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

译者前言



  本书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的专著。作者是三位英国学者:菲益浦·阿姆斯特朗(技术变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安得鲁·格林(剑桥基督圣体学院约经济学教师)和约翰·哈里逊(泰晤士工艺学院的经济学高级讲师)。
  西方国家学者有关战后世界经济史的著作颇多。这本书是近年来出版的这类书中颇具特色和较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之一。
  本书以美、英、西德、法、意、日等六个资本主义大国作为主要对象,既对它们的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介绍,又加以互相比较。同时,还对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作必要的概述。此外,作者也注意了国际经济关系,如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作者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恢复阶段,繁荣阶段和停滞阶段。对每一阶段情况和问题的叙述,都既有较丰富的系统资料,又有一定的理论分析。
  作者们参阅和引用的文献资料颇多,包括战后历年的《经济学家》等报刊、联合国的统计资料以及各国学者的大量有关著作。
  作者在分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变化时,抓住了当时的资本积累、投资、就业、工资、利润、价格、税收、利息、政府开支等各种重要因素,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性。
  本书内容虽是经济史,但作者在说明经济发展问题时,并未局限于经济,而是把经济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特别是与各国国内的阶级斗争,工人运动,各党派动向,以及统治集团的政策等结合起来。
  本书作者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有关的重大事件,有他们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或许不够全面,不完全客观与公允,但都具有一定的论据,并非毫无根据的空谈。
  总之,这本书对了解和研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具有参考价值。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史敏、张迪恳、卢韦、陈其广、尚列、孙延怀,李琮负责全书译文的校订。另外,俞品根同志也为本书的翻译出版提供了许多帮助。

译者
1987年9月






回目录 下一篇(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