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葛兰西 -> 马克思主义问题(译自《狱中札记》)

“正统”的概念



  根据以上所发挥的一些要点,看来有必要对“正统”的概念重新加以澄清,使之恢复真正的本来面目。正统,不必从实践哲学的这位或那位拥护者身上去寻我,也不应在与这门独创学说无关的思潮有联系的这个或那个派别中去寻我,而要从这样一个根本概念中去寻找,即实践哲学是一种“自我满足之物”,它本身包含着为创作一种全面定型的世界观,一种总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所必需的一切基本因素,不仅如此,它还包含促使一个完整的实际的社会组织活跃起来,即形成一种全面完整的文明所必需的一切。
  这种经过澄清的正统概念,有助于对“革命的”这个词下个更为恰当的定义,以避免对各种世界观、理论或哲学随使乱加这个定语。从信奉异教的角度来看,基督教是革命的,因为它是东西两半球彻底分裂的一个因素。一种理论,只有它是有意识地造成两个阵营对垒的因素并且是敌对阵营所不可企及的髙峰,才是“革命的”。如果硬说实践哲学不是一种同一切传统的哲学和宗教相对抗的、完全独立自主的思想结抅,实际上就意味着还没有割断同旧世界的联系,即使不说是事实上的投降的话。实践哲学不需要异己力量的支持。由于新的真理十分强大而丰富,旧世界不得不以更加现代化和更加有效验的武器库来武装自己。这意味着实践哲学已经开始支配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还是很强大的,首先是更如完善和精炼了,它竭力像希腊人那样在失败中采取对策,希望最后战胜那不文明的罗马征服者。
  可以说,柯罗齐哲学的大部分就反映了这一企图,想把实践哲学加以吸收同化,使它变成传统文化的奴婢。但是,正如《读本》所证实的那样,就连某些自封为“正统”的实践哲学的拥护者也落入了圈套,认为自己的哲学归属于一种一般的(庸俗的)唯物主义哲学,而其他人的哲学归属于唯心主义。(这并不意味着实践哲学同旧哲学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说与基督教同希腊哲学之间的关系相比要少。)从奥托·鲍威尔论宗教的小册子里,[1]可以见到有不少地方谈到了这种结合,这是由于下列错误观念造成的:实践哲学不是独立自主的,必要时需要某些别的唯物主义的或唯心主义的哲学给予支持。鲍威尔坚持认为政党的不可知论是一个政治命题,并主张要准许党员自行分为唯心主义者、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天主教徒等等的派别。
  附注:对于实践哲学,人们总想寻找一种作为其基础的一般哲学,从而包含着否认它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独创性的意思。这类错误观念的情况看来是这样的:把实践哲学创始人的个人文化素养同实践哲学的来源或组成部分混为一谈,所谓个人文化素养是指他青年时期十分感兴趣的那些哲学思潮和伟大哲学家以及他常常袭用的他们的语言(不过总是抱着他本人的独立见解,而且常常声明他之所以使用这种语言,目的在于使他本人的概念更易于为人所理解)。这类错误观念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大家知道,有一个时期,对诗歌方面的伟大作品追本溯源成为许多知名学者的主要任务。于是产生了所谓创作形式上的抄袭问题,然而,即使是“抄袭之作”而其实是文学上的摸仿,也不能不承认其中有不少作品具有抄袭或模仿的独创性。[2]可以举出两个有名的例子如下:1.乔尔丹诺·布鲁诺在《论英雄的愤怒》中(或在《灰烬的晚餐》中)模仿坦西洛的一首十四行诗《经您解释以后,我有了美好的希望》,这本是坦西洛献给瓦斯托侯爵夫人的一首爱情诗[3];2.悼念多加利[4]的死者的那组诗,邓南遮提出是他自己的创作,其实是逐字逐句从汤马西奥编的塞尔维亚歌曲集里抄来的。无论是布鲁诺还是邓南遮,都增添了新意和独特的韵味,使人反而忘记了它们的原著。
  研究像马克思这样的人的哲学素养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十分必要。但是不应忘记,这种研究纯属谱写他个人的思想传记的领域。斯宾诺莎、费尔巴哈,黑格尔、法国唯物主义等等的原理决不是实践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也不能把实践哲学归结为这些原理。有意义的正是对旧哲学的超越,新的综合或某种新综合的因素,以及理解哲学的方式。同时还必须牢牢记住,这种理解哲学新方式的因素就包含在实践哲学创始人的格言中或以某种方式分散在他的全部著述中,因而有必要加以识别并条分缕析地加以发挥。在理论上,不可把实践哲学同其他一切哲学等量齐观或降低到它们的水平上。它的独创性不仅表现在对先前哲学的超越上,而且首先表现在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理解哲学的整个方式从头至尾焕然一新。但作为历史传记的研究,人们可以对实践哲学创始人的哲学活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记住这位学者在青年时期的心理状态,对于他所研究分析的任何新思潮,他往往狂热入迷,而他本人的个性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在把许多不同的思想——加以试验和比较之后逐步形成的。因此,必须弄清楚,哪些成分是他所吸收并加上自己的思想而形成相似的东西,而尤其要查明哪些是他的创新。毫无疑问,黑格尔的学说(相对来说)是我们的创始人的最重要的哲学原动力,特别因为这一学说力图摆脱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传统观念,创立一种综合体系,这个体系无疑具有莫大的重要性,代表着哲学研究的一个世界历史意义的阶段。所以当《读本》说,在实践哲学中,"内在性"这个词是在比喻的意义上加以使用时,等于没有说一样。其实,内在性这个词在这里已经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即既不是"泛神论者"所指的意义,也不是任何其他形而上学的意义,而是一种需要加以详细说明的新含义。拿一个极普通的词〔历史唯物主义〕来说,重音应该放在头一个词——"历史"上,而不是具有形面上学根源的第二个词,这一点一直被人们所遗忘。实践哲学是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是绝对的现世主义和世俗思想,是绝对的历史人道主义。人们必须按照这个方式去探究新世界观的线索。




[1] 奥托·鲍威尔:《社会民主、宗教和教会》。

[2] 葛兰西原文写成“关于抄袭或模仿的著作”,想系笔误。

[3] 卢易吉·坦西洛(1510—1568)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不出名的诗人,乔尔丹诺·布鲁诺在对话《论英雄的愤怒》中把坦西洛作为假想的对方。在《对话》中布鲁诺借坦西洛之口来宣传自己的哲学。本文的例子引自《对话Ⅲ》,在这里坦西洛引述了几首自己写的爱情诗,其内容变成似乎不是向女子求爱,而是渴望知识。柯罗齐在《美学问题》(1910年)一文中探讨了这种做法的美学意义,这篇论文也是葛兰西的资料来源。

[4] 在入侵厄立特里亚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多加利战役(1887年)使意大利的前卫部队全军覆没。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