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我怎样学习当厂长——燕鸣自述

 

十四 苏联专家的帮助


   

 我在前面提到苏联专家的帮助,这儿还想详细谈谈。
    
 我们为什么能坚持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呢?一方面,是由于党的教育。另一方面,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与保守的英美技术思想,在鞍山已经打了两大回合。高炉用烧结矿制低矽铁的成功,平炉烧结炉底的成功,打败了保守分子,大大地巩固了我们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信心。
    
 专家每次到厂,总是先到车间里。他们注意的地方很多,可说是无微不至。从工人喝的水,到产品质量,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漏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一定会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日子久了,工人们都体会很深。工人说:“专家下来,就不是两个个儿、离骨离肉的。”这意思是说苏联专家和我们是骨肉相连的,像一个人一样。
    
 我在前边说过,刚当了厂长,就出了四百吨废铁。这是一种九耗(疑为毫米)*的硬线钢材。伪满时候,根本没有这种规格。一九四九年,我们每八小时能轧两百五十根。一九五〇年,工人费很大劲,轧到四百根。一九五二年,又提高到六百根。我们都很满意,觉得很了不起。苏联专家来了,一看,说照这样子,在苏联大部分是废品。工人听了都很奇怪。钢棍圆得很,怎么不行,一九四九时连这样还轧出不来哩。我听了苏联专家的话也大吃一惊。专家说:“外边很圆,里边可有摺叠。将来做成钢绳,质量没有保证,用在盐井里,绳子断了,就会死人,用在吊车上也有危险。资产阶级的工厂,把货推出去就不管。我们社会主义性质的工厂,可不能不想到最后的结果。”
    
 他提了四个意见,一是半成品检查,二是教育工人不跑钳不打套,保持钢坯的温度,三是进行物理性的试验,四是改造轧槽孔型。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物理性的试验。试验以后,外面光滑的圆钢,里边果然有摺叠。我这才恍然大悟。
    
 苏联专家亲自为我们设计了轧槽孔型。我把制作的任务交给技术员张天永。他不相信这一设计,拿去问一个绰号叫“轧辊大王”的工程师。“大王”把头一摇,说不行。张天永回来也就说不行。我亲自去找轧辊的技术员,要他来做,他也说车不出来。专家知道了这种情形,又亲自向大家说明道理,打通大家的思想。轧辊厂的技术员被苏联专家说服了,回去动员了老工人,很快地就把新辊子做好了。辊子试验时,专家又亲自来看,指导工人操作。轧钢机上冷水直浇,他还是和工人一起干。
    
 我们贯彻了苏联专家的建议,质量大大提高了,前面说过,从56%提高到88.8%。
    
 毛轧使用了快速轧钢法以后,加热炉烧钢能力赶不上来了。我们研究出自动出钢的办法,觉得很得意。去问专家,想不到他一下给否定了。他说:“照你们的办法,要花一亿五千万,这还不算,烧炉能力反而会降低。”他把这个道理一讲,一点不错。他说:“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要从经济效果上考虑问题。”他提出自己的意见,此后,又审核了我们的图纸。炉子改造后,烧钢能力提高了一倍。
    
 在机械化运动中,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子很多,说不完的。凡是我们无法判断的方案、无法解决的困难,都去请教他们。他们总是很耐心地指出方向,交给办法,并且和我们一起动手,直到试验成功。反围盘上的出口嘴子,加热炉里的耐热钢槽,剪断刀能力的提高,以至其他大大小小的设备改造,专家们都花费了很多心血。
    
 每次和苏联专家接触,我都受到很深刻的教育。他们把我们国家的利益,看得和他们祖国的利益一样;他们对产量、对质量、对安全,对节约国家资金,是那样关心;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和教导,是那样耐心,那样不怕辛苦,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社会主义出来的这些人物,真是我们最好的、最优秀的、最可爱的老师。这些榜样就在跟前,我们能不好好学习么!
    
 我们的交接班制度,本来是从旧社会一直传下来的。交的人一推,什么都不管,接的人得从头检查和修理机器。这样,接了班常常有两三小时不顺利。一不顺利,工人八小时内一直泻劲。可以想到,这对生产的影响有多大。苏联专家建议我们采用新的交接班制度,就是交班的把一切检查好,交给下一班。接班的不要再检查机器,一接班马上就生产。这样前一班为后一班做好准备,保证循环不断地顺利生产。这新制度真是一块试金石,可测验我们有多少社会主义思想。实行后,只有一个班做得好,其他两个班敷敷衍衍,免不了闹“摩擦”。一九五三年春天,还有一部分工人和干部酝酿“复辟”,要踢开新制度,恢复旧制度。理由是新的不如旧的好。我们一看不妙,党、行政、工会和青年团紧急动员。又开会、又谈话,表扬坚持的、批评反对的。大家思想一通,新制度巩固下来了。现在每班接班以后,都能顺利生产。那种因接班检查而耽误生产的情形,再也没有了。
    
 鞍山钢铁公司根据苏联经验,改变了各厂的组织机构。新设的值班主任、工段长、总工长等,到底怎样工作,我们都不明白。苏联专家给我们做了报告,并且指导我们建立了交接班的碰头会、生产汇报会和登记表格等制度。在这方面,我们也逐渐走上了正规。
    
 我们不知道,机械检修前,应当仔细检查备品。有一次“导板”上错了。等到发觉,三百吨废品已经堆在那儿了。苏联专家又指导我们建立了备品检查制度。
    
 我们扭转了上半年不能完成月计划的情况。除了其他的原因外,这些制度的建立,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苏联专家到中国的任务,本来是从技术上帮助我们。实际上,为了贯彻先进技术指导,他们又常常向干部、向工人、向技术人员,做政治工作。他们重视设备的改造、重视制度的健全、重视安全生产,尤其重视人员的培养。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就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上升。从这里,我也学会了一点:在贯彻苏联专家建议中间,同时要做思想工作。
    
 所有这些事实,都使我加深了对学习苏联的认识。可见毛主席的指示是多么英明、多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