书所深入探讨的,真实乌托邦所指的是符合民主平等主义理念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家与市场之外,由公民社会参与的各种经济组织创新。根据本书的观点,现代经济生活的制度安排由各种权力基础组合而成,Wright将经济体背后的各种权力基础区分为国家主导、资本(市场)主导,与公民社会参与甚至主导的多种概念类型。根据本书的观点,单靠国家主导与资本主导的经济活动,亦即国家计划经济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既不民主也不平等,因此无法促成人类社群的美满生活。而Wright所谓的真实乌托邦,是由公民社会主导的经济组织类型,广泛地包含所谓的社会经济(合作社运动、小区经济、产业民主)、社会统合主义政策或草根民主的参与式预算,以及其它北欧已经存在的社会民主福利国家等。Wright关于各种非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或混合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对台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的社会创新活动,例如小农合作社、小区经济、小区托育与照护等,有相当重要的启发。

  由于Wright的研究着重于真实乌托邦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对于国家结合资本但公民社会缺席这个经济类型,并未多加讨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个国家与资本共谋、缺乏民主制衡且远离平等主义的发展模式。尽管有人称之为「中国模式」,然而在历史上的法西斯政权与东亚各国所谓的「发展国家」中——例如人民行动党统治下的新加坡、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的台湾、军事独裁下的南韩等,这种国家与资本合谋的模式由来已久。随着经济发展带动中国国力增长,这种高度剥削性的威权资本主义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另一方面,2007年底由华尔街爆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展现了资本主义最恶劣的金融骗局,2010年起,从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占领威斯康星州议会到占领华尔街,各种反抗威权主义与资本全球化的占领运动风起云涌。上述政治经济危机也改变了美国与中国之间东亚的权力平衡,牵动着台湾的政治局势。

坠入太阳花学运


  翻译本书的最初想法,来自2011年的「真实乌托邦」读书会。这个读书会是由苗栗客家青年、长年关注台湾社运的刘介修医师发起,协同二十余位社运界朋友组织起来的。当时台湾社会正面临ECFA通过之后两岸开放交流、财团势力增强与各种社运抗争蜂起的情势,本书引发了不少有趣的讨论。

  在读书会接近尾声时,有人提议要集体翻译本书,并且委托笔者在美国社会学会年会上邀请作者访台。我虽然自诩为Wright阶级分析在华人学术界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参见林宗弘 2009, 2012, 2013;林宗弘、吴晓刚 2010),与他亦有数面之缘,然而当时认为一个来自台湾、籍籍无名的后生小辈,贸然对学会理事长提出邀请,成功机率颇低,不过反正自己脸皮够厚,便姑且一试。

  当我前往2012年于丹佛举行的美国社会学会年会时,我们既没有把书翻译出来、也没有具体的机构名义或资金可以提出邀请。年会最后有卸任理事长演说,Wright为了推广基本生活收入的想法讲了很久,创纪录拖延一个多小时,演说结束后,趁着Wright来到国际学者的欢迎会上致词,我与何明修教授一同向他提出邀请,希望他可以来台访问、并且为中文译本写篇新序言,没想到Wright十分干脆地一口答应,而我们也非得硬着头皮找钱接待他、并把书翻译出来不可。

  幸好,群学出版社的刘钤佑总编及时伸出援手,当时仍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后来前往德国做博士后研究、曾译有《泰利的街角》和《自由之夏》等经典著作的台大黄克先教授允诺翻译,在奋发求职之余将本书译出,而在本人初步校订后,担任特约编辑的李宗义博士孜孜不倦多次校阅,终于造福中文世界关注社会改革的读者。此外,中研院社会所萧新煌所长爽快答应协助邀请Wright来台,李宗荣博士共同申请科技部奖助,台湾社会学会王宏仁理事长与中山大学杨静利系主任、蔡宏政教授、Wright指导的学生东海大学黄崇宪教授、艾琳达博士、农阵蔡培慧教授、钟怡婷博士与台湾劳工阵线都提供不少协助,Wright从美国到亚洲的机票则由时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领导的黄善国教授申请提供,让我们搭了顺道参访的便车,在此对他们致上衷心感谢。

  2014年初本书译稿已经进入校阅阶段,我们依约请Wright在3月26日访台一周。然而在17日午夜,学生与社运人士(包括协助安排其访台行程的劳阵工作者、《崩世代》的共同作者张烽益、洪敬舒与孙友联等)占领了立法院议场,开启了为期24天的太阳花学运。协助接待的台湾社会学会多位学者(包括我)皆参与部分活动,中山社会系也停了课,我们遂把其中一场占领威斯康星州议会经验的演讲,改到学运决策小组的密会场所之一——劳阵办公室举行,并且陪同Wright进入议场与学生对话。他意外地接受了台湾近年来最大规模社会运动的洗礼,本书的台湾版序言详细记录了这段惊奇之旅。此外,Wright也要求参访台湾的真实乌托邦,例如以赖青松先生为代表的小农合作社群,参访过程中,Wright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2014年7月于日本横滨举办的国际社会学会世界大会中,Wright受Burawoy之邀谈真实乌托邦,却花了相当多时间讲他对太阳花运动的观察,令在场的台湾社会学者感动莫名。当时Burawoy私下笑称他是「太阳花男孩」(Sunflower boy),或许Wright是旁观者清,比我们更能体会太阳花运动的重要性。随后,我们在旧金山的美国社会学会相见,他仍然关注台湾学运与政治的后续发展,我与何明修教授则提到太阳花运动对香港民主运动的激励,以及可能的两岸政治效应。当时,我们对社运局势已经相当乐观,没想到一个月后便爆发了雨伞革命,台湾九合一大选国民党的重挫,更超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或许我们还未能充分了解2007年以来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占领运动的风潮,对于全球政治民主化与左派运动的历史意义,然而,革命即便成功,公民社会还是要面临接下去「怎么办」的考验。在太阳花学运之后,本书所谈论的许多「社会创新」实际案例与政策建议,包括维基百科、基本生活所得制度、各式各样的合作经济、由公民团体运作的托婴、托儿互助经济组织,以及劳工参与经营的公司体制等等,可以为台湾本土产业创新提供许多灵感。即便是对于质疑平等主义理念、或支持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读者而言,本书也是个有趣的思想挑战。总之,本书企图摆脱二十世纪国家主义计划经济的阴影,提供了新世纪左派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的民主平等主义经济发展策略,阅读本书绝对是趟智识上的精彩旅程。



  参考资料

  吴乃德 (1994) 阶级认知与阶级认同:比较瑞典、美国、台湾,和两个阶级架构。见许嘉猷编,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集,页109-1149。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林宗弘 (2005) 译序:迈可·布若威与生产的政治。见Michael Burawoy着,林宗弘等译,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页5-67。台北:群学。
  —— (2009) 台湾的后工业化:阶级结构的转型与社会不平等,1992-2007。台湾社会学刊43: 93-158。
  —— (2012) 从毛泽东主义到社会民主?测量中国城镇居民的阶级意识。东亚研究43(1): 40-86。
  —— (2013) 失落的年代:台湾民众阶级认同与意识形态的变迁。人文与社会研究集刊25(4): 689-734。
  ——林宗弘、吴晓刚(2010) 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会30(6): 1-40。
  许嘉猷(1994) 阶级结构的分类、定位与估计:台湾与美国实证研究之比较。见许嘉猷编,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集,页21-72。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萧新煌(1994) 新中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台湾、美国与瑞典的初步比较。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集,页73-108。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
  Burawoy, Michael (2005[1979]) 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林宗弘、张烽益、郑力轩、沈幸如、王鼎杰、周文仁、魏希圣译。台北:群学。
  Erikson, Robert and John H. Goldthorpe (1992) The Constant Flux: A Study of Class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orida, Richard (2002)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Grusky, David, B. and G. Galescu (2005) Foundations of a Neo-Durkheimian Class Analysis. In Approaches to Class Analysis, edited by Erik Olin Wright.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d Jesper B. Sørensen (1998) Can Class Analysis Be Salvage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5): 1187-1234.
  Sørensen, Aage B. (1996)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Social Inequa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5): 1333-1365.
  —— (2000) Toward a Sounder Basis for Class 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6): 1523-1558.
  Tilly, Charles (1998) Durable Inequalit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right, Erik Olin (1985) Classes. London: Verso.
  —— (1994) Interrogating Inequality. London: Verso.
  —— (1997) Class Counts. London: Verso.
  —— (2000a) Working-Class Power, 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 and Class Compromi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4): 957-1002.
  —— (2000b) Class, Exploitation, and Economic Rents: Reflections on Sørensen's “Sounder Ba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6): 1559-1571.
  —— (2002) The Shadow of Exploitation in Weber’s Class Analy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6): 832-853.
  —— (eds.) (2005) Approaches to Class Analysis.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d Archon Fung (2003) Deepening Democrac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London: Verso.
  —— and Bill Martin (1987)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 1960-1980.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1): 1-29.
  —— and Donmoon Cho (1992)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Class Boundaries to Cross-Class Friendship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Sweden, and Norwa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7(1): 85-102.
  —— and Luca Perrone (1977) Marxist Class Categor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 32-55.
  —— and Joachim Singelmann (1982) Proletarianization in the Changing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Supplement: Marxist Inquiries: Studies of Labor, Class, and States 88: S176-S209.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