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1957)

第二章 浪漫主义


1、歌德
2、浪漫唯心主义哲学
3、费希特和谢林


  德国的浪漫唯心主义哲学既反对二元论的理性主义,又反对康德的形式主义;它通过把统一于上帝的神秘观念扩大到一切自然界,通过把这种观念置于斯宾诺莎哲学的基础之上,而得出一种有机的、活力抢的世界观;斯宾诺莎把精神和外在世界看作是表现神性的两种形式各异而实质相同的方式。

1、歌德


  德国浪漫唯心主义哲学是从歌德开始的。歌德使斯宾诺莎哲学富有活力,并把神的启示着作是自然界对人的深刻影响。歌德认为人要参与那种使世界充满生气的普遍生活,就必须同自然界相结合。正如他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所揭示的,这种结合虽然主要是依靠直觉和感情进行的,但同时也是(而且是在更大程度上)由行动促成的。行动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凯浮士德把《约翰福音》开头第一句话“泰初有道”翻译成“泰初有为”这一点看得很清楚,这里的“有为”顺次是指精神、力量和行动。

  歌德的这种新的充满活力的、有机的世界观,为浪漫主义通过把基本现实归结为精神而力图实现精神和物质、人和世界的统一开辟了道路。

2、浪漫唯心主义哲学


  德国浪漫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歌德从泛神论的角度把人和自然界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增添了发展和进步的概念。理性主义倾向于把发展和进步的概念只局限于人的精神和道德活动,而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则把它扩大到一切领域,他们不再把作为受外在控制的事物集合体而起作用的世界理解为机械的东西,而是理解为活生生的、有灵的宇宙,理解为在内在的力量和规律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的有机体。

  这些哲学家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并具有传统的理性主义的特点,认为精神最为重要。因此,他们把人和世界的统一看作是精神作用的结果,把一切现实和活动包括在精神活动之中,把世界的发展归结为精神的发展就极其自然了。

  在这方面,这些哲学家都是康德的追随者;康德认为,精神把自己的形式加之于现实而使自己同现实结合在一起。这种纯形式上的统一,使精神和物质的二元论仍保留原祥。浪漫派哲学家认为,只有当精神构成现实事物的本质时,理性才能渗入世界并决定其发展。他们抛弃了自在之物(它使具体的现实成为一种不依赖于主体的存在物),并把宇宙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思想作为出发点。康徳否认精神能创造具体的现实,因为一个事物的客观存在并不能从其简单的概念推导出来;而上述哲学家却把一切现实都归结为精神,认为精神不仅了解什么是真实的,而且能规定其中的本质。

  因此,精神不仅成了认识的手段,而且成了世界的创造和指导性的因素,世界不过是精神变易的反映。而且,精神既是主体,同时又是客体:现实同认识是同一个东西,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在其中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精神的自我规定,即概念的逻辑发展,就是世界发展的原因。

  这些哲学家力图证明精神创造并指导世界,从而得出最初的发展概念,以作为静止的世界观和发展的世界观之间的重要环节。

  那种认为变化的依据在于事物本身的观点,跟这些哲学家是毫不相关的。与此相反,这些哲学家对变化作了超验的解释,把发展归因于超越世界但又是世界所固有的基本创造原则,认为这种基本创造原则才是变化的起因和目的。他们把上帝看作是绝对的自我存在的情神,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上帝把自己所包含的内容外化,即把自己的本质让渡给世界;而上帝通过渗入和灵化世界又不断地把这种本质吸收回自身。

  因此,这种基本创造原则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在这些哲学家看来,发展成了一种复归,即返回自身;而正是这种发展把这些哲学家的体系同那种旧的静止的世界观或多或少地联在一起[1]

  这些哲学家给这样的世界发展指定了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他们看作神性的最高表现的自由。他们的体系十分重视自由,正如认为精神决定现实一样,他们必然要把自由作为精神的本质。在他们看来,自由是合理地改变世界的一种无限可能性。

  强调自由的重要性,同这些哲学家最初的政治社会观是一致的。因为,正如他们强调变化、发展和进步的概念而把世界看作是反映新的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样,他们必然认为历史的目的就是实现自由。这些无疑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倾向,因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中都诉诸于自由的原则。

  就把自由当作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这一点而言,浪漫唯心主义哲学家显然是受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法国大革命,至少在其早期阶段,代表了真理和理性的胜利。他们认为,法国大革命意味着从两个方而改造了世界:一,作为人民意志的反映,这场大革命超越了当时的现宪,即摆脱了旧的经济社会制度;二,这场大革命通过宣扬国民的理想而超越了人的利己主义的特性,使人们将自已的私人利益从属于公共利益,也就是说,要人们为了更高尚、更崇高的生活方式而抛弃利已主义。

  这种使个人同民族和国家相结合的思想,过去曾提出过许多具体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现在,这些哲学家把这些问题变成了哲学上的问题。他们把行动变成思维性的东西,认为由于物质现实的发展和精神现实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因而通过纯思维的力量就可以影响世界和改造世界[2]

  这些哲学家的体系,尽管还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反映了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趋势,并成为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过渡到历史的、辩证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种哲学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认为具体的现实是思维主体的创造物,思维的主体同现实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由于把精神和物质、人和周围的环境看作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因而这就意味着不再形而上学地来考察思想、事实、本质和物体,而是辩证地、从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变易中来考察它们。

  第二,这种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向辩证的世界观的过渡,使得那种认为基本创造原则是在世界之外的超验的观念,为那种把

  现实作为自身存在理由的内在性的观念所代替。这些体系所提出的内在性观念的重要性,就在于同历史的变易相联系,而且正是这联系把绝对者本身纳入了具体的现实之中。

  第三,现实事物的本项要素,并不像静止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所宜称的那样、在于什么同一性,因为同一性排斥一切变化和发展,使现实事物变成僵死不变的东西。现实事物的本质要素在于矛盾和对立,它们导致思想、本质和物体的不断变化,从而成为生命和变易的泉源。

  这种历史的、发展的辩征世界观的长处,就在于通过揭示作为活生生的总体的世界是如何发展的,从而使浪漫主义哲学至少可以从唯心主义的角度来解决思维和存在、人和外在世界的有机统一这样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这种世界观像一切唯心主义学说一样,也有自己的弊病:把一切现实事物都归结为精神,使一切事物和本质都成了精神活动的产物,一句话,它用虚构的世界取代了具体的世界。

  这些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具有一种不断向实在论发展的趋势,开始赋予它们原先认为仅仅是精神显现物的世界以一种越来越客观和具体的现实性。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否认外在世界有任何客观现实性的绝对唯心主义,过渡到力图把精神和保持自己具体特性的世界结合在一起的较为现实的、唯心主义的过程。

3、费希特和谢林


  费希特的观点是他那个时代的革命倾向的反映。在他看来,应当实现的目的就是世界发展的主要之点。他不重视陈腐的过去,也不重视难以改变的现在,而只重视他准备对之采取行动的未来,但由于德国缺少进步的资产阶级,费希特把革命行动归结为作为道德意志的理性行动.如同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做的那样,他把现存的现实同应当实现的理想,即把有和应有对立起来。他抛弃了外在世界本身,把它变成坏“非我”;即变成作为“自我"的思维主体的创造物、反映和工具。

  费希特把世界的发展归结为精神活动,认为在精神活动中,被认识的客体和认识的主体是结合在一起的。他把具体的事物归结为思维主体即“自我”的永恒创造物;“自我”为了设定自己和丰富自己而不断与“非我”对立,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辩证过程而达到日益完全的独立性和前所未有的道德完善的程度。这种辩证的发展既制约现实的合理改造,又超越个体的“自我”;个体的“自我"同由国家所体现的集体意志逐渐融合在一起。

  这一体系的一个主要论断是:思维的主体即唯灵的“自我”实质上并不是作为一个抽象的实体单独存在的,只有借助于它同“非我”即外在世界的联系,它才能意识到自身和得到发展。另一个重要论断是:由“自我”和“非我”即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联系而产生的作用和反作用,促进了历史的辩证发展。

  然而,这一体系所认为的人同外在世界的结合,仅仅是一种虚幻的结合。除了排斥具体现实本身这一唯心主义的总的错误之外,这一体系还有自己特殊的弱点:为了使人的活动同外在世界之间、有同应有之间、理想同现实之间处于分裂和永久的对立状态,而求助于“自我”同“非我”的经常对立。

  后来的浪漫主义哲学家谢林和黑格尔所作的努力,尽管仍保留了费希特体系的基本要点,但却使外在世界具有较多的现实性。谢林的哲学是从绝对唯心主义(它把一切现实事物都归结为思维主体的产物)向较客观的唯心主义过渡的第一步;但是与费希特相反,谢林对世界有机发展的解释与其说是革命的,还不如说是反动的。他不重视未来,而只重视过去。

  谢林强调发展始源的重要作用。在重视过去的口号下,他不仅谴责一切革命的运动,而且抛弃了一切进步的思想。在他看来,现在的基本要素是过去,为了获得真理和自由,必须回到过去。他认为过去的中世纪就体现了这种真理和自由的理想,中世纪是一个具有高度灵性的时代,那时精神同生活和世界有效地融合为一体。他指出,艺术作品,特别是权威的作品,就体现了精神和物质完全融为一体的无差别境界,这种世界观决定了他的整个体系。他的体系不同于费希特的体系,比较重视具体的现实,但他的体系具有某神美学和沉思的倾向,这种倾向削弱了历史过程中的行动和辩证法的作用。

  谢林反对费希特把“自我”同“非我”对立起来,这种对立曾使费希特抛弃了具体的现实本身。谢林把“自我”之外的现实性赋予自然界和外在世界,但又认为它们充满了灵性。他依据斯宾诺莎和歌德的观点,认为精神和物质是表现神性的两种形式不同而实质一样的方式。

  像所有浪漫主义者一样,谢林把精神第一性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仿效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论证自然界逐浙充满精神,而精神则渗透自然界,并在那里实现自身。在艺术作品中,世界达到了完全无差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精神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就是精神。谢林的这种美学观对反动的浪漫主义文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所以会形成这种半神学的发展观,其原因就在于生物学、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中很难确定因果关系。比如歌徳就曾把“原始植物”当作是先验地决定后来各种植物的神秘的“原型”。在自然科学中,这种看法早就不存在了。

[2] 参阅《黑格尔来往书信集》,1887年莱比锡版,第194页,1803年10月28日致尼特梅尔的信:“现在我越来越确信理论工作比实际工作对世界的影响更大;我们的观念领域一旦革命化,现实就必然会随着前进。”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