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曼德尔 ->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序 注释


(1)利宾各特在奥斯卡兰·兰格和弗雷德·泰勒著《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原理》(Oskar Lange & Fred M.Taylor :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ism)一书中所写的引言第7页。
(2)凯恩斯:《劝说集》(J.M.Keynes :Essays in Persuasion),第300页。
(3)贝利:《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A.A.Berle jr.:The ⅩⅩth Century Capitalist Revolution),第13页。
(4)贝鲁:《资本主义》(Fr. Perroux :Le Capititalisme),第109页。
(5)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Raymond Aron: L'Opium des Intellectuels),第115页。
(6)希法亭:《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渊源》(R.Hilferding:Aus der Vorges-chichte der Marxschen Oekonomie),载:《新时代》(Die Neue Zeit),第29卷,第2册,第574页。
(7)熊彼特:《经济分析史》(J.Se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第391页。
(8)亨利·纪东:《经济波动》(Henri Guitton: Les Fluctuations économiques),第329——332页。
(9)孔利弗:《各国的商业》(Condliffe: The Commerce of Nations),第241页。
(10)阿尔文·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Alvin Hansen: Readings in Business Cycles and National Income Theories),第129页。
(11)保罗·斯维济:《资本主义发展论》(Paul M.Sweezy: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第209页。
(12)米高扬在苏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苏联新闻》(Die Presse der Sowjet-Union),1956年,第23期,第559页。
(13)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36页。(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11页。——译者)
(14)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XXII页。——译者。)
(15)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4页;乔安·罗宾逊:《资本积累论》(Joan Robinso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第5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2卷,第243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5页。——译者。
(17)希法亭:《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渊源》,载:《新时代》,第29卷,第2册,第626页。
(18)《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er Guardian),1955年9月8日。
(19)《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1947年9月号,第381页。
(20)艾迪和比各克:《国民收入和社会计算》(Edy &Peacock:National In-come and Social Accounting),第155页。
(21)《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379、412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44、426页。——译者)
(22)参阅范文澜和杨宽所写的论文,载:《中国新史学》(Neue Chinesiche Geschichtswissenschaft)——《史学杂志》(Zeitschrift fur Geschichtswissens-chaft),七周年特刊,1959年。


第一章 注释


(1)格拉汉·克拉克:《从野蛮到文明》(J.Grahame Clark: From Savagery to Civilisation),第26页;格林:《人》(A.Gehlen:Der Mensch),第24页。
(2)海德:《文明的起源》(Heard:Origin of Civilisation),第66——67页,并参阅格林:《人》,第35、91页及以下。
(3)戈登·希尔德:《造就自己的人》(Gordon Chide : Man Made Himself),第45页,并参阅奥克莱(Oakley)教授的文章,载《今日人类学评价》(An Appraisal of Anthropology To-day),第235页。
(4)雷那尔:《史前期的劳动》(Renard:Le Travail dans la Préhistoire),第67页;福隆:《普通史前史教科书》(Furon:Manuel de Préhistoire générale),第174页。
(5)詹姆斯·乔治·弗莱塞爵士:《火的起源的神话》(Sir James Georges Frazer: Myths of the Origin of Fire)。
(6)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的科学原理》(Malinovski: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第95页。
(7)雷蒙·弗尔斯:《原始的波里尼西亚人的经济》(Raymond Firth: Primi-tive Polynesian Economy),第37——38页。
(8)霍勃豪斯,威勒和金斯堡:《不开化民族的物质文化》(Hobhouse, Wheeler et Ginsberg: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mpler Peoples),第16——18页。
(9)萨梅和凯勒:《社会的科学》(Summer et Keller :Science of Society),第1卷,第163——164页。
(10)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Herskovitz:The Economie Life of Primitive People),第47——48页。
(11)比尔开—斯密:《文化史》(Kaj Birket-Smith : Geschichte der Kultur),第143——144页。
(12)雷蒙·弗尔斯:《原始的波里尼西亚人的经济》,第112页。
(13)昂利·古诺:《经济通史》(Heinrich Cunow:Allgemeine Wirtschaf-tsgeschichte),第1卷,第103——123页;达里尔·福尔德:《住所、经济和社会》(C.Daryll Forde: Habitat,Economy and Society),第374页。
(14)同上书,第1卷,第95页。
(15)雷蒙·弗尔斯:《原始的波里尼西亚人的经济》;赖维-史特劳斯:《悲惨的回归线》(Cl.Lévy-Strauss :Tristes Tropiques),第297——298页。
(16)戈登·希拉德:《造就自己的人》,第15——19页。
(17)亚尔诺·格林:《人》,第433——434页。
(18)弗里兹·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Fritz Heichelhelm:Wirtschaf-tsgeschichte des Altertums),第36页;达里尔·福尔德:《住所、经济和社会》,第397页。参阅《世界历史》(Historia Mundi),第2卷,第66——80页,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情况的讨论,卡尔·那尔。
(19)霍勃豪斯、威勒和金斯堡:《不开化民族的物质文化》,第22页。
(20)都华德:《史前史百科全书》中《手工业》篇(Thurwald:Handwerk,in:Reallexicon der Vorgeschichte),第5卷,第98页。这种思想今日普遍地为各专家所接受,见:《今日人类学评价》,第40——41页。
(21)萨梅和凯勒:《社会的科学》,第1卷,第134页。
(22)同上书,第3卷,第1954页及以下。弗尔兹·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2卷,第898页。并参阅盖尔恩:《过去和现在的母系制度》,(F.Kern:Mutter-recht einst und jetzt),载:瑞士巴塞尔出版的《神学杂志》(Theologische Zeits-chrift), 1950年第6期,以及《世界历史》,第1卷,第389页和第2卷,第91——92、94页。
(23)福隆:《普通史前史教科学》,有关各页。
(24)马丁·杨:《一个中国农村》(Martin C.Yang:A Chinese Village),第27页。
(25)雷蒙·弗尔斯:《原始的波里尼西亚人的经济》,第63页。
(26)米德:《原始民族的合作和竞争》(M.Mead: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Primitive Peple),第445页。
(27)同上书,第29页。
(28)乔治·巴朗迪埃:《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变迁》(Georges Balandier: Structures sociales traditionnelles et changements économiques),载《比利时自由大会索尔威社会学研究所杂志》(Revue de I'Instinut de Sociologie Solvar,U.L.B.),1959年第1期,第38——39页。
(29)《美国国立博物馆知识丛书》(Smithsonian Contributions to Knowledge),第16卷。
(30)劳拉·汤姆逊:《在危机中的文化》(Laura Thomson:A Culture in Crisis),第94——95页。
(31)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72——77页。
(32)马尔加莱·米德:《性别和脾性》(Margaret Mead: Sex and Temperament),第26——27页。并参阅若莫·肯雅泰所描述的基古尤人的公社劳动:《在肯尼亚山脚下》(Jomo Kenyatta:Au pied Mont Kenya),第72、84——85页及其它各页。
(33)《土著居民》(Les Populations aborigènes),国际劳动局出版,第225页。
(34)美尔维尔·海尔科维茨:《一个西非的古王国——达荷美》(Melville J.Herskovitz:Dahomey,an Ancient West African Kingdom),第1卷,第64页。
(35)同上书,第65页。
(36)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尼日利亚的怒贝王国》(S.F.Nadel:A Black Byzantium,The Kjingdom of Nupe in Nigeria),第49页;约瑟夫·蒲利列:《摩洛哥人种学浅说》(Joseph Bourrily:Eléments d'ethnographia marocaine),第139页。
(37)拉克利夫-白洛恩:《原始社会的结构和职能》(A.R.Radcliffe-Brown:Structures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第33页。
(38)奥特雷·理查:《北罗得西亚的土地、劳动和饮食》(Audrey I.Richards:Land,Labour and Diet in Northern Rhodesia ),第15页。
(39)亨利·特拉斯:《摩洛哥史》(Henri Terrasse:Histoire du Maroc),第28页。
(40)《拉夫林特纪事》(Lavrentian Chronicle),第8页。
(41)马尔克·勃洛克:《法国农村史特征》(Marc Bloch:Les caractères originaux de I'histoire rurale francaise),第163页。
(42)贝林:《洛林省农村采地研究》(Ch.-E.Perrin:Recherches sur la seig-neurie rurrale en Lorraine),第639页。
(43)达里尔·福尔德:《住所、经济和社会》,第375页;雷纳·格鲁赛:《中国史》(René Grousset:Histoire de la Chine),第9页。
(44)史蒂芬·巴拉兹:《唐代经济史试论》,(Stefan Balazs:Beitr·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载:《东方语言研究所报告》(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iir Orientalische Sprachen),1931——1932年。
(45)主要参阅:凯撒:《高卢之战》(Caesar:De Bello Gallico),第4卷,第21——22页,贝林引用,第629页;《旧约圣书》(Ancien Testament),第26章,第55——56节;《约书亚记》(Joshua),第18章,第6节;《弥迦书》(Mic.),第2章,第5节等。
(46)吉富:《古代日本经济史研究》(Yoshitomi: Etude sur I’histoire économique de I'Ancien Japon),第67页;竹越与三郎:《日本文明史经济面貌》(Yosoburo Takekoshi:Economic Aspects of the History of the Civilisation of Japan),第26——27页;柏克:《印度经济学理论》(J.H.Boeke:Theorie der Indische Economie),第304页;维特福格:《中国经济史问题》(K.A.Wittfogel:Problem chinesischer Wirtschaftsgeschichte),第304页。并参阅最近出版的:《中国历史概要》[?](An Outline History of China),第19页。
(47)迪克曼:《古埃及经济社会史》(Dyckmans: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de I 'Ancienne Egypte),第1卷,第128页;雅克·比兰纳:《古埃及体制与私法史》(Jacques Pirenne:Histoire des Instituions et du Droit privé de I' ancienne Egypte),第1卷,第29页。
(48)雅克·伏莱斯:《亚鲁伊特人的国家》(Jacques Weulersse:Le pays des Alaouites),第357页。
(49)《非洲调查》(African Survey),第833页。
(50)雷蒙·弗尔斯:《原始的波里尼西亚人的经济》,第57——58页。
(51)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Glotz:Le travail dans la Grèce antique),第14——15页;库利希:《中世纪经济史》(Kulischer:Wirtschaftsgeschichts des Mittelalters),第1卷,第12——32页。;瓦扬:《墨西哥的阿芝特克族》(Vaillant:The Aztecs of Mexico),第113页,;《剑桥印度史》(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第1卷,第200页;古诺:《印加人国家的历史和文化》(Cunow:Geschichte und Kultur des Inka-Reiches),第138页;列夫钦科:《拜占廷》(Levtchenko:Byzance),第48页;里亚森科:《俄国国民经济史》(Lyastchenko:Histo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Russia),第70页;杰勒耳德·格劳森爵士:《公社领地制》(Sir Gerald Clausen:La tenure communautaire),第23——25页。
(52)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Gordon Childe:What Happened in History),第90页。
(53)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48页。
(54)沈涣昌(译音):《孔子经济学原理和他的学派》(Chen Huang-Chang: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第122页。
(55)拉米莱斯:《印第安人的起源史》(Manuscrit Ramirez:Histoire de I’Origine des Indiens),第13页。
(56)弗里兹·哈什尔海姆:《中古前期历史阶段》(Fritz Heichelheim: Vormittelalterliche Geschichtsepochen),第163——164页。
(57)《社会科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第1卷,《农业》篇,第572页。
(58)赫地:《阿拉伯史》(Hitti:History of the Arabs),第49——58页。
(59)弗里兹·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205页。
(60)吉富:《古代日本经济史研究》,第208页;乔治·桑松爵士:《1334年前的日本史》(Sir George Sansom:A History of Japon to 1334),第14页。
(61)拉策尔:《人类地理学》(Ratzel:Anthropogeography),第2卷,第264——265页。
(62)库利希:《中世纪经济史》,第1卷,第71页。
(63)伏莱斯:《亚鲁伊特人的国家》,第357页。
(64)马林诺夫斯基:《自由和文明》(Malinovski:Freedom and Civilisation),第301页。
(65)霍勃豪斯,维勒和金斯堡:《不开化民族的物质文化》,第235——236页;达里尔·福尔德:《住所、经济和社会》,第391页。
(66)古诺:《经济通史》,第1卷,第411页。
(67)波兰依:《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Polanyi: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第30——31页。
(68)戈登·希尔德:《苏格兰人以前的苏格兰》(Gordon Childe:Scotland before the Scotts),第48页。
(69)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尼日利亚的怒贝王国》,第190页。
(70)马林诺夫斯基:《自由和文明》,第278页;达里尔·福尔德:《住所、经济和社会》(英文),第359页。
(71)克劳德·赖维-史特劳斯:《悲惨的回归线》,第343页。
(72)弗里兹·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171页。
(73)乔底利耶的《利论》(Arthacastre de Kautilya),梅耶的德译本,第61——62页。
(74)马伯乐:《古典东方各民族的古代史》(Maspero:Histoire ancienne des peoples de I’Orient classique),第1卷,第331页。
(75)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324页。
(76)同上书,第327页。
(77)同上书,第325页


第二章 注释


(1)兴斯顿-吉近:《原始货币概观》(Hingston Quiggin: A Survey of Primitive Money),第21——22页。
(2)奥特雷·理查:《北罗得西亚的土地、劳动和和饮食》,第222页。
(3)米德:《原始民族的竞争和合作》(M.Mead: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Primitive Peple),第134页。
(4)米德:《性别和脾性》,第123页。
(5)都尔华德:《原始经济》(Thurnwald:L'économie primitive),第201页;汉德的文章载:《史前百科全书》,第5卷,第74页;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160页;兴斯顿·吉近:《原始货币概观》,第11页。
(6)摩斯:《试论赠送》,载《社会学和人类学》(M.Mauss :Essai sur le don, in: Sociologie et Anthroplogie),第214页。
(7)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88页。
(8)克劳德·赖维-史特劳斯:《亲缘关系的基础结构》(Claude Lévy-Strauss: Les structures élémentaires de la parenté),第168页。
(9)同上书,第593页。
(10)同上书,第178——180页,48——49页。
(11)福尔德和司各脱:《尼日利亚的土著经济》(Forde and Scott:The Native Economics of Nigeria),第68页。
(12)摩斯:《试论赠送》,载《社会学和人类学》,第277——278页。
(13)布尔赛尔:《南亚的中国人》(Purcell:The Chinese in Southern Asia),第27页。
(14)柏克:《印度经济学的理论》,第39页。
(15)斯希特:《原始商业的法律和道德》(Schechter: The Law and Morals of Primitive Trade),载海尔科维茨著:《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
(16)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20、269页。
(17)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21页;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61页;《剑桥欧洲经济史》,第1卷,第4页;格拉汉·克拉克:《史前的欧洲》(Graham Clark:L’Europe préhistorique),第363、371页;冯·埃德:《荷属印度人种学绪论》(J.C.Van Eerde : Inleiding tot de Volkenkunde van Ned.-Indi·),第57页。
(18)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26——27页。
(19)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129页。
(20)福尔德和司各脱:《尼日利亚的土著经济》,第43页。
(21)海尔科维茨 :《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125页;都尔华德:《工资》篇(R.Thurwald:Lohn),载:《史前史百科全书》,第7卷,第308——309页。
(22)萨梅和凯勒:《社会的科学》,第4卷,第46页。
(23)福尔德和司各脱:《尼日利亚的土著经济》,第79页;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第254页;《商业史》(Histoire du Commerce),第4卷,第148页;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178——183页。
(24)波斯丹:《中古欧洲的商业》(Postan:Trade of Medieval Europe),第168——169页。
(25)戈登·希尔德:《造就自己的人》,第120——122页;《历史上所发生的》,第96——97页。
(26)查理·维斯杜姆:《印第安人的刹蒂》(Charles Wisdom :Chorti Indians),第24——25页,199页;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第321页。
(27)沈涣昌(译音):《孔子的经济理论》,第122页。
(28)戈登·希尔德:《青铜时代》(Gordon Childe: The Bronze Age),第8页。
(29)迪克曼:《古埃及经济社会史》,第2卷,第226页;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41页,其他各页。
(30)波兰依,同上书,第51——55页。
(31)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179页;雷纳·格鲁赛:《中国史》,第9页。
(32)柏克:《印度经济学理论》,第44页。
(33)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53页。
(34)迪克曼:《古埃及经济社会史》,第2卷,第236页;维特福格:《中国的经济和社会》(Wittfogel: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Chinas),第514页;吉富:《古代日本经济史研究》,第203页;雅泰尔和培利:《印度经济》(Jathar and Beri:Indian Economics),第104页;库利希:《中古经济通史》(Kulischer:Allgemeine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s. Mittelalters),第1卷,第75页。
(35)维特福格:《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第497页;里亚森科:《俄国国民经济史》,第162页;泷泽:《日本货币经济的渗入》(Takizawa:The Penetration of Money Economy in Japan),第24页;雅泰尔和培利:《印度经济》(Jathar and Beri: Indian Economics)第103页;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187页;奥特雷·里查:《北罗得西亚的土地,劳动和饮食》,第22页;马丁,金培和哥利埃:《哥伦布之前的印第安人》(Martin,Quimby and Collier: Indians before Columbus),第67页。
(36)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85页。
(37)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84——85页;《中国历史概要》,[?]第28页
(38)萨梅和凯勒:《社会的科学》,第4卷,第53页。
(39)阿尔弗雷德·梅特劳,见《美洲印第安人手册》(Alfred Métraux in: Handbook of American Indians),第418页。
(40)路德·朋塞尔,见:包亚斯:《人类学》(Ruth Bunzel in Boas: Anthro-pology),第346页。
(41)柏克:《印度经济学理论》,第64页。
(42)约翰·恩伯利:《一个日本村庄》(John Embree:Mura,a Japanese Village),第100——101页。
(43)比亭顿:《社会人类学绪论》(Piddington : An Introduction Social Anthropology),第275页。
(44)乔底利耶的《利论》,梅耶的德译本,第147页。
(45)约翰·哥利埃:《美洲的印第安人》(John Collier:The Indians of the Americas),第61——62页。
(46)参阅《圣-杰尔曼-德-泊莱纪事录》(Voir d'autres exemples dans le Polyptiqu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和洛贝斯修道院的《生活描述》(descriptio villarum)中的其他事例。
(47)约瑟夫·蒲利列:《摩洛哥人种学浅说》,第137——138页;格朗德和德拉都雪:《中世纪的农业》(Grand et Delatouche:L'Agriculture du moyen age),第79页。
(48)多林格:《巴威略农村阶级的变迁》(Dollinger:L'évolution des classes rurales en Bavière),第270页。
(49)马尔克·勃洛克:《法国农村史特征》,第77页。
(50)哈尔曼·皮凯博士:《圣加伦修道士的经济关系》(Dr. Herman Bikel:Die Wirtschaftsverhaltnisse des Klosters St Gallen),第133——239页。
(51)古诺:《经济通史》,第1卷,第270——271页。
(52)竹越:《日本文明史经济面貌》,第1卷,第117页。
(53)杰尼科:《中世纪末期那慕尔的农村经济》(L.Genicot:l'Economie rurale namuroise au bas moyen age),第236——285页;格朗德和德拉都雪:《中世纪的农业》,第105——135页;雅克·杰尔纳:《五世纪至十世纪中国社会中佛教的经济面貌》(Jacques Gernet:Les aspects économiques du bouddhisme dans la société chinoise du ve au xe siècle,第98页。
(54)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Espinas:Les origines du capitalisme),第1卷,第140页。
(55)张伯伦:《西班牙分配印第安人保留地的背景》(R.S.Chamberlain:Castilian Backgrounds of the Repartimiento-Encomienda),载:《美洲人种学论丛》(Contributions to American Anthropology),第5卷,第25——26页。
(56)格拉夫:《印度尼西亚历史》(De Graaf:Geschiedenis van Indonezie),第406页。
(57)米德:《马怒阿的社会组织》(M.Mea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Manua),第73——75页,第65页。
(58)达维德·曼台尔包姆:《印度田间工作札记》(David Mandelbaum:Notes on Fieldwork in India),载: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136——137页。
(59)海尔科维茨:《一个西非的古王国——达荷美》,第1卷,第75——76页。
(60)乌亚特和德拉波特:《古代伊朗》(Huart et Delaporte:L'lran antique),第83页。
(61)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156页。
(62)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248——251页。
(63)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G.Espinas:Les origines du capitalisme),第1卷,第142页。
(64)索尔·得克斯:《廉价资本主义》(Sol Tax:Penny capitalism),第18,15,80页。
(65)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118、140——142页。
(66)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尼日利亚的怒贝王国》,第318页。


第三章 注释


(1)兴斯东-吉近:《原始货币概观》,第5页。
(2)亚历山大:《从尼日尔河到尼罗河》(B.Alexander:from the Niger to the Nile),第2卷,第171页。
(3)福维尔:《货币》(A.De Foville,La Monnaie),第9页。
(4)拉古尔-加耶:《比拉拉马国王和公平价格》(Lacour-Gayet:Le roi Bilalama et le juste prix),载:《两个世界杂志》(Revue des Deux Mondes),1949年11月15日。
(5)弗雷德利克·赫洛兹尼:《赫底底法典》(Frédéric Hrozny:Code Hittite),第137页。
(6)王毓铨(译音):《早期中国货币制度》(Wang Yu-Chuan:Early Chinese Coinage),载:《美国货币学会》(The American Numissmatic Society),第259页。
(7)乔治·桑松爵士:《1334年前的日本历史》,第88页。
(8)雅克·杰尔纳:《五世纪至十世纪中国社会中佛教经济面貌》,第88——89页。
(9)马尔赛·摩斯:《试论赠送》,第221页。
(10)兴斯东·吉近:《原始货币概观》,第25页。
(11)同上书,第92页。
(12)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192——193页。
(13)南锡·李斯温:《中国的粮食和货币》(Nancy Lee Swann: Food and Money in China),第217——222页。
(14)吉斯:《古代东方诸国的文化史》,第1卷《埃及》(Kees:Kulturgeschichte des Alten Orients,I,Aegypten),第103——129页;雷农和菲利奥沙:《古典印度》(Renon and Filliozat:L'Inde classique),第378页;《商业史》,第3卷,第142页。
(15)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278——284页;维特福格:《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第96——104页。泷泽:《日本货币经济的渗入》,第30——33页。
(16)同上书。第20页。
(17)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266页。
(18)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155页。
(19)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20页。
(20)波利索那德:《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劳动》(Boissonade:Le travail dans I'Europe chrétienne du Moyen Age),第196页。
(21)沈涣昌(译音):《孔子的经济理论》,第457页。
(22)伊本·卡尔同:《绪论集》(Ibn Khaldoun:Prolégomènes),第2卷,第325页。
(23)库利希:《经济通史》(Kulischer:Allgemeine Wirtschftsgeschichte),第1卷,第89页。
(24)萨梅和凯勒:《社会的科学》,第1卷,第155页。
(25)雷登:《纳瓦贺门》(Leighton:The Navaho Door),第18页。
(26)安德烈亚德斯:《希腊国家经济史》(Andréadès:Geschichte der Griechischen Staatswirtschaft),第1卷,第27页。
(27)比兰纳:《中世纪经济社会运动》(H.Pirenne:Le mouvement économique et social au moyen age),第24页。
(28)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262页。
(29)哈根:《阿芝特克族和马雅族的制纸者》(Von Hagan:The Aztec and Maya Papermakers),第12页;帕莱斯各特:《墨西哥征服史》(Prescott:History of the Conquest of Mexico),第85页。
(30)里亚森科:《俄国国民经济史》,第77页。
(31)拉布莱,见:《商业史》,第3卷,第76页。
(32)伊本·巴都太:《游记》(Ibn Batouta:Voyages),第1卷,第327页。
(33)路特杰尔:《印度尼西亚》(Rutgers:Indonesie),第57页。
(34)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230页。
(35)波马尔尚,见:《商业史》,第3卷,第312页。
(36)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159页。
(37)保利-维索瓦:《古代知识手册》,遗补篇(Pauly-Wissowa:Handw·rterbuch der Altertumswissenschaften,Supplementband),第6卷,第916、917页。
(38)卡斯特罗:《饥饿的地理政治学》(de Castro :Géopolitique de la faim),第139页。
(39)林重:《欧洲人贩卖和奴役刚果人》(R.P.Rinchon:La Traite et I'Esclavage des Congolais Par les Européens),第50页。
(40)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392页。
(41)同上书,第381页。
(42)巴洛:《罗马帝国的奴隶制》(Barrow:Slavery in the Roman Empire),第78页。
(43)弗尔斯:《提科皮亚-原始的波里尼西亚人的经济》(R.Firth:Tikopia,a primitive Polynesian Economy),第274页。
(44)弗里茨·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35——36页。
(45)茜:《资本主义的起源》(H.Sée:Les origines du capitalisme),第7页。
(46)格林:《人》,第133——136页。
(47)《今日人类学评价》,第42——143页。
(48)克劳德·赖维-史特劳斯:《结构人类学》(Cl.Lévy-Strauss,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中引述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第126页。
(49)《今日人类学评价》,第70——72页;拉尔夫·林东:《文化的家谱》(Ralph Linton:The Tree of Culture),第53——57页。
(50)戈登·希尔德:《社会进化论》(Gordon Childe: Social Evolution),第166,167——168页。


第四章 注释


(1)孟子(孟轲,理查·维尔海姆译文),第51——52页。
(2)波里亚索那德:《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劳动》,第99——100——107。
(3)摩根:《夏威夷—— 一个世纪的经济演变》(Th.Morgan: Hawaii ,a Century of Economic Change),第25页。
(4)国际劳动局:《土著居民》,第368页。
(5)摩根:《夏威夷—— 一个世纪的经济演变》,第25页。
(6)吉富:《古代日本经济史的研究》,第139——140页。
(7)白拉第亚努:《拜占廷经济社会史的研究》(Bratianu Etude byzantines d'histoireéconomique et Sociale),第133页;塞格莱:《拜占廷经济史论丛》(A. Segrè:Essays on Byzantine Economic History),第402页。
(8)弗里兹·哈什尔海姆:《前中古时代历史时期》(Fr.Heichelheim:Vormittelalterliche Geschichtsepochen),第163——164页;冯勒尔:《关于亚洲商业的几点商榷》(J.C.Van Leur:Eenige beschouwingen betreffende den Ouden Aziatischen Handel),各页。
(9)戈登·希尔德:《历史上所发生的》,第193页。
(10)许莱柏:《托马斯·阿奎那以后的经院哲学派的经济观点》(Schreiber:Die Volkswirtschaftlichen Anschauungen der Scholastik seit Thomas v.Aquino),第23页。
(11)波斯丹:《劳动服役的年表》(Postan:Chronology of Labour Services),载《皇家历史学会会报》(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第4集,第20卷,1937年,第192——193页。
(12)科斯敏斯基:《十三世纪的服役和货币租金》(Kosminsky:Services and Money Rents in the 13th Century),载:《经济史评论》(Economie History Review),第5卷,1934——1935年,第43页。
(13)根特·台斯曼:《西里西亚农业法历史》(Günther Dessmann:Geschichte der Schleschen Agrarverfassung),第58页。
(14)比兰纳:《中世纪经济社会运动》,第60页。
(15)摩根:《夏威夷—— 一个世纪的经济演变》,第26页。
(16)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16页。
(17)赫地:《阿拉伯史》,第626页。
(18)迪埃尔:《拜占廷形象》(Diehl:Les figures byzantines),第1卷,第147——148页。
(19)泷泽:《日本货币经济的渗入》,第71——79页;巴尔顿:《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农民起义》(Barton:Peasant Uprisings in Japan of the Tokugawa Period),第8——26页。
(20)《政治学册》(Hand w·rterbuch der Staatswissenschaften),贝洛夫《利率史》篇( Below:Geschichte des Zinfuss),第8卷,第1017页。
(21)雅克·杰尔纳:《五世纪至十世纪中国中社会佛教的经济面貌》,第171页。
(22)霍塞:《资本主义初期》(Hauser:Les débuts du capitalisme),第19页。
(23)《摩诃婆罗多》(Mahabarata),(印度叙事诗),第12卷,62——69页.
(24)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史》(Rostovtzeff: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Roman Empire),第2页。
(25)洛佩兹:《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第266页。
(26)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41页。
(27)洛克卡德:《古典时代的伊斯兰教税收》(Lфkkegaard:Islamic Taxation in the Classic Period),第66——68;吉富:《古代日本经济史研究》,第74、82、131——135页。
(28)《政治学手册》,《利率史》篇,第1026——1027页;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336页。
(29)拉亭:《社会人类学》(Radin:Social Anthropology),第115页;雅克·杰尔纳:《五世纪至十世纪中国社会中佛教的经济面貌》,第131页。
(30)松巴特:《现代资本主义》(W.Sombart:Der moderne Kapitalismus),第1卷,第116页;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63——67页;索波里:《商人》,(Sapori:Mercatores)第20——21页;《商业史》,第1卷,第140——141页(拉古尔-卡耶),等。
(31)竹越:《日本文明史经济面貌》,第1卷,第346页。
(32)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275页。
(33)洛佩兹:《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第306页。
(34)格拉斯:《商业与资本主义》(N.S.B.Gras:Business and Capitalism),第60页。
(35)熊彼特:《商业循环》(Schumpeter:Business Cycles),第1卷,第22页。
(36)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258——259、269页。
(37)贝洛夫:《经济史问题》(Von Below:Probleme der Wirtschaftsge-schichte),第307——308页。
(38)亨利·比兰纳:《中世纪经济社会运动》,第38页。
(39)张如奎(译音):《关于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中国和阿拉伯的贸易》(Chan Ju-kua:His Work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ies),第191——239页。
(40)《商业史》,第3卷,第397页(乔治·波马尔尚)
(41)安德烈亚德斯:《拜占廷帝国的经济生活》(Andréadès:The Economic Life of the Byzantine Empire),载:《拜占廷》(Byzantium),第61页。
(42)洛佩兹:《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第281页。
(43)路特杰尔:《印度尼西亚》,第46页。
(44)《商业史》,第4卷,第143页,第149页;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115页。
(45)《商业史》,第3卷,第34页。
(46)洛佩兹:《剑桥欧洲经济史》,第46页。
(47)西塞隆:《公职》(Ciceron:De Officiis),第1卷,第150——151页。
(48)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709页。
(49)牛曼恩:《西班牙的犹太人》(Neumann:Jews in Spain),第1卷,第164页。
(50)格拉斯:《商业与资本主义》,第38——39页。
(51)马尔加兰·科尔:《十三世纪热那亚人的财产投资》(Margaret H.Cole:The investment of wealth in 13th Century Genoa)载:《经济史评论》,第8卷,第2期,1938年5月,第187页。
(52)霍塞和雷诺杜:《现代时期的初期》(Hauser et Renaudot:Les débuts de I'age moderne),(第7卷,《人民和文明》,第52——53页)。
(53)威斯特:《新西班牙北部的矿工社团》(R.West:The Mining Community in Northern New-Spain),第26页及以下。
(54)卡尔·考茨基:《新社会主义的先驱》(Karl Kautsky:Die Vorl·ufer des neueren Sozialismus),第201页。
(55)哈密顿:《美国财富和资本主义兴起》(Hamilton:American Treasure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载《经济学》(Economica),1929年11月号,第352——355页。
(56)司各脱:《1720年前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联合股票公司的组织和金融》(Scott:The Constitution and Finance of English,Scottish and Irish Joint Stock Cies to 1720),第17页。
(57)茜:《资本主义的起源》,第36——37页。
(58)巴尔特莱米·德·拉斯·加萨斯:《全集》(Barthélémi de Las Casas:CEuvres),第1卷,第9——10、34——35、75——76等页。
(59)霍塞和雷诺杜:《现代时期的初期》,第8卷,《人民和文明》,第645页。
(60)科林伯兰德尔:《殖民地史》(Colenbrander:Koloniale Geschiedenis),第2卷,第117——229页。
(61)吉伯林:《东印度公司》(Kaeppelin:La compagnie des Indes Orientales),第224页。
(62)拉维斯丁博士引用于他的:《十六世纪时期阿姆斯特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r W. van Ravesteyn jr.:Onderzoekingen over de economische and sociale ontwikkeling van Amsterdam gedurende de 16e eeuw),第218页。
(63)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265页。
(64)勒弗夫尔:《法国大革命》(G.Lefèvre:La révolution francaise)(第13卷,霍塞和雷诺杜:《现代时期的初期》),第349页。
(65)霍塞和雷诺杜:《现代时期的初期》,第8卷,《人类和文明》,第349页。
(66)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266页。
(67)茜:《资本主义的起源》,第92页。
(68)诺加罗和乌利德:《一百五十年来商业、信贷和运输的变迁》(Nogaro et Oualid: L'évolution du commerce,du crédit et du transport depuis 150 ans),第35页。
(69)亨利·比兰纳:《中世纪西方经济社会史》(Heni Pirenne: 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de I' Occident médiéval),第479——483页。
(70)霍塞:《资本主义初期》,第34——36页。
(71)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205页;威尔科特伦:《列日的社会斗争》(Vercauteren:Luttes sociales à Liège),第102——103页。
(72)亨利·茜:《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5——17页。
(73)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157页。
(74)格拉斯:《商业和资本主义》,第68——69页。
(75)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218页;多林:《意大利经济史》(Doren:Italienische Wirtschaftsgeschichte),第1卷,第502页。
(76)乔治·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153页。
(77)多林:《意大利经济史》,第1卷,第497页。
(78)乔治·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175——176页。
(79)比兰纳:《中世纪西方经济史》,第637,646——657页。
(80)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116页。
(81)德尼安:《里昂和里昂人史》(Dénian:Histoire de Lyon et du Lyonnais),第87页。
(82)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135页。
(83)纳夫:《采矿和冶金与中世纪文明》(U.Nef:Mining and Metallurgy in medieval Civilisation),载《剑桥欧洲经济史》,第475——480页。
(84)维奥莱·巴尔蒲:《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的资本主义》(Violet Barbour:Capitalism in Amsterdam in the 17th Century),第35——39、41、109页。
(85)彼得·西特成:《荷属印度的工业发展》(Pieter H. W. Sitzen: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Netherland Indies)。
(86)雷蒙·弗尔斯:《马来亚渔民》(Raymond Firth:Malay Fishermen),第60页。
(87)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尼日利亚的怒贝王国》,第283页;赖维-史特劳斯:《悲惨的回归线》,第148页;范文澜:《中国历史几个问题》(Fan Wen-Lan:Einige Probleme der chinesischen Geschichte),载:《中国新史学》,第7至71页。
(88)波斯都茂斯:《来丁针织品手工业的渊源史》(Posthumus:Bronnen tot de Geschiedenis van de Leidsche Lakennijverheid)。
(89)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218页。
(90)梅尔:《奥地利商业、工业的起源》(F.Mayr:Auf·nge des Handels und der Industrie in Osterreich),第64页;瓦格那亚尔:《阿姆斯特丹的初创时期》(Wagenaar:Amsterdam in zijn Opkomst)。
(91)松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第814——817页。
(92)茜:《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39——140页。
(93)波斯都茂斯:《来丁针织品手工业的渊源史》。
(94)马尔克·勃洛克:《法国农村史特征》,第37——48页。
(95)格拉斯:《农业史》(Gras:A History of Agriculture),第161页。
(96)同上书,第170、183页。
(97)萨涅克:《旧制度的终结和美国革命》(Sagnac:La fin de I'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 américaine),(第12卷,《人类和文明》,第57页)。
(98)茜:《法国经济史》(H.Sée:Histoire économique de la France),第1卷,第189——200页。
(99)波斯都茂斯:《来丁针织品手工业的渊源史》,第5卷,第201页附图。
(100)《1247年2月2日法令》(Acte du 2 février 1247),戴利亚:《法令汇编》(Tailliar:Recueil d'Actes),见:乔治、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37页,注释1。
(101)雷蒙·弗尔斯:《马来亚渔民》,第136页。
(102)西米安:《工资》(Simiand: Le salaire),第1卷,第148页。
(103)维特洛夫:《论建筑学》(Vitruve:De architecture),第10章,第6、7页。
(104)霍塞:《资本主义的初期》,第8、9、11、15页;比兰纳:《比利时史》(Pirenne: Histoire de Belgique),第4章,第421页。
(105)松巴特:《现代资本主义》,1、2、第485——487页。
(106)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J.H.Clapham:An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第1卷,第86——89页。
(107)纳夫:《采矿和冶金与中世纪文明》载:《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第464——466页。
(108)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452页。
(109)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1卷,第249——250页;乌歇:《英国工业史导论》(A.P.Usher: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England),第305页。
(110)索尔·得克斯:《廉价的资本主义》,第13、14、16页。
(111)索波里:《商人》,第50页等。
(112)弗希尔:《阿拉伯研究》(Fischel:Studia Arabica),第1卷,第77页。
(113)赫地:《阿拉伯史》,第344页。
(114)杨连升(译音):《中国的货币和信贷》(Yang Lien-Sheng:Money and Credit in China),第4页。
(115)马克利:《拜占廷马塞杜尼朝代的城市经济组织》(Macri: L'organisation de I'économie urbaine dans Byzance sous la dynastie de Macédoine),第18——19,111页。
(116)洛佩兹:《拜占廷帝国的纺织工业》(R.S.Lopez:Silk Industries in the Byzantine Empire),载:《明镜》(Speculum),第20卷,第1期,第18页。
(117)梅茨:《伊斯兰的复兴》(A. Metz:Die Renaissance des Islams),第417——442——443页。
(118)南锡·李斯温:《中国的粮食和货币》,第265,405页及以下。
(119)《中国历史概要》[?] ,第175——177页;哈尔末·维尔海姆:《中国的社会和国家》(Helmut Wilhelm: Gesellschaft und Staat in China),第73页;杜森(译音):《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Du Shen: Die Diskussion über das Problem der Keime des Kapitalimus in China),载:《中国新史学》,第130——137页。
(120)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史》,第95页;白拉第亚努:《拜占廷经济社会史的研究》,第139页。
(121)克利迈:《伊斯兰范畴内文化一瞥》(von Kremer:Culturgeschichtliche Streifzüge auf dem Gebiete des Islams),第77页(英译本)。
(122)沈焕昌:《孔子经济理论》,第656页;杨连升(译音):《中国的货币和信贷》,第3页。
(123)修埃东:《十二个凯撒的生活》(Suétone:Vie des Douze Césars),第8册,第18页。
(124)雅克·杰尔纳:《五世纪至十世纪中国社会中佛教经济面貌》,第141页。
(125)哈什尔海姆:《经济通史》,第507——508、565页。
(126)梅耶:为乔底利耶的《利论》译文所作的《序言》,第77——78页;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史》,第172页。
(127)马柴埃利:《中世纪回教徒的日常生活》(Mazahéry: La vie quotidienne des Musulmans au moyen age),第117页。
(128)哈尔末·维尔海姆:《中国的社会和国家》,第40——41、73页。
(129)贝纳尔·鲁易斯:《伊斯兰行会》(Bernard Lewis:The Islamie Guilds),载《经济史评论》,1937年11月,第8卷,第1期,第20页。
(130)弗希尔:《处在中世纪伊斯兰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犹太人》(Fischel:Jews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ife of Medieval Islam),第13——14页及以下;博内:《中东的国家和经济》(A.Bonné:State and Economics in the Middle East),第48页。
(131)巴拉兹:《中国城市》(E.Balazs:Les villes chinoises),载:《城市》(La Ville),《让·博亭学会汇编》(La Ville,Recueils de la Société Jean Bodin),第237——238页。
(132)特别参阅他于1853年6月14日致恩格斯的信(倍倍尔和伯恩斯坦出版的《通信集》第1卷,第420页),(关于西班牙革命的第一篇文章,《资本论》的各节等)。
(133)《商业史》,第2卷,第486页。
(134)巴西尔·达维德逊:《非洲在觉醒中》(Basil Davidson:The African Awakening),第40——41页。
(135)参阅乔治·桑松爵士:《1334年前的日本史》,第4、235页及以下。
(136)巴尔顿:《伊夫哥经济学》(Barton:Ifugao Economics),第405页。
(137)关于亚历山大·哈密顿的意见,参阅《关于政府宪法的建议和在联邦议会上的演说》(Propositions for a Constitution of Government and Speeches in the Federal Convention)(《亚历山大·哈密顿文集》[The Works of Alex.Hamilton],第1卷,第347——428页。


第五章 注释


(1)爱里莎·若纳斯:《关于不触犯基督教自由观观念的奴隶制的国家政治学说——神权教义的研究论文》(Elisa Joannes:Staatkundig-godgeleerd onderzoek-schrift over de slavernij,als niet strijdig tegen de christelijke vrijheid),1742年,来丁出版。见林重神父:《欧洲人贩卖和奴役刚果人》,第139页。
(2)让·伊埃诺:《十七世纪列日的劳动合同》(Jean Yiernaux:Contrats de travail liégeois du XVIIe siècle),第42页。
(3)托内:《宗教和资本主义兴起》(Tawney: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第220页。
(4)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2卷,第125页。
(5)费迪南·特莱美:《奥地利内地的早期资本主义》(Ferdinand Termel:Der Frühkapitalismus in Inner·sterreich),第58——59页。
(6)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218——219页。
(7)克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104,223——251页。
(8)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4卷,第263页。
(9)松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第37页。
(10)许埃:《矿工》(O.Hue:Der Bergarbeiter),第1卷,第262——269页。
(11)松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第802——808页。
(12)杜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J.Dorfman:The Economic Mind in American Civilization),第1卷,第45,117页。
(13)托内:《宗教和资本主义兴起》,第209页。
(14)阿耳弗雷德·博内:《中东的国家和经济》,第155——158页。
(15)奥特雷·理查:《北罗得西亚的土地、劳动和饮食》,第3页。
(16)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186页。
(17)同上书,第464页。
(18)勒瓦塞:《法国产业工人阶级史》(E.Levasseur:Histoire des classes ouvrières de I'industrie en France),第1卷,第370页。
(19)乌歇:《英国工业史导论》,第310页。
(20)《美国十三次年报,劳动局》(13th Annual Report U.S.A.Commissionner of Labor),第1卷,第24页及以下。
(21)弗里德曼:《人类劳动往何处去?》(G.Friedmann:Où va le travail humain·),第64——65页。
(22)丹尼耳·倍尔:《劳动和不满情绪》(Daniel Bell:Work and its Dis-contents),第7页。
(23)同上书,第2——3页。
(24)古恩,见:《法国劳动杂志》(J.Gouin,dans Revue francaise du travail),1951年,1——2月号。
(25)弗里德曼:《劳动的分裂》(G.Friedmann:Le travail en miettes);第29页。
(26)丹尼耳·倍尔:《劳动和不满情绪》,第17页。
(27)弗里德曼:《劳动的分裂》,第80页。
(28)沙尔刚-弗罗伦斯:《英国逻辑和美国工业》(P.Sargant-Florence:The Logic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Industry),第149——150页。
(29)文斯·帕尔卡:《追求高生活的人》(Vance Packard :Les Obsédés du Standing),第39页。
(30)泰南特:《美国卷烟工业》(Tennant:The American Cigarette Industry),第15——17页。
(31)叶塞曼:《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Yzerman:De Geboorte van het moderne kapitalisme),第85——86页。
(32)雅克敏:《弗朗德勒的经济危机史》(Histoire de la crise économique en Flandre),第48页。
(33)盖尔,罗斯托和希华兹:《英国经济的成长和波动》(Gayer,Rostow et Schwartz: Growth and Fluctuation of the British Economy),第239页。
(34)契内:《英国工业和社会史导论》,修正本(E.P.Cheyney: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第189页。
(35)古恩:见《法国劳动杂志》,第1951年1——2月号。
(36)弗里德曼:《人类劳动往何处去?》,第151——153页。
(37)特列维扬:《英国文化和社会史》(G.M.Trevelyan:Kultur-und Sozial-geschichte Englands),第459页。
(38)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165页。
(39)雅克·拉古尔-加耶:《比拉拉马国王和公平价格》,第4页。
(40)哈什尔海姆:《从亚历山大至奥古斯特时期的经济动荡》(Fr.Heichel-heim:Wirtschaftliche schwankungen der Zeit von Alexander bis Augustus),第98——99页。
(41)国际五金工人联合会:《自由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Les plus grandes sociétés sidérurgiques du Monde libre),向1959年3月19——21日维也纳举行的钢铁会议提出的研究序言。
(42)波兰依等:《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269页。
(43)乔安·罗宾逊:《资本积累论》(Joan Robinso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第49、73页。
(44)哈蒙:《现代工业的兴起》(Hammond:The rise of modern Industry),第210页。
(45)罗吉斯:《六个世纪的物价和工资》(E.Rogers:Six Centuries of prices and wages)。
(46)菲尔蒲斯·白罗恩和舍拉·霍金斯:《与七个世纪以来建筑工人工资比较的消费品价格》(E.H.Phelps Brown et Sheila V.Hopkins:Seven Centuries of Prices of Consumables,compared with Builders' Wage-Rates),载:《经济学》,新编号,第23卷,第92期(1956年11月),第311——314页。
(47)《帕尔格莱夫政治和经济学辞典》(Palgrave's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Economy),第3卷,第256页。
(48)库青斯基:《工人状况理论》(J.Kuczynski:Die Theorie der Lage der Arbeiter),第256页。
(49)哈蒙:《现代工业的兴起》,第199——200页。
(50)哈蒙:《城市劳动者》(J.L. et B. Hammond:The Town Labourer),第65页。
(51)多布:《工资》(M.Dobb:Wages),第71页。
(52)贝伦博士:《工业企业中的工资奖金》(Dr A. Perren:Les primes sur salaries dans les enterprises industrielles),第38、43、73页。
(5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Manuel d'Economie politique),第1版德译文,第167页。
(54)同上书,第153页。
(55)同上书,第330页。
(56)同上书,第331页。
(57)苏联《劳动报》(Trud),1955年7月8日。
(58)约翰·斯特拉歇:《当代资本主义》(John Strachey: Contemporary Capitalism),第104——106页。
(59)罗曼·罗斯杜耳斯基:《神秘的和公开的马克思》(Roman Rosdolsky:Der esoterische und der exoterische Marx),载《劳动和经济》(Arbeit und Wirts-chaft),1957年11月号和12月号,1958年1月号。
(60)斯坦德尔:《美国资本主义的成熟和停滞》(J.Steindl:Maturity and Stagnation in American Capitalism),第229——236页。
(61)加耳布雷恩:《丰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第333页。
(62)文斯·帕卡尔:〈追求高生活的人〉,第44——45页。
(63)亚尔佐马尼安:《马克思列宁关于贫困化理论问题》(Arzoumanian:Questions de
théorie marxite-léniniste sur la paupérisation),载《经济和政治》(Economie et Politique),1956年10月号,特别是第8,9,11,12——13页。
(64)约翰·斯特拉歇:《当代资本主义》,第133页。
(65)同上书,第144、146页。
(66)同上书,第149——151页。
(67)美国商业部:《1789——1939年美国历史性统计》(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S.A. 1789--1939),载:《美国统计摘要》(U.S.A.Statical Abstract),1958年。
(68)按时实际生产物:弗雷德利克·穆勒:《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载《国立经济研究局第38号临时公报》(Frederick C.Mill: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Progress,Occasional Paper 38 du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第2页。按时工资:劳动统计局发展的丛书。生活费用:保罗·道格拉斯:《实际工资》,载:《美国历史性统计》和载:《美国统计摘要》(Paul Douglas:Real Wages, Par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S.A.,et par U.S.A.Statistical Abstract),1958年。
(69)克洛符和高尔纳:《美国工业的发展》(Clover and Cornell: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Industries),第659页。
(70)马柴埃利:《中世纪回教徒的日常生活》,第213页。
(71)洛佩兹:《中世纪欧洲的商业:南方》(R.Lopez:The trade of Medieval Europe :the South),第334页,《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
(72)波斯丹:《中世纪欧洲的商业:北方》(M.Postan:The trade of Medieoal Europe:the North),第249——255页,《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
(73)托内:《宗教和资本主义兴起》,第70页。
(74)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1卷,第152页。
(75)路特:《世界市场商品咖啡的生产过剩》(Roth:Die Uebererzeugung in der Welthandelsware Kaffee),第23页。
(76)古尔·爱尔克博士:《水泥工业的生产过剩》(Dr.Kurt Ehrke:Die Uebererzeugung in der Zementindustrie),第16——40页。
(77)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文版,第338——339页。
(78)科尔,见:《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8卷,第20页。
(79)《德意志日报与经济报》(Deutsche Zeitung und Wirtschftzeitung),1957年10月2日。
(80)1880——1939年数字:史布琴·倍尔:《生产率、工资和国民收入》(Spurgeon Bell:Productivity,Wages and National Income);1950年和1957年数字:《美国统计摘要》,1958年。
(81)《1934年德意志帝国的统计年鉴》(Statistisches Jahrbuch für das Deuts che Reich 193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统计》(Statistik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第36卷,第3册,第28页及以下。
(82)阿尔德尔和米契尔:《美国工业的经济学》(Alderer and Mitchell:Economics of American Industry),第431——434页。
(83)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Klein:The Keynesian Revolution),第68页。
(84)美国商业部:《美国历史性统计》。
(85)斯坦德尔:《美国资本主义的成熟和停滞》,第167页。
(86)第一批数字见史利希特:《美国商业的前景如何?》(Slicher:What's ahead for American Business·),第83页。——第二批数字:库兹涅茨:《资本形成中的国际差别》(S.Kuznet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Capital Formation),载:《资本的形成和经济成长》(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第62页。
(87)《1958年美国统计摘要》。
(88)加耳布雷思:《丰裕社会》,第257——258页。
(89)美尔维尔·海尔科维茨:《达荷美》(Melville J.Herskovits:Dahomey),第1卷,第64页。参阅尼日利亚怒贝地方公社劳动的同样描叙,见拿德尔:《一个黑人拜占廷——尼日利亚的怒贝王国》,第248——249页。
(90)文斯·帕卡尔:《追求高生活的人》,第263——264页。
(91)霍斯特·克罗克开:见《合作杂志》(Die Mitarbeit),1958年第7期。
(92)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630、642页。
(93)罗伯特·拉都席:《五世纪西方的大入侵和危机》(Robert Latouche:Les grades invasions et la crise de I'Occident au ve sièclc),第48页。
(94)高基埃:《北非洲的过去》(E.F.Gautier:Le passé de I'Afrique du Nord),第259页。
(95)莱夫森科:《拜占廷,始源至1453年》(M.V.Levtchenko: Byzance,des origines à 1453),第28——29页。
(96)路特杰尔:《印度尼西亚》,第57页;《美洲印第安人手册》,第512页;詹姆斯:《黑人雅各宾派》(C.R.L.James:Black Jacobins)。
(97)参阅《中国历史概要》[?]中所提及的连续不断的农民起义,第44——46、66——67、101——103、122——125、141——144、158——160、166——167、182——183等页。
(98)巴尔顿:《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农民起义》,第1页。
(99)《埃及文明辞典》中《罢工》篇(Article “Grèves” dans “Dictionnaire de la civilisation égyptienne”)。
(100)马西农:《伊斯兰行会》,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7卷,第216页。
(101)约瑟夫·马赛克:《波希米亚的乌斯教派》(Joseph Macek:le mouvement hussite en Bohème),第40——41、55——59页。
(102)哈蒙:《城市劳动者》,第65、85页。


第六章 注释


(1)《商业史》,第3卷,第129页。
(2)吉斯:《古代东方诸国的文化史》,第1卷,《埃及》,第103页。
(3)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17页。
(4)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227页。
(5)达斯:《古印度经济史》(1925年加尔各答版)(S.K.Das:Economic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第422页。
(6)《商业史》,第1卷,第151页。
(7)白拉第亚努:《拜占廷经济社会史的研究》,第137——138页。
(8)赫地:《阿拉伯史》,第343页。
(9)比兰纳:《中世纪西方经济社会史》,第127页。
(10)吉富:《古代日本经济史研究》,第212页。
(11)辛哈和巴纳吉:《印度史》(N.K.Sinha et A.Ch. Banerjee:History of India),第193页。
(12)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史》,第158页。
(13)雷蒙·弗尔斯:《马来亚渔民》,第188页。
(14)查理·维斯杜姆:《危地马拉的刹蒂印第安人》(Charles Wisdom:The Chorti Indians of Guatemala),第25页。
(15)亚历山大·迪埃兹,见冯迪伦:《中世纪城市经济》(Alexander Dietz, cité dans J.C.Van Dillen:Het economisch karakter der middeleeuwse stad),第98页。
(16)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113页。
(17)雅克敏:《1845——1850年弗朗德勒经济危机史》(Jacquemyns:Histoire de la crise économique des Flandres 1845--1850),第198——200页。
(18)阿希顿:《英国经济史——十八世纪》(T.S.Ashton:An 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The 18th century),第102页。
(19)索尔·得克斯:《廉价的资本主义》,第14——15页。
(20)比兰纳:《资本主义社会史各时期》(H.Pirenne:Périodes d'histoire sociale du capitalisme),第18页。
(21)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1卷,第220页。
(22)《1953年比利时经济》(L'Economie belge en 1953),第156页。
(23)《商业史》,第1卷,第254页。
(24)史蒂芬:《企业中的货币流通率》(W.Steffen:Die Geldumlaufgesch-windigkeit in der Unternehmung),第42页。
(25)日本政府经济平衡局:《1951——1952年日本经济调查》(Japanese Government Economic Stabilization Board:Economic Survey of Japan 1951--1952),第133页。
(26)阿希顿:《英国经济史——十八世纪》,第133页。
(27)美国统计摘要:《历史性统计》。
(28)赛尔马·哈杰诺埃:《托马斯·阿奎那的公平物价》(Selma Hagenauer: Das iustum Pretium bei Thomas von Aquino),第28——29;卡尔·马克思:《资本论》,III,1,德文版,第250页。
(29)詹姆斯·杰弗利斯:《1850年——1950年英国零售商业》(James B.Jefferys:Retail trading in Britain 1850---1950),第117页。
(30)霍夫曼,TNEO专题论文第35号:《食品工业中的大规模组织》(A.C.Hoffmann,TNEC monograph Nr.35: Large-scale Organis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31)詹姆斯·杰弗利斯:《1850年——1950年英国零售商业》,第27——31页。
(32)乔弗莱·列白哈尔:《1859——1950年美国的连锁商店》(Geoffrey M.Lebhar:Chain Stores in America 1859--1950),第206页。
(33)《商业史》,第1卷,第308——309页;克洛符和高纳尔:《美国工业的发展》第1020页。
(34)《商业史》,第1卷,第312——314页。
(35)詹姆斯·杰弗利斯:《1850年——1950年英国零售商业》,第27页。
(36)加耳布雷思、霍尔顿等:《波多黎各贸易效率》(Galbraith,Holton and others :Marketing efficiency in Puerto Rico),第17页。
(37)《商业史》,第1卷,第316——318页;詹姆斯·杰弗利斯:《1850年——1950年英国零售商业》,第22、61页。
(38)同上书,第65页。
(39)同上书,第72页。
(40)《美国统计摘要》,1958年。
(41)圣-杰尔美:《工农业生产协议和集中》(Saint-Germès:Les Ententes et la concentration de la production industrielle et agricole),第80——81页。
(42)《国民收入辞典》(W·rterbuch der Volkswirtschaft),1932年,第2卷,第285页——《杂货批发》(The Wholesale Grocer),1954年9月号。
(43)《德意志日报与经济报》,1958年4月16日。
(44)同上书,1956年5月30日。
(45)《美国统计摘要》,1958年。史特西·梅和加洛·帕拉柴:《联合水果公司在拉丁美洲》(Stacy May &Galo Plaza:The United Fruit Cy in Latin America),第63页。
(46)詹姆斯·杰弗利斯:《1850年——1950年英国零售商业》,第73页。
(47)温特劳和马格多夫:见:《经济学》,1940年10月号。
(48)《商业行情一览》(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1945年12月号。
(49)莫勒尔,见:《法国发展生产率协会会报》(M.Moreuil,dans Documents de I'Association Francaise pour I'Accroissement de la Productivité),第109页,1957年2月15号。
(50)《商业史》,第1卷,第310页。
(51)高尔纳和克洛符:《美国工业的发展》,第1026;莫勒尔,见1957年2月15日《会报》(M.Moreuil,dans Documents)。
(52)莫勒尔,见1957年2月15日《会报》,梅利罗维茨(Mellerowicz)教授,见《德意志日报与经济报》,1957年12月14日。
(53)阿尔德尔和米契尔:《美国工业的经济学》,第166——167页。
(54)同上书,第168页。
(55)玛格丽特·霍尔夫人,见:《听者》(Lady Margaret Hall, in:The Listener),1955年3月25日。
(56)《德意志日报与经济报》,1957年12月14日。
(57)比兰纳:《中世纪经济社会运动》,第38页。
(58)《商业史》,第1卷,第55页。
(59)同上书,第55页。
(60)孔利弗:《各国的商业》,第204页。
(61)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271页。
(62)诺加罗和乌利德:《一百五十年来商业、信贷和运输的变迁》,第273、283页。
(63)张伯伦:《垄断竞争的理论》(E.H.Chamberlin: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第117页及以下;斯坦德尔:《美国资本主义的成熟和停滞》,第56页及以下。
(64)史布琴·倍尔:《生产率、工资和国民收入》,载《美国统计摘要》。
(65)哈罗德·巴格尔:《1869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地理分布》(Harold Barger: Distribution's Place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since 1869),第61页。
(66)《国民经济辞典》,《贸易篇》(W·rterbuch der Volkswirtschaft,article《Handel》),《世界经济研究所会报》(WWI Mitteilungen),1953年,第1期。
(67)《贸易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1946年4月号——《布鲁塞尔中产阶级经济社会研究所会报》(Bulletin d'Information de I'Institut d'Etude Economique et Sociale des Classes Moyennes de Bruxelles ),1959年8月。史特西·梅和加洛·帕拉柴:《联合水果公司在拉丁美洲》,第40——67页。
(68)高尔纳和克洛符:《美国工业的发展》,第265页。
(69)同上书,第801页。
(70)转引丹尼耳·倍尔:《劳动的侵蚀》(《新领袖》,1954年9月13日)(Cité par Daniel Bell in:The Erosion of Work[The New Leader])。
(71)1953年10月14日——11月26日比利时访美调查团报告:《销售技术》(Techniques de Vente),第15——16页。
(72)文斯·帕卡尔:《隐蔽的说服者》(Vance Packard:The Hidden Persuaders),第222页。
(73)科林·克拉克:《经济进展的条件》(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第397——401页。
(74)同上书,第398——399页。
(75)阿尔弗利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Alfred Marshall:Priciples of Economics),第276页。
(76)阿尔弗利德·马歇尔:《工业经济学》(Alfred Marshall:Economics of Industry),第155页。


第七章 注释


(1)路德·朋塞尔:《原始民族的经济组织》(Ruth Bunzel: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Primitive Peoples),第346页。
(2)柏克博士:《印度经济学理论》,第49页。
(3)雷蒙·弗尔斯:《马来亚渔民》,第162页。
(4)古诺:《经济通史》,第1卷,第241页。
(5)金维萧(译音):《中国的民主和财政》(Kin Wei-Shaw:Democracy and Finance in China),第66页。
(6)古诺:《经济通史》,第1卷,第240页;都华德:《家政》篇,载:《史前史丛书》(R.Thurnwald:article《Wirtschaft》in:Reallexicon der Vorgeschichte),第14卷,第408页。
(7)乌亚特和德拉波特:《古代伊朗》,第138——139页。
(8)比兰纳:《中世纪经济社会运动》,第17页。
(9)库格:《汉姆拉比带息借贷法典新片断》(E.Cuq:Les nouveaux fragments du Code de Hammourabi sur le prêt à intérêt),第21——28页;埃勒尔斯:《汉姆拉比法典》(Eilers:Die Gesetzgebung Hammurabis),第23页。
(10)国际劳动局:《土著居民》,第407页。
(11)博埃和耶迈:《不发达国家的经济》(Bauer & Yamey: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第65页。
(12)关于拜占廷:奥斯特罗科斯基:《拜占廷国家史》(Ostrogorsky:Geschichte des byzantinischen Stattes),第88、217页;关于印度:《剑桥印度史》,第4卷,第451——454页;关于中国:维特福格:《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第349——350页;关于日本:泷泽:《日本货币经济的渗入》,第21——22页,等等。
(13)杜芬-谋尼埃:《银行史》(Dauphin-Meunier:Histoire de la Banque),第5页;库格:《汉姆拉比带息借贷法典的新片断》,第26——32页。
(14)乌亚特和德拉波特:《古代伊朗》,第141页。
(15)克利斯坦森:《萨萨尼王朝的伊朗》(Christensen:L'Iran sous les Sassanides),第166——167页。
(16)杜芬-谋尼埃:《各个时代的银行业》(Dauphin-Meunier:La Banque à travers les ages),第1卷,第30——31页
(17)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351——352页。
(18)罗斯托维采夫:《希腊文化的社会经济史》(Rostovtzeff: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hellenistic World),第1278——1280页。
(19)龙西曼:《拜占廷文明》(Runciman:La civilisation byzantine),第90、92页。
(20)雅克·杰尔纳:《五世纪至十世纪中国社会中佛教经济面貌》,20、167——168、及其他。
(21)杨连升(译音):《佛教寺院和四大当铺》(Yang Lien-Sheng: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Four Money-Raising Institutions),载:《哈佛亚细亚研究会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3卷,1950年6月,第1——2期,第174——176页。
(22)本庄荣治郎:《日本社会经济史》(Eijiro Honjo: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Japan),第72——73页。
(23)马柴埃利:《中世纪回教徒的日常生活》,第302页。
(24)根内斯塔特:《寺院所起的信贷所作用》(Génestat:R·le des Monastères comme Etablissements de Crédit),第19页,关于诺曼第;卡尔·郎帕莱克:《中世纪德国经济生活》(Karl Lamprecht : Deutsches Wirtschaftsleben im Mittelalter),第1卷,第1446页,关于德国;库尔顿:《中世纪村庄》(Coulten:The Medieval Village),第284——286页,关于意大利;马克金农:《苏格兰的社会工业史》(Mackinnon:Social and Industrial History of Scotland),第74页,关于苏格兰;冯威尔夫克:《纪年表》(H.van Werveke:Annales),第4卷,第459——460页,关于荷兰,等。
(25)杜芬-谋尼埃:《各个时代的银行业》,第1卷,第86——89页。
(26)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342页。
(27)雅泰尔和培利:《印度经济史》,第2卷,第329页。
(28)季芬生(译音):《试论中国银行业的渊源和演变》(Ki Fein-Shen:Essai sur I'origine et I'évolution des banques en Chine),第4——5页。
(29)伊克开:《1500年以来的远东》(Eckel The Far East Since 1500),第105页。
(30)弗希尔:《处在中世纪伊斯兰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犹太人》,第3、7;13——14;26——28页。
(31)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330页。
(32)罗佛:《汇单的演变》:十四——十八世纪(R.De Roover:L'Evolution de la Lettre de Change),第24页。
(33)冯迪伦:《主要公众银行史》(J.C.Van Dillen:History of the principal public Banks),第81——84页。
(34)罗德凯:《储蓄》篇(Rodkey:article《Deposits》),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2卷,第416页。
(35)萨友:《储蓄银行、信贷银行和银公司》(Sayous:Les banques de dépot,les banques de crédit et les sociétés financières),第12页。
(36)皮格伍德:《中世纪比利时银钱业的法律和经济制度》(Bigwood:Le régime juridique et économique du commerce de I'argent dans la Belgique du moyen age),第362——367页。罗佛:《中世纪布鲁日城的货币、钱庄和信贷》(R.De Roover:Money,Banking and Credit in Medieval Bruges),第117——120页。
(37)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614页。
(38)莫列那:《正义和法律》(Molina:De Iustitia et Iure),第2卷,1597——359:15。
(39)罗佛:《汇单的演变》,第2卷,第26页。
(40)同上书,第23页。
(41)林芬-谋尼埃:《各个时代的银行业》,第1卷,第9页;季芬生(译音):《试论中国银行业的渊源和演变》,第144——145页;《剑桥印度史》,第1卷,第218——219页。
(42)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363页。
(43)波亚索那德:《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劳动》,第65——66页;弗希尔:《处在中世纪伊斯兰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犹太人》,第17——24页;格拉斯:《汇单》篇(N.S.B.Gras:article《Bill of Exchange》),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2卷,第450页。
(44)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73页。
(45)同上书,第142页;洛佩兹:《中世纪欧洲的商业:南方》,载:《剑桥欧洲经济史》(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第2卷, 第267页。
(46)索波里:《公司的危机》(Sapori:La crisi delle compagnie),第249页。
(47)罗佛:《中世纪布鲁日城的货币、钱庄和信贷》,第40页。
(48)弗希尔:《处在中世纪伊斯兰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犹太人》,第28——29页。
(49)南锡·李斯温:《古代中国的粮食和货币》(Nancy Lee Swanr:Food and Money in Ancient China),第393页。
(50)皮哥:《现代财政的历史基础》(Bigo:Les bases historiques de la finance moderne),第100页。
(51)霍塞和雷诺杜:《现代时期的初期》(第8卷,《人民和文明》),第346页。
(52)冯迪伦:《各主要公众银行的历史》(J.C.Van Dillen:History of the principal public banks),见各页。
(53)罗佛:《汇单的变迁》,第1卷,第350页;第2卷,第83页。
(54)金:《伦敦贴现市场史》(King:History of the London Discount Market),第5页;皮哥:《贴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的起源》(Bigo:La Caisse d'Es-compte et les origines de la Banque de France),第16页;约翰·克拉潘:《英格兰银行史》(John Clapham :The Bank of England),第6、18、27、123页。
(55)罗佛:《汇单的变迁》,第1卷,第119页。
(56)约翰·克拉潘:《英格兰银行史》,第153页。
(57)皮哥:《贴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的起源》。
(58)约翰·克拉潘:《英格兰银行史》,第118页。
(59)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292页。
(60)金:《伦敦贴现市场史》,第7——8页。
(61)若斯林:《1720——1785年伦敦私营银行》(D.M.Joslin:London private bankers 1720--1785),载:《经济史评论》,第8卷,第2期,1954年,第171——172、182页。
(62)金:《伦敦贴现市场史》,第18页。
(63)同上书,第11页。
(64)哈伯勒:《繁荣与萧条》(G.von Haberler:Prospérité et Dépression),第2卷,第333页。
(65)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124页。
(66)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2卷,第252——253页。
(67)雷纳·杜蒙:《法国农业问题》(René Dumont:Le problème agricole francais),第334页。
(68)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124页。
(69)维克塞尔:《读书札记》(Wicksell:Lectures),第2卷,第190——192页。
(70)《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1955年1月17日。
(71)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608页。
(72)金:《伦敦贴现市场史》,第2卷,第270——271页。
(73)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1卷,第687页;洛佩兹:《中世纪欧洲的商业:南方》,载:《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 第309——310页;罗佛:《汇单的变迁》,第2卷,第35页。
(74)史雪维哉:见:《银行作用的新变迁》(S.Schweizer,in:Evolution récente du role des banques),第79页。
(75)金:《伦敦贴现市场史》,第16页。
(76)马克莱:《伦敦资本市场》(Macrae:The London Capital Market),第130页。
(77)罗佛:《中世纪布鲁日城的货币、钱庄和信贷》,第294——297页。
(78)卡尔·波兰依:《早期诸帝国的贸易和市场》,第14页。
(79)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2卷。
(80)弗尔南·波杜恩:《信贷和银行》(Fernand Baudhuin:Crédit et Banque),第47——49页。
(81)贡帕顿和波特:《英国工业》(Compton & Bott: British Industry),第170、178页。
(82)赛耶斯:《现代银行业》(R.S.Sayers:Modern Banking),第44页。
(83)史雪维哉:见:《银行作用的新变迁》,第95页。
(84)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343页。
(85)孔利弗:《各国的商业》,第96页。
(86)罗佛:《汇单的变迁》,第1卷,第16页。
(87)波杜恩:《信贷和银行》,第188页,保罗·恩登:《欧洲的货币列强》(Paul H.Emdea :Money Powers of Europe)。
(88)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2卷,第355页。
(89)马克莱:《伦敦资本市场》,第88、177页。
(90)赛耶斯:《现代银行业》,第65页。
(91)费茨格拉德:《英国的工业结合》(P.Fitzgerald:Industrial Combinaison in England),第101页。
(92)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3卷,第234页。
(93)同上书,第242页。
(94)贝利:《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第30页。
(95)《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1959年2月14日。
(96)加尔田纳·敏斯:《美国经济结构》(Gardiner C.Means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Economy),第153页。
(97)泰南特:《美国卷烟工业》,第101页;《曼彻斯特卫报》,1959年6月5日。
(98)萨根特·弗洛伦斯:《英美工业的逻辑》(Sargant Florence:The Logic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Industry),第183、189、203、193页。
(99)马克莱:《伦敦资本市场》,第386——389、104页。
(100)迈泰:《民主的社会主义》(A.Mehta:Democratic Socialism),第105页。
(101)乌利德:《工业立法的书面重复》(Oualid:Répétitions écrites de législation industrielle),第184——185页。
(102)色利格曼:《分期信贷》(Seligman:Instalment Credit),第1卷,第13页及以下。
(103)波杜恩:《信贷和银行》,第16——17页。
(104)史雪维哉:见:《银行作用的新变迁》,第92——93页。


第八章 注释


(1)诺加罗:《政治经济学教程》(B.Nogaro:Cours d'Economie politique),第1卷,第323页。
(2)肯特神甫:《货币和银行业》(R.P.Kcnt:Money and Banking),第6——7页。
(3)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B.Nogaro:La Monnaie et les Systèmes monétaires),第6页。
(4)肯特神甫:《货币和银行业》,第9页。
(5)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202——204页。
(6)同上书,第421——428页。
(7)同上书,第684——686页。
(8)同上书,第204页。
(9)伯凯:《关于荷属印度土著社会货币的几个观念》(Bakker:Eenige Beschouwingen over het Geldwezen in de inheemsche Samenleving van Nederlandsch-Indi·),第13页。
(10)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第87——88页。
(11)伊尔文·费希尔:《货币的购买力》,1911年(Irving Fisher: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第24页。
(12)诺加罗:《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卷,第391——392页。
(13)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第218页。
(14)洛克卡德:《古典时代的伊斯兰教税收》,第94页。
(15)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554——555页。
(16)格洛兹:《古希腊的劳动》,第278页。
(17)沈焕昌(译音):《孔子经济学原理和他的学派》,第2卷,第432页。
(18)《贸易的实践》(Pratica della Mercatura),第152——155页。
(19)罗佛:《汇单的变迁》,第2卷,第52页。
(20)皮哥:《贴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的起源》第19页。
(21)库利希:《普通经济史》,第2卷,第346页。
(22)拉古尔-加耶:《商业史》,第3卷,第445页。
(23)同上书,第3卷,第303页。
(24)罗佛:《汇单的变迁》,第2卷,第83页。
(25)皮哥:《现代财政的历史基础》,第22页。
(26)霍塞:《资本主义初期》,第21——22页。
(27)罗佛:《汇单的变迁》,第1卷,第115页;罗佛:《中世纪布鲁日城的货币、钱庄和信贷》,第283页。
(28)季芬生(译音):《试论中国银行的渊源和演变》,第144——145页。
(29)沈焕昌(译音):《孔子经济学原理和他的学派》,第2卷,第433页。
(30)冯迪伦:《各主要公众银行的历史》,第40——41、81——82及以下;第336页等。
(31)库利希:《经济通史》,第2卷,第346页。
(32)同上书,第348页。
(33)林芬-谋尼埃:《各个时代的银行业》,第1卷,第318页。
(34)克拉潘:《英格兰银行史》,第122——131页。
(35)肯特神甫:《货币和银行业》,第104——106页;让·马查耳,加缪引用:《银行作用的新变迁》,第23页。
(36)埃斯勒:《货币论》(Eisler:Das Geld),第204页。
(37)乌歇:《地中海欧洲储蓄银行早期史》(Usher:The Early History of Deposit Banking in Mediterranean Europe),第21——22页。
(38)库利希:《经济通史》,第1卷,第332页。
(39)麦克米伦报告,史特拉雪引用:《一个进步的纲领》(Rapport MacMillan,cité dans Strachey: A Program for Progress),第106页。黑体字是我们标出来的。
(40)肯特神甫:《货币和银行业》,第125页。
(41)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第23页。
(42)马克莱:《伦敦资本市场》,第239页。
(43)赛耶斯:《现代银行业》,第35——36页。
(44)加缪:《银行作用的新变迁》,第29——31页。
(45)同上书,第21——22页。
(46)马克莱:《伦敦资本市场》,第195页。
(47)劳伦斯·劳格林:《货币,信贷和物价的新利用》(J.Laurence Laughlin:A new Exposition of Money,Credit and Prices),第2卷,第35页。
(48)诺加罗和乌利德:《一百五十年来商业、信贷和运输的变迁》,第59——60、143——150页。
(49)《帕米格莱夫政治学辞典》,第2册,第792页。
(50)波杜恩:《信贷和银行业》,第112页。
(51)《经济问题》(Problèmes Economiques),1951年8月21日。
(52)莫塞:《货币论》(Mossé:La Monnaie),第30——37页。
(53)孔利弗:《各国的商业》(Condliffe:The Commerce of Nations),第188——189页。
(54)斯特拉歇:《一个进步的纲领》(J.Strachey:A Program for Progress),第120——122页。
(55)安塞姆·拉宾诺维茨律师,见:《法国世界报》(Me.L.Anselme Rabinovitch,in: Le Monde),1957年5月19——20日。
(56)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第68——70页。
(57)波杜恩:《信贷和银行业》,第152——153页。
(58)赛耶斯:《现代银行业》,第179页。
(59)同上书,第83页。
(60)科尔:《货币,它的现在和将来》(G.D.H.Cole:Money,Its Present and Future),第40——41页。
(61)波杜恩:《信贷和银行业》,第58页。
(62)同上书,第58页。
(63)史利希特:《美国商业面临什么?》(Slichter:What's ahead for American Business·),第6——7页。
(64)赛耶斯:《现代银行业》,第131页。
(65)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第48——59页;《国际支付银行1952年报告》(Rapport de la Banque Internationale des Payements 1952),第145——146页。
(66)巴洛格,见:《充分就业的经济学》(T.Balogh,in:The Economics of Full Employment),第142页。
(67)同上书,第136页。
(68)布尔查尔德:《充分就业的经济学》,第9——10页。
(69)摩尔顿:《经济发展的控制因素》(Moulton: Controlling Facto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第306页。
(70)斯特拉歇:《一个进步的纲领》,第112页。
(71)赛耶斯:《现代银行业》,第195页;巴洛格,见:《充分就业的经济学》,第129页。
(72)埃斯勒:《货币论》,第178页。
(73)凯恩斯:《通论》(J.M.Keynes:General Theory),第311页及以下;霍特里,见:《货币论》,第18页;布尔查尔德,见《充分就业学的经济学》,第21页。
(74)凯恩斯:《如何支付战债》(J.M.Keynes:How to pay for the war)。
(75)伊温逊:《通货膨胀史》(R.L.Ewinsohn: Histoire de I'inflation),第27——29页。
(76)诺加罗:《货币和货币制度》,第215——216页。
(77)米塞斯:《货币和信贷论》(Von Mises: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第346——347页。
(78)斯特拉歇:《一个进步的纲领》,第108——109页。
(79)熊彼特:《社会生产和筹码》(J.Schumpeter:Sozialprodukt und Rechenpfennige)。
(80)比埃罗·史拉法,见:《经济杂志》(Economic Journal),1932年3月号。


第九章 注释


(1)哈什尔海姆:《古代经济史》,第691、692、704页。
(2)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史》,第148——149页。
(3)白拉第亚努:《拜占廷经济社会史的研究》,第139页。
(4)海迪:《农业生产经济学》(Heady: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第418页。
(5)迪埃尔,见:《施莫勒年鉴》(Schmollers Jahrbuch),特刊,1932年,第28页。
(6)亚倍尔:《中欧农业危机和农业繁荣》(Abel:Agrarkrisen und Agrarkonjunktur in Mitteleuropa),第15——16页。
(7)吉诺·鲁查托:《意大利经济史》(Gino Luzzato: Storia Economica d'Italia),第1卷,第211页。
(8)格拉斯:《英国谷类市场的演变》(N.S.B.Gras:The 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Corn Market),第28页。
(9)同上书,第45页。
(10)吉诺·鲁查托:《意大利经济史》,第1卷,第246——247页。
(11)格拉斯:《英国谷类市场的演变》,第47——58页。
(12)亚倍尔:《中欧农业危机和农业繁荣》,第54页。
(13)格拉斯:《英国谷类市场的演变》,第123页;弗希尔:《伦敦粮食市场的发展》(F.J.Fish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ndon Food Market),载:《经济史评论》,第5卷,第2期,第50页;乌歇:《法国谷类商业史》(A.P.Usher:History of the Grain Trade in France),第61——62、56页。
(14)格拉斯:《英国谷类市场的演变》,第218页。
(15)同上书,第123、144——149、220页。
(16)同上书,第76——77页;乌歇:《法国谷类商业史》,第60页。
(17)乌歇:《法国谷类商业史》,第6——8页及以下;弗希尔:《伦敦粮食市场的发展》,第64页。
(18)格拉斯:《英国谷类市场的演变》,第218页。
(19)亚倍尔:《中欧农业危机和农业繁荣》,第61页。
(20)格拉斯:《农业史》,第218页。
(21)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Ely &Wehrwein: Land Economics),第119页;《农业史》篇,孔拉德:《政治学手册》,第5卷,第167页。
(22)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第137页。
(23)同上书,第134——135页。
(24)I.B.R.D.调查团报告:《伊拉克的经济发展》(I.B.R.D.Mission Report: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raq),第235页。
(25)华泰尔:《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渊源》(A.Wauters:Les sources doctrinales du marxisme),载:《经济科学杂志》(Revue des Sciences économiques),A.D.Lg,第33年,第116期,58年12月,第232页;卡尔·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第1版,第3卷,第2篇,第278——279页。
(26)格拉斯:《农业史》,第274页。
(27)波杜恩:《农业经济学》(F.Baudhuin: Economique agraire),第89页。
(28)《国际支付银行,第22年度报告》(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2nd annual report),1952年,第41页。
(29)《法兰西共同体各国经济情况报告》(Rapport sur la situation économique dans les pays de la communauté),1958年9月,第35页。
(30)美国农业部:《工艺技术的变革》(Us Dept.of Agriculture: Changing Technology),第37页。
(31)雷恩:《土地经济学》(Renne:Land Economics),第421页。
(32)约翰逊:《变迁中的爱尔兰农业》(J.Johnson: Irish Agriculture in Transition),第5页。
(33)雷纳·杜蒙:《法国农业问题》,第329页。
(34)格拉斯:《农业史》,第148页。
(35)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第121页。
(36)同上书,第120页。
(37)雷恩:《土地经济学》,第215页。
(38)亚倍尔:《中欧农业危机和农业繁荣》,第103、118——122页。
(39)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第172页。
(40)尚农:《农民的最后界线》(Shannon:The Farmer's last Frontier),第126——127页。
(41)诺加罗和乌利德:《一百五十年来商业、信贷和运输的变迁》,第194页。
(42)加利古-拉格朗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Garigou-Lagrange:Production agricole et économie rurale),第66页。
(43)雷纳·杜蒙:《法国农业问题,——序言》(René Dumont : Le problème agricole francais,-Préface)。
(44)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第3卷,第83——84页;孔拉德:《政治学手册》,第1卷,《农业史》篇,第218页。
(45)塞尔治·马莱特,见:《法兰西观察家》(France-Observateur),1959年12月10日。
(46)雷纳·杜蒙:《法国农业问题》,第317页及《法兰西共同体各国经济情况报告》,1958年9月,第35页。
(47)波杜恩:《农业经济学》,第91页。
(48)卡斯特罗:《饥饿的地理政治学》。
(49)雷恩:《土地经济学》,第268页。
(50)科尔:《演变中的世界》(G.D.H.Cole:World in Trasition),第89页。
(51)海迪:《农业生产经济学》,第701页。
(52)昂利·白鲁斯,见:《经济评论》(Revue Economique),1953年9月。
(53)吉伯特·布尔克:,见《幸福》(Fortune),1955年6月号。
(54)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52年《统计年鉴》(Annuaire de Statistiques)。
(55)《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比利时委员会公报》(Bulletin du Comité National belge de la F.A.O.),第8卷,第3期,1954年。
(56)熊彼特:《商业循环》,第739页。
(57)雷纳·杜蒙:《法国农业问题》,第324——325页。
(58)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经济思想》(Dorfman: The Economic Mind in American Civilization),第118——138页。
(59)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第97页。
(60)帕尔姆·杜德:《今日的英属印度》(Palme Dutt:British India Today),第243——238页,1951年德文版。
(61)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第97页。
(62)尚农:《农民的最后界线》,第64页。
(63)《阿尔及利亚杂志》(Cahiers algériens),第3期,第17——18页。
(64)《突尼斯问题》(La Question tunisienne),第2期,第25页。
(65)《摩洛哥》(Moroc·o),第73——74页。
(66)《联合国强迫劳动特别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n Forced labor,U.N.O.),第621页。
(67)乔治·帕德摩尔:《英国的第三帝国》(George Padmore: Britain's Third Empire),第38——40、50、59——60页。
(68)同上书,第17——18、28页。
(69)《刚迪亚农民报告》(Kandian Peasantry Report),第71——73页。
(70)孔利弗:《各国的商业》,第316页。
(71)关于埃及,汉斯·勃利内:《巴斯勒国家报》(Pour I'Egypte,Hans Briner,in:Basler Nationalzeitung),1953年5月8日。
(72)伏莱斯:《阿拉乌特人的国家》(Weulersse:Le pays des Alaouites),第225页。
(73)李:《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H.K.Lee:Land Utilisation and Rural Economy),第163页。
(74)I.B.R.D.报告:《伊拉克的经济发展》,第143页。
(75)阿耳弗雷德·博内:《中东的国家和经济》,第132页。
(76)《土地改革》(La Réforme Agraire),联合国出版,1951年,第18页。
(77)《经济全貌》(Panorama Economico),1958年第1期,第34页。
(78)弗列德路斯和冯克利克:《工艺和生计》(Technology and Livelihood),第92页。
(79)根特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报告》(Berichte über Landwirtschaft),第1卷,第43册,汉堡。
(80)艾黎和威尔威恩:《土地经济学》,第207页。
(81)《社会主义号角》(Socialist Call),1957年4——5月号。
(82)科尔:《变迁中的世界》(G.D.H.Cole:World in Transition),第26——27页。
(83)《自由比利时报》(La Libre Belgique),1959年12月12日。
(84)《美国统计摘要(1958年)和历史性统计》(U.S.A.Statistical Abstract 1958 et Historical Statistics)。
(85)雅克·色夫林:《墨西哥民主主义》,载:《精神》(Jacques Séverin: Démocratie mexicaine,in:Esprit),1952年5月号,第791页。
(86)《土地改革的进展》(Progrès de la Réforme Agraire),联合国1954年出版,第181页。
(87)《纽约时报》,1959年9月10日,《社会主义号角》,1957年4——5月号。
(88)卡斯特罗:《饥饿的地理政治》,第47、90——93页。
(89)诺加罗和乌利德:《一百五十年来商业、信贷和运输的变迁》,第165页。
(90)阿耳弗雷德·博内:《经济发展研究》,第146页。
(91)《事实汇编》(Facts on File),1951年9月号。
(92)费尔菲德·奥斯本:《我们的被掠夺的行星》(Fairfield Osborn:Our Plundered Planet),第74——75页;《纽约时报》,1959年2月20日。
(93)《纽约时报》,1959年12月27日。
(94)《世界报》(Le Monde),1953年7月24日。
(95)保罗·斯维济:《资本主义发展论》(Paul M.Sweezy: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第115——125页。
(96)博内特基维茨:《罗伯吐斯的基本利润论和马克思的绝对利润学说》(L.von Bortkiewicz:Die Rodbertus'sche Grundrententheorie und die Marx'sche Lehre von der absolutent Grundrente),载:《卡尔·格伦堡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档案》(Archiv für die Geschichte des Sozialismus und der Arbeiterbewegung de Carl Grünberg),第1卷,1911年,第426——429页。
(97)同上书,第423——424页。


第十章 注释


(1)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Carl Shoup :Principles of National Income Analysis),第27页。
(2)让·马查尔和雅克·勒加翁:《国民收入的分配》(Jean Marchal et Jacques Lecaillon:La répartition du revenu national),第1卷,第141——153页。
(3)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第85页。
(4)博埃和耶迈:《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第20页。
(5)西蒙·库兹涅茨:《政府生产和国民收入》,载:《收入和财富集》(Simon Kuznets:Govermment Product and National Income,in:Income and Wealth Series),第1卷,第 193——194页。
(6)威廉·华特:《人的组织》(William H.Whyte,jr:The Organization Man),第19页。
(7)马尔科维什:《公众服务问题和国民收入》(F.J.Markovitch:Le problème des services et le revenu national),S.E.D.E.I.S.公报,第699期,1958年6月1日,第44页及以下。
(8)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第24页。
(9)同上书,第85页。
(10)西蒙·库兹涅茨:《经济变迁》(Simon Kuznets:Economic Change),第161——162页。
(11)前引书,第196页。
(12)《国民收入的统计、来源和方式》(National Income Statistics,Sources and Methods),英国中央统计局发表,第3、10、31——32页。
(13)阿尔文·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Alvin Hansen:Business Cycles and National Income),第96页。
(14)日本政府经济平衡局:《1951——1952年日本经济调查》,第272页。
(15)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566页。
(16)伏丁斯基:《危机的社会后果》(国际劳动局出版)(V.Woytinsky:Les conséquences sociales de la crise),第139——140页。
(17)路格列斯:《国民收入和收入分析导论》(Ruggles:An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Income and Income Analysis),第68页。
(18)《国民收入统计、来源和方式》,第72页。
(19)阿尔文·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94页。
(20)同上书,第96页。
(21)同上。
(22)路格列斯:《国民收入和收入分析导论》,第68页。
(23)鲁道夫·埃开尔:《经济扩张的现代理论》(Rudolf Eckert:Les théories modernes de I'expansion économique),第42页。
(24)亚勃拉莫维茨:《存货和商业循环》(M.Abramovitz:Inventories and Business Cycles),第329页。
(25)爱斯比那:《资本主义的起源》,第1卷,第165页。
(26)见:比地林·索罗金:《社会、文化和人格》(Citédans: Pitirim A.Sorokin:Society,Culture and Personality),第274页。
(27)卡尔-桑德尔,加拉多·约翰和莫塞尔:《英格兰和威尔斯社会条件调查》(Carr-Sanders,D.Caradog Jones et C.A.Moser:A Survey of Social Conditions in England and Wales),第176页。
(28)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第326页;库兹涅茨:《上层收入集团在收入和储蓄中的比重》(Kuznets:Shares of Upper Income Groups in Income and Savings),第216页;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第326——330页;《联邦准备金局和密执安调查研究中心:1950年消费财政调查》(Federal Reserve Board and Michigan Survey Research Center:1950,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
(29)海尔科维茨:《原始民族的经济生活》,第93页。
(30)乔安·罗宾逊:《资本积累论》,第82——83页。
(31)博尔特基维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理论结构基础的修正》,载:《国民经济和统计年鉴》(L.von Bortkiewicz:Zur Berechtigung der Grundlagen der theoretischen Konstruktion von Marx im 3. Band des Kapitals,in:Jahrbücher für Nat.),1907年7月;保罗·斯维济:《资本主义发展论》,第114——128页。
(32)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101——102页。
(33)华尔佛兰·伊培哈尔:《中国历史》(Wolfram Eberhard: Chinas Geschichte),第264页。
(34)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第179、194、216页。
(35)《经济学家》,1944年5月6日。
(36)卡尔·苏蒲:《国民收入分析的原理》,第214页。
(37)巴莱:《日本资本主义的演变》(Carl Shoup:Principles of National Income Analysis),第3卷,第345页。
(38)雅克敏:《1940——1944年德国占领下的比利时社会》(G.Jacquemyns:La Société belge sous I'occupation allemande 1940-1944),第1卷,第123、132——133、138页。
(39)勃鲁诺·格莱茨教授(Prof.Bruno Gleitze),见:《世界经济研究所会报》,1955年3月,第55页。
(40)林倍、乌申和瑞坦,见:《收入分配和社会政策》,阿兰·皮各克主编(Lein-berg,Ussing and Zeuthen,in:Income Redistribution and Social Policy,ed. By Alan T.Peacock),第69页。
(41)同上书,第81、114、156——157、144——145页。
(42)罗基埃和阿尔伯特,同上书,第114页;《在比利时社会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apport au Congrés du P.S.B.),1959年12月12——13日,第51页。
(43)罗基埃和阿尔伯特:见:《收入分配和社会政策》,第135——136页。
(44)维佛:《联合王国的税收和再分配》,载:《经济和统计杂志》(F.Weaver:Tax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i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0年8月号,第201——213页。
(45)林倍、乌申和瑞坦,见:《收入分配和社会政策》第63页。
(46)西蒙·库兹涅茨:《上层收入集团在收入和储蓄中的比重》,第36——39页。
(47)《收入和财富研究》(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全国经济调查局发表,第132卷,第302页(1951年,纽约)。
(48)《美国统计摘要》,1958年。
(49)《世界经济研究所会报》,1950年10——11月。
(50)文斯·帕卡尔:《追求高级生活的人》,第26页。
(51)西蒙·库兹涅茨:《上层收入集团在收入和储蓄中的比重》,第216页;《美国统计摘要》,1958年。


第十一章 注释


(1)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225页。
(2)亚倍尔:《中古农业危机和农业繁荣》,第158页。
(3)让·富腊斯捷:《二十世纪的大希望》(Jean Fourastié:Le grand espoir du xxe siècle),巴黎,1949年版,第141页。
(4)凯恩斯:《通论》,第43页。
(5)纪东:《经济波动》(加丹·比鲁:《政治经济学》[《Traité d'Economie politique》,de Ga·tan Pirou]第9卷),第174——175页。
(6)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Karl Marx: Grundrisse),第1分册,德文版,第310页。
(7)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第8页。
(8)哈耶克:《货币理论和繁荣理论》(von Hayek:Geldtheorie und Konjunkturtheorie),第51、103页。
(9)凯恩斯:《通论》,第330页。
(10)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154——155页。
(11)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50页;路特:《世界市场商品咖啡的生产过剩》,第104——105页;泰南特:《美国卷烟工业》,第192——194页。
(12)阿佛泰利翁:《周期性危机》(Aftalion:Crises périodiques),第1卷,第359——364页;米契尔:《商业循环和就业》(W.C.Mitchell:Business Cycles and Employment),第10——11页;凯恩斯:《通论》,第328页;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4、123页;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564页;纪东:《经济波动》,第321页。
(13)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298页。
(14)盖尔,罗斯托和史希华兹:《英国经济的成长和波动》,第557页。
(15)克拉克,见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370页。
(16)娜塔利娅·莫斯科夫斯卡:《现代危机论的批判》(Nathalia Moszkowska: Zur Kritik Moderner Krisentheorien),第62页。
(17)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卷,第148页。
(18)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14页。
(19)凯恩斯:《通论》,第117页及以下。
(20)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32、154——155页;亚勃拉莫维兹:《存货和商业循环》,第360——369页。
(21)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576——577页。
(22)米契尔:《商业循环中所发生的》(W.C.Mitchell:What Happens During Business Cycles),第106、116——117页。
(23)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29页。
(24)同上书,第348页。
(25)斯庇托夫,见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90页。
(26)凯恩斯:《通论》,第332页;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42页。
(27)伏丁斯基:《危机的社会后果》,第72——73页。
(28)廷柏根:《美国的经济周期》(Tinbergen:Les Cycles économiques aux Etats-Unis),第105页。
(29)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637页。
(30)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60页;凯恩斯:《通论》,第330——331页。
(31)娜塔利娅·莫斯科夫斯卡:《现代危机论的批判》,第62页;萨尔特尔:《周期危机马克思理论的轮廓》(L.Sartre:Esquisse d'une théorie marxiste des crises périodiques),第101页。
(32)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145页。
(33)同上书,第173页。
(34)埃开尔:《经济扩张的现代理论》,第35页。
(35)希克斯:《商业循环理论概说》(Hicks: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trade cycle),第108页。
(36)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400页。
(37)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123——124页。
(38)盖尔,罗斯托和史华兹:《英国经济的成长和波动》,第554页。
(39)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182——183页。
(40)同上书,第60页;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316——317页。
(41)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576——577页。
(42)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125页。
(43)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04页。
(44)福斯脱和卡钦斯:《利润》(Foster et Catchings:Profits),第374页。
(45)埃开尔:《经济扩张的现代理论》,第12页。
(46)亚勃拉莫维兹:《存货和商业循环》,第498页;梅茨莱:《商业循环和现代就业理论》,载:《英国经济杂志》(Metzler:Business Cycles and the Modern Theory of Employment i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6年6月号。
(47)《世界》(Die Welt),1960年10月22日出版的一期。
(48)米契尔:《商业循环中所发生的》,第302——303页,并参阅同书第32、40、73页;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82——83页。
(49)米契尔:《商业循环中所发生的》,第161页。
(50)同上书,第32、34、41页。
(51)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16页。
(52)同上书,第120页;米契尔:《商业循环中所发生的》,第132——133页。
(53)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375——380页。
(54)哈罗尔·摩尔顿:《经济发展中的控制因素》(Harold G.Moulton:Controlling Facto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第306页。
(55)卡尔多:《稳定性和充分就业》(N.Kaldor:Stability and Full Employment),编入汉森和克利门斯:《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499——500页。
(56)伯恩斯:《经济知识的界线》(A.F.Burns:The Frontiers of Economic Knowledge),第260页。
(57)盖尔,罗斯托和史希华兹:《英国经济的成长和波动》,第544页;熊彼特:《商业循环》,第499页。
(58)考茨基:《金融资本和危机》(K.Kautsky:Finanzkapital und Krisen), 29第1卷,第843——844页(1911年)。
(59)佛雷德·欧斯内:《经济危机》(Fred Oelssner:Die Wirtschaftskrisen),第1卷,第38页。
(60)罗莎·卢森堡:《资本的积累》(Rose Luxemburg:Di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
(61)布哈林:《帝国主义和资本积累》(N.Bucharin:Der Imperialismus und di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第95——108页。
(62)罗莎·卢森堡:《资本的积累》,第407页。
(63)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第2册,德文版,第315页。
(64)保罗·斯维济:《资本主义发展论》,第180——184页。
(65)奥托·博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Otto Bauer:Zwischen zwei Weltkriegen·),第51——53、351——355页。
(66)享培尔:《经济成长和不稳定性》(Hamberg: Economic Growth and Instability),第55——56页。
(67)雷翁·萨尔特尔:《周期危机马克思理论的轮廓》,第62——66页。
(68)萧的估计:见:《美国历史性统计》。
(69)弗里茨·史坦培尔:《帝国主义》(Fritz Sternberg: Der Imperialismus)第20页及以下;《帝国主义和它的批评家》(Der Imperialismus und seine Kritiker),第163页及以下。
(70)卡莱茨基:《商业循环论》,载:《经济研究杂志》(Kalecki:A theory of the business cycle,i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第4卷,1936——1937年,第77页。
(71)米龙·瓦特金斯:《商业银行和资本的形成》,载:《政治经济学杂志》(Myron W.Watkins:Commercial Banking and Capital Formation,i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第27卷,1919年7月号,第584——585页。
(72)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3——44页。
(73)雷翁·萨尔特尔:《周期危机马克思理论的轮廓》,第64页。
(74)布哈林:《帝国主义和资本积累》,第88——89页。
(75)见: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518页;哈耶克,见:《世界经济史档案》(Hayck:in:Weltwirtschaftiches Archiv),1932年7月,第1集,第90页等。
(76)享培尔:《经济成长和不稳定性》,第329页。
(77)摩尔顿:《经济发展中的控制因素》,第70页。
(78)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324页;熊彼特:《商业循环》,第155、561页;莫斯科夫斯卡:《现代危机理论的批判》(N.Moszkowska:Zur Kritik moderner Krisentheori·n),第26页;希克斯:《商业循环理论概说》,第126——127页等。
(79)纪东:《经济波动》,第94页。
(80)威内·松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2卷,第586页。
(81)享培尔:《经济成长和不稳定性》,第55页;汉森:《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第495——496页。
(82)安德烈·菲利蒲:《现代印度》(André Philip:L'Inde moderne),第87页。
(83)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1033页。
(84)埃开尔:《经济扩张的现代理论》,第59——64页。
(85)希克斯:《商业循环理论概说》(英文),第63——64页。
(86)乔安·罗宾逊:《资本积累论》,第60页。
(87)同上书,第209页。
(88)达维德·麦克科尔·拉特:《资本主义》(David McCord Wright:Capitalism),第147、153、154页。
(89)熊彼特:《商业循环》,第2卷,第803页;加赛尔,见:《商业循环和国民收入》(Cassel,in:Readings in Business Cycles and National Income),第124页。
(90)达维德·麦科德·赖特:《资本主义》,第144——146页。
(91)阿瑟·伯恩斯:《经济知识的界线》,第314——334页。
(92)亨培尔:《经济成长和不稳定性》,第223——224页。

 



上一篇(第11章) 回目录 下一篇(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