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埃里希·弗洛姆 -> 弗洛姆《生命之爱》

四、为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敞开心灵之门


· “灵魂科学”的过去与现代
· 弗洛伊德的三个基本概念
· 心理分析学的新发展

  你也许有体会:某人的一个轻微的、无意识的动作,有时会比他的长篇大论更能说明他的人格;
  你也许有这样的苦恼: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而走进自我欺编的幻想世界;
  你也许会问:怎样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识别虚伪与真实?
  这一切是心理学——这门灵魂科学将告诉你的。


“灵魂科学”的过去与现代


  谁是心理学家?谁不是心理学家?什么是心理学?头两个问题看起来很容易回答:任何一个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获得心理学学位的人都不是心理学家。其实事情并非如此,我倒情愿说没有一个完全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有必要实行一点自己独有的心理学方法,因为人人都需要多少深入一点地去了解周围的人。日常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象是大学里的心理实验室。所以,也许这两个问题应该是:谁是好的心理学家?谁是差一些的心理学家?但无论怎样,学点儿心理学都有助于我们成为前者。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前两个问题就要困难得多。按照字面上理解,心理学就是“灵魂的科学”,但灵魂的科学又是什么?它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要达到什么目的?
  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现代的科学,因为只是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年以前才开始出现“心理学”这个名词。其实,心理学早在公元五百年以前就出现了,而后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只是一直不叫“心理学”而已。那时的心理学称为“伦理学”或“哲学”。古代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回答:古代心理学寻求理解人类的灵魂以使人变得更好。隐含在心理学背后的动机是伦理的,也可以说是宗教的,是精神的。
  我想简单地举几个古代心理学的例子。比如佛教,它后来发展成为一门非常复杂和微妙的规模宏大的哲学。亚里士多德写过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名字叫《伦理学》。斯多葛学派建立了非常有意思的心理学,大家可能熟悉的一本书叫做《马卡斯·奥里欧斯的沉思录》。[注:马卡斯·奥里欧斯:公元161-180,罗马皇帝,哲学家。此书系他所著。]在托马斯·阿奎那那里,你会发现一个心理学的系统,能从其中学到的东西也许比任何一本现代的教科书所能提供的都要多;他对于自恋、自尊、谦卑、谦逊、自卑情绪等概念的讨论都是非常有趣和深刻的,可能超过了所有的人。斯宾诺莎也写过一本心理学著作,名字也叫《伦理学》。他说,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欲望是什么,但不知道这些欲望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使斯宾诺莎成为第一个清楚地认识到了无意识力量的伟大心理学家。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正是这一发现,在许多年以后成为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的基础。
  最近一百年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学已经崛起。现代心理学的目的不再是使人变得更好,而是使人变得更成功,我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凌驾于生活之上,为了操纵别人,为了把自己塑造成更有益于自己利益的人。
  只要看一看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文化和目标的变迁,就很容易抓住两个不同时代的心理学的不同目的。古希腊和中世纪的人可能并不比现代人,尤其是他们的日常表现。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信念,就是人不能只为赚钱和吃饭活着,人生需要有意义,而意义就在于人的成长,在于人类力量的发展。
  现代人则不然,他们对占有更感兴趣。占有一个好职位、更多的钱、更多的权力、更多的尊敬。正是两个时代的不同人生目的决定了古代与现代心理学的不同方向。通过对现代心理学历史的了解,可以看出它的趋向。
  现代心理学在开始时毫不引人注目,它主要研究记忆、联想、听觉和视觉现象、动物心理学等。当时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当推冯特。当时很少有人对此感兴趣,因而心理学家不向公众发表他们的著作,而只是在同行中交流。
  当心理学的重点转而成为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时,情况立刻改观。人人都关心这个问题,都明白这个问题的价值所在。这样,动机心理学一下子成了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其中又有两个主要的派别:本能理论和行为主义。
  本能理论来源于查尔斯·达尔文。他第一个把人类的动机归于本能。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理论大概是这样的:人的每个行为都隐含着一个动机,这些动机都是独立存在的,都来源于天生的本能。人与动物一样,生下来就具备某些本能。人的侵略性、奴性、贪婪、嫉妒等等都由相应的本能所决定。本能理论的专家们列举出了二百多种本能,每种本能引发一种人类行为,就象钢琴上每个琴键弹出一个固定音阶一样。
  本能理论有很多弱点,使它在很多方面无法站住脚。这种理论过于简单化,它把一切行为归于本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无法证明。除了人的逃避危险、自卫、性行为等有限的几种行动与类似本能的东西有些联系外,更多的行为还有着更复杂的起因。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阶段,种族、部落、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下,人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一事实了。
  本能理论的这些弱点使行为主义者们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理论。他们根本否认有任何本能,而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社会条件的产物,都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巧妙操纵。这一派最著名的人物是斯金纳。他在《自由与尊严的背后》一书中这样说:“自由和尊严这类概念完全是虚构的。这种虚构是为了使人们认为自己想获得自由和尊严,而本来在人的天性中并没有这种要求。”行为主义者将人的行为与人性相分离,不去研究行为的过程,只研究行为的结果,并认为结果就是行为本身。在这里,行为的执行者——人——被抛到一旁,变得不重要了,它只成了哲学和假定的研究对象。
  本能理论与行为主义尽管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认为人类自身是完全被动的。以这两种理论为原型所塑造出来的人都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不知道自己和自己的本性是什么。所谓“现代心理学”主要由这两个学派组成,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其中又占有主要地位。在美国的校园里,多数心理学教授是行为主义者;而在苏联,由于明显的政治上的原因,情况也基本相同。


弗洛伊德的三个基本概念


  除了上述的两大学派外,还有一个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第三个心理学派别,称为心理分析学或深层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目标是对人的情感尤其是非理性的情感,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在一些伟大作家的著作中(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对于人类的种种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描写;而弗洛伊德想把它们做为科学的而不是艺术的对象。弗洛伊德创立了非理性科学,想以理性的力量来理解非理性。尽管如此,还是艺术家们更能接受弗洛伊德的理论,特别是那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们和弗洛伊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的:什么是人类的情感?如何理解它们?而很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却干脆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一钱不值。
  弗洛伊德与其他现代心理学派的重大区别在于:他不仅要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进行科学研究,还想帮助人类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潜意识,以使自己能够自立。这样,弗洛伊德的理论就具有了与古代心理学相同的伦理目的。他心目中理想的人在许多方面与启蒙学派的哲学家们所希望的非常一致。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表现手法毕竟受到那个时代精神的强烈影响,如达尔文主义,物质主义等等,而本能主义则在他的著作中留有明显的印记。这样,对于他的理论,人们不免常常产生误解,甚至把他与本能主义者混为一淡。在这里,我想对于我所认为的弗洛伊德理论的本质做一简要叙述,同时加入一些我的个人观点。这些观点是大多数心理学家们所不同意的。
  第一个概念是无意识,或称压抑。今天人们往往忽略这个概念,一提到心理分析学就想到自我、超我、俄底浦斯情结、里比多等等,其实这些都不包括在心理分析学的基本定义之中。
  现在来谈谈压抑。我们经常对自己行为的动机毫无意识。有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个平素对我并无好感的同事要来看我,当他按响门铃时我去开门,他向我伸出手并高兴地说:“再见!”事情很清楚:他并不希望这次见面,而他的潜意识希望他离开。他说“再见!”而不是“你好!”只不过是露了馅。我们两个都是心理学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谁也用不着解释,于是只好非常窘迫地站在门口,一言不发。这种例子其实并不罕见。弗洛伊德的理论正是建筑在这种事例之上。
  另一个例子要比这严重得多: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意识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意志的利益。虽然他发布最残忍的命令,但他从不认为自已是残忍的,不明白自己是一个破坏狂。希特勒对于断壁残垣和尸横遍野的战场景象目不忍睹,所以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从来不去前线视察。这并非因为希特勒是一个怯懦的人,而只是说明了他不愿看到自己嗜血成性的确凿证据,在另外一种人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相同的现象。这是一种有洁癖的人,他们总是在不停地用水冲洗自己。在他们的意识中是要随时保持干净,但若仔细研究便不难发现,这些人在自己的无意识领域中知道自己手上有血和污垢。池们要洗掉的就是这些在无意识中缠住他们的东西:一桩罪恶,或只是潜在的犯罪欲。
  希特勒压抑了自己的破坏冲动,但毕竟不能持久。当他终于意识到德国,更确切地说是他自已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时,压抑也就停止了。突然间,他想毁掉整个德国,毁掉所有的德国人。他的意识告诉他:“这个民族不能赢得这场战争,所以这个民族不配生存下去。”他的破坏冲动在长期的压抑之后,终于全面爆发而不可遏制了。
  在这些戏剧性或非戏剧性的例子中,人们不会去意识自己的动机,因为人们无法忍受动机与自己的意识同公众看法相抵触。人们宁愿对它不去意识,以求内心平静。
  如果有另一些人说出了他们的真正动机,事情又会怎样?我们由此引出弗洛伊德的第二大概念:反抗。上面提到的具有压抑心理的人都会拒绝接受别人的真话,即使这些真话具有最好的动机和最好的效果。如果有人告诉一个正在开车的人,说他的车门没关紧,或是尾灯不亮,那他一定会感激这个说真话的人;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被别人看透,并且告诉他,他的内心实际上与他为自己建立的形象完全相反,这个人就会表现出十足的反抗情绪。
  这种反抗会采取各种形式。被揭穿的人会勃然大怒,或不屑一辩,或听而不闻,或故意误解,或干脆转身逃避。不管用何种形式,他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因为被别人揭穿才做出如此反应,而总是会找到一些自圆其说的理由。有些病人从心理分析医生那里听到一些自己不愿意听的话,然后他们可能会说:“这个医生自己疯了,他对我说的话只有疯子才说得出来!”其实除了他以外,所有的人都看得出医生是对的。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地想改变自己的时候,才会高兴听到别人对他的分析,就象一个病人对待内科医生的诊断一样。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改变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压抑自己,反抗压抑于内心的任何披露和解放,这种能量的耗费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下面要谈的是弗洛伊德的第三大概念——移情。狭义地说,弗洛伊德所指的、具有移情倾向的病人,常常会将心理分析医生看成是他童年时代的某个人物,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这样,病人对医生的反应就变成了对这些童年时代人物的反应。一位心理医生对我讲过一个女病人的故事:她一连三个星期去这位医生那里就诊,有一天她临走时,突然走近他,仔细地看他的脸,然后说:“怎么?你没有留胡子?”这位医生从来没有留过胡子,而是这位女病人的父亲留胡子。三个星期以来她一直把他当成父亲,所以也就一直以为他留着胡子。她甚至在视觉上都没有把医生当成医生本人,医生在她眼里等于零。
  移情概念的重要性远远不止于心理分析诊断的应用上,而很可能是人在对现实做出估价时产生错误和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移情现象使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事物,把事物看成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避免看成我们害怕的那样,于是混淆了真实与幻象。
  这种现象在年轻人陷入情网时经常出现:他和她都如此热烈地被对方的美貌、善良、风度所吸引,因而很快结了婚。但在六个月以后,双方都发现自己与之结婚的并非当初爱上的那个人,那么多优点一下子无影无踪!这时,双方往往会相互怨恨,觉得是对方骗了自己。其实,他们是自己骗了自己:他们爱上的不过是一个幻象,是自己移情的对象,而那些优点也都是他们希望有的,或是他们的父亲、母亲等人所具有的。如果他或她早些懂得移情的道理,也许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在政治生活中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成千上万的群众热切地希望出现一个救世主,一个代表真理的人物;而当有人出来成功地扮演了这个角色时,大家就把自己的期望转移到他的身上,真的把他当做救世主。这样的领袖人物不一定都是坏人,但也确有一些是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人(如德国的希特勒)。有些政客惯会利用群众的这种移情心理,并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这些政客们在电视摄象机前尽量给人留下最好最深的印象,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再把选民们的孩子抱起来吻一吻。这样,就会使看电视的人暗中思忖:既然他这么爱孩子,怎么也不会是个太坏的人。
  如果人们多懂一些移情的道理,这类错误就可以不犯。如果我们能更具有批判的眼光就可以分清真实与幻象。有时,一个轻微的,无意的动作会比长篇大论更能说明一个人的为人。当然,掌握这种技能需要学习,需要实践,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为这种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


心理分析学的新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从心理分析学中产生的各个不同学派,它们的发展过程和前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弗洛伊德本人率先修正自己原来的理论,从而开始了这一发展的过程。在弗洛伊德的新理论中,爱情渴望和死亡渴望的冲突,取代了性欲冲动和自卫本能的冲突而成为问题的基础。爱情渴望使人聚合,死亡渴望使人破坏。虽然弗自己并未意识到,或是不这样认为,我还是把这个变化看成一个根本的转折,并且可以说,它标志着弗洛伊德自己创立的心理分析新学派的开端。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著作成为心理分析学的第二个重大里程碑。象其他许多心理分析学家一样,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否认性欲的中心地位。他把心理能量看成一个整体,而“里比多”也成为这个整体的能量,而不仅是性欲的能量。他指出,心理分析医生从病人的无意识中发现的东西,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信条中都可以找到。荣格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类最为原始的材料,也包括涉及各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文化背景。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持有不同的意见。他所感兴趣的不是神话和深层心理,而是人类为生存而战的策略,这样他就将权力欲望作为人类动机的关键。不过,这样简单地解释阿德勒虽然过于鲁莽,他的著作非常博学而复杂,对于理解人的本性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第一次(在弗洛伊德之前)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将人类的侵略性置于中心地位。
  此外还有两个值得一提的学派,即瑞士出生的美国人阿道夫·迈耶创立的精神病学派和杰出的美国心理分析专家哈里·斯塔克·苏利文的著作。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莱恩继承苏利文的衣钵,始终坚持他的成果中最激进和最有成效的部分。撇开他们的分歧不谈,这三个人在两个主要点上意见一致:首先,他们都否认性欲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因;第二,他们都认为问题的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于人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作出反应。非常有趣的是,这些人都很注重精神分裂的现象,不认为它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疾病,而将它看作某种个人经历和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后果。这种后果是剧烈的,但仍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还有一些心理分析学家的理论也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分离出来,如弗尔班克、岗特里普和巴林特,也许还包括我。所不同的是,在这些人的著作中,研究人际关系的组成时重点不在精神分裂现象,而在于社会和伦理的力量。
  既然已经讨论了心理分析学的发展过程和重大成就,我们就必须考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心理分析学的前景如何?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极端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这门学问毫无用处,用这种办法帮助人的企图毫无成果。另一种认为分析方法是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有人出现了这类问题,应该立即去找心理分析医生并听从他的指导。后一种看法不久以前在美国十分流行,但这几年出现的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又使它的影响减弱了。
  在我看来,完全否定的意见无论如何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我从事心理分析四十年的经验。诚然,很多心理分析医生做的不如他们应该做的那样好(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这种情况),有些方法对于有些病人不够对症下药。但事实是,分析方法确实医治了很多人,帮助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对自己更诚实,使自己更自由,更接近现实。这是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某些时代的潮流阻碍了人们对分析方法的客观认识。许多人认为只有药物能起作用,药片才是万能的,如果不吞下去点什么,就什么作用也不会有。另外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我们必须在一夜之间解决问题,一切都应该很简单,很容易,就象吞药片一样。如果学习一样东西需要花费力气,那么这样东西就一定是不值得学的。这就是当今的时尚。
  也许下面的故事能够说明我的意思。一个年轻人走进一家高级餐馆,对着菜单看了很久,然后对领班说:“对不起,你们这儿没有任何我爱吃的。”然后站起来走了。两个星期后他又进了这家餐馆,领班非常有礼貌地间他,为什么上次什么也没看上?年轻人答道:“唤,我本来能找到爱吃的菜,但我的心理医生告诉我做事要果断。”用这位医生的方法,我们学会了如何显得更自信,如何在这种高级领班面前镇定自若,但就是没有学会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缺乏自信。于是,我们仍然是缺乏自信的,更糟的是现在反而认为自己并非如此。我们为什么感到惶恐?不是因为我们惧怕权威,而是因为我们是尚未发育完全的人。我们还没有完全长大,还是要人扶持的孩子;我们对自己充满怀疑,没有自信的勇气。行为主义的方法对这种情况是无能为力的,他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将垃圾用地毯盖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不公正,有些意见还是相当诚恳的。做为一个心理学家,我们有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和了解世界的神圣责任,同时又不能做得过分。心理分析医生不能把病人培养成依赖别人的人,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掌握分析的工具,学会分析自己。心理医生每天早上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分析,就象佛教和瑜伽中的冥想功呼吸法一样。重要的是躲开尘世的喧闹,回归到我们自己,不再机械地做出反应,而是“净化”自己,使自己的心灵中呈现出一片净土,然后在这片净土上繁衍真正的生命。
  任何一个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实践的人,都会经历一种深刻的感觉。他会感到自己正在被“治愈”,正在恢复健康。但是,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耐心,而耐心恰恰是不可多得的。对于所有有志于此的人,我都想说一句话:祝你成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