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克鲁普斯卡娅 ->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

有关教学法的几点意见 *



  意见每一门学科——数学、生物、历史等等——都要研究一系列多少有些相同的现象。
  上列的每一门课程里,都有大量的事实以及从各种不同观点(有唯心主义的,也有唯物主义的)来讨论这些事实的许多著作。问题在于怎样从所有这些材料中选出最必要最本质的东西;怎样把材料系统化;怎样把材料安排得使学习它的人能异常清楚而确切地了解某类现象的本质。换句话说,能使他了解这门科学的原理。科学原理的知识能使学生通晓某类现象,通晓他们在今后将会遇到的各种新的事实。列宁在谈到必须掌握科学原理的时候,他所指的就是必须了解每一知识领域里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1]
  要想妥善解决正确选择和安排材料的问题,就必须以辩证法为指南。
  1920年末到1921年初,共产党内对工会问题展开了争论,当时列宁曾给辩证法下了一个非常精确的定义。他说:
  “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可能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这是第一。第二,辩证逻辑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像黑格尔有时所说的)、变化中来观察事物。……第三,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第四,辩证逻辑教导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已故的普列汉诺夫常常喜欢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这样说”。[2]
  列宁本人在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时就能够非常熟练地运用辩证法。
  举例来说。列宁是怎样研究资本主义这种现象的呢?当民粹派分子扬言俄国没有资本主义的时候,列宁撰写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重要科学著作作为回答[3]。列宁力图在这本著作里把握和研究资本主义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尤其是他在研究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在各个部分都指出了从旧的、前资本主义形式怎样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形式。他研究的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而是具体的资本主义,即俄国改革时期以后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他既揭示了资本主义落后的一面,也指出了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分析了扩大落后的黑暗面和扩大进步面的政治条件。列宁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工农生活的影响。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时候,不是单独地考察俄国的资本主义,而是联系了其他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来研究,他也考察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他研究资本主义的目的,就是想寻求这样一种道路,即怎样加强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和组织性,指出消灭资本主义并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它的方法,才能使资本主义成为人类前进的原动力。这是人类所需要的。
  我们可以从列宁的著作里找到许多材料,这些材料能告诉我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研究各种社会现象。
  我们在编制中小学教学大纲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教材并且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教材的时候,我们应该以辩证法为指南。
  例如,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研究数学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还要使儿童明白几何、算术和代数之间的联系。
  要使儿童明白数学对于研究技术和把技术提到最高水平所起的作用,明白学习数学对研究自然界(例如天文学)所起的作用,明白数学对组织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统计、计算、计划的作用)。其实,最好能出版一套通俗又浅显的书,来说明怎样依靠数学越来越深入地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怎样依靠数学去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数学教学本身应该进行得使儿童能够清楚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应该把学生自己编应用题的工作提到最高的程度。要使儿童在编应用题(取材于周围的生活)、比较和概括应用题的过程中,能够明白数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各种现象的规律。学校必须培养儿童通过“数学眼镜”来观察各种现象的能力。
  举另一课程——历史——作例子来说明。
  必须全面地研究过去的情况。必须研究生活的一切方面:经济、政治、文化。应该指出生活的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否则就不能唯物主义地理解历史。应该研究过去的全部情况。应该指出各国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性。要以整个人类的历史为背景来研究每个国家。
  应该指出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人类的发展中来研究人类。必须提供一些生动、具体而又典型的事实,而不只是提供一些定义;要指出学习历史的目的,指出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当我们研究现实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研究现实的若干主要方面,而要研究整个现实——包括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现实的研究应该非常具体。应该以国际现实为背景来进行研究,应该把对现实的研究跟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的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
  对每一门课程所抱的态度都应该像列宁所一再指出的那样。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不会使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会使他们具备理解周围生活的能力,不能教会他们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不能教会他们把所学的知识用去改变和改善生活。
  或许有人会说:“您又想走单元教学的老路。”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各有不同。有一种“单元教学”,它模糊了实际的联系和中介,把许多相互之间毫无共同之处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几乎随时都可以看到;还有另一种“单元教学”,它有助于理解各种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实际联系,从而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我们采用了分科教学制度,这种制度容易使学生系统地研究各种现象,但这是不是说我们想在各门课程之间筑上一道高墙呢?我国学校所抱的宗旨,就是授予学生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改造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知识。
  各门学科都应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传授各门学科的教员都应该用这种观点来对待教学工作。他应该给儿童指出理论与实际运用这些理论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这种态度可以把各门学科用一个共同的目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是必须建立的。
  谈到必须以辩证法为指导来编写我国的教学大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谈谈系统问题。设计教学法取消了一切系统,不过旧时学校习用已久的旧系统对我们也不太适用。所谓系统也各有不同。以自然科为例。林奈在世时是采用的林奈系统[4],后来这种系统被进化论的系统所代替。通常,教学上的系统和科学上的系统是完全脱节的。这种现象必须根除。在这方面,我国各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还想着重指出必须在对象的发展和“自己运动”中来研究对象。“自己运动”——这是由简单向复杂、由局部向一般、由具体向抽象(可以具体说明)的发展。这是每一个教学法专家所早已知道的。
  系统性的原理应该从该门科学的发展史中去寻找。
  每门科学的发展史说明了这门科学在“自己运动”的一定阶段内的发展上的困难。教学法专家应当了解困难之所在,以及怎样克服这一困难,了解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上又是怎样克服这一困难的。这一问题目前还研究得不够,需要进行巨大的科学研究工作。
  教学法是与所教课程的实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教数学采用的是一种方法,因为在这门课程里,逻辑思维居于首要的位置;教自然科所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因为在这类课程里,重要的是跟周围环境内众所周知的各种现象的特殊联系,在这里,感情因素起着特别巨大的作用。
  教学法也是与学校的宗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校的宗旨是给资本家培养顺从的奴仆,那就会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而且科学也就会用来培养一些尽可能不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顺从的执行者;如果学校的宗旨是培养社会主义自觉的建设者,那么教学法也就迥然不同,全部科学成果也就会用来培养这样一些人才:他们会独立思考,能够集体地、有组织地行动,明白自己行动的结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首创精神和主动性。
  长期以来,对儿童进行感化、影响的方法,一方面是以个人经验为根据;另一方面也是以唯心主义的心理学为基础。旧的教学法谈不上任何科学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东西。现在,以现代神经学的成果为基础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最稳固可靠的科学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就可以建立科学的教学法。最后,教学法还与感化的对象(也就是对之实施该教学法的那一正在成长发育的人)所具有的知识有机地联系着。工具的特性是由它要使之改变形态的那一物质的特点所决定的:缝麻布要用针,缝皮子要用锥子,打石头要用铁锤,等等。因此教学和教育的方法也要随时改变,应该根据学生的体力、生活经验、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等等而有所改变。儿童学[5]在此应提供确切的指导。它应对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环境的儿童进行研究。
  所以,在选择和组织教材时就要运用辩证法。
  辩证法也决定着教材系统性的性质。
  教学法要想安排得很正确,就应该从该门课程的实质出发,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的发展史为基础,以学校的宗旨为转移,以科学的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成果和对儿童及其年龄特征的全面理解为基础,并且还以这些特征在适应该时代的环境中所表现的情况为基础。
  中央委员会1931年9月5日的决议[6]极其尖锐地提出了教学质量和系统性的问题。教育人民委员部根据这一决议出版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法指导书——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我们要拟订充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就还需要做许多工作,把这些问题提到中央委员会的决定所要求达到的高度来加以解决。
  最后我还想谈一个问题,就是在那些受过实践检验的、用于对成人进行宣传鼓动的方法里,我们应该吸取哪些东西用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法中来。
  只要我们看看我们党成立以来是怎样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的,我们就会发现,党的面前总是摆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由这一总的目标在各个时期、各个不同情况下所提出来的一切个别目的都从属于它。组织罢工运动和武装起义,利用各种合法机会宣传反对战争,组织群众讨论和平与战争的问题等等——这一切都从属于一个总的目标,即为社会主义而奋斗。整个宣传鼓动工作都是以对群众的深刻了解,对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当时他们最为关心的东西的深刻了解为基础的。这种对群众的了解就使党能够感到在各个时期群众最为关心的东西是什么,使党能找到应该抓住的环节。眼前利益可以作为出发点,它是一个组织因素,可以围绕着它来展开全部工作。最初从沙俄时代工厂经理不给工人开水喝、工人常常被罚款、工作日太长这些方面开始,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工人懂得社会主义。应该从简单的、具体的、近处的东西引到复杂的、抽象的、远处的东西,但是这种抽象的远处的东西必须是随时都可以用具体事实来说明的,是随时可以从当前的需要出发和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加以阐释的。其次,不要为了宣传而宣传,也不要为了鼓动而鼓动,而是为了通过一定的方式动员人们的意志,为了发挥人民的独立精神,使人们准备去行动才进行宣传鼓动。
  实际生活已经证明这种宣传鼓动方式是适宜的。
  读者也许会问:“可是这些东西与学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每门课程的教员一分钟也不应忘记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没有阶级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而又积极的建设者。教材的组织也好,系统性和工作方法也好,都应从属于这一目的。我国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客观地”开设,不可能不问政治。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就要让各种事实去适合一定的结论。但是,列宁早在他革命活动的初期就曾在《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和《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两文中阐明了这一问题,即真正的客观性及其与阶级斗争的密切联系,以及阶级斗争的敌人(即反对社会主义的敌人)隐匿其后的、加引号的客观性的问题。[7]
  目的可以使各门课程、各种方法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另一个结论,就是必须对儿童、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进行深刻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研究,必须对儿童集体和儿童的兴趣进行研究。不要轻视儿童,把他们看作什么下等动物,要好好地对待他们,善于照顾他们目前的利益和发展的利益,而不要忽视他们的利益。
  末了,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学习安排得使它成为行动的指南。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我们反对在设计教学法中所看到的那种结合,因为学习、理论在那里已被化为乌有。但是也绝不应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我们应该把儿童关在校内,使学习和生活脱离。列宁在《远方来信》、《在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8]以及其他许多地方都直接指示我们,必须使理论与实践、儿童的学习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应当使儿童获得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这一点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忘记。



* 第一次载于《走向新学校之路》杂志(1932年第4期)。

[1] 《列宁全集》第36卷,第560页。

[2] 同上书,第32卷,第82-83页。

[3] 同上书,第3卷,第558页。

[4] 见本书《关于中小学的决议》一文注[14]。

[5] 见本书《论综合技术教育化的法规》一文注[10]。

[6] 指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小学的决议》(参见《苏联的国民教育》第156-161页)。

[7] 参见《列宁全集》第1卷,第311-481页;第2卷第432-474页。

[8] 同上书,第23卷,第317-350页;第31卷第250-266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