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

卡·马克思

来自印度的消息[212]


1857年7月31日于伦敦


  最近一班印度邮件带来了6月17日以前来自德里的消息以及截至7月1日由孟买发出的消息,证实了最阴暗的预测。当督察委员会[213]主席维农·斯密斯先生最初把印度起义的消息通知下院的时候,他满有把握地宣称,下一班邮件必将带来德里已被彻底消灭的消息。邮件来了,可是德里依然没有“从历史上被勾销掉”。于是人们就说,炮兵纵列最早要在6月9日才能开到,因此对这座法定要毁灭的城市的轰击必须推迟到这个日子。但是6月9日过去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没有发生。12日和15日倒是发生了一些事件,不过不如说它们带有相反的性质,因为不是德里遭到英国人的轰击,而是英国人遭到了起义者的进攻,然而起义者的屡次出击都被打退了。这样,德里的陷落又再度延期,不过现在人们已不仅仅说这是由于缺乏攻城炮,而且还说是由于巴纳德将军决定等待援军,因为他的兵力——约3000人——完全不足以攻占这座由3万名拥有各种军需品的西帕依守卫着的古都。起义者甚至在阿季米尔门外建立了营地。在此以前,所有的军事著作家一致认为,一支3000人的英国部队,完全足以击溃拥有3万或4万人的西帕依军队;否则,用伦敦“泰晤士报”的话来说,英国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征服”印度呢?
  目前,在印度的英国军队共有3万人。在最近半年内从英国最多能派出20000或25000人,其中6000人要补充在印度的欧洲军队,而其余的18000或19000人,由于在途中遭到的损失,由于气候条件而遭到的损失以及其他原因,剩下来能够上战场的也就减少到将近14000人。英国军队必须下决心在力量对比极悬殊的情况下同起义者作战,要不然就根本不同他们作战。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英国军队在德里周围集中得这么慢。如果在目前这个季节,炎热竟成了不可克服的障碍,而在查理·纳皮尔爵士那个时候并不是如此,那末过几个月等到欧洲军队抵达后,雨季将更有理由成为按兵不动的借口了。不应当忘记,现在的起义实际上在1月就已经开始,因此英国政府老早就已得到必须时刻准备作战的警告了。
  尽管英国军队包围了德里,但西帕依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把德里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当然就产生了很自然的后果。起义蔓延到加尔各答的大门前,50个孟加拉团已不复存在,孟加拉军全军复没,而分布在广大地区的、被围困在孤立据点上的欧洲军队,不是被起义者消灭,就是被迫拚命死守。在加尔各答,当据说经过周密策划的准备突然占领政府机关所在地的阴谋被揭露以后,当驻扎当地的土著团被解散以后,基督教居民组织了志愿队。在贝拿勒斯,企图解散土著团的做法,遭到了锡克教徒[214]部队和非正规骑兵第十三团的反对。这件事实有着极大的意义,因为它表明,锡克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一样,是同婆罗门教徒一致的,这样,各阶层的居民迅速地结成了一个反对英国统治的共同联盟。英国人曾坚信,西帕依军队是他们在印度的主力。现在他们突然完全确信,这支军队对他们具有莫大的危险。还在不久以前就印度问题进行辩论时,督察委员会主席维农·斯密斯先生曾说道,“完全可以断言,土著王公和起义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事隔两天,同一个维农·斯密斯却不得不公布一份紧急报告,其中有这样一段不祥的话:
  “据截获的文件证明,前奥德国王与阴谋活动有牵连,已于6月14日被押入威廉堡,其随从被解除武装。”
  以后还会出现另外一些事实,这些事实甚至能使约翰牛也相信,他认为是军事叛乱的运动,实际上是民族起义。
  英国报刊装出十分满意的样子,表示它们相信起义还没有蔓延到孟加拉管区以外,并且孟买军和马德拉斯军的忠诚丝毫不容置疑。但是,这种对局势的乐观看法似乎同最近一班邮件带来的关于奥郎加巴德爆发了尼赞[注:海德拉巴公国的统治者。——编者注]的骑兵起义的消息正相矛盾。由于奥郎加巴德是孟买管区辖属的奥郎加巴德区的中心,实际上,最近一班邮件是宣告孟买军队中已开始起义。诚然,据说奥郎加巴德的起义已被伍德伯恩将军立即镇压下去了。但是,难道不是曾经有人说过,米拉特的起义也是被立即镇压下去的吗?勒克瑙的起义不正是在被亨·劳伦斯爵士镇压下去后,过了两个星期,又以威胁性更大的形式重新爆发了吗?难道记不得,印度军队中爆发起义的最初消息是与治安已经恢复的消息同时传来的吗?尽管孟买军和马德拉斯军主要是由属于下等种姓的人组成的,但各个团都有近百个拉吉普特人——这个数目完全足以构成与属于上等种姓的孟加拉军起义者相联系的环节。人们断言,旁遮普平静无事,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获悉,“6月13日在菲罗兹普尔执行了军事法庭的判决”,而伏恩的部队——旁遮普第五步兵团——“因追击第五十五土著步兵团的出色行动”而受到褒奖。应当承认,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平静”。


卡·马克思写于1857年7月31日
载于1857年8月14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091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212]本文标题是根据马克思1857年的笔记本加的。——第269页。
  [213]印度事务督察委员会是根据1784年的“改进东印度公司和英国在印度领地的行政管理”法令成立的。督察委员会由国王委派枢密院的六个委员组成。督察委员会主席由内阁大臣担任,实质上他是印度事务大臣和印度的最高统治者。督察委员会设在伦敦,它的决议通过由东印度公司三个董事组成的秘密委员会传达到印度。因此,由于1784年的法令,设立了一套通过督察委员会(英国政府)和董事会(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双重性制度。督察委员会于1858年撤销。——第269页。
  [214]锡克教徒——见注113。——第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