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列宁全集》 -> 第43卷

在全俄苏维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提纲[221]

(1922年12月13日以前)



  1.五周年纪念日(符拉迪沃斯托克[注:即海参崴。——编者注])。
  2.国内战争团结了工人阶级和农民,这正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保证
  3.国内战争教育了和锻炼了(邓尼金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员;教得很认真;我们所有优秀的工作人员都参加过军队)。
3:…… 3:外交(注意)。

  建立机关较容易。】

  4.去年的饥荒也被战胜了。
  5.现在正全力经济:怎样(注意)走向社会主义?
  6.只有通过新经济政策
  7.一年的检验
  8.财政。前进了
  9.克里茨曼,1920年——16%;1921年——50%;1922年——22260%。
  10.贸易的增长,包括国内贸易。
  11.——和对外贸易。
  12.——合营公司:学习
  13.工业:轻工业好转
  14.— — —重工业困难,但不是毫无希望:有小小的进展。
  15.中央消费合作总社:它的特殊意义。
  16.国家机关的一般情况:糟透了;低于资产阶级的文化
     (1917年11月“被吓住了”);问题正在于整个文化,而提高文化需要好多年
注意‖17.数十万国家机关职员。增加了
  ‖18.1922年(10—11月)的调查统计。
  ‖19.其结果。
  ‖20.金的文章。[223]
  21.不是改做,而是重新部署精简
  22.许多年的工作:(我们是单独的,我们在拉车,而本应是拉我们)。
  23.快一些(1917—1922年)
    慢一些(1922—1927年??)(“口号”)。
  24.城市支部对农村支部的支援和倒过来

  常常是:不是机关属于我们,而是我们属于机关!!
  下一年度原料等等的供应!注意(危险)。


载于1925年9月27日《真理报》第221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5卷第440—441页



  注释:

  [221]为准备在全俄苏维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讲话,列宁早在1922年11月就开始收集必要的材料:索取各种图书和剪报,阅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弗·巴·米柳亭关于贸易、财政和工业状况的报告,写信给约·伊·霍多罗夫斯基,请他提供俄共(布)城市支部支援农村支部和农村支部支援城市支部的材料。由于健康状况恶化,列宁未能出席代表大会。从提纲可以看出,他未能在代表大会上讲的一些问题,后来在最后一批文章中得到了发挥。
  全俄苏维埃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22年12月23—27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有俄罗斯联邦的1727名代表和来自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的488名贵宾——即将召开的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列宁当选为大会名誉主席。代表大会给列宁发了致敬电。
  代表大会讨论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苏维埃共和国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报告,还讨论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教育人民委员部、财政人民委员部和农业人民委员部的报告。代表大会表示完全赞同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并在决议中规定了一系列进一步巩固工业、农业和财政的措施。12月26日代表大会听取了关于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报告,次日,在最后一次会议上就这一问题通过了一项决定,认为必须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代表大会选举了出席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团。
  代表大会还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代表俄国工农庄严表明要求和平的愿望,号召各国劳动人民与苏维埃俄国人民共同努力“保障和平”,“防止人类遭受骇人听闻的毁灭性的战争”。
  代表大会选出了由270名委员和11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324。
  [222]列宁所引数字表明,在1920年、1921年和1922年这三年的6—11月期间,价格的增长分别低于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增长16%、50%和60%。这些表明卢布趋于稳定的数字显然是用来证实提纲中的第8点“财政。前进了一小步”的。
  这些数字看来取自列·纳·克里茨曼为文集《在新的道路上。1921—1922年新经济政策总结》(第2编:财政。由劳动国防委员会特设委员会编辑的报告书。莫斯科,劳动国防委员会1923年出版)所写的导言。列宁在准备讲话稿时曾在1922年12月10日索取该文集的校样。——325。
  [223]看来是指Ф.金的文章《“专家”(统计调查试验)》,载于1922年9月3日《真理报》第197号。文章依据对在苏维埃机构和托拉斯中工作的230名工程师的调查,把专家分成两类:一类是敌视苏维埃政权的,另一类是愈来愈多地同苏维埃政权合作的。作者认为,苏维埃政权的任务之一是全力促进资产阶级专家的这种分化。
  据玛·伊·乌里扬诺娃回忆,对非党专家弗鲁姆金(Ф.金是他的笔名)所写的这篇文章,“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非常感兴趣,他多次提及这篇文章,让我同作者谈谈,向他转达伊里奇的意见,并问明他在哪里工作。”——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