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
这种结合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性和作用[199]

卡·马克思的中学考试宗教作文



  在考察基督同信徒结合为一体的原因和实质及其作用之前,我们应当弄清,这种结合是否必要,它是否由人的本性所决定,人是否不能依靠自己来达到上帝从无中创造出人所要达到的那个目的。
  我们如果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历史这个人类的伟大导师,那么就会看到,在历史上用铁笔镌刻着:任何一个民族,即使它达到了最高度的文明,即使它孕育出了一些最伟大的人物,即使它的技艺达到了全面鼎盛的程度,即使各门科学解决了最困难的问题,它也不能解脱迷信的枷锁;无论关于自己,还是关于神,它都没有形成有价值的、真正的概念;就连伦理、道德在它那里也永远脱离不了外来的补充,脱离不了不高尚的限制;甚至它的德行,与其说是出于对真正完美的追求,还不如说是出于粗野的力量、无约束的利己主义、对荣誉的渴求和勇敢的行为。
  古代的民族,那些未曾聆听过基督教义的野蛮人,当他们向诸神贡献祭品,妄想以此来赎罪的时候,他们便表现出内心的不安,害怕自己的神发怒,深信自己是卑贱的。
  连古代最伟大的哲人、神圣的柏拉图,也在不止一处表示了对一种更高的存在物的深切渴望,以为这种存在物的出现可以实现那尚未得到满足的对真理和光明的追求。
  各民族的历史就这样教导我们,同基督结合为一体是必要的。
  即使当我们考察各个人的历史,考察人的本性的时候,我们虽然常常看到人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但是欲望的火焰却在吞没永恒的东西的火花;罪恶的诱惑声在淹没崇尚德行的热情,一旦生活使我们感到它的全部威力,这种崇尚德行的热情就受到嘲弄。对尘世间富贵功名的庸俗追求排挤着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被虚伪的甜言蜜语所熄灭,可见,人是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是整个宇宙中唯一不配做上帝创造物的成员。但是,善良的创世主不会憎恨自己的创造物;他想要使自己的创造物变得像自己一样高尚,于是派出自己的儿子,通过他向我们宣告:
  “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约翰福音》第15章第3节)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第15章第4节)
  我们已经看到,各民族的历史和对各个人的考察都证明同基督结合为一体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就来考察最后的和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基督本人的道。
  基督把同他结合为一体的必要性表达得最清楚的地方,就是葡萄藤和枝蔓这一绝妙的比喻,这里他把自己比作葡萄藤,而把我们比作枝蔓。枝蔓依靠本身的力量是不能结果实的,因此,基督说,离了我,你们就无所作为。在这方面,他还说了一些更有力的话: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约翰福音》第15章第4、5和6节)
  然而,这应该理解为只是对于那些能够认识基督的道的人而言的。我们不能对上帝就这样的民族和人们所作的决定作出判断,因为我们甚至理解不了上帝的决定。
  因此,我们的心、理性、历史、基督的道都响亮而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同基督结合为一体是绝对必要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会被上帝所抛弃,只有基督才能够拯救我们。
  由于我们深信这种结合是绝对必要的,所以我们迫切地想弄清楚,这种崇高的赐予,这道从更高的世界照入我们心中、使我们的心受到鼓舞并在被净化以后升入天堂的光芒,究竟是什么含义?这种结合的内在实质和原因是什么?
  一旦理解了结合的必要性,我们就会十分清楚地看到这种结合的原因,以及我们要求拯救的需要、我们喜欢作恶的本性、我们的动摇的理性、我们堕落的心、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卑贱地位,我们就再也用不着去研究这种结合的原因了,不论这原因是什么样的。
  但是,谁能够把这种结合的实质表达得比基督的葡萄藤和葡萄枝蔓的比喻更为出色呢?谁又能够用长篇大论把这种结合的所有部分,它的内在实质论述得像基督的下面这些话那样全面呢?基督说:
  “我是真葡萄藤,我父是栽培的人。”(《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节)
  “我是葡萄藤,你们是枝蔓。”(《约翰福音》第15章第5节)
  如果枝蔓能有感觉的话,那么,它望着那照料它、仔细给它除草、把它牢牢绕在藤上、使它从中吸取养料和液汁而开出美丽花朵的园丁,该是多么高兴啊!
  因此,在同基督的结合中,我们首先是用爱的眼神注视上帝,感到对他有一种最热忱的感激之情,心悦诚服地拜倒在他的面前。
  在这之后,在一轮更加绚丽的太阳由于我们同基督结合为一体而为我们升起的时候,在我们充分地感觉到自己的卑贱,同时又为自己得到拯救而欢呼的时候,我们才会爱上那位先前我们认为是受辱的主宰者,而现在看来却是宽宏大量的父亲、善良的教导者的上帝。
  但是,葡萄枝蔓不仅会仰望栽种葡萄的人;如果它能有感觉的话,它会紧紧贴在藤上,它会感觉到自己与葡萄藤和长在藤上的其他葡萄枝蔓最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它会爱其他枝蔓,因为是同一个栽种葡萄的人照料着它们,是同一个藤身给它们以力量。
  因此,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就是同基督实现最密切和最生动的精神交融,我们眼睛看到他,心中想着他,而且由于我们对他满怀最崇高的爱,我们同时也就把自己的心向着我们的弟兄们,因为基督将他们和我们紧密联结在一起,并且他也为他们而牺牲自己。
  但是,这种对基督的爱不是徒劳的,这种爱不仅使我们对基督满怀最纯洁的崇敬和爱戴,而且使我们遵从他的命令,彼此为对方作出牺牲,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但只是出于对他的爱而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约翰福音》第15章第9、10、12、13和14节)
  这就是使基督教的德行与任何别的德行区别开来,并使它超越于任何别的德行之上的一条鸿沟,这就是使人同基督结合为一体的最伟大的作用之一。
  在这里,德行已经不是斯多亚派哲学[3]所描绘的那种阴暗的讽刺画;它也不是我们在一切信奉异教的民族那里所遇到的那种关于义务的严峻学说的产物,一切德行都是出于对基督的爱,出于对神的爱,正因为出于这种纯洁的根源,德行才摆脱了一切世俗的东西而成为真正神性的东西。任何令人讨厌的方面都隐匿不见了,一切世俗的东西都沉没了,所有粗野的东西都消失了,德行变得更加超凡脱俗,同时也变得更加温和、更近人情。
  人的理性从来也无法这样来描述德行;它的德行本来总是有局限性的,总是世俗的德行。
  一个人一旦达到这种德行,这样同基督结合为一体,他就将平静而沉着地迎接命运的打击,勇敢地抗御各种激情的风暴,无畏地忍受恶的盛怒,因为谁能征服他,谁能夺走他的救世主呢?
  他知道,他所祈求的东西将会得到,因为他只是在同基督结合为一体时发出祈求的,所以,他所祈求的只是神性的东西,而救世主自己作出的许诺难道还不能使人变得高尚并得到安慰吗?(《约翰福音》第15章第7节)
  既然谁都知道,由于他在基督里面,他的所作所为表现了对上帝本身的崇敬,他的完美无缺会使造物主变得崇高,谁会不甘愿去忍受苦难呢?(《约翰福音》第15章第8节)
  因此,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可使人内心变得高尚,在苦难中得到安慰,有镇定的信心和一颗不是出于爱好虚荣,也不是出于渴求名望,而只是为了基督而向博爱和一切高尚而伟大的事物敞开的心。可见,同基督结合为一体会使人得到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伊壁鸠鲁主义者[2]在其肤浅的哲学中,比较深刻的思想家在知识的极其隐秘的深处企图获得而又无法获得的,这种快乐只有同基督并且通过基督同上帝结合在一起的天真无邪的童心,才能体会得到,这种快乐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崇高。(《约翰福音》第15章第11节)


卡·马克思大约写于1835年8月10日
第一次用德文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1925年莱比锡版第11年卷
原文是德文
中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5年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1卷翻译



  注释:

  [2]伊壁鸠鲁主义是公元前4—3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因其创始人伊壁鸠鲁在雅典自家花园中宣讲他的原子说和无神论,也称为花园学派。
  伊壁鸠鲁哲学包括物理学(关于自然界的学说)、准则学(关于认识的学说)和伦理学。伊壁鸠鲁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进一步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有三种运动:直线式的下落运动、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和由此产生的碰撞运动,从而提出了物质运动的内在源泉思想。在认识论上,他认为感觉是判断真理的标准。在伦理学方面,伊壁鸠鲁认为,由于组成人的灵魂的原子具有脱离直线作偏斜运动的倾向,因而人的行为有可能脱离命定的必然性,获得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他斥责对神的崇拜和迷信,蔑视命运,强调事在人为,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是从痛苦和恐惧中解放出来,求得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是善的唯一标准,人应当通过哲学认识自然和人生,用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他首先提出了原始的社会契约说。——11、212、453。
  [3]斯多亚主义是公元前4—3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因其创始人芝诺通常在雅典集市的画廊讲学,又称画廊学派(画廊的希腊文是“stoa”)。
  斯多亚派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以伦理学为中心,逻辑学和物理学只是为伦理学提供基础。这个学派主要宣扬服从命运并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泛神论思想,其中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唯心主义思想。早期斯多亚派认为认识来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但又承认关于神、善恶、正义等的先天观念。他们把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各斯看成一个东西,认为宇宙实体既是物质性的,同时又是创造一切并统治万物的世界理性,也是神、天命和命运,或称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受天命支配,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即遵照理性和道德而生活。合乎理性的行为就是德行,只有德行才能使人幸福。人要有德行,成为善人,就必须用理性克制情欲,达到清心寡欲以至无情无欲的境界。中期斯多亚派强调社会责任、道德义务,加强了道德生活中的禁欲主义倾向。晚期斯多亚派宣扬安于命运,服从命运,认为人的一生注定是有罪的、痛苦的,只有忍耐和克制欲望,才能摆脱痛苦和罪恶,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幸福。晚期斯多亚派的伦理思想为基督教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11、212、452。
  [199]这是1835年8月10日马克思在特里尔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宗教作文。青年马克思在1835年8月毕业考试中的笔试考卷,现在保存下来的共有七篇。除这篇宗教作文外。还有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拉丁语作文《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拉丁语即席翻译、希腊语翻译、法语翻译和数学试卷等。这些考卷全部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0年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1卷第2分册第164—182页。本卷只收了前面三篇作文。
  马克思这篇宗教作文的成绩相当于中等水平,在班里居第五位。对作文的评语是“思想丰富,叙述精采有力”,不过对同基督结合为一体的实质和原因论述不够充分。——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