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4年末,气象报告由延安大部分应该再扩展的无线电通讯组成。新闻被定期送往重庆总部、第二十轰炸大队、成都和战略情报局在昆明的总部。人们预计延安应该很快与带着设备的15名特工联系上。1945年1月初,第十气象中队提交了一份计划,要在全中国建立气象站。到当年5月,飞机就可以空运或空投气象站了。空地救援组把这一计划看成是一个绝妙的机会,可以建立起为失事的飞行员准备长期的物资储备。
但有时空投行动并不十分成功。例如,1945年6月,彼得金得到消息,13个空投包裹中的11个被部分或完全毁坏了。空投设备中的80%都破损得无法修补,这其中包括气象设备和空地救援组的设备。包装的不合理导致了这次不寻常的损失,责任应归咎于温斯顿·格斯特中尉,是他指挥了这次空投。
就像在其他部门一样,在收集气象数据的人中间也有摩擦。1945年2月25日,埃尔斯沃斯上校带着两名航路与航空通讯联络处军士和一台发报机来到了延安。他还带给"迪克西使团"每位成员一磅糖作为欢迎礼物。在这月早些时候,陆军通讯兵团及其士兵已经开始了收集气象信息的工作。他们在航路与航空通讯联络处到来后继续工作。最后,通讯兵团的指挥官杰克·克莱恩(JackKlein)中尉命令通讯联络处的人停止四处闲游,建立他们自己的设施。在此之前,通讯联络处的人一直说,他们只能做通讯联络处的工作,并以此为由,逃避所有繁重的任务。甚至在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设施后,通讯联络处的人还在继续使用通讯站的设备,而他们自己的弄得杂乱不堪。
这种情况促使彼得金写信给迪奇说,以他的判断,通讯兵团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在没有通讯联络处的情况下工作。他对其上司建议将通讯联络处调出延安。他说,这项工作最好是由通讯兵团独立完成。这是因为住房和食物都很紧张,因此燃料、房屋和交通工具都非常宝贵。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他认为通讯联络处的人满腹牢骚,是一群麻烦制造者。他做这番评论时,气象装备、空地救援组的物资储备和药品正空投至阜平地区,以建立三个新的气象站,由中国人负责建造。而新增的通讯兵团的气象员也被送到延安。
使团最初建立起来时,初期的合作和善意友好的气氛围绕在美国人和他们的共产党主人之间。但当战争临近结束时,中国人变得越来越不愿与美国气象人员合作,因为他们从那里得不到任何回报。一次,第十气象中队的稽查员斯皮尔豪斯(Spilhaus)少校召集了一次会议,红色通讯的负责人王上校参加了会议,黄华任翻译。与会的还有第十气象中队的德米特纽斯·拉塞尔(DemetriusRussell)中尉和战略情报局通讯部门的雷米尼(Remenih)。会议旨在弄清斯皮尔豪斯在中国北方建立和组织的无线电气象系统的具体情况。
王上校建议,由于对美军和中共军队之间合作的性质从来没有明确的政策声明,中美应该达成一个谅解,即气象系统应该作为一个分开的计划,独立于将来可能建立的其他任何计划。他说他更希望无线电气象站是通过中共系统来运作的,而不是通过美国人为此目的而建立的系统来工作。因为这样可以使参与的中方人员便于管理。
于是美国人对王说,他可以在一天两次的气象报告以外的时间,自由使用第十气象中队的无线电设备。王当场谢绝,要求气象站只能进行天气的广播;否则他自己的通讯安全系统就会受到影响。他说当观察组最初到达延安时,他也被引导得相信,观察组会把无线电设备送给共产党,以减轻他们的超负荷系统的负担。事实上,共产党的系统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超负荷。尽管如此,他还是更愿意让气象和所有与之相关的行政事务通过自己的系统,而不是在美国的系统里。
当彼得金得知斯皮尔豪斯已经同意王所有的意见时,他不高兴了。彼得金写信对迪奇说,斯皮尔豪斯"轻诺寡信,他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到足够长的时间,以让他没有兑现的承诺追上他"。
当战争进行到最后几个月时,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在未来的关系还没有一个定位。从共产党那里获得的气象情报的数量和质量都下降了。彼得金将信息的减少视为中国人采取的消极和不合作态度的反应,因为美国人没有回应他们建立更明确定义的关系的要求。
尽管如此,迟至1945年8月,扩展延安观察组的计划还在继续。伊顿向第十八集团军的参谋长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和一份计划表。这一建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蓝色标记,是立即进行的扩展;另一部分用红色标记,是一份长期计划。当战争结束时,战略情报局计划在中国北方的所有地区扩展无线电网络系统,延安观察组则是它的通讯控制中心。此时观察组的目标改变了:它现在是共产党和中国战区军队之间的联络人,甚至在美国与中共的关系全面恶化时,它还在执行这一任务。扩展的蓝图再也没有完成过。但直到1946年,气象设备还继续被空运过来。1946年1月,一架C-46运输机从上海为气象站运来2000磅物资,这让中共的气象员们感到非常高兴。
"迪克西使团"的主要军事贡献可以被看成是发现坠落的飞行员及气象报告。尽管这些行为可能并不影响到战争的最终结果,但他们显然是有价值的工作,而且只花费了美国纳税人很少一部分钱。如果只是鉴于对黄河以北和中国东北的日军知之甚少的话,"迪克西使团"获得的一些其他信息也非常有用。否则使团看上去对于美国的意义就主要是与致力于打败日本的中国共产党进行接触了。而"迪克西使团"的成员对共产党的这一决心似乎并未质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