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克鲁普斯卡娅 ->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

俄罗斯联邦的国民教育制度

(在国民教育局长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纲)



  1.由于历史形成的条件,俄国第一个摆脱了资产阶级制度的桎梏,得以根据新的原则来改造整个生活,并且结成了兄弟般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为世界革命的基地。
  世界革命的胜利帮助了俄国,为俄国发展壮大创造了必要的国际环境。但是俄国国内还有迫切的工作必须去做(不完成这一工作,她就不能担负起面临的任务;现有的种种条件也不能得到利用),这个工作就是提高全国的文化水平。为了根据新的原则来改造整个生活,必须群策群力做好这一工作,合理地安排和分配力量,与现代科学的成就步调一致。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工作中,教育人民委员部担负着特别重大的任务。
  2.教育人民委员部要弄清楚,它怎样制定俄罗斯联邦的国民教育制度,才能明确规划本部工作的远景,并确定它在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中承担哪些局部任务。
  3.六年来,通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顽强工作,使我们变得实事求是起来,学会了考虑实际情况和严格的估计现有条件。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人民委员部没有理由放弃它1918年宣布的原则。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现在还信守这些原则,不过它现在在认识上更明确了,知道工作从何着手以及如何逐步达到既定目的。
  4.1918年提出了对共和国3~17岁的全体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口号。教育人民委员部认为,国家应该供应他们伙食和衣服,让他们在儿童之家接受教育,等等。
  实际生活表明,目前国家完全没有力量做到这一点,它至多只能做到和应该做到的是,建立必要的儿童之家以收容流浪儿童。
  只有完成了这一首要任务之后,才有可能扩大儿童之家网点,并收容那些在家里无法受到教育的孩子。
  对于其余的儿童,暂时还只能通过学校进行社会教育。由于在校时间延长了(例如,长日制学校)①,首先使校外工作得到了发展,成立了暑期学校②,学校的影响也扩大了。正是应该沿着这条道路去扩大社会教育的范围。不过我们不应忽略,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儿童,因此延长在校时间和开办暑期学校后也不能减少学校网点。
  5.在社会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实行两项原则:男女合校原则和彻底的非宗教教育原则,余下的问题就是在下列方面加深社会教育的内容:加强集体主义本能、习惯和意识的培养,普遍实行适当的自治形式和组织儿童在校内的劳动,加强学校与生活的联系,特别要巩固学校与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联系。
  考虑到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在校内外社会主义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义,教育人民委员部应千方百计地支持这两个组织并加强它们与学校和儿童之家的联系。
  6.在各种群众性的社会教育形式中,最切实可行的是学前教育,因为学前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工人和农民从照顾儿童的家务中解放出来,所以劳动居民乐于为修建学前教育机构而作出物质上的破费。只不过需要指出,目前不可能开办大量讲究的幼儿园,而只能设立一些比较简陋的幼儿园。3~8岁时的印象对儿童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这一年龄阶段的社会教育特别重要。
  7.按教育人民委员部的设想,国民教育制度应是分为几级而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统一学校。
  一般说来,一级学校招收8〜12岁的儿童,其宗旨是培养儿童读、写和算的能力,授予有助于他们了解周围的人的劳动活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的知识并培养其能力。
  二级学校第一阶段招收12~15岁的儿童,其宗旨是更加全面地介绍人的劳动活动及劳动活动的组织,介绍自然力、自然和社会生活规律,把学生培养成苏维埃共和国的自觉公民。
  二级学校第二阶段招收15~17岁的儿童,其宗旨是培养新生活的自觉建设者,而不论他今后将在何部门从事何种专业的工作。
  第二阶段应该向学生明确地讲述苏维埃政权在建设领域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和手段。
  第二阶段的学生,凡具有某种专长和必要素养的人,可升入高等院校学习。
  8.教育人民委员部力图把这种统一的学校变为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劳动学校。
  统一的学校应该特别重视人的劳动活动及劳动活动的组织。这一主题应该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各级统一的劳动学校的教学大纲之中③,它决定着自然科学方面教材的选择,是研究阶级社会、社会结构及发展的基础。
  以研究人的劳动活动为方向,并从这一观点出发研究人与自然界、个人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实与历史的相互关系,这样就可使教学内容具有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的性质。在统一的劳动学校里,我们不是从专家的观点来对待劳动,而是从新生活建设者的观点来对待劳动,不管他今后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他都必须对上述各种关系有一个明确的理解。
  我们对普通教育的观念有了本质的变化。从前,我们所谓的普通教育是指学习一般的知识,其范围有限,主要是人文科学性质的东西。现在对普通教育则应作另一种理解:明确懂得上述各种相互关系。
  统一的劳动学校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在教学方法上都应该是一种劳动学校。它应该广泛采用劳动教学法这种得到公认的现代教育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深刻地研究各种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劳动学校应该成为一种劳动学校,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即它应该与周围人的劳动活动有直接的联系。从二级学校第一阶段开始,学校就应该成为扎实的劳动基地。
  六年的经验改变了我们对二级学校性质的看法,一方面把它看成工厂学校;另一方面把它看成青年农民学校;再就是把它看成设有手工劳动或市政劳动基地的学校。
  在这种学校里,从事一定领域的劳动:工业(通过工厂和手工业的形式),农业,市政建设。这种劳动的基础不是自我服务,而是社会公益劳动。但是,无论是在工厂学校,也无论是在青年农民学校,或者是在市政建设为主的城市学校,都要保持综合技术的、普通教育的特色,而由于对一定领域的劳动从实际上和理论上进行研究成了出发点,这一特色只会越来越突出。
  不言而喻,如果这样来处理问题,就应把统一的劳动学校的学习看作一种实际的劳动试用期,并且对于一切愿意和具备了必要条件的由二级学校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大开方便之门。
  9.教育人民委员部认为,不仅是二级学校,而且还有高等院校,都应成为生产基地。
  高等院校网点的分布应认真考虑到生产地区的需要。
  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自己一定的生产计划,即高等院校要利用师生的力量完成与他们教学课程有关的领域里的一部分社会必要工作。此计划应与该领域的经济机构共同认真商定。
  在完成既定计划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把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这样一来,高等院校的工作就会搞得生气勃勃并使学校与该地区的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摆在日程上的问题还有:高等院校应进行一些该地区所需要的调査研究工作。
  此外,高等院校还有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在本地区进行一些与学生专业知识有关的生产宣传。这种生产宣传的性质和形式,以及在专业高等院校高年级建立教育系以培养教育专家的问题,都要认真加以讨论。
  高等院校的这种教育系应该与中等师范学校和侧重教育专业的二级学校建立密切联系。
  10.在我国条件下,上述国民教育制度表现为下列形式:
  1)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使我们在当前只能以兴办一级学校为主,以便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广大阶层的群众能够入学;
  2)在俄国主要地区,一级学校定为四年制,招收8〜12岁的男女儿童。四年制应为一级学校的标准学制;
  3)除了这种类型的学校之外,在比较落后的地区最好实行三年制;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削减学校网点。不应忘记,即使是我国的一级学校,也只有50%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在四年制还不能普及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办三年制的学校,还可以办二年制和一年制的,把它们当作四年制的萌芽,并在短期内将它们发展成为四年制;
  4)在条件许可的地区,四年制可以改为五年制、六年制和七年制,同样不能因此而削减四年制学校网点;
  5)如有可能,有的一级学校不仅招收8〜12岁的儿童,而且还可以招收没有受过初等教育的少年。这类学校在大多数情况下当然是办成夜校。鉴于学生年龄比较大,为少年举办的一级学校的课程可开二年。这种学校招收未满18岁的少年;
  6)凡是没有专门设立少年学校的地方,只要儿童学校有缺额,这些少年也可以入儿童学校学习。但吸收少年入学,人数不能过多,因为他们还要参加农业生产;
  7)如上所述,二级学校应与某一生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这个部门是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学习的场所,而且是二级学校教学大纲普通教育部分的出发点;
  8)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定型的劳动学校形式,即工厂学校④。工厂学校是把教学与工厂的劳动结合起来的学校。就学生的年龄结构(15〜18岁)来看,工厂学校超过了二级学校的第一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水平过低,工厂学校只能相当于一级学校,即令如此,往往也还要为一些少年办补习班,以便赶上一级学校的课程。总之,工厂学校在年龄上可以放宽,它相当于一级学校的水平,只进行第一阶段的普通教育部分;
  9)青年农民学校⑤尽管还未开办,但雏型已经具备了。它相当于一级学校,尽管预定招收的是12〜15岁的儿童,实际上将要招收年龄大得多的青年。这种学校主要学习农业,方针是面向农业。青年农民学校广泛釆用设计教学法⑥,这种方法可以使学校与农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参加工作,到示范农场实习;
  10)对城市学校完全未作研究,这种学校一般说来应以市政劳动⑦为基础。这种学校第一阶段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的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上与某种市政劳动紧密联系起来;
  11)职业学校应进行改革,与生产保持密切联系,保留第一阶段教学大纲的普通教育部分;
  12)工厂学校、青年农民学校、职业学校和以市政建设为重点的学校,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中等技术学校,也可升入第二阶段继续学习;
  13)中等技术学校授予二级学校第二阶段的综合性的普通教育知识。
  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有权升入任何高等院校一年级或相同专业的高等院校二年级。
  总之,青年一代所受的专业教育是:初等专业教育在工厂学校、青年农民学校、职业学校和市政劳动学校;中等专业教育在中等技术学校;高等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上述每种职业教育一方面与生产保持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与相应等级的普通教育大纲保持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不是成为一个盲目执行他人命令的人,而是要成为既是生产部门的工人,同时又是主人。
  11.应当着重讲讲教师的培训制度⑧,因为教师是新式学校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人。如果不认真抓好这一工作,教育人民委员部的一切决议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是一些美好的愿望。教师的培训工作应由国民教育局负责,教育工会则应积极支持。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是教师培训的中心。每个生产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在教师中开展教育宣传并通过教育工会为教师服务。例如,按照教育人民委员部的计划,新的教学大纲应以地方材料为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机构来收集当地材料并加以分类,这个要求就是一纸空文。个别教师无力从事这项工作,国民教育局也无力从事这项工作,因为它忙于行政工作。教育工会也无力完成这项工作,因为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不是从事这项工作的。这些工作都可以委托高等师范院校去做,通过苏维埃机关收集材料,从教育学的观点对这些材料进行评价,以编写必要的指导书。
  再拿地区教育工作的生产计划这个问题来说。这一计划应由国民教育局会同科学教学法研究会⑨一起制定,但是,无论是国民教育局,抑或是科学教学法研究会都不能预先做一些有关的调查工作,而高等师范院校却可以承担这项任务。
  这样一来,高等师范院校就成了思想上的教育中心,依靠这个中心任何培训班都将取得截然不同的教育意义,它既有利于教师培训,又有利学校的教学工作。高等师范院校应与教育工会、中等师范学校和地区学校建立联系并通过它们进行教育宣传,关心它们的工作。中等师范学校和地区学校都应当成为在教师和居民中进行教育宣传的中心(虽然规模小一些)。中等师范学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应与本地区的教师就教育问题互相通信,成为一种教育咨询处;应与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保持特别密切的联系;应在教育工会的协助下在本地区举办教育报告会;应根据国民教育处的指示举办训练班,召开代表大会等等。另一方面,中等师范学校应该系统地研究本地区教育工作的情况并设法提高教育工作的水平。中等师范学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应在居民中大力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对少年儿童进行校外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流浪儿的工作,同时还要搞好校内工作。
  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教育宣传机关网,才能培养出符合建立新式学校所需要的有高度业务水平的教师。
  与工人和党的组织保持密切联系,这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
  12.为了帮助工人和农民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专门为成人和青年开办了工农速成中学⑩,招收具有三年以上工龄的人,其课程包括一级和二级学校(两个阶段)的教学大纲。
  这种特殊类型的学校为劳动人民进入高等院校敞开了大门,而他们以前是不可能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时,由于他们的热情、毅力和对待一切问题都能从工农利益出发,因而国家对他们特别重视。
  13.国民教育制度里还包括各种类型的成人学校。开展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这在我们俄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说来,扫盲学校应发展为成人一级学校。
  这些学校应该授予学员一级学校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知识,当然,所使用的教材不同。然后开办提高类型的学校,授予二级学校的知识。
  在一般地提高文化水平和觉悟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展专门提高政治觉悟的工作。为此建立了政治常识学校,一级和二级苏维埃党校⑪。党的教育制度的最高层次为共产主义大学⑫。在我国的形势下,党的教育与一般教育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级苏维埃党校应保持一级学校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知识水平,二级苏维埃党校应保持二级学校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知识水平。
  14.在开办成人学校的同时,还应设置其他各种教育机关以提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要出版群众需要的专门丛书,设立图书馆、俱乐部、人民文化馆,开展各种体育运动等等。
  艺术在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能作用人的感情,激发新的兴趣,扩大人们的视野。应该广泛利用电影、节日活动这种能影响群众的方式。
  15.建立一个条理分明、既考虑到国家的要求和时代的任务,又有充分科学根据的国民教育制度,——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形势的发展将会指出:什么地方还须修订补充,使之臻于完善。这个提纲只是一般地谈了谈我们对国民教育制度⑬的理解。
  为了完善这一制度,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目前只不过是刚把这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16.实验学校是教育人民委员部和省国民教育局所属的单位,它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实验室。这种实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及各种科学研究机关能给上述工作以巨大帮助。
  高等院校的研究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的工作既应与生产保持联系,还应与高等院校的整个工作保持联系。它们能使高等院校不停滞在某一水平上,也不会让高等院校沉醉于某些成就上,而是促使高等院校赶上现代科学的水平,使高等院校洋溢着一种科学探求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具有生命力的工作。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