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第四国际

不断革命论概要

﹝斯里兰卡﹞考尔文·席尔瓦

1954年




  《不断革命概要》是由于需要而写成的。它是为每月举办一次的我党干部学校而准备的。现将其出版,相信它将获得更广泛的用途。

  本书如标题为《不断革命论略证》,或许更为恰当;因为这才名实相符。不断革命论的概述本身或许可用数语说明如下:“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个世界实体。当代的各个民族革命只是这个实体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世界革命的有机部分”。

  “由于不平衡发展的规律,世界革命在形式上是民族的,然而在内容上是国际的。它表现为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民族革命”

  “由于合并发展的规律,在许多国家中,虽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仍有待完成,但在历史上较晚而在社会内容方面则更为先进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业已成熟了。不断革命论教导我们,在这些国家(因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而称作‘落后国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当前的时代不能由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国家来完成。这些任务将只能由无产阶级政权(即工人国家)来完成。

  “在这种种情况下,当前时代的革命在三方面不断的:

  1.革命不能中止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它必须并确实在不间断地(不断地)继续下去,直至无产阶级政权一一得到农民支持的工人国家——的创立。

  2.工人政权自然不能停留于完成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任务; 它显然必须继续完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任务。因此,革命不间断地(不断地)从资产阶级民主阶段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段阶发展;或换一种说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农民支持的工人国家变为得到农支持的工人国家。

  3.但是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它代表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决战。其中之一必定获胜,消灭对方。民族革命因此不间断地(不断地)转变为国际即世界革命;并只在世界革命中完成自己

  “这就是不断革命论的简明概要,其逻辑论证我们在本书中已试图概述。没有试做历史的说明,因为必须使这本概要保持易于掌握的份量。”

  最后一点,不断革命论不是空洞的抽象。它表示世界革命的实际的、活生生的过程。在以俄国革命发端、以仍在进行中的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告终的多次重要革命中,这个理论都为无数的方法所证明。它得到了证实,并被认为是正确无误的。这不是偶然的。在本文中,我们已把不断革命论定义为托洛茨基主义的世界革命理论。但是托洛茨基主义只是当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通用名称;而不断革命论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革命理论。因此,它是今天每一个积极革命者的不可缺少的理论武器。

考尔文-R·德·席尔瓦
1954年1月 1日于科伦坡


不断革命论概要


I.导论


  1.不断革命论是托洛茨基主义的世界革命理论。

  2.这个理论有两方面:

  (i)内部的即民族的方面;

  (ii)外部的即国际的方面。

  3.内部的即民族的方面特别说明落后国家的革命发展(前途)的基本路线。它说明落后国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4.外部的即国际的方面说明,每一民族革命如何与世界革命联系在一起。它表明一切民族革命都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它证明每一民族革命转变或发展为世界革命即国际革命的倾向和必然性

II.世界革命


  5.不断革命论把世界革命看做一系列互相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民族革命。(斯大林主义者断言,不断革命从把世界革命看做一个在世界一切国家同时爆发的革命,这是捏造的。)

  6.由于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各个民族革命(世界革命是由它们组成的)将构成一个系列。然而,不同的民族革命将只是一个整体实体的(即世界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现代资本主义(即特别是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

  7.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或实体的最好说明,就是它创造了一个真正的、统一的世界经济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存在着:(a)一个真正的世界市场;(b)一种真正的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存在的证明。

  每一民族的资本主义和每一帝国主义都依赖这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如果你把世界经济看做一条山脉,那么你就可把各个民族的资本主义看做山脉的诸峰。)

  而且,不同的民族经济是互相依赖的。每一民族的经济都从世界的其他部分(即从其他民族的经济)吸取资源,并为世界的其他部分提供资源。证明这一点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一个真正的世界贸易体系。

  8.然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范围内的不同民族经济既有互相依赖的一面,也有互相竞争的一面。同样,依靠不同民族经济的民族国家也在你死我活地对抗着;每一国家始终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力图打破在无论什么时期内都存在于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的均势。

  9.这些矛盾的一个结果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

  (关于这些矛盾,参见注I.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任务)

  10.资本主义是受不平衡发展规律支配的。这点可由许多方面说明。下面是这个事实的三点主要证明:

  (i)资本主义本身没有在一切国家中同样地代替早期的社会制度,即封建主义。

  (ii)在大多数国家中,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渗透,不如工业。

  (iii)在每一国家中,经济的一切部门不是均衡地发展的。一般的情况是,工业要比农业更为发达。在许多国家中,重工业不如轻工业更为发达。在所有国家中,或许,生产“经济作物”的农业(供工业用的原料)部门,要比生产粮食作物的部门更为发达。

  11.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结果是,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间内达到革命的水平。显然,各个国家都在同一时间内达到革命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世界革命是一系列的民族革命。

  12.然而,这些民族革命是因以下两点主耍原因而互相联系的

  (i)各民族经济的互相依赖(即每一民族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

  (ii)每一民族革命都摧毁先前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国际均势这一事实。

  13.构成世界革命的一系列民族革命的互相联系是有机的,原因有二:

  (i)每一民族革命都瓦解着资本主义的新世界体系的统一

  (ii)每一民族革命都构成社会主义的新世界体系的一个起点

  这样,每一民族革命就代表者两种世界体系或世界秩序的斗争。

  每一次的革命成功从而也就代表兴起着的社会主义世界秩序对于腐朽着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一次胜利;正如每一次被击败或被镇压下去的革命都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于萌芽中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胜利一样。

III.落后国家


  14.既然世界革命采取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民族革命的形式,让我们就从不断革命的内部即民族方面开始吧。

  15.我们在上述第三段中业已提到:不断革命的内部即民族方面特别适用于落后国家。

  16.然则,什么是一个落后国家呢?这是一个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落后的国家。

  既然,在一个国家中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已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地开辟了。

  所以,一个落后国家就是一个没有完成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国家。留待实行或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愈多,一个国家就愈加落后。

  1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它们包括两点:

  (i)政治任务。

  (ii)社会任务。

  18.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任务从历史上来说是以资产阶级国家代替封建国家

  1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社会任务是以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代替封建的所有制。(这里的主要任务是在土地方面采用资本主义关系,以代替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一种商品,从而为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0.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上述任务尚达于完成时,我们看到,一个落后国家有两个特征。

  (i) 在经济发达程度上,农业比工业占优势;而且农业本身是不发达的,对它只有很小的投资,并且在技术上是原始的

  (ii) 在社会发达程度上,农民比无产阶级占优势

IV.落后国家的合并发展


  21.在此阶段必须牢牢地掌握住这样一点,即一个国家尚完成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不就意味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在该国家未被提出。

  相反,在这个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一个落后国家的基本社会特征是:即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仍待完成,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在这个国家面前已经提出。

  这种形势是由于落后国家的合并发展。

  (注意:在任何一个国家中,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也是两点:

  (i)政治任务。

  (ii)社会任务。

  政治任务是以工人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

  社会任务是以无产阶级国家所有制代替资产阶级私人所有制。)

  22.合并发展是不平衡发展的结果。合并发展的规律实际上是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一种特殊应用

  23.我们已经知道,不平衡发展的规律说明世界革命在不同国家在不同时间内成熟的事实。

  但是,不平衡发展的规律并决定不同国家进入世界革命的顺序

  革命即(世界革命)在不同国家成熟的顺序是由合并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24.合并发展的本质在于,一个落后国家在其发展为一个先进国家时,把历史上相继的各个发展阶段压缩在一起,或甚至过它们。这个国家并在自已的范围内简单地重复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把这些阶段合并起来,即压缩,甚或超越它们。

  25.在同一发展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这种压缩和超越,亦即合并,可从种种方面说明。让我们试举数例:

  (i)在经济方面

  (a)尽人皆知的例证是锡兰的运输系统。在这里你看到牛车、马车同铁路、汽车运输以及现在同飞机,全都合并在一个运输系统内。这样,运输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即畜力运输、蒸气机运输、内燃机运输和航空运输(它们在历史上彼此相继),在这里就紧并在一起了。(世界上也有从畜力运输直接跳跃到航空运输的地区。)

  (b)再有,在锡兰的农业系统中,我们看到最原始的植稻技术与最先进的植茶技术并存。(植稻的隔条种植法与大农场中的大规模农业并存。)

  (c)在印度这样的国家中,人们看到,各种最原始的农业形式在同一经济中与各料最先进的工业形式结合在一起。人们还会看到,最现代化的全新工业被装设起来,而不再重历它们先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这是一种技术上的跃进

  (ii)在政治方面

  (a) 合并发展在这个方面的最有趣的例证就是波斯最近石油国有化的情景。在封建国王治下领导一个“议会”政府的一个封建的首相,国有化了英伊石油公司的石油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发展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几个阶段就压缩在一起了。

  (b)还有,在非洲的不同部分,它们直接从部落首长制政府的阶段过渡到“代议”制政府的阶段。没有“封建”阶段介于其间。

  (iii)在社会方面

  (a)在非洲的许多部分,古老的部落所有制与现代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合并在一起。

  (b)在印度,封建的柴明达(中间人)与现代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合并在一起。

  (c)在锡兰,封建的封地制安地制(分成租佃制)与现代的资本主义所有制结合在一起。

  26.现在有必要注意有关各种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式(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一个重要事实这些前资本主义的形式不再体现它们在历史上体现过的同样的前资本主义关系。

  例如,印度的柴明达制是一种封建形式。但是,在现代印度,柴明达制与在这个国家占优势并已经渗入柴明达制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合并存在。换句话说,封建的形式不再体现一种单纯的封建关系。我们把这样的关系称作半封建关系。

  再有,以一个令达(官职)在封地制中所享受的令达权为例;或以尼拉加拉雅(官职)在分配地中的权利为例。这些都是封建的权利。但在今天,这些人的每一方都可自由地抵押或出卖他的权利 (即不需对方的同意)。这都是资本主义的交易。换句话说,封建所有制已经入资本主义所有制之中。而且,佃户为分配地或封建租地而交纳的地租在现代已折换现金付款。换句话说,封建的形式已被资本主义的关系渗入。我们把这种结果称做一种半封建的关系。

  【上述情况显然适用于我们的安地制(分成租佃制)。半部落的所有关系的概念等等,从上述来看也是清楚的。】

  27.在一个落后国家中,半封建的社会和经济关系(甚至半部落的社会和经济关系)是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和经济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点现在是清楚了。

V.落后国家的阶级制度


  28.现在有必要概述一下在落后国家中因其合并发展而盛行的阶级制度。

  (为了方便,我们将只举半封建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相结合的例子)。

  29.在落后国家中,阶级制度不像先进国家那样简单。

  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两个基本阶级。它们是:

  (i)资产阶级即布尔乔亚。

  (ii)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

  然而,在落后国家中,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各个阶级仍然作为重要的阶级存在着。

  这样,如果我们从各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只举封建主义为例,我们就能有:

  (i)封建的或半封建的领主。

  (ii)半封建的农民。

  (iii)工匠,等等。

  (为了我们目前的目的,如果我们认为一个落后国家只有下列四个阶级,那是足够了:

  (i)资产阶级。

  (ii)工人。

  (iii)封建主。

  (iv)半封建的农民。)

VI.落后国家的阶级关系


  30.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阶段。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革命的成熟都依赖该国家阶级关系发展的方式。

  因此,让我们概述一下落后国家的阶级关系。

  31.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提出一个帝国主义时代所特有的有关落后国家的新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几乎每一个落后国家不是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所征服,就是被置于它的势力和剥削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几乎每一个落后国家还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国家或半殖民地国家。

  32.在大多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我们都会发现,资本主义一种外来的输入

  本地的资产阶级在外国帝国主义资本的支配下在这些国家中成长了起来,它们为外国帝国主义资本服务,并做为外国帝国主义资本的小伙计。本地资本是和外国(帝国主义)资本不可分地纠结在一起的

  33. 而且,在殖民地国家中,帝国主义统治已经代替了封建统治。

  在半殖民地国家中,帝国主义支配着这个国家

  因此,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上的政治任务,即以资产阶级国家代替封建国家,本身已被从帝国主义的支配和统治下获得民族独立的任务所代替

  34.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任务因此是:

  (i)在政治方面,摆脱帝国主义统治,获得民族独立;

  (ii)在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摧毁半封建的土地关系。

  35.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落后国家中不同阶级对于该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的关系;从而还有这些阶级自己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必须研究一下帝国主义者自身同落后国家的各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

  (为了方便,我们以后将只以殖民地国家为例。)

  36.让我们从帝国主义者开始。

  帝国主义者在阶级上自然是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曾经是摧毁封建制度。

  但是,在殖民地国家中,帝国主义者虽然摧毁了封建国家或使之处于完全从属的地位(例如从前的印度各王公国家),他们却没有摧毁封建制度本身

  相反,为了政治上的理由(即在殖民地国家中寻求支持的需要),帝国主义实际上支持了封建主及其对封建佃户的权利。的确,就印度的柴明达制度而论,帝国主义者为了自己实际上创造了这个封建阶级的一个新部分。

  落后国家中封建主和帝国主义者之间的联盟因此是密切的;而且封建主已经变成了帝国主义强权在这些国家内的一个主要支柱。

  37.从上述来看,显然,半封建的农民在其反对封建剥削者的斗争中是要直接和帝国主义国家交锋的。

  半封建的农民因此是一个反抗帝国主义统治者的阶级;他们是一个能够被吸收参加事取民族独立斗争的阶级

  (注意:然而,封建农民反对资本主义的人。相反,封建农民的目的是自己变成一个资产阶级私有主。关于这个事实在落后国家的阶级关系中的重要性,参看第VII节,57—61段。)

  38.工人阶级的反帝本性是不待说的;因为,工人阶级是一切部门的资本的、特别是外国资本的始终一贯的和彻头彻尾的反对者。它是反对资本和资本的一切同盟者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旗手。因此,它必然也主张摧毁封建制度。因此,它无疑是半封建农民反对封建主和帝国主义者的同盟军

  39.我们再来看本地资产阶级。

  他们对于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任务的态度如何呢?

  40.既然竞争资产阶级的生存规律,既然每一民族资产阶级的目的都是垄断国内市场,那么本地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者的关系显然就是竞争和对抗的关系。

  但是这种竞争是包含在一种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结构之内的, 这种结构阻碍当地资产阶级把民族独立变成真正实际的目标。这种结构有三方面:

  (i)在帝国主义方面,我们已经看到,本地资产阶级不过是帝国主义资本的小伙计。他们没有独自反对帝国主义者的力量。他们需要同盟者。这些同盟者只能是封建的农民和(或者是)工人阶级。

  (ii)然而,在工人阶级方面,冲突却是显然的。冲突在工厂和工作地点连续不断地发生;而且,在这场斗争中,本地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统治者的支持。在工人的阶级斗争中,帝国主义者和本地资产阶级是同盟者

  (iii)在封建农民方面,也和本地资产阶级有冲突。冲突起因于本地资产阶级和封建主的经济利益的互相联系。例如,许多本地资产阶级本身就是封建主或者是封建主的债权人,本地资产阶级因此对于维持封建的经济权利具有一种既得的经济利害关系。本地资产阶级因此也不能成为封建农民进行废除封建主义的斗争 的一个同盟者。相反,本地资产阶级成为封建主反对半封建农民的同盟者

  41.我们可将落后国家的阶级关系描述如下:

  (i)封建主同帝国主义者在反对封建农民和工人阶级——还有本地资产阶级——这一点上,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ii)本地资产阶级,虽然和帝国主义者进行竞争,却在反对工人阶级和封建农民这一点上和帝国主义者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iii)封建农民和工人阶级对于反对封建主和帝国主义者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在有关反封建斗争的问题上对于反对本地资产阶级也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iv)工人阶级和封建农民对于反对封建主和帝国主义者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对于反对本地资产阶级也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工人阶级自然还彻底反对一切形式的资本主义。

VII.落后国家的革命或不断革命的内部方面


  42.我们现在能够研究一下落后国家的阶级斗争的发展(前途)道路问题

  43.我们已经知道,合并发展使这些国家在帝国主义时代面临在同一时期内完成两种在历史上和社会内容上不同的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44.在历史上,反对封建主和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这个革命的直接受益者——领导的。这就是说,在前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的战斗中同封建农民发展了一种联盟

  45.但是,在我们上述的阶级关系的状况下,落后国家的本地资产阶级在这个时代不能领导半封建的农民,去进攻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主。

  46.在这种形势下本地资产阶级所能做的,就是图谋利用群众近动,以便本地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者竞争时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就是,利用群众运动对于帝国主义者的压力,把它作为一种手段,靠牺牲群众运动的利益谋求和帝国主义者的新的、更有利的妥协。

  47.因此,帝国主义时代落后国家的半封建农民在他们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必须寻求另一个城市阶级去领导他们。

  (农民在历史上从未成功地建立过他们自己的国家。他们永远必须被一个城市阶级领导。参见注II.农民和政权)

  48.这种领导权自然为工人阶级,现代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所欣然提供。

  古典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现在为工人和农民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中的战斗联盟所代替。

   换句话说,工人阶级现在也领导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9.但是,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对于工农联盟的领导权导致建立一个得到农民支持的工人政权(或国家),而且就是工人阶级的这个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在完成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50.落后国家的革命的主要事实就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以便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51.必须补充说明,正是落后国家的这种阶级关系使上述事实成为必需。如果我们暂时假定,工人和农民不去建立一个得到农民支持的工人政权,却使本地资产阶级执政,我们就会懂得这个事实。

  52.假定本地资产阶级在工农联盟的支持下终于执政;就是说,假定工农联盟使本地资产阶级执政。结果如何呢?

  显然,封建农民和工人都将向新政权提出他们的要求。

  但是,如我们刚才所看到的,本地资产阶级甚至不能满足封建农民的要求,更不用说工人的要求了 。

  工农联盟因此弄得和那个它刚刚拥立的资产阶级政权发生直接、公开的冲突,而且它必须继续以一个工人政权去代替这个资产阶级政权,以便即使是实现农民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政权不得不再一次地而且愈发地依赖帝国主义者,它们的势力刚刚被革命摧毁掉。这自然意味着革命的一种倒退——一种倒退,正因为它不能前进。

  53.因此,在现时代,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在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后止步不前。它必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间断地不断地)前进,去建立一个工人政权。

  54.因此,在这种意义上,革命是不断的;而且这是落后国家革命不断的第一个意义

  (参见注III.斯大林主义者的错误)

  55.落后国家的革命是不断的这个事实,还有第二个意义。这是继工人政权的建立之后发生的。

  56.显然,工人政权不能也不愿没有实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就告停顿。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要求将向革命的工农政府提出?并必须满足。换句话说,由于工人国家的建立本身,落后国家的革命不能中止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它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7.这就是落后国家革命不断第二个意义,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间断地不断地)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换一种说法,就是:落后国家的革命是一个;虽然它有两个阶段,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阶段。两个阶段的统一也是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领导革命的结果。

  58.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注意阶级关系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个变化是在落后国家中完成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任务的过程本身中发生的。这个变化是和农民有关的。

  59.我们在前面(第37段)已经注意到,封建农民,作为农民, 其社会目的是使自已摆脱封建桎梏,并把农民的租地变为绝对的私有财产。封建农民的志向是变成一个农业资产阶级

  60.但是封建农民一旦变成一个农业资产阶级,他的利益就变得和工人国家直接冲突起来。就富裕农民一一即那些主要靠雇工耕种他们所有土地的人们一而言,尤其是如此。绝非工人国家的支持者的富农,有变为工人国家的敌人的趋向。

  61.贫农——即尽管在地方上伴随革命而进行过土地分配, 那些仍然拥有不敷需要的土地的农民——的情况则不然。就他们的情况而言,争取土地的斗争在继续进行。这个斗争现在对准的是富农。贫农因此在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中,即在革命发展得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时,继续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得到农民支持的工人政权因此现在变为得到农支持的工人政权。

  62.中农是那些拥有足够的土地的农民,他们间或在季节性雇工的帮助下,靠自己的家庭劳动耕种这些土地。他们在支持还是反对工人政权的问题上,动摇不定。工人国家的任务是中立他们。

VIII.不断革命的国际方面


  63.我们现在来看落后国家革命不断第三个意义。这个意义不是民族的,而是国际的;而且不难理解的是,在这个意义上的不断革命适用于一切国家,既适用于落后的国家,也适用于先进的国家。

  64.任何国家的革命都是不断的这个事实的国际意义,源于国际革命的活生生的统一,或者换一种说法,源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即世界性质。

  65.如我们已知道的,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它具有一个真正统一的世界经济和一个互相依赖的世界政治体系。因此, 不难理解,任何成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亦即无产阶级国家在任何国家的建立,都构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剧烈的缺口

  66.资本主义必须堵塞这个缺口,否则它必将扩大。

  67.扩大缺口的需要,亦即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扩展到其他各国(亦即国际地)的需要:是由革命已经成功的那个国家的形势产生的。

  68.我们已经知道,每一民族经济都依赖世界经济,而且同其他的民族经济是互为依存的。割断一个民族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就能给该民族经济以致命的打击。

  革命的国家因此必须不断努力使它的经济同世界经济重新联系起来。

  69.但是控制世界经济其他部分的各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将竭其全力,阻止这种联系。它们确实会更进一步力求从经济上和军事上吞并这个新建立的工人国家。

  70.在这种形势下,工人国家的唯一可靠保障是把革命向国际上扩展,直到这些新国家从帝国主义势力范围分裂出来并被引入革命的势力范围,直到民族革命本身变得巩固起来。

  71.如此,当代的每一民族革命都必须而且趋向于不间断地不断地)转变为国际即世界革命。

  不断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实际的活生生的过程


注I.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任务


   资本主义创造了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与此相关的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两个主要矛盾:

  它们是:(i)政治矛盾;(ii)经济矛盾。

  政治矛盾在于这个事实,即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不相适应

  资本主义的基本政治形式是民族国家;而适合于世界经济的政治形式则是世界国家。民族国家是与世界经济矛盾的。而且,每个民族国家都是和其他民族国家矛盾的。

  资本主义自然尽其反动的力量,去克服这个矛盾。这种奋力采取的形式,就是所谓的帝国主义的方法。帝国主义,从这种观点来看,不过是一种把尽可能多的世界经济(如果可能,则把全部世界经济)置于一个民族国家统治之下的努力。每一个帝国主义,自然,是和其他一切帝国主义矛盾的。

  这个矛盾的进步的解决办法,要求的不是由一个民族征服所有其他民族,而是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创建一个世界国家。这就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政治任务。

  社会主义世界国家还将消除基于如下事实的经济矛盾,即构成世界经济的有机部分的不同民族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互相竞争的。各帝国主义经济自然也是这样。世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任务是以国际合作代替这种国际竞争,以便把国际分工导向它的逻辑结局,从而使世界经济得到和谐的发展。

  因此,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做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世界社会,它以和谐发展的世界经济为基础,由一个世界国家加以管理。

注II.

农民和政权


  农民虽然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却从未能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特有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分散的、个体的,不能以任何经久的方式联合起来。

  在当前的时代还有一个原因,可陈述如下:封建农民如果实现了他们把封建占有地变为私有财产的目标,就变成资本家,而且因此变成一个小资产阶级类型的资本家。他们建立起来用以创造、保护和发展这种财产关系的国家因之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资本的领域内,资本统治小资本,城市资本统治农村资本。 因此,纵使一个“农民国家”被建立起来,它不久也就处于城市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之下,不再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国家”。

注III

斯大林主义者的错误


  斯大林主义者不承认落后国家的革命的合并性质。他们不仅按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从时间上继续把这两种革命割裂开来。他们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方针行动:“首先,同民族资产阶级一道反对帝国主义者;然后,同农民一道反对资产阶级。”

  这个方针也把当前时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因而使他们注定遭到失败(理由已如上述)。这个方针的目标,是要在资本主义结构内建立一个政府,并预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横互着资产阶级国家统治下的整整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我们已经知道,这种观点的错误何在。

  基于这个错误的另一个错误是斯大林主义者的人民阵线政策。

  这个政策以阶级合作(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合作)为基础, 而抛弃阶级斗争。它以和所谓进步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鹄的,而以放弃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目标为代价。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本国资产阶级政权。在先进国家中,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与大资产阶级政权有别的“小资产阶级政权”。在两种情况下,它所要达到的都是这样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纵使实现了,也不能导致一种稳定的局势,或一个稳定的政权。就殖民地的情况而论,不是资产阶级政权被废除并代之以无产阶级政权,就是资产阶级政权再一次向帝国主义屈服。“小资产阶级政权”的情况也一样,不是无产阶级接掌政权,就是大资产阶级复辟。政权的中间稳定状 态是不可能的。在每一国家中,在每一领域内,革命都是不断的。

注IV.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或和平共处理论


   本文的65-72段(原文如此。正文至71段而止。——译者)说明斯大林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特别是,它说明这种理论的这样一个主张的错误,即工人国家通过正确地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可以“中立”国际资产阶级。

  这个理论包含两个互为依存的命题。首先,它宣称,如果从国际帝国主义包围下能够争取到必须的时间,社会主义是能够一个国家建立的。其次,关于第一个命题的条件,它宣称,工人国家采取巧妙地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对抗来中立国际资产阶级的政策,就能赢得必需的时间。

  就可看出,这个理论的第一个命题还含蕴着社会主义的一个定义,即:社会主义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一个民族社会或体系。显然,否则你就根本不能谈在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就马克思主义而论,这个定义实际上是一个重新的定义;因为,照我们在注I中所说明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概念是一个国际社会;一个以彻底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社会。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公式,因此在说法上是矛盾的。

  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它是一个十分科学的概念,以阶级斗争的规律适用于资本主义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根据。马克风主义并不把社会主义看做某种理想的、乌托邦的图景,而把它看做资本主义以后社会发展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的、现在成为桎梏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是世界规模的,不仅是民族规模的)的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建筑在资本主义所已取得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的成就之上的社会,而是一个背对这些成就并企图开历史倒车的社会。

  提议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也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激烈攻击,而且确实是对的否认。它用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的,是一个新的、伪料学的、乌托邦的概念,这个概念所提出的是一个闭关自守、按其内部规律成长、纯靠其统治者的手腕的主观因素而同世界社会的客观发展规 律隔绝的民族社会。

  斯大林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反动的。它只能引导人们努力使资本主义回到自身世界发展的道路上来,更不用说否定社会主义本身的世界基础和性质了。

  工人国家的真正任务自然是和这个错误理论所说的不同。这个任务是在每一国家中,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世界)社会创造先决条件,并建立和加强基础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今天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提出的,这种形式表现为斯大林主义者的如下主张:世界的“社会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部分没有理由不和平共处。这个理论的这种形式和这个理论的先前形式一样地错误,虽然新公式的意图是要掩饰一种新的现实。

  新现实是在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工人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它们全都是被斯大林主义分子的政党所统治的,构成了一个国家体系。这个“社会主义”势力范围把资本主义创造的世界市场分裂为二。现在在世界上不是有一个单独的经济体系或区域,而是有两个体系或区域,每个在性质上都与另一个不同,每个实质上都同另一个的市场割断联系。而且,由于“社会主义”区域的广袤和人口,由于它从资本主义夺走的资源和市场,资本主义本身在它的世界性质方面已经遭到严重的和危险的限制,即使不是这种性质的完全消灭的话。资本主义不能在这个正在窒息着它的有限的基础上长远发挥作用。资本主义因此必须立即(不仅是迫切地)重建它的世界经济和体系;否则崩溃。

  凡是稍谙阶级斗争的规律或者注意吸取历史教训的人,甚至都不会梦想资本主义在这种形势下真正投降,都不会梦想资本主义将不战而降。现代政治,特别是美国政治,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在这种形势下,不仅不束手待毙,或听任事态自然发展,或仅试图保持现状;相反,资本主义在这种形势下,更加努力去吞并“社会主义”势力范围,并把这些国家及其市场拉回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区域实际上也必须这样行动。它也生命攸关地需要扩展,使革命进一步成功地越出它的范围。

  这种扩展的需要不仅是或主要不是出自军事的需要。经济的需要也是强有力的;因为,恰好,“社会主义”区域的扩张本身,尤其是它的资源的扩充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决不是促进它的经济同世界其他部分的经济的隔绝,而实际上是迫使它和更广阔的世界场所接近。社会主义体系也不可抗拒地需要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定义如此,而且也因为它的性质本身。两种体系因此互相扼杀;的确,它们正在互相扼杀。其中之一必定胜利,二者不能共存。世界革命继续是一个统一体,它不能并且也不突然中止于仅仅取得世界一个部分的胜利。

  社会主义体系和帝国主义体系可以并存和并肩发展的理论因此是错误的。它也是反动的,因为它在立论教世时,仍然凭借的是那个关于闭关自守的、与世界其他部分隔绝的经济的概念。它否认国际范围内和民族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注意:和平共处还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国家不要革命。)它把民族领域里的人民阵线的阶级合作主义带到国际领域里面来。它是为了苏联官僚主义统治者、他们的同盟以及卫星国的利益,遏止世界革命过程的挣扎。某些人轻率地认为它是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放弃,它并非如此。相反,它是这个理论在一种新的伪装下的继续。斯大林主义既未改变它的性质,也未改变它的理论。

译文原载《托派第四国际资料第一辑(续编)》,商务印书馆1965年2月出版




Reds think 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