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 -> 《论列宁》

研究马克思主义

克鲁普斯卡娅

孙凌齐 译 王澍 校


  本文是1924年9月20日俄罗斯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刊载时作了删节。原文原载于克鲁普斯卡娅《论列宁》(1979年俄文第4版)第321—329页。中译文来自《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16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说,必须学会了解马克思的“革命辩证法”。马克思指出了现象是怎样发展的,怎样在每一个发展着的现象中都包含有新的生活方式的胚胎和萌芽,而这些新方式又是怎样逐步消灭旧方式的,正因为如此,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共青团第三届全俄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里提醒大会不要迷恋口号。他认为,从现象的相互联系中来研究现象要比单独拿出一些口号更重要。马克思把自己的革命辩证法运用到了人类社会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怎样形成了一种必然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力量。他指出工人阶级是怎样成长和发展的。马克思指明了工人阶级面临的革命目标以及工人阶级所起的历史作用。这种对工人阶级目的的理解,对现象的相互关系以及现象的发展的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以便清楚地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了解迅速发展的事件。从前常有一些并不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辩证法的人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认为,只要读点马克思的书,并且赞同他的结论,就有权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并不认为这样就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因此,他把马克思的革命学说运用到俄国现实中去,运用到他工作和活动的那个时代中去。这是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当时已经十分清楚,资本主义正日趋崩溃,这个时代包含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一段时期。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根据他所精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评述了这一具有深远革命意义的时代。
  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不仅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还研究俄国的具体情况的全部特点,仔细思考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由于用革命理论武装了白己,他就能够找到无产阶级取得胜利所必需的那些途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所以能够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深思熟虑并正确地加以运用,这是不能用他本人有什么特点来解释的。同志们,未来的岁月会提出许多复杂的问题,有待你们去解决,所以你们必须用这一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时刻不忘改变现存制度并进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革命目标。他从不忽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这就是他不同于他毕生坚决反对的那些机会主义分子的地方。当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伯恩施坦四处活动,开始鼓吹: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微不足道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站到了当时还是革命者的考茨基一边。否定工人运动的目的的重要性就是机会主义,就是否定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原则。经济派则以略微不同的方式,以独特的俄国方式举起了机会主义的旗帜。他们也完全低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他们说需要经济斗争,并且只注意这种经济斗争,而对马克思经常强调的这种经济斗争同政治斗争的联系却不予注意。于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与普列汉诺夫一起,同经济派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同样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所坚决反对的孟什维克的主要错误在什么地方呢?他指出,孟什维克同自由派联合起来,指靠激进派资产阶级,背弃了主要的东西,即正确地评价无产阶级在整个革命运动中的作用。由于明确地认识目标,认识达到这一目标的那些途径,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就使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能够正确地评价所有这些机会主义的偏向。
  青年人要走革命道路,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这个理论能够使人了解周围的现实情况。一般说来,没有任何一个口号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每一个口号都是在提出口号的那个具体历史条件下才有意义。米尔托夫曾在自己的《历史书信》一书中说,任何一个口号,在一定的情况下是革命的,情况改变了,就可能是反动的。只有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待和评价现实,才能了解某个口号在什么时候才是适当的。如果一个没有素养的人拿到列宁的著作,他可能会觉得列宁的矛盾很多。在一系列问题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是在不同的时期捍卫不同的观点。所以,不懂得现象的内部联系及其革命辩证法的人,他就只会把实际上不过是同一个观点在不同情况下的发展看作是一些矛盾。比如,就拿立宪会议这个问题来说吧。在苏维埃这种形式的无产阶级政权还没有出现以前的一定时期,布尔什维克赞成立宪会议;而当革命的苏维埃已经建立起来,成为实际的政权时,立宪会议的口号就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了。它由革命的口号变成了反动的口号,这样一来,它就可能会削弱已经组成苏维埃的无产阶级业已建立的政权。
  再拿合作社的问题来说吧。在夺取政权以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谈到合作社时同他在自己后来的一些文章中的口气完全不同。他在自己后来的一些文章中阐述了目前合作社对于根据集体 原则来改造整个社会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如果我们拿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著作反复翻阅,就会看到,长期以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某些运动形式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都有完全不同的评价。
  要了解具体情况,首先应当用理论武装起来,因为理论能够提供一种体系和明确的对待事物的态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仔细研究周围的现实情况。如果你们观察一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那你们就会看到,他既根据书本,也根据个人的经验,还根据同志们的各种谈活来仔细地研究现实。如果你们看一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作了摘录的大堆笔记本,你们就会看到,他是怎样把自己在俄国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每一个事实都同欧洲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实相对照,并且在对照它们时力求指出某种差别。他在笔记本上作的许多记号表明,他力求找到由于情况不同所造成的那种差别。如果你们读一读关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回忆录,你们就会看到,他是怎样注意仔细地向同志们打听,怎样根据一些谈话和事实力求描绘出现象的整个情况,他是怎样在每一个问题上检验自己。在一次党内争论期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写道,当党内出现了某些分歧,当党正经历着危机的时候,应该非常诚实地对待问题,应该正视真理。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总是这样非常诚实地对待研究现实,善于正视真理,还善于向敌人学习。如果敌人正确地评价了某一现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不顾这是敌人的评价,他总是利用这一评价,以便找到对待事实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不仅善于直接地,而且善于间接地向敌人学习。敌人的赞扬对他是一种警告,他就再次对问题加以思考以检查自己是否犯了什么错误。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经常在错误中学习。比如,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于1903年提出了并且非常热烈地捍卫过党纲中关于把1861年上地改革期间落到地主手里的那部分割地归还给农民的条文。及至1908年他写了一篇总结第一次革命经验的文章,在这里他直率地谈到纲领中的这个条文,认为涉及割地的那个口号是错误的。
  虽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当初曾经热情地捍卫这个口号,反对普列汉诺夫,长时间地争取大家转到他这一边来并使他们了解到这些割地的全部意义,但后来经过革命,他并没有因此而不去客观地评价这个口号。他写道,这个口号有缺点,应该立刻提出一个更革命的口号。
  这种革命的诚实态度,善于在对待每一个问题时,不考虑也许要全部从头重新加以评价,不考虑也许要作大量的工作,不考虑无论谁的个人自尊心,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总是把问题明确地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力求找到正确的答案)——这种善于聚精会神地研究、善于观察、善于利用和斟酌别人的经验、善于勇敢地正视事实的特点,每一个想要成为列宁主义者的青年都应该具备。
  最后,我要谈几句关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要求每一个革命者都应忠于革命事业的问题。他在自己的《怎么办?》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革命者应该准备做些什么。他写道,最初的年代,也就是运动刚刚兴起的那些年代,必然是要有很大耐心的年代,是要迸行细小工作的年代,以后来看这一工作,就会觉得开始时的工作实际上并不显眼,并不惹人注目。革命者应该准备去做这种细小的、费力的,日常的工作。但同时革命者也应该准备建立最伟大的业绩,表现出最伟大的英雄气概。关于这一点,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自己的《怎么办?》一书中也谈过了,这本书当时吸引着一大批党员,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革命者应该准备做一切工作:既要做日常的、费力的、细小的工作,也要建树最伟大的英雄业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这个评价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列宁主义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应该进行日常的、平凡的工作,而不管这个工作有多么艰难,他应该认真对待这一工作。在革命运动高涨的时刻,他也应该准备贡献出一切。
  我还想谈一个问题,即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群众作用的理解。九十年代,在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刚刚产生的时候,曾经非常热烈地讨论过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米哈伊洛夫斯基和其他一些人当时大谈个人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米哈伊洛夫斯基写过一篇题为《英雄和群氓》的文章。群众是没有意志的,跟着英雄走的群氓。拉甫罗夫也提出了关于英雄主义、关于有觉悟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后来,社会革命党人吸收了看待英雄和群氓的这种观点,把英雄人物提到首要地位。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这个问题则不是这样。他们讲的是阶级斗争。
  如果深入思考一下“阶级斗争”这个术语,就应该像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那样来对待个人的作用这个问题。他把群众以及群众在什么样的动机影响下行动的问题提到首要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行动是同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如果离开群众、离开阶级,那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个人把自己的活动同革命阶级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同无产阶级的活动联系在一起,那么,由于他把自己的小舟系在大船的船尾,系在无产阶级事业的船尾,由于这个原因,个人就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他不能脱离群众,而要成为群众的利益的表达者。
  所以,如果你们看一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著作,看一看他那些讲话,你们就会看到,他认为群众的作用有多么巨大。他说“社会主义是群众的生动的创造”。他在自己最后写的一些文章中说,现在前进应该比过去慢得多,但这是广大群众的前进,是千百万人的前进。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对群众作用和群众创造力的这种评价是很有代表性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组织群众,是使群众运动具有自觉性。他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对待这个问题的。列宁主义者都应该学习这种对待群众的态度。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了解群众,才教导人们依靠群众。马克思主义揭示群众运动的起因,教导人们去探索革命力量的前进方向,去引导群众实现伟大的目标。
  青年人要想成为列宁主义者,就应当用心研究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



感谢 佐仓绫奈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