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卡尔·拉狄克

广州的胜利

κ·拉狄克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来源:《1919-1927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编 第1辑》,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1985年1月版,第60页


  粉碎广州商人的军事组织(所谓“纸老虎”)[1],无论从中国国内的局势来说,还是从中国的国际形势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
  孙中山政府是代表中国民族革命发展的唯一的中国地方政府。在中国某些省份有军政府,它们依靠的是注过册的资产阶级组织,依靠的是一些相当于苏联地方自治运动左翼的组织。只有孙中山政府才是民族统一运动的基地,才是同企图把中国变为自己殖民地的世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基地。孙中山政府软弱无力,这导致了1921年的暂时失败。[2]这种软弱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他像过去所有的中国政府一样,原先所依靠的是少数的雇佣军,加上一些由旧军官指挥的军队。众所周知,这就造成了军队的指挥官陈炯明的叛变,他把雇佣军掉过头来反对国民党政府。除此之外,孙中山的弱点还在于他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再加上又是知识分子出身。他不能很好理解在自己周围组织一定阶级力量的意义。国民党可以说具有民粹主义思潮,上层组织程度很差,并不是一个农民、城市贫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群众性政党。通过1921年失败的教训和在苏联革命的影响下,国民党才开始向左转。一些与富有的资产阶级有联系的,和买办(欧洲资本家与中国小商人之间的中介人)有联系的右派分子脱离了国民党。在这一点上党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有利。它开始把贫苦人民组织起来并支持共产党员组织工人阶级的工作。同时,国民党开始组织自己的军队,首先是培训军队的干部。加入国民党的年轻人在最近建立的军事学校里学习军事。眼看孙中山的党日益接近人民群众,不断组织自己的力量,富有的商人们在汇丰银行(这家银行是英国资本家在华势力的主要中心)大买办的领导下着手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以期使孙中山屈服或者将他推翻。孙中山8月份对商人作了让步之后,赢得了时间加强自己的军事组织工作,随后粉碎了商人们的军事鉬织。孙中山过去的不坚定性不仅出于军事上的软弱,还因为在财政方面依赖于商人,因此他害怕商人反对他。现在孙中山认识到,商人们看到和感觉到他的组织力量之后必然会老老实实交税,而以前只靠说好话起不到这样的作用。这样一来,广东在团结第一个民族民主运动方面首先迈出了一步,这一步是这个国家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国家组织的第一个范例,这对整个中国的政治运动来说将有一定的意义。孙中山政府的团结工作刚刚开始。孙中山政府内部的敌人,如同依靠黄河与长江之间一些省分的资产阶级及直隶和山西省内的资产阶级的吴佩孚政府一样力图消灭孙中山政府,以便为自己扫清道路,在资产阶级军人领导下统一中国。吴佩孚在上海取得胜利使孙中山面临的危险增加了。因此,孙中山对基地的团结工作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加紧进行。
  从国际上来看,孙中山的胜利也具有重大意义。八月份,当孙中山没收商人军事组织购买的武器而发生冲突时,英国领事竟敢于向孙中山发出最后通牒。英国驻香港海军司令也公开进行威胁,扬言英国的巡洋舰为了保卫力图推翻孙中山的广东的资产阶级将进行炮击。现在商人的武装已被消灭,而英国巡洋舰上的大炮并未开火。迫使英国保持中立,不仅应归功于孙中山军事力量的加强,还应归功于我们的报界和苏联的社会舆论大力反对英国资本家厚颜无耻地干渉中国的革命斗争。苏联的抗议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在民主和平主义帝国主义分子的队伍里引起了恐慌。起初,他们全部否认或者企图缩小英国工党政府帮助扼杀中国民族民主运动这一事实的意义。几天前我们曾在《真理报》上引用了伯特兰·罗素为英国工党机关报《新领袖》所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一个信号,说明英国帝国主义者企图掩盖其肮脏行为未能得逞。英国工党及其《每日先驱报》发出的同情论调使这一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显然,麦克唐纳先生给自己在香港的代理人下达了暂时保持“中立”的命令。
  当我们满意的看到“不许干涉中国”这一口号获得胜利的时候,我们当然并不简单地用一种希望来安慰自己,似乎英美干涉中国的危险已经过去。如果保守党在英国选举中获胜,这种危险还将加速地发展起来。因此,苏联和国际无产阶级不应满足于初步的胜利,而应当加倍努力地帮助中国的革命运动。“不许干涉中国”的口号在工人的报纸上不应就此消失。“革命中国之友”组织应当利用这初步的胜利向各国的工人表明,这个组织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国革命。

(胡树林译,乌传衮校)





[1] 指以大买办陈廉伯和大地主陈恭受为首的反动武装商团。——编译者注

[2] 原文如此。实系1922年的失败。——编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