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卢那察尔斯基 -> 《在音乐世界中》(1923)

作者自序[1]



  本书是由我的论述音乐的几篇文章构成的。这些文章写于不同的时期:有的是革命前写的,有的则写于革命之后。其中还收了几篇我应邀在一系列音乐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速记稿,还有几篇小评论,那是我应大剧院经理处的要求,为我们亲切的听众写的对个别歌剧的评论。

  我当然不奢望《在音乐世界中》一书,在对音乐作科学和艺术的理解方面能给专家们提供什么东西。本书也不奢望成为普及音乐知识的读物,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个有足够素养的音乐工作者,没有资格这样做。本书抱有另外的目的。它的任务是在音乐世界和社会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方面的论著还很少,因此,我觉得我的文章还不算是多余的。

  这些文章在强调包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同时,竭力把这些思想感情与相应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社会环境既包括先进的社会理想,也包括从全人类的观点看来有时是有害的社会理想。

  对音乐的纯形式方面的研究是一项更为细致和十分重要的任务。这种研究既可从音乐似乎具有的内在规律及其合乎规律的进化方面的观点进行,也可从这一形式同以下两个方面的深刻联系的观点着手:一个方面是思想感情内容(通过它又同时代相联系);另一个方面是经济文化的普遍水平、乐器的组成,以及对音乐的形式方面有很大影响的技术特点。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写作音乐文化史的十分有趣的尝试。在西欧有这样的人(比如,康姆巴里埃[2]和巴斯蒂安涅利[3]),在俄国也有这样的人。遗憾的是,其中没有一本书是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中没有一本书可以同加乌津尼什坦[4]远非完美无缺的著作《艺术和社会》媲美。加乌津尼什坦的著作完全谈造型艺术问题。从这一观点来说,我的这些不是科学论文的普及性文章也许是朝上面所说的方向迈出的一小步。

  这些文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使具有民主思想的听众中的音乐爱好者,从理性和感情方面更好地意识到在他们面前日益展开的音乐世界。

  这些设想就是出版这本小册子的根据。

作者
1923年4月25日
克里姆林宫




注释:

[1] 本书1923年在莫斯科-彼得格勒由国家出版社出版。

[2] 茹里·康姆巴里埃(1855-1915)是法国音乐学家。

[3] 召诺托·巴斯蒂安涅利(1883-1927)是意大利音乐学家和评论家。

[4] 威廉·加乌津尼什坦(1882-?)是德国艺术史家和评论家。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