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四十三卷

战争。——政府同南方斯拉夫人之间的龃龉



  以支持文迪施格雷茨和反对马扎尔人出名的《科伦日报》,今天把反动的、反马扎尔人的《布勒斯劳报》关于马扎尔人的胜利报道说成是“非常可笑的夸张”。我们转载了这些报道,作深入的探讨当然还要等待进一步的消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帝国军队在蒂萨河畔遇到了意外的阻碍,否则他们早已过河了;根据“可靠的”奥地利方面的报道,施利克向德布勒森进军已有十多次了,但一次也没有渡过蒂萨河!
  同时,为了教训可靠的施万贝克,我们想从帝国皇家的奥格斯堡报纸上摘引几则简讯,这些想必都是可靠的。大家还记得,一些时候以来,我们曾提请大家注意所谓的奥地利斯拉夫人民主派,注意这些空想家同奥里缪茨政府[107]必然发生的冲突。我们把耶拉契奇称为这一派的第一代表,把斯特拉蒂米洛维奇称为第二代表。[108]以阿格拉姆的《南方斯拉夫人报》为机关报的这一派在克罗地亚本地也很得势,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下述文章就可以证明:
  “正如我向你们报道过的那样,塞尔维亚将军斯特拉蒂米洛维奇策动重大的阴谋,因为在塞尔维亚人中拥护他的大有人在,并且看来在柴基营士兵[109]中影响也非同一般。人们大都肯定地认为,他之所以企图煽动反对拉亚契奇总主教,并不是因为他同马扎尔人已商定了什么,而仅仅是出于他个人的野心,我们对此并不怀疑;令人深为遗憾的是,人们看到,奥地利在风暴中能够而且必须依靠的斯拉夫分子,自己就沉溺在自私自利的派别的风暴中!斯特拉蒂米洛维奇颇感不快,因为他眼见自己在舒普利卡茨将军死后继任地方长官职位的希望落了空,他渴望报仇。至于这是否会危及人民所非常需要的团结和自己祖国的利益,他是不闻不问的。斯特拉蒂米洛维奇很走运,他率领一小队常胜的塞尔维亚人,在同马扎尔人作战初期就崭露头角[110],仿佛成了不可缺少的人物,尤其是在圣托马斯和罗马围墙线[111],他的建树多于统率正规部队的其他任何将军。他迅速地从中尉晋升为将军。作为他的国家派往奥里缪茨的代表团的成员,成功地实现了塞尔维亚人对他们的民族和独立的热切愿望[112],此后不久,刚被任命为地方长官的舒普利卡茨猝然死去,部队和国家都希望他可能是继任者。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就是在克罗地亚,局面也根本不象通常所作的肤浅报道中说的那样乐观。来自那个国家的可靠人士肯定说,人们对长时间没有总督[113]十分不满,而且他的声望受到了损害,因为在克罗地亚人的心目中他是他们的总督,而不仅仅是奥地利中将。同样,任命库尔默尔男爵为大臣一事,在全国并没有受到预期的欢迎,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宫廷的工具。据说任命他的消息甚至引起了敌对的示威,烧掉了他在克罗地亚的一部分森林。从所有这些事件以及从阿格拉姆各报日益愤怒的措辞,可以看出,同斯拉夫人打交道并不那么轻而易举。”
  另一方面,这家报纸证实了邓宾斯基已抵达德布勒森。该报发自佩斯的报道说:
  “邓宾斯基将军确实在德布勒森。匈牙利众议院的许多议员也在那里,可是在叛逆者中间只有十一名豪绅显贵。[114]在特兰西瓦尼亚,叛军首领贝姆看来是不走运,尽管他大言不惭地发布消息,但至少不断有难民来找残阙议会救援。根据德布勒森《通报》,即马扎尔人的《通报》[115]发布的一项公告,陆军大臣梅萨罗什已因病去职,由费特尔将军接任。”
  关于邓宾斯基本人,该报登载了下列简讯:
  “维也纳2月3日。充满妄想的马扎尔人期待著名的波兰将军邓宾斯基的天才会带来最大的成就,据传已授予此人指挥整个马扎尔军队的最高指挥权。邓宾斯基生于1791年,1807年就读于维也纳工程学院,1809年秘密出亡,十八岁时进波兰第五猎骑兵团当兵。他同俄国人打过仗,在1812年远征中的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表现出众,以致拿破仑在战场上擢升他为上尉。由于不屑到俄军中供职,此后多年他过着隐居生活,直至1830年波兰革命时他才有机会作为骑兵旅上校旅长率领四千人建立了功勋,当时,他在格罗胡夫会战中阻击了吉比奇元帅统率的六万俄军一整天。”[116]


弗·恩格斯写于1849年2月10日
载于1849年2月11日《新莱茵报》第219号
原文是德文



  注释:
  [107]由于1848年10月维也纳开始了起义,奥皇斐迪南及其宫廷于10月7日逃往奥里缪茨。该城聚集了大量德意志和斯拉夫大贵族、奥地利官员和天主教僧侣中的代表人物,成为反革命的巢穴,照恩格斯的话说是“奥地利的科布伦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5卷第537页)。——第113、246、284、308页。
  [108]乔·斯特拉蒂米洛维奇主张以改变奥地利帝国的某些社会或政治制度(民族地区的自治组织、消灭封建制度)为基础对奥地利帝国进行改组,与此相反,克罗地亚总督约·耶拉契奇对哈布斯堡王朝永远保持着绝对忠诚。他和奥地利帝国宫廷的冲突(1848年6—8月)是暂时的,非原则性的,并被双方用于策略的目的。——第113页。
  [109]柴基营士兵是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屯区步兵的士兵,他们都在一种称为柴基的小船上服务(有的是桨船,有的是帆船)。他们服务于边屯区的一些地区,自1764年起这些地区就作为特殊的行政单位,柴基营,构成边屯区的一部分,柴基营在斯拉窝尼亚的地区居民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并见注139)。
  柴基营士兵的基本任务是架桥和沿多瑙河、蒂萨河、萨瓦河运送军队。——第113、300、400、402、418页。
  [110]1848年5月开始的塞尔维亚人和匈牙利人之间的战争,主要起因是匈牙利政府拒绝承认塞尔维亚人民要求有限自治的民族权利。——第114页。
  [111]罗马围墙线(Linies Romanus)是一条主要完成于阿德里安皇帝(117—138年)执政时的沿罗马帝国国界纵向修筑的防御系统。防线的一部分经过匈牙利西部领土和奥地利帝国的南方斯拉夫地区。罗马围墙线的遗迹在蒂萨河下游到多瑙河左岸之间的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
  1848年夏在圣托马斯和罗马围墙线附近的激烈战斗中,乔·斯特拉蒂米洛维奇指挥的塞尔维亚军队数次打败了匈牙利军队。——第114、127、376、443页。
  [112]1848年11月乔·斯特拉蒂米洛维奇为进行谈判曾前往奥里缪茨,然后至维也纳。此行的结果,形成了塞尔维亚和奥地利反动势力的联合。据弗兰茨-约瑟夫12月15日的指示,伏伊伏丁那被蛊惑人心地授予了自治权。
  然而1849年3月4日的钦定宪法(见注212),对十二月指示中允诺的大部分自治权,已经只字不提了。——第114页。
  [113]从1848年9月11日开始,约·耶拉契奇就非常努力地参加镇压奥地利帝国各地的革命。——第114页。
  [114]在匈牙利议会的下院里,占多数的是自由派中级贵族的议员;在上院里则是豪绅显贵——高级僧侣和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第114页。
  [115]《通报》(《Moniteur》)是许多欧洲国家(法国、比利时等)的政府官方机关报的名称。——第114、186页。
  [116]1830—1831年波兰民族解放起义时,在1831年2月25日的格罗霍夫(格罗胡夫)战役中,波兰起义军挡住了伊·伊·吉比奇指挥的沙皇军队的进攻。——第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