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外交、分歧与赫尔利(2)


  赫尔利把莫洛托夫的话告诉了蒋介石,希望以这种方式消除委员长的疑虑,中国共产党并不受苏联的控制,减轻他对共产党的担心。但高思认为,中共和国民党互相怀疑彼此的动机。尽管高思觉得可能会有有限的妥协,但他对能否消除广泛基础上的互不信任表示怀疑。可以为特殊集团和团体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也许组成一个委员会来处理中国面临的严重的战争危机。国务卿科戴尔·赫尔(CordellHull)同意高思的看法,他敦促大使规劝蒋介石安排他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代表周恩来之间的会谈,这样可以告知中国共产党,统一是迫切的。高思应该通知赫尔利、史迪威将军和唐纳德·纳尔逊,他正在进行这项工作,并可能与他们中的一位或几位去见蒋介石。
  在《抓住龙尾》一书中,戴维斯回忆赫尔利张扬的个性,并不满足于单独处理总统交给的使命,即调和史-蒋矛盾和让史迪威将军顺利行使指挥权。在9月12日,他给委员长提交了一份十点议程。只有最后四点涉及史迪威将军的权力。前六点是中国转型的一个必要前提:
  1.中美合作的最高目标是,为立即打败日本和解放中国,实现中国所有军事力量的统一;
  2.为达到上述目标,与中国携手建立与苏联和英国之间的密切和谐关系;
  3.所有军事力量将统一在委员长的统率之下;
  4.集中中国的一切资源支援抗战;
  5.将支持委员长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政治统一而进行的所有努力;
  6.向中国提交当前和战后经济计划。
  在9月的后期,赫尔利交给蒋介石两份文件。一份是任命史迪威将军为中国战区陆军和空军司令官的草案。另一份是蒋介石给史迪威将军的指示草案,美国战地指挥官要"立即着手改编并重新部署陆军和空军"。该文件命令史迪威将军可以组建并装备部队,解散旧部队,而且可以不管现行的管辖权限,把个别军人和部队从这个司令部调到另外一个司令部。最后,史迪威将军要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和给养,为此,要发给收据,由政府给予偿还。
  要是赫尔利了解他向委员长提出的要求的含义,他一定会吓呆的。反映了史迪威将军愿望的两个文件要是付诸实施的话,会让摇摇欲坠的蒋政权机构垮台。在一个已经习以为常和蓄意制造的士兵营养不良、遭受剥削、饱受虐待和从士兵身上谋取好处的军事制度下,即使是改善部队生活的建议,也会受到连级以上大多数军官的抵制;而且如果他们的反对遭到拒绝,定会摧毁深受通货膨胀之累的经济,中国的财政也无力支付戍守或部署在各地的军队在当地征用的给养。
  几乎每天,有时一天有好几次,赫尔利和委员长讨论扩大史迪威将军指挥权并使双方都满意的途径。在此期间,军事状况日益恶化。蒋介石希望云南的军队从缅甸边境出发(刚占领了腾冲,还需要占领龙岭就可以控制整个缅甸公路)来保卫昆明。史迪威将军向马歇尔报告了这一请求,马歇尔正在魁北克与丘吉尔、罗斯福和联合参谋部成员一起参加会议。他们计划光复整个缅甸,把蒋介石的军队从边界撤回来将使整个光复计划搁浅。
  9月16日,罗斯福总统发给史迪威将军一份内容激烈的电报并转交给蒋介石。该电报用第一人称写就并用特殊密码发送,这样可以发送原文而不是意译的东西。电报的开头表达了总统的信念,在读了关于中国的最新报告后,除非他马上照办,否则蒋介石会面临灾难的后果:一是增援中国在萨尔温地区的军队并加强防御;二是给予史迪威将军"无限制的"三军指挥权,总统说他信任委员长,他的远见卓识指导和激励了战争中的中国人民,他将会明白采取这些步骤的必要性。总统非常坦白地表达了他的想法,信的结尾写道,因为"很明显,进一步的耽搁将使所有你我拯救中国的努力无效"。
  当史迪威将军带着总统的信来到时,赫尔利19日下午在蒋介石的官邸与蒋举行会议,史迪威将军拒绝了蒋介石请他会见在场的其他高级官员的请求,他请求赫尔利出来一下,并向他出示了罗斯福总统的信。赫尔利想自己传达信件,他告诉史迪威将军说,"不应该现在,因为强硬的语言,这样做会让他感到被迫对我们的要求做出让步……他已经要派兵南下来增援萨尔温,他要任命你为总司令"。
  当然,从政治上来说,最好是总统的私人代表而不是史迪威将军来传达罗斯福总统的信件,因为委员长觉得除了毛泽东外,史迪威将军是他最讨厌的人了。还有,在一个蒋介石、赫尔利和其他高级将领参加的会议上宣读信件将会使蒋介石更加尴尬。赫尔利回忆说,当蒋介石宣读电报的中译本时,他就好像太阳穴神经被撞击了一样,但没有任何情绪表露,他只是说"我晓得了"。接着他伸手去拿他的茶杯却把盖子盖反了。而史迪威将军按中国的习惯来理解,"我觉得,这个姿态意味着会议要结束了"。接着史迪威将军和赫尔利走了出来。
  史迪威将军对自己所看到的最后胜利是如此地高兴,他写了一首诗来评论那个时刻。但史迪威将军和其他人都错误地估计了美国的力量,以为它能迫使无能的蒋介石政权俯首听命于华盛顿。假如蒋介石不愿意行动,他也的确未采取行动,他必须做的一切就只是拖延和缓慢地前进,他正是这样做的。赫尔利建议蒋介石花时间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顺,他们会继续讨论实施罗斯福总统建议的条件和方式。不过,当赫尔利起草给罗斯福总统的下一个报告时,对史迪威将军来说,要是他被解职的话,还要重新任命。赫尔利修改了报告,但发现,委员长再也不愿意考虑任何要史迪威将军在中国担任职务的计划。

“孤帆远影”免费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属于原作者,请勿用于商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