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曼德尔 -> 卡尔•马克思——《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词条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马克思并没有写一篇有关资本主义危机的系统论文。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要评论散见于他主要的经济著作中以及他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文章中。关于这个问题最长论述是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一书中评论李嘉图那部分中(马克思,h,第二篇)。根据这些深刻但不系统的论述,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学家们就“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提出了多种解释。‘单因论’者一般把‘比例失调’作为焦点(布哈林,希法亭,奥托·鲍尔),即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作为危机的主要起因,或把低消费作为焦点,即把“最终消费者”缺乏购买力作为危机的起因(罗莎·卢森堡,斯威齐)。“非单因论”者力图把马克思自己的意见详尽阐述,根据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基本矛盾在导致资本主义危机的过程中都起作用(格罗斯曼,曼德尔)。

  要决定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否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首先是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还是资本生产过剩的危机,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框架中确实毫无意义。大量的商品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商品资本。资本主义是广义的商品生产,不可能有什么不同时又是商品生产过剩和资本生产过剩(过度积累)的生产过剩。

  同样,弄清危机是“集中”在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这个问题也基本上毫无意义。危机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失常(中断),按马克思的说法,再生产过程恰恰是生产与流通的一种(矛盾的)统一。对于资本家来说,无论作为个体(如单个企业)还是企业总体,如果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过程中全部实现,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上是否生产了更多的剩余价值都是无关的。与许多经济学家(经院式的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相反,马克思明确地反驳了认为生产大概会自己找到市场的种种错误看法。

  确实,平均利润率的滑坡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是通过一种不同形式的危机作出“单因”的解释。其含义是,在资本主义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平均利润率的波动如同地震仪一样,反映了整个制度中所发生的一切。因此,这个公式只不过重新提及那些部分独立的变量总和,这些变量的互相作用造成了平均利润率的起伏不定。

  资本主义的增长总是一种比例失调的增长,即日益失衡的发展,这种失衡既存在于不同产出部门之间(马克思基本上把这些部门区分为两类,第一部类---进行生产资料生产,第二部类---进行消费资料的生产;一些作者补充增加了第三部类---生产非再生产性商品,例如奢侈品和武器),也存在于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产品和最终消费之间。事实上,资本主义下的“均衡”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上的假设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永远无法实现,除非只是作为一种模糊的概念。上面提及的“过度冲击”倾向只不过说明了那种更为普遍的现象。因而“平均”资本积累导致积累过多,积累过多进而引起危机以及萧条期间持续的“投资不足”现象。这时产出总是供不应求,这种状况刺激资本积累,使它先回复到“正常的”水平,然后又造成新的“积累过多”,尤其当经济复苏的各个阶段开始采用更高技术水平的新机器,使平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并使生产出来的商品堆积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情况更加如此。的确,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周期的长短(在过去的160年中平均为7年半),似乎是机器的再生产周期(就其价值而言,而不是指机器本身有可能使用多久)的长短所决定的。

  经济周期过程中,利润率上下波动并不仅仅反映产出/可自由支配收入关系或者“资本的有机构成”的螺旋形变化,它还能反映资产阶级社会主要对立阶级间力量的种种关系。首先,剩余价值率的短期变化反映了工人阶级为提高或维持其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所作的斗争的重大胜负。技术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合理化”是资本的武器,用来抵销这些波动对平均利润率和资本积累率的影响。

  一般说来,马克思拒绝接受那种认为工人阶级(或工会)“过高的工资要求”“造成”了危机的看法。他认为在经济过热和“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一般会增加,而剩余价值率也会同时增长。然而却不会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增加成比例。因此,便造成平均利润率下降。因此便产生了危机。

  但是,如果实际工资在繁荣时期不增加,而在萧条时期实际工资则必然减少,那么,在整个周期中平均工资水平的降低就会造成更多的工资品生产过剩。这样,便会在周期达到高峰时引起投资更大的锐减,而且无论怎样也避免不了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强烈反对这种看法,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能真正摆脱对“最终消费”的依赖,只要它“看上去”是“为生产而生产”,如杜冈-巴拉诺夫斯基(Tugan-Baranowsky)所声称的。资本主义技术确实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间接生产”,同时也意味着资源从第二部类相对转移到第一部类(总之,这正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增加’的真正含义)。所以,若没有第二部类生产能力中期或长期的发展,即使是以较慢的步伐和较小的比例,资本主义技术也永远无法发展第一部类的生产能力。因此,最终消费(或者说最终消费者的购买力)的任何中期或长期的缩减,只会增加而不会消除酿成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设想经济危机与信贷周期密切相关,在纯粹有关生产的范围内,后者能获得一种相对的自主权(马克思,g,第570-573页)。信贷的(过度)增长可以使资本主义制度暂时能够出售更多的商品,而且现时生产所带来的真正收入加上过去的储蓄,也提供了可能的购买力。同样,信贷的(过度)增长也会导致超过实际积累的剩余价值(加上折旧费和被收回的原材料价值)所能允许的范围而暂时投入更多的资本(公式的第一部分指的是净投资,第二部分为总投资)。

  但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暂时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债务必须偿还,而且并不会因为信贷增长所带来的产出和投入的增加,债务会自动地得到偿还。由此,便产生了信贷破裂或者金融危机的危险,这无异于在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一大堆炸药上再浇上些燃料。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不是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纯经济的原因而不可避免地终将崩溃这一理论?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称这为“崩溃”或“瓦解”争论。在这件事上,马克思自己的论述被认为是令人费解的。这些论述主要见于《资本论》第1卷中著名的第32章,其标题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此章的高潮是这样一句战斗口号:‘剥夺者要被剥夺’(马克思,e,第929页)。但是,这一章中有关的段落明明白白地描述了导致资本主义毁灭的将是“客观”转化和“主观”转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经济过程。文中列举了推翻资本主义的种种原因,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危机和资本日趋集中,还包括对工人剥削的加剧,工人对剥削愤懑与反抗程度的增长,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组织与联合等等。然而,马克思只不过做了些总体上的论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