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1962)

后记



  本书是1957-1960年在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指导下,作为哲学博士论文完成的。1962年作为《法兰克福社会学论集》第11卷初版发行。1967年原版再版,近年来曾出现了种种海盗版。在现在的这个版本中,顾及了意大利文及英文译本中所采用的订正与补充,并增补了1965年所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中历史和自然的关系》论文。在作者以后所写的一切著作里,这篇论文是和博士论文在主题上最相贴近的。
  显然,如果今天来写这本书,将会不同,因为这种争论的国际水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我感到对今天的读者来说,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决定作者写这本书的动机是适当的。
  本书内在着争论的因素,因为这本书是为了从哲学上解释马克思平生的工作,尝试利用中期与成熟期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特别是利用《资本论》和1857-1859年的庞大的“草稿”(后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纲要》为题发表),进行初步的研究。依此,作者对西欧流行的具有存在主义与神学色彩的种种倾向提出挑战,这些倾向想把马克思的学说还原成(在结果上)以非历史的、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的“巴黎手稿”)的异化问题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这些人既称赞年轻的马克思的哲学的深度,又以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家的马克思为敌手。相反,作者注意到马克思1850年以后所写成的著作也具有哲学的(至少在哲学上也是重要的)内容。评论性地引证至今人们还未充分注意或完全未被顾及的原若是作者的课题。因此,文献学的精密性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在马克思研究领域中的有识之士——给作者写过信的卢卡奇即是——承认这篇博士论文把重点放在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上是前进了一步。
  作者和卢卡奇、柯尔施、梅洛-庞蒂以及萨特尔等,就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曲折关系,进行过反复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对作者来说,当时的课题是在第一章(A)节中,弄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一般的哲学唯物主义的实际关系,而这关系曾被许多研究家所否定。现今,(在本书中仅含蓄地论述了)作者持下述观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仅应从第二义的,“在哲学内部”同唯心主义对立的角度来理解,它首先是对哲学(包括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否定(当然它自身仍肩负哲学的重任,即是被哲学“规定了的”)。这个观点所涉及的范围特别包含在第一章中。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发展起了作用,给这作用规定特征的东西,今天将更具积极意义。作者对《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中所收的《编者论费尔巴哈的新著》进行了研究,试图论证费尔巴哈自己对“中介的实践”概念负有重大责任,这个概念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争论指向费尔巴哈的直接性。费尔巴哈的人类中心的、发生的方法,他的定位于日常世界的认识论问题中的感觉主义与现实主义,不光是比有关于实践(它一般是作为受历史制约的地平线——一切人的及人的外部的现实都在那里出现)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要早,同时,也有助于丰富有关唯物主义辩证法诸要素的理论(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同费尔巴哈相距时间甚短,而忽略了这一点,但是,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开始理解了)。
  非世界观的、非独断的、批判地理解了的唯物主义强调:既然捨弃了社会对于对象世界的实践的、精神的“占有”形式,就不可能对它构成什么。但是,不应由此对我们知识的客观性加以历史主义的、怀疑论的或不可知论的否定。
  在第一章(B)节中,对(晚年的恩格斯断断续续拟定的)“自然辩证法”进行了批判。正统派方面针对这些批判提出了异议,作者仍然不能接受[1]。作者只是认为不能从(抽象的被个别科学所把握的)“物质”的自己运动中推导出“现实的人本主义”的观念。作者还认为,由于在任何地方都要坚持从认识论上来思考问题,因此,还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中历史和自然的关系》论文中,更进一步具体地展开了上述观点。
  从下面这点来看,这次再版收录了这篇论文也是得当的:因为它把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概念作了比本书相应的一节(第二章B节)更为详细的规定。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想努力指出:不能废除的并不是一切历史辩证法的“自然所给与的界限”,即不能废除的并不是人的劳动的“抽象的”形式,而是它的“具体的”形式。本书认为,持有“要素的”、具有历史特色的物质变换本身的辩证法,也仍然受历史的制约,而且打算把它限制在前资产阶级社会形态中[2]——这时作者首先强调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非本体论”的性质。然而,尽管如此,也意识到——当然是“否定的”——谈论本体论是有矛盾的。可是,这矛盾毕竟是在事物之内的,它不可能用术语来消除掉,也并非是和逻辑的矛盾相对应的。
  倘若说到同认识论尤其有关的第三章,作者尤为不满地认为,眼下所达到的水平还不能予以说明[3]。可以使作者感到满足的,只是它指明应从事这样的工作,即把第三章(C)节扩大到构成马克思的认识论的东西上去。本书仅暗示出马克思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所处的地位,有必要把这点,从而把马克思对费希特所处的地位,作更为详细的规定。马克思的地位从下面事实来看是清楚的:他既迫随黑格尔,拒绝先于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认识论的反省,但同时,他作为唯物主义者,不能承认黑格尔因拒绝先验的认识论而作出的归结,即主观与客观的同一性。依此,马克思通过事物本身——客观——复归到康德关于认识对象的“构成要素”问题去了。——不是简单地返回先验哲学去,而是以通过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这不可消除的成果为基础。
  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据以立足的东西、使日常的“正常的”经验世界得以“构成的东西”、树立亚主观性的东西,并非是超个人的“一般意识”先验地规定秩序的那种机能的总体,而是“对象性的活动”——集体的实践。这种集体的实践形成各时期生产关系之总体,应该把它同已被构成的东西内部进行的个别科学的、工艺学的和政治的实行区别开来,也应把它同马克思称之为“变革的实践”的、并且以从质上对世界进行新设想为目的的东西区别开来。
  本书所考虑的而又未必如其所愿的,是实践概念中的各种分化。这牵涉到第四章的乌托邦概念,它使南斯拉夫的一位批评家,错以为作者似乎导致了对马克思作了技术主义或科学主义的误解:以为马克思只是以在量上增大支配自然的现存形式为课题——相反,马克思以在质上是新的支配自然的形式为目标,就是说以社会整体来支配自然为目标——。诚然,可恶的浪漫派忘掉这样的事实:马克思所要求的这种状态仍然是以理性的机能为必要。但是,工具理性由于“目的化”,由于真正从属于人的目的——这是马克思的希望——就失去其被限制的性质,于是,支配自然就从下面的咒语中解放出来了:所谓对自然的支配同时也是对人的支配这种官目的自然史在永恒地重复着。
  关于马克思的乌托邦问题,有一点(当然是本质的)仍必须言及。如果考虑到当前对社会的自然生活基础的破坏不再愈益采取可怕的规模,那末,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将会持不同的解读法。虽然这样说同否认马克思向经济学及经济学批判转换无关,但是,今天要明白这种转换是花了多大的代价才换取的。不论把一切直接的东西的中介性思想都打发到它的唯心主义形态去,因而在马克思那里不得不保留一些唯心主义的傲慢性的影响也好,但牢牢把握下述事实恐怕是相当重要的:存在着的东西并不是什么“自在”(ansich),它对实践来说不过是单纯的素材。关于这一点,虽然连马克思也说过否定的话——本书确实强调了这种曲折的局面,但是,从总体上看,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正如已述的那样,马克思当时应该把注意力指向那里,必须倾注力量)处处留心这点,并不顾忌他的著作成为当时他所反的那种倾向的同盟者。
  “自然的复活”、“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它在今天早已不是末世说的空想的产物,人类是否进入更理性的状态,甚至人类是否能生存下去,均依赖于它的实现。——今天研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必须考虑到青年马克思所思考的人与自然的解放作用、“感性”的解放力。即使从这观点来看,也奉劝诸位重新读一读费尔巴哈。他的“感觉主义”是批判的、争论的概念,而决不是第一义的认识论的概念[4]。被1845年的“提纲”当作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纯粹观念来批判的东西,不只是理论的、政治的后进性的表现,同时也包含着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所说的"存在着对和平的渴望[5]
  很多问题在这里仅能被暗示出来,它们的解决涉及到这一点:当马克思在他晚年著作所完成的理论中,产生了人类全面解放的思想时,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使自己青年时期的费尔巴哈因素,发展成使人类的全面解放能与关心个人的死活相和解这样一种合理性的概念。

A.施密特
1971年10月





[1] 参见例如论文集《从马克思主义看“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1970年)。其中(第134-140页),作者在为参加围绕反映论的争论而寄去的论文中,勾画出批判者们对作者进行批判的主题之轮廓。

[2] 作者在这篇论文中——依据早期的卢卡奇——把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本质上看成是“历史的方法”(参见第177-178页),这里对他的《历史与结构》(慕尼黑,1971年)第39页以下所讲的作了保留。

[3] 参见作者关于作为认识论的历史理论的几篇文章(1966-1970年发表),这些论文企图继续本书的立场。并参加作者汇编的论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序言——对相应主题——的概括。

[4] 青年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哲学中所提取的解放的东西,从他1844年8月11日致费尔巴哈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51-452页)来考察,是特别有教益的。——关于人的本性的直接的政治性问题,参见赫伯特·马库塞的《试论解放》(法兰克福,1969年),第一、二章。在那里,论述了社会主义和“新的感受性”的“生物学的”基础。——关于这点,再参见亨利·列斐伏尔的论文《革命的浪漫主义》、《超越结构主义》(巴黎,1971年),第27-50页。

[5] 霍克海默尔、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法兰克福,1969年),第271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