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和战争:布哈林和列宁论垄断资本主义,1914~1917


1.战争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布哈林论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国家
3.布哈林、托洛茨基和列宁
4.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向布哈林的转向
5.列宁和“不断革命论”
6.对布尔什维克政治经济的评价


1.战争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并没有立即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他也许认为俄国的落后阻塞了除民主革命外的任何其他变革。尽管在列宁战争年代的著述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本质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写于1916年的《帝国主义论》中的大部分原理,可以在他战前的著述中找到,直到1917年开头几个月,他仍然热衷于对“民主专政”的分析同样,普列汉诺夫和孟尔什维克仍然致力于对战前经济的分析,坚持要同自由资产阶级建立同盟。只有托洛茨基对他的不断革命论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正如我们在以上第十二章中看到的那样,这一变化强化而非弱化了他先前的结论。
  然而,战争并没有改变政治路线。大部分孟什维克,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都支持民族防御。只有由马尔托夫领导的孟什维克国际主义者和托洛茨基的支持者们,完全否定通过“防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者都调和到和平纲领的基础上。这使得他们更接近于许多布尔什维克,但列宁的立场更为极端。列宁采纳的是一种“革命失败主义”立场,旨在将帝国主义的冲突转变为因军事失败引起的一系列内战。与此同时,列宁痛斥了竭力相信保卫“大国”的人,对“第二国际”作了谴责,强调建立一个新的忠于革命和革命战争的社会主义者组织的必要性。列宁将国际社会主义的破裂,视为类似于俄国1903年的分裂事件,但这一次他很快采取了一种不妥协的立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只是它在俄国的分支。在这方面,他常常与其他激进分子包括某些布尔什维克发生争执。
  在整个战争年代,列宁一直信奉这些原则,而且随着战争的推延,他不断地修改他的经济学和革命策略。虽然列宁对战争开始时的敌对行为感到诧异,后来他有时也强调这种对立的政治原因,但他很快就将战争视为他在1914年以前已观察到的基本经济变化的反映。战争既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只具有短暂的重要意义,相反,它标志着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最新阶段的到来,开辟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这些问题,不再像在1914年之前那样,被当作是次要的主题;俄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不再是列宁思考的主题。
  最初,列宁将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分析(以上第五章作了概括),视为理解这个新阶段的关键,尽管他认为《金融资本》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新阶段可能造成的革命性的后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宁开始修改他的经济学,用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解释其政治意义。毫无疑问,在这里,尼古拉·布哈林成为列宁理论上的促进因素,布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对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学作了阐述,这种经济学认为,俄国唯一可能发生的革命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到1915年时,布哈林对他的理论基础作了完善,在随后的两年间,列宁将这些理论吸收到自己的分析中。他并非不加批判地照搬,他对布哈林的著作始终有些怀疑,到1917年时,他有关适合于俄国革命的形式及其可能的后果的观点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布哈林的影响。
  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小传
  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1888年生于莫斯科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当时他还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学生。多次被捕后,1911年成为一名流亡者。1912年布哈林与列宁第一次相遇,191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经济学(参加过庞巴维克讲座)。1917年,作为莫斯科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他在夺取首都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他担任了很多重要职位,包括《真理报》主编和共产国际主席,但他从来没有担任过政府职务。他在党内的崇高威望,几乎全部来自他的理论著作,他的思想在构建1923~1928年苏维埃国内政策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1929年后,他失去了真正的影响。1938年,成为臭名昭著的“公开审判”的一名被告,同年,遵照斯大林的命令,布哈林被处决。

2.布哈林论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国家


  战争使布哈林达到对更高的上层建筑的分析。他将边际主义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理论,视为源于金融资本所有制关系变化产生的“有闲阶级”的意识形态,他试图揭露其自相矛盾的肤浅的推理。他对边际主义方法论和实质的批判追随了希法亭、博特凯维兹和帕尔乌斯(参见以上第三章),但是他对新古典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说明是独创性的,清晰地与资本集中相联系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观点相吻合。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新奥地利经济学是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并以有利于布哈林认为的“食利者”或寄生性的持股阶级的消费为导向。即便如此,布哈林未能克服所有意识形态分析的根本的困难,也就是说,在对物质基础的分析上,他没有提供比其他人的分析更为准确的判断标准。布哈林忽视了其它形式的边际主义,尤其是关注生产和分配的美国边际主义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确实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转变,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而不是19世纪晚期,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新古典主义分析仍然在发展新的形式。
  布哈林仍然坚持其观点,但是战争促使他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重新作出思考,而不是继续对资产阶级意识的研究。他主要的仍然是依靠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尽管在强调的内容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大部分内容写于1915年的《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把现代资本主义概念化为一种世界体系。希法亭集中关注的是先进国家的经济结构。布哈林追随罗莎·卢森堡——虽然不是她的消费不足经济学——将所有国家的经济看作是世界市场的构成部分,它们都遵循世界市场规律。这些规律正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规律。“大国”都已经成为“有组织”的实体中的一员,在这个实体内,价值规律是无效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已经转移到世界经济中,马克思的范畴对此仍然是适用的。它们影响了各个国家的个别经济,但是通过国际关系进行的。与希法亭不同的是,布哈林认为,危机的纯粹的内部基础,已经因“国家资本主义”内“组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消除了
  这意味着经济单位被进一步政治化了;它们的分离变成了一个国家边界问题,它们的竞争是通过国家体系进行调节的。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像托洛茨基一样(参见以上第十二章),布哈林相信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在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内部可以有效运行的界限。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因为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和利润率的下降被迫国际化,这两者都反映了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帝国主义的兼并。同时还包括一国内的资本的联合,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集中和积聚产生了垄断:随着金融资本出现发展起来的“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甚至出现了更为纯粹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世界市场的参与主体和国家体系保持一致,竞争在国家之间以对抗的形式出现。所以,尽管布哈林可能赞同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观点,但是他会补充说,政治本身已融入经济之中
  在布哈林看来,同时作用于“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资本的两种力量,确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它们证明了布哈林把希法亭阐述的现象综合进来的观点。在《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一书中,布哈林在学术上受惠于希法亭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在对希法亭思想的重新构思中,布哈林形成了他自己三大重要贡献中的第一个。他的第二个独创性的观点在于,主张资本的国家集中化已经超越了金融资本,并形成一系列“新的利维坦”或准极权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战争本身就是新结构的产物,同时加速了新结构的成熟。每个民族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表了一种具有新性质的统一体。议会已经成为一种时代错误,因为已不再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调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部门利益。同样的原因,布哈林认为,自由主义的自由已经不复存在。05因此,资产阶级的革命不再重要,民主的目标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通向社会主义的议会道路被关闭了。
  此外,在布哈林看来,所有的国内机构都处在国家政权的管理之下,包括有组织的劳工和落后的农业资本主义。32 55对于前者来说,工人阶级领袖通常只愿意被整合到国家之中,因为他们把国家权力的增长等同于向社会主义的进步。他们用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的理由取代了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布哈林坚持认为,第二国际的崩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个过程有其自身特定的物质基础,因为日益扩大的垄断资本的利润被用来为“工人贵族”和官僚政治官员的特权提供资金。然而,机会主义者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世界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最先带来的只能是一系列的世界战争。不断增加的人民大众的苦难,最终将打破改良主义者的幻想并导致革命。在布哈林看来,危机变成了战争的同义语。他所理解的同卢森堡和托洛茨基一样,唯一的选择就是:社会主义或野蛮。
  资本的“民族化”和“国际化”这两种并行不悖的趋势,为这两种可能奠定了基础。布哈林甚至比希法亭还肯定地认为战争是必然的:与其说它是由环境决定的可以实施也可以放弃的“政策”,不如说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本质结构的必然结果。然而,他同时且再一次比希法亭更加肯定地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关系的“组织化”,已经为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打下了基础,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纯粹的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指标,与评价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无关,资本主义是一种涵盖了全球的世界经济。但是由于它分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单位,不存在实现进一步“组织化”的可能。在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概念中,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会协调他们的帝国主义剥削(以上第六章作了概述)。布哈林承认,这一点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实际中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国际资本主义不同部分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多样性,使这种协定行不通。特别是,具有更为发达的生产力和较低的生产成本的生产者,或者有更强大的国家力量受其影响的生产者,他们缺乏长期遵守国际卡特尔规定的兴趣。从而,从实践上看,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是无法实现的
  列宁用类似的观点对考茨基作了驳斥(参见以下第4节),而且驳斥得更加有力。布哈林理论的一个普遍特征在于,低估了世界经济不同部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参见以下第3节)。相比之下,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战争理论,主要建立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基础之上。因此,布哈林对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的批评具有矫揉造作的特征。他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孤立地看,布哈林对考茨基的批评是很合理的,但作为他自己的帝国主义理论的一部分,这种批评与他的经济学的一般特征是相冲突的。因此,列宁对超帝国主义的分析虽然缺少独创性,但列宁的批评与他有关帝国主义的总体见解是一致的,布哈林的观点不具备这种一致性。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第三个原创性发展在于,他认识到资本主义体系的特定本质决定了它被推翻的形式。在这个问题上,他完全不同于希法亭,后者认为简单地接管现有的国家机器作为无产阶级权力工具,毫无疑问是可行的。在布哈林看来,这是错误的“伯恩施坦主义”,它已经传染给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参见以上第四章和以下第十四章)。由于国家组织已经与资本主义经济融合在一起,所以现有的国家必然无法满足新生产方式的需要。“帝国主义国家”是一种只适合于资本主义最新阶段的特定的历史形式。相反,无产阶级不是控制而是必须打碎所有现存的政治形式,并通过建立适合于新社会的结构实施自己的专政
  在这里,布哈林恢复了马克思对国家的敌意的观点,并提供一种经济学的论证,在这种经济学中,能够发现与潘涅库克和其他“左翼共产主义者”所坚持的类似的政治学观点。布哈林这样做,对区分改良和革命提供了一种清晰的要素。同时,他含蓄地否认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任何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国家资本主义下,“政治”是“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之亦然。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发挥作用的、有组织的民族国家的“主体”是帝国主义国家,世界市场的关系与国家体系的关系几乎相同。

3.布哈林、托洛茨基和列宁


  正如在以上第十二章看到的,托洛茨基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包含了类似的看法:历史唯物主义需要作重大的修正。托洛茨基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结论,撇开他的消费不足论的特征,是可以与布哈林的结论相容的。除此之外,这两位理论家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布哈林强调现代资本主义的纯粹性,他没有托洛茨基理解的那种“综合发展”的概念。除了在同考茨基的争论中,布哈林没有强调不平衡发展。他当然知道世界经济中的某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先进,国家内部的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不认为这些差异在解释问题上有什么价值。相反,他强调帝国主义对现代化的影响,认为大城市中心的组织化削弱了经济落后的重要意义。这样,原始农业和先进工业通过帝国主义吞并和有组织的国家资本主义结构融合起来。布哈林认为,当前资本主义的矛盾源于它的现代性,而不是它的不完善和不完全发展。从而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他的信念——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必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列宁的立场与布哈林的立场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只在于这种关系总在变化。列宁在三个基本问题上,是赞同布哈林观点的。列宁认为,战争源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其“最高”阶段,并产生了能在先进的西方国家中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形势;第二国际中出现的机会主义并非偶然,而是源自帝国主义的本质。尽管如此,在战争开头两年,列宁同样持保留态度,他们都关注了布哈林和希法亭不同的地方。这清晰地体现在列宁对布哈林《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所作的序言中,特别体现在列宁第二年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在后一本著作中,列宁强调希法亭和霍布森的重要性,声称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论述,“恐怕都没有超出这两位作者所阐述的。
  毫无疑问,列宁认为布哈林描绘了一副夸张而又存在过度简化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图景。至少到1916年中期,列宁才接受用“国家资本主义”描述大都会城市中心的特征,他从来不认为垄断消除了单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矛盾。事实上,他坚持相反的看法:因为垄断只是部分程度上的垄断,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的利益冲突仍然存在,一旦发生危机,垄断就阻碍了市场机制达到一个新的均衡。此外,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正是俄国整体上的落后,阻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而不同的单个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地位的变化是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列宁看来,世界被“大国”完全瓜分和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成为军事对抗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像布哈林认为的那样,战争是国家内经济消除了竞争,并把它完全转移到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造成的结果。
  另外,列宁认为,布哈林的国家理论接近于无政府主义。同时,他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与考茨基的非常接近,考茨基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看作是对现存国家机器的完全控制。1917年前,列宁也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爆发的可能性,他严厉地批评了布哈林更为一般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民主问题——尤其是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变成了多余的。此外,他反对布哈林将农民排除在无产阶级联盟之外,同时认为布哈林在一些次要问题上也有失误。
  因此,尽管他们相互尊重,但列宁和布哈林的关系在战争期间是很不融洽的。在1916年末和1917年初,这两位理论家达成重要的和解,主要是列宁转向了布哈林的观点而非相反的情况。这是非同寻常的事情:因为19世纪90年代之后,列宁很难在重要的理论问题上认同其他人的观点,而且在这些年的早些时候,他的灵活性也只是昙花一现(参见以上第十一章)。在1903年与孟什维克决裂后,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理论问题上也是极其独断的,他强制性地驱逐了很多反对者。现在,在一些至关重要的观点上,他开始背离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在我们考察这一点之前,必须先研究一下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本著作写于列宁仍在与布哈林发生争执的1916年。

4.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向布哈林的转向


  列宁的以“通俗的论述”为副标题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没有什么原创性,列宁仅仅是对一些重要的机构和关系进行了概述,他认为在当时这些机构和关系能够勾画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特征。很多研究成果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研究的基础,这个小册子实际上只是列宁先前一些观点的系统化,先前的观点是以一种相对晦涩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从而很难进行评价(参见以下第6节)。列宁主要参考了希法亭的《金融资本》,相对于希法亭来说,英国自由主义者J.A.霍布森的著作也影响了列宁。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只有一次顺便提及布哈林。列宁有关帝国主义的笔记,清楚地指出希法亭存在不足之处,笔记显示,在当时,只在现代资本主义独特的寄生性这一观点上,列宁受到布哈林的影响。然而,这反映的可能是《有闲阶级的经济理论》而不是《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列宁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变化,实际上发生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出版之后。但是这部著作在列宁逝世后取得了经典地位,并因此掩盖了在列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它只具有第二位重要性的事实。
  列宁把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时候以一种更为狭义的方式使用这一术语)视为同义语。从“纯粹的经济的概念”看,帝国主义有五个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列宁文本的大部分内容,致力于对这一定义不同方面的经验证据的论述,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理论的批评,以及对改良主义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创造的“工人贵族”这一信念的阐述。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出现,不早于20世纪初。 55然而,无论是对帝国主义同竞争性资本主义的联系,还是对帝国主义不同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列宁都没有予以详细的说明,而对帝国主义根本特征背后的因果机制的分析,也往往是晦涩的。比如,在资本输出这一重要问题上,列宁提到了大城市中心积累的“过剩资本”,但却没有解释为什么缺乏内部投资机会。他以赞同的态度提到霍布森,提到他接受了长期消费不足的观点。但是,列宁在19世纪80年代与民粹主义的争论中,已阐明了这种理论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参见以上第九章)。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或其他战争时期的著述中,他没有说明他对自己早期观点已经作了修改,而且希法亭也分析资本输出,但忽视了消费不足(参见以上第五章)。希法亭和布哈林都求助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但这一点在列宁的分析中没有出现。
  在列宁那里,相对清晰的地方是他对帝国主义后果的分析。尤其是他强调世界被瓜分完毕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一再发生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不可避免。在这一点上,他的立场比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的立场更为坚定。在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时,列宁坚持认为,20世纪早期英帝国和法帝国控制的殖民地的面积,同它们的经济实力相比较要大得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德国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为了获得充足的市场,同时也为了确保得到原材料和保护海外投资的领域,德国被迫诉诸军事侵略以便能重新瓜分其他国家的殖民地。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列宁认为,在世界被瓜分完毕的背景下,持续的不平衡发展将动摇和平的基础。
  如本章上一节看到的那样,列宁赋予这些现象的重要意义,使得他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的批评远比布哈林的批评有力。同布哈林和希法亭一样,列宁认为资本的集中化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理论上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剥削世界的可能性。与布哈林和希法亭一样,列宁也承认国际卡特尔的存在,这意味着考茨基的思想并不是没有依据85但是,列宁认为,任何超帝国主义的协定都是暂时的,因为世界经济不同部分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破坏它,并带来进一步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布哈林和列宁都否定了考茨基关于经济领土的扩张仅限于正式的农业区殖民地的观点。列宁有关资本输出目的地的资料表明,殖民地在资本输出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列宁明确地承认,帝国主义的统治无需正式的政治控制,兼并不必仅限于农业区,或仅限于欧洲大陆以外的地区。同时,他十分正确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他关注的中心问题是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背景下的垄断,垄断的需要可以通过一些不涉及直接的政治控制、对农业区的统治、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殖民的方式来实现。在其他地方,列宁注意到,很多真正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一段内容可能来自托洛茨基,这段内容指出了已经融入到帝国主义中的非资产阶级的利益的重要性。这无疑与列宁早期著述中对“普鲁士”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的认识完全一致(参见以上第十一章),
  然而,在关于垄断和帝国主义扩张对欧洲工人运动影响的问题上,列宁的分析不如布哈林。虽然他们思想实质是一致的,都源于恩格斯的思想(参见以上第一章),但列宁的分析不如布哈林缜密,这不单纯是列宁用语粗糙的问题。由于没有能接受布哈林帝国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中活跃的“主体”的观点,列宁的“经济主义”更为明显。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不存在“相对自治”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进行的斡旋,而根据布哈林的分析,某些国家的“相对自治”程度是相当高的。正如我们将要在第6节中看到的那样,两种分析中没有哪种特别令人信服,但布哈林的分析要好一些。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完成后到1917年十月之间的著述表明,列宁至少在布哈林著作具有的三个其它特征上,作出了自己的类似的判断。首先,列宁明显地接受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观点,即便是他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二,他承认布哈林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分析是正确的,并对布哈林的分析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扩充;最后,列宁开始认为俄国革命必须超越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这造成了他和他自己政党中大多数人的冲突,而且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布哈林与托洛茨基的后继者们的支持,他才能够战胜“老布尔什维克”的抵制。即使在那时,他仍然要面对由加米涅夫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的右派的持续的负隅顽抗。
  列宁观点转变的原因,部分地是由于他在战争开头两年所处的地位的矛盾造成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有关现代资本主义的观点同他的政治学之间存在矛盾。列宁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信念,在俄国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形式是寄生性的和反动的,它们之间的战争威胁到文明本身。78 55那么,在什么意义上,巩固资本主义基础的革命,应当被视为进步的呢?此外,他的“革命失败主义”的逻辑认为,现存政权的军事失败将有助于革命。那么,无产阶级如何凭借已经开始崩溃的国家机器来确保自己的专政呢?进一步讲,正如我们在以上第十一章所看到的,列宁设想的“民主专政”将采取一种苏维埃结构,这意味着要摧毁沙皇专制的国家机器。那么,在无产阶级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中,我们为什么将苏维埃从“打碎”现存的国家机器——无论它的阶级本质是什么,它本身都不是苏维埃的形式——中排除掉呢?
  因此,在1914年到1916年之间,列宁主义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混合物。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好战的政权也是如此,现实的发展使列宁意识到帝国主义的概念落后于历史的发展。政府管制和中央计划的加强清楚地表明,布哈林理论中的极端主义至少指向了正确的方向。列宁的著作开始使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个术语,他认为这个术语适用于最新阶段的资产阶级社会。与此同时,他认为即使是这些新的控制手段,也无法维持物质再生产。全面战争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对世界经济联系的破坏,使许多国家濒临破产。列宁认为,这种危机在俄国特别明显,从1917年开始,他坚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扭转向混乱状态急剧转变的局面。只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措施是不够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管理机器,必须完全脱离资本的统治并服务于人民群众。
  列宁相信,战争的进一步后果,是被剥削者在反对资本主义时变得越来越团结。不但俄国的无产阶级,而且贫困的农民和被征服的民族,都逐渐认识到未能制定出社会主义政策就停止的革命,无法满足他们最迫切的要求。在列宁看来,现代资本主义既能联合不同的财产形态,也能在被压迫阶级中建立新的团结。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通过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大量的小资产阶级才能够实现他们自己的利益。
  列宁思想中的这种巴枯宁主义主题,融合了当时另一种产生于纯粹的思想过程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由于布哈林的国家理论与无产阶级专政相联系,列宁对此既感到不安又充满敌意,他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国家与革命》的发表,这部著作写于十月革命前的几个月,但是这部著作中的结论是在1917年2月沙皇专制被推翻之前得出的,这些结论是对布哈林的超越。列宁坚持认为,资产阶级国家不仅必须被“打碎”,而且必须由类似于1871年的巴黎公社那样的大众参与的民主机构来取代它。社会主义的秩序必须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从上层发展而来的管理机器和从下层产生的大众的民主机构的联盟来实现。
  列宁刚突破他先前理解的正统思想,他的新思想就得到明显的经验证明。苏维埃和工厂委员会在1917年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将俄国置于欧洲革命的前沿。列宁当时认为,首先在俄国出现的社会主义能够引发世界革命。作为无产阶级力量的具体化身,作为新的国际主义的大本营,通过集结革命战争的手段,俄国革命能够扩大到国际范围。这将使一切都变得更容易,因为这样的革命将剥夺英国和法国的重要剥削来源,打破战时同盟。
  从而,布哈林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因素被吸收到列宁主义中。然而,这种结合是不完全的,在重要的理论问题上,两个人之间仍然存在分歧。列宁的观点比布哈林的观点更为具体。当他开始接受适用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最高纲领”是当时最强大的法宝时,他并没有像布哈林那样,放弃与民主革命相关的“最低纲领”。相反,列宁认为后者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时他坚持,“最低纲领”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正如我们在以上第十二章看到的,这也是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核心思想。那么,列宁是在布哈林的影响下,成了另一个托洛茨基主义者吗?

5.列宁和“不断革命论”


  列宁的观点,在1914年后更接近于托洛茨基的观点,如我们在以上第十一章看到的,他这样做时,已经是从一个很接于托洛茨基的立场出发。“普鲁士道路”把前资本主义形式和资本主义形式整合在一起,因此“综合发展”的概念已经隐含其中。虽然把自己限制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措施中,但“民主专政”被认为能够与反对资产阶级的严厉措施相兼容。1917年,列宁走得更远,他进一步主张,任何有效的民主变革,都必须辅之以不断革命论一直坚持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基础上,列宁增加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这种专政理论似乎否定了他自己的政党学说,而政党学说正是托洛茨基以前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时集中批判的内容。革命本身是有国际目标的,但最初它必须只限于采取特定的集体主义手段,不包含直接的彻底的向社会主义转变,托洛茨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毫不奇怪,列宁战争期间的著作中,有大量的段落带有不断革命论的味道。当然,很多布尔什维克对列宁回到俄国后第一次表明他的新立场的“四月提纲”的反应,就是指责列宁的托洛茨基主义。托洛茨基在1917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他与列宁之间存在的分歧是次要的。直到1940年去世,托洛茨基一直坚持这一立场,其他很多人也赞同他的观点列宁在1919年之前没有读过《结论与展望》的事实,可以被用来为他对托洛茨基的学说存在明显的误解进行辩解。
  尽管如此,列宁和托洛茨基之间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差异,其中有些差异在革命之后成为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最明显的是,列宁1917年的著作中表达的“两阶段”革命的观点,并不同于托洛茨基两个革命相嵌在一起的概念。另外,列宁并不认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整个1917年,他都认为通过军事专政落实 “普鲁士”式的解决方法,仍然是极有可能的。真正将两位理论家区分开来的,是两者对革命的原因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正如我们已看到的,列宁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的理解,而不是通过以托洛茨基的方式重新解释俄国的“落后”,开始接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必然的。在列宁看来,认识到俄国社会形态内部的“综合发展”,无助于解释社会主义革命会成功的原因,“不平衡发展”的因果作用也仅限于国际冲突中。列宁的策略转变,包含了与俄国的内部条件相关的观点,但是它们与俄国工业化的“特殊性”无关,而与战争造成的影响息息相关。
  与托洛茨基一样,列宁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一个国际主义的理由,即如果它不能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它就可能失败。然而,在这一点上,列宁与托洛茨基存在一个重大的区别:列宁逐渐认为,大部分农民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会保持合作,因为现代资本主义造成了所有被压迫者的新的团结,为自治和经济计划提供了手段,即使在俄国落后的条件下也是如此。但是这也意味着俄国革命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外部,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内部制约因素。在这里,与托洛茨基存在的观点上的分歧,支配了1924年列宁去世后有关经济政策的争论(参见以下第十五章)。列宁将世界革命看作一个长期的进程,其中有挫折也有进步,而且在不同的国家显示出很大的差异。1917年,列宁尽管坚信俄国革命不会在很长时间内孤立无援但他有时又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被继续孤立。
  正如苏联的编辑们主张的,所有这些都不能证明列宁是“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家,但他的著作的确很容易作出这样的解释,托洛茨基的著作却不具有这一特征。20世纪20年代时,布哈林和斯大林提出,列宁对“一国社会主义”持支持态度,但他们并不像托洛茨基那么固执(参见以下第十五章)。列宁使用了国际主义术语证明十月革命的正当性,但是他也诉诸于国内形势,表明俄国可以在没有外部援助和根本性的内部冲突的情况下向社会主义前进。

6.对布尔什维克政治经济的评价


  列宁对1917年俄国实际形势的评价极其准确。二月革命呈现出一种旨在加强“防御主义”的“沙文主义革命”的特征,他早就认为这是可能的100 555;孟什维克的调和主义政策证明,把他们看作机会主义者是正确的101 555;而且由于群众及他们在政府中的领导人和苏维埃有不同的目标,如列宁预计的国内危机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形下,列宁主张,唯一的选择要么是右翼的军事专政,要么是为“和平、面包和土地”103 555进行进一步的革命。由于难以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进行合作,革命只能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继续推进(参见以上第八章)。
  早在1914年,列宁就提出,理解国际关系的宽广视角具有其合理的内核。正如以上第十一章所注意到的,存在着制约国际“秩序”形成的结构性难题;“大国”有其帝国主义目标,由此导致战争为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沃土。自1914年以来的30年,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一系列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家们正确地找到了危机的根源,危机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的本质,世界经济不但融合为一体,而且发生十分危险的分裂。
  然而,尽管布尔什维克的结论基本上符合实情,但他们得出结论时使用的经济理论不太可靠。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表达的观点,招致了蜂拥而至的批评。考虑到列宁借鉴了希法亭的观点,另外他的结论与布哈林和托洛茨基的有类似之处,所以,这些负面评价大部分也适用于他们的作品。当然,这四个理论家都存在重要的缺陷,但是,在许多批评者提出的所谓“缺陷”中,很多实际上是错误的。对列宁的批评尤为如此,批评家们往往要么没有将他有关帝国主义的著述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要么未能对这些著作中存有歧义的地方给予以足够的重视。与这些错误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是规范的学术实践被中止了,这种中止在评价一个存在较大争议的人物时是不能被宽恕的。
  由于对“政治学”的相对独立性、对民族主义没有给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人认为列宁在理解国际关系时的分析,是一种粗糙的经济主义。此外,批评者还认为, 19世纪后期,殖民化和资本输出是由不同国家各自的武力决定的。经济动机在领土兼并中往往不重要,而且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落后于对其他地区的资本输出。还有人认为,消费不足不是资本国际化的推动力,垄断也不是,因为英国作为最庞大的帝国,它的垄断最不发达。5最后,有些批评者宣称,根据列宁的观点,20世纪后半叶的去殖民化,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当是灾难性的。
  所有这些批评,都没有对列宁实际阐述的内容给予足够重视,相反,将焦点集中在反驳被建构出来的对列宁思想的刻板印象上。列宁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接受,必然地证明了他在《帝国主义论》中表达的观点。尤其是,这意味着政治学和经济学在他的视角中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同布哈林是一样的。即便如此,列宁坚持认为,“政治”因素在理解帝国主义现象时是十分重要的,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列宁一直这么认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倒是托洛茨基对当时事件的分析,由于忽略了与“政治”相关的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显得不足。列宁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但是他从没有否认被压迫族群的“民族主义”战争的重要性;他的确认识到,1914年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 对布哈林低估了被征服民族的民族情绪重要性的指责,可能是有充分根据的,但是,这是一种列宁本人也多次作过的批评。布哈林和列宁都指出了自由—民主规范,在先进资本主义地区的减弱,而重新强调了前资本主义价值的重要性。
  列宁和布哈林都没有提出帝国主义兼并的一般理论,更不用说国际关系的一般理论。他们关注的是他们各自理解的资本主义特定的历史阶段,列宁明确地将其追溯至20世纪初。由于认识到“帝国”在历史上无处不在,115 555他们的理论中丝毫没有提到19世纪的殖民化能够单独用“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经济动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尽管不是很清楚,但无论如何还是在于资本的垄断化,而不在于工人阶级的消费不足,后一点是霍布森(而不是列宁)强调的。
  列宁和布哈林都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寻求的控制,并不总是需要通过正式的殖民化来实现。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兼并目标和他们对国外的投资,也并不只限于欧洲以外的地区。列宁批评考茨基和卢森堡将帝国主义的扩张等同于对外围地区的殖民化。他专心于解释已经被“瓜分”完毕的世界可能产生的后果,而没有对世界是怎样被瓜分的进行说明。列宁坚持认为,导致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而不是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历史牵涉到的力量,不同于在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占支配地位的力量。在这一点上,他与布哈林有极大的不同,但是布哈林强调了现代资本主义下发展起来的新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竞争形式。托洛茨基甚至没有从事明确的经济学研究;他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无法再局限于民族国家的范围之内(参见以上第十二章)。这三个理论家视角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具有希法亭著作中有的欧洲中心论的特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它们与欧洲战争的联系,以及在列宁看来的欧洲民族运动在革命中的重要意义,都应该加以强调。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才开始发展以强调外围为特征的后来的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和布哈林的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否认殖民地对城市中心的生存是绝对必要的。大国需要对全世界的开发区进行垄断控制;如果去殖民化没有威胁到这种控制,就没有理由期盼资本主义的消亡。而且正如已注意到的,列宁和布哈林都认识到经济控制是比正式的殖民统治更具一般性的范畴。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的前面几章,都不怎么关注相对抽象的理论。正如后者被用于为经验研究提供指南一样,种种迹象表明,列宁是用类似的方式构思了他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理论。他使用世界经济的术语对帝国主义作了五个方面的定义,他对不平衡发展的接受,意味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可以在不同国家的集团中找到。比如,根据列宁的理论,德国在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恰恰是因为它缺少其它现代性的因素。相反的主张似乎是:英国竞争性资本主义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帝国为它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所有这些虽然都反映出不能轻易地接受对列宁政治经济学的批评,但它们也指出了列宁的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列宁关注的帝国主义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看仅仅是被松散地联系在一起。明显的错误几乎没有,通常也很难找到错误的陈述。这一特征对托洛茨基而言更为真实,他的帝国主义经济学从未以任何形式被详细地阐述过。布哈林更是如此,但是正如我们已经在本章第2节看到的那样,这是以忽视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夸大经济管理的发达形式为代价的,列宁对这种缺陷作过批评。
  尽管如此,依然可以对列宁和布哈林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异议。最明显的是,他们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是极其肤浅的。布哈林的分析事实上是自相矛盾的:他相信世界市场使工资、价格和利润率发生均等化,与此同时声称,民族国家经济中的竞争已经被消除。列宁没有能将帝国主义的不同特征清晰地联系起来,对资本输出背后力量的分析尤其模糊。他们都没有考虑在把垄断与超额利润联系起来时明显存在的问题。他们从来没有问过,在给定的工资水平和技术变动率下,垄断是如何提高总的剩余价值的,更别说回答这一问题了。这一缺陷在布哈林那里表现的更为明显,他与列宁不同,将国家垄断视为完全的垄断,缺乏对利润从竞争性部门转出的理解。简言之,无论是列宁还是布哈林,都没有提出一个适用于垄断资本主义的价格和工资理论。
  这削弱了他们有关“工人贵族”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工人贵族”是工人阶级改良主义在经济方面的中坚力量。关于帝国主义剥削和议会参与有利于工人阶级融入资本主义的这种一般性观点,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断言只有少数工人运动受到这种融入过程的深刻影响,对这种融入的机制也没有能够详细说明;假设无产阶级群众革命的完整性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列宁在分析俄国的现状时是自相矛盾的,他坚持认为高工资的钢铁工人最具抗争性,贫穷的纺织技工是最不具革命性的。而且他从来没有解释过“工人贵族”的主题是如何与孟什维克的流亡者联系起来的,孟什维克的流亡者和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官僚主义者持类似的防御主义立场,他也从未解释过这一理论是如何与他早期的,与此不同的有关无产阶级的调和主义的言论联系起来。
  存在的问题还有,布尔什维克认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带来的政治上的可能性的思想是存在矛盾的。无论是布哈林还是列宁,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实施的集权式的经济控制和无产阶级国家的分权概念之间的联系。“打碎”现有国家机器的观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直接的民主机构取代现有的国家机器和利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来的等级控制机制,都是存在困难的。用官僚手段管理经济可能会受到地方选举机构的监督,但是把管理从属于大众的控制完全是另一回事,因为它与官僚组织的本质相冲突。类似的矛盾也出现在1917年列宁对政党进行的分析中。后来,像1905年那样,列宁抛弃了《怎么办》中的模式,并且向在布尔什维克纲领后摇摆的革命群众敞开了党的大门。如何使“先锋主义”与这一实践活动相一致,列宁的任何著述中都没有正视这一问题。
  列宁也没有正视在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政治体制中,农村经济如何与城市中心的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在打碎现有的国家政权后,在消灭了地主和榨取农村的剩余价值并最终养活了城市的金融资本家后,列宁需要找到替代物。他认识到俄国的工业处于一种行将崩溃的状态,而且农村的生产者将会在土地革命的过程中实现对农业的经济控制,所以问题无疑是明显的。然而,总的来说,他太急于解释农民因客观条件产生的需要,他相信这种需要已经为所有被压迫的人奠定了新的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托洛茨基至少一直认为,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存在着时代的差异。此外,他的不平衡和综合发展概念,指出了布哈林和列宁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的重要缺陷。同希法亭一样,他们把当时德国的资本主义作为他们分析的出发点。但德国“独特”的历史产生了一些在其他地方无法被复制的新特征,包括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在一定基础上的联合,这种基础在布尔什维克理论家看来,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可以依靠的(参见以上第五章和第十二章)。列宁注意到,德国资本主义有着独特的特征,但他错误地以为,这些特征是更为“先进”的属性、而不具特定国家的属性。布哈林和列宁都认为,战时紧急状态下产生的集权式的经济控制,仅仅是在所有条件下都在有力地发挥作用的长期趋势的加速发展。因此,他们过分地强调了国家资本主义普遍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从他们的视角看,发生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是地方性的,这种特定的缺陷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任何和平时期国家经济作用的下降都不过是短暂的插曲,当战争再次爆发时则相反。从布哈林和列宁对资本主义潜在适应性的正常感觉来看,这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出发点。像托洛茨基一样(参见以上第十二章),他们偶尔也关注“超帝国主义”的可能性:单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支配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打破了其他的殖民帝国,从而削弱了垄断影响的领域;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他们并没有认真地对待这一点,而是继续强调一再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性。这样,他们就无法预测20世纪后半叶美国霸权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长期和平。当然,这本身也有可能只是暂时性的。民族资本主义在继续不平衡地发展,随着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和扮演全球警察角色的成本的上升,美国的支配地位被逐渐削弱。只有在这种非常有限的意义上,列宁的观点才能被证明是经的住考验的。



第十三章注释:
  1、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2、 参见《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注释第41。
  3、 参见《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第12-19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大会》,第163-169页;《关注自己的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失败》,第297-303页;《俄国的战败和革命危机》,《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5页;《几个要点》,第53-56页。《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268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世界政治中的转变》,第341-349页;《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917年3月4日(17日)的提纲草稿》,第1-7页。
  4、 参见《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第12-19页;《社会党国际的状况和任务》,第40-46页;《一个德国人对战争的评论》,第96-97页;《以后怎么办?》,第113-120页;《打着别人的旗帜》,第134-15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大会》,第163-169页;《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关注自己的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失败》,第297-303页;《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状况》,第304-309页;《社会主义与战争》,第319-363页。《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给波里斯· 苏瓦林的公开信》,《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312页。
  5、 N. K. Krupskaya. Reminiscences of Lenin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60) p. 277.
  6、 参见《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9页;《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
  7、 参见《社会党国际的状况和任务》,《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46页;《死去的沙文主义和活着的社会主义》,第100-107页;《以后怎么办?》,第113-120页;《打着别人的旗帜》,第134-15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大会》,第163-169页;《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左派社会民主党为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会议准备的决议草案》,第294-296页; 《1915年9月5-8日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上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52页;《用国际主义词句掩盖社会沙文主义政策》,第131-139页。《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8、 R. Hilferding, Finance Capita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10、 布哈林的重要著作是于1914年秋完成的《有闲阶级的经济理论》(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2)
  11、 Bukharin, Economic Theory, pp. 15-58.
  12、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x (Harlow: Longman. 1985) 2nd edn, p. 37.
  13、 Bukharin, Economic Theory, p. 31; M. C. Howard, Profits in Economic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1983) pp. 103- 10.
  14、 R L. Meek, Economics and Ideolog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Chapman & Hall, 1967) pp. 51, 74:J. E. King, ' Marx as a Historian of Economic Thought',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11, 1979, pp. 382-94.
  15、 Bukharin, Economic Theory, pp. 9-11.
  16、 N. I. Bukharin. imperialism and World Economy (London: Merlin, l972).
  17、 Ibid. pp. 18, 22, 25, 39, 40, 46; N. I.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State and the Transition to Socialism (Nottingham: Spokesman, 1982) p. 27.这些选集,包括布哈林1915年到1929年间的著作,本章的参考书目主要是他1917年之前的文章。
  18、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36, 87, 88.
  19、 Ibid. pp. 27, 54; Selected Writings, p. 23.
  20、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104, 168, 169.
  21、 Ibid. pp. 29, 30, 33, 45, 84, 90, 96, 97, 102, 103.
  22、 Ibid. pp. 17- 28, 39, 40, 52, 53, 80.
  23、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p. 18, 22, 27.
  24、 Rukharin, Imperialism, pp. 87, 100-4, 109, 122, 123.
  25、 列宁将克劳塞维茨的格言视为是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实质。参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页。
  26、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73, 108. 118.
  27、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p. 7, 16, 17, 27, 31.
  28、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144. 147, 149, 153; Selected Writings, p.19.
  29、 Selected Writings, pp 17, 25.
  30、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110ff, 125-8, 153ff.
  31、 M. Haynes, Nikolai Bukharin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capitalism to Socialism (New York: Holmes & Meier, 1985) p. 58.
  32、 Ibid. pp. 53-4; M. Sawer, ' The Genesis of State and Revolution' Socialism Register, 1977, pp. 215-16;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 30.
  33、 Selected Writings, pp. 19, 26.
  34、 Bukharm, Imperialism, pp. 161ff.
  35、 Ibid. pp.79. 161ff.
  36、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p. 19, 16; Imperialism, pp. 158-9,161ff.
  37、 S. Cohen, Bukharin and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26-7.
  38、 Bukharin, Economic Theory, p. 16; Imperialism, pp. 73, 133; Selected Writings, p. 32.
  39、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3, 60, 63, 74, 120, 134, 138, 142. 143.
  40、 Bukharin, Economic Theory, pp. 46-7; Imperialism, pp. 19, 27, 39, 64, 74, 80. 132; Haynes, Nikolai Bukharin, pp. 50-3, 68-9.
  41、 Bukharin, Imperialis, p. 27.
  42、 Haynes, Nikolai Bukharin, p. 27.
  43、 Ibid. pp. 15, 31-2.
  44、 Sawer, ' Genesis of State', pp. 209-14: D. A. Smart (ed.) Pannekoek and Gorter' s Marxism (London: Pluto Press, 1978).
  45、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p. 6-37.
  46、 Bukharin, Imperialism, p. 10: Haynes. Nikolai Bukharin. pp. 50-3, 68-9; R. B Day, ' The New Leviathan' in 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p. 1-lⅱ
  47、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69, 76-9, 87, 113, 115, 128, 132, 137, 153; Selected Writings, p. 22; Economic Theory, p. 18.
  48、 《为尼· 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写的序言》,《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145页。
  4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50、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51、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Krupskaya, Reminiscences, p. 332; 也可参见‘Lcnins Remarks' to N. I. Bukharin, Econom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New York: Bergman. 1971) contained in that work on pp. 211-24.
  52、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3月)》,《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203页。
  53、 《青年国际》,《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291页。Sawer,' Genesis of State' p. 215f; Cohen, Bukharin, pp. 39-41.
  54、 参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363页。《论正在产生的‘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倾向’》,《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107页;《对彼· 基辅斯基(尤· 皮达可夫)〈无产阶级和金融资本时代的“民族自决权”〉一文的回答》,第108-114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第115-170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H. Gankin and H.H. Fisher. The Bolsheviks and the World W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0) p. 213-56; Cohen, Buharin, pp. 13, 15, 23-4, 35-8, 56; Haynes, Nikolai Bukharin, pp. 54-5; Sawer, ' Genesis of State', pp. 214-15; N. Harding, Lenin' s Political Thought vol. I (London: Macmillan, 1977), p. 298 ibid vol. II (London: Macmillan, I981) p. 64; T. Cliff. Lenin (London: Pluto, 1976) vol. II, pp. 51-2.
  55、 Harding, I, pp. 249-281.
  56、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也可参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77页。
  57、 参见《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和《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3页和 Krupskaya, Reminiscences. pp. 322ff.
  58、 J. A. Hobson, Imperialism (London: Allen & Unwin, 1938) (first published in 1902). For an outline of Hobson' s views see J. E. King, Economic Exiles(London: Macmillan, 1988) ch. 6.
  5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60、 也可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61、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62、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63、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也可参见参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77页。《意大利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8页;《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破产》,第102-116页。
  64、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也可参见《以后怎么办?》,《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120页;《打着别人的旗帜》,第134-15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大会》,第163-169页;《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社会主义与战争》,第319-363页;《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一位法裔社会党人诚实的呼声》,第10-18页;《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破产》,第102-116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第69-85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
  65、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66、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155页。
  67、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也可参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327页。
  68、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6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70、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108-9, 121, 141.
  71、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155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
  72、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7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论单独媾和》,第192-200页;《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和平主义》,第223-226页;《告国际社会党委员会和各国社会党书的提纲草案》,第255-267页;《世界政治中的转变》,第341-349页;《保卫中立》,第361-632页;《远方来信(第四封信 如何实现和平?)》,《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52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
  73、 参见《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欧洲大战和国际社会主义》,第8-11页;《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第12-19页;《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7-85页。《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 第一编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农业》,《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238页;《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第254-268页;《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第1-15页;《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第16-57页。《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5页;《论单独媾和》,第192-200页;《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论修改党纲》,第362页。
  74、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也可参见《以后怎么办?》,《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120页;《打着别人的旗帜》,第134-15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大会》,第163-169页;《第二国际的破产》,第223-277页;《社会主义与战争》,第319-363页;《一位法裔社会党人诚实的呼声》,《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8页;《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破产》,第102-116页。《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一位法裔社会党人诚实的呼声》,第10-18页;《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破产》,第117-130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第69-85页。
  75、 在其他的作品中,列宁的评论中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观点,参见以下第6节。
  76、 A. Rabinowitch. The Bolsheviks Come to Power: the Revolution of 1917 in Petrograd (New York: Norton, 1978).
  77、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78、 比如参见参见《卡尔· 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95页;《打着别人的旗帜》,第134-155页;《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03页。
  79、 A. Gjllie, ' The State, the Market and the Plan', in J. Anderson (ed.) The rise of the Modern State (Brighton: Wheatsheaf, 1986) pp 172-6.
  80、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对彼· 基辅斯基(尤· 皮达可夫)《无产阶级和金融资本时代的‘民族自决权’》一文的回答》,第108-114页;《告国际社会党委员会和各国社会党书的提纲草案》,第255-267页;《致拥护反战斗争及其同投靠本国政府的社会党人斗争的工人》,第278-286页;《保卫中立》,第361-632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446页;《修改党纲的材料》,第472-493页;《战争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100页;《经济破坏和无产阶级同它的斗争》,《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225页;《实施社会主义,还是揭露盗窃国库的行为》,第286-288页;《政论家札记(农民和工人)》,《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112页;《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第181-225页;《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6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
  81、 《远方来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57页。《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彼得格勒市代表会议文献》,第235-263页;《真诚的护国主义的内容表露出来了》,第314-316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第339-446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决议的引言》,第447-450页;《论坚强的革命政权》,《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9页;《经济破坏迫在眉睫》,第74-76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消失了吗?》,第127-130页;《全俄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第136-156页;《关于同经济破坏作斗争的几项经济措施的决议》,第163-165页;《资本家在嘲弄人民》,第201-204页。《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264页;《经济破坏和无产阶级同它的斗争》,第232-234页; 《执政和负责的党》,第328-330页;《危机日益临近,经济破坏日益严重》,第370-372页;《政论家札记》,《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129页;《论妥协》,第130-136页;《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第181-225页;《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第158-165页;《寄语彼得堡布尔什维克》,《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122页; G. Garvy, ' The Origins of Lenin' s Views on the Role of Banks in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History o f Political Economy, 4, 1972, pp. 252-64.
  82、 《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瑞士社会民主党内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任务》,第204-215页。《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264页;《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Cliff,Lenin ,p56, 220ff;A. Brewer, Marxist Theories of Imperiali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pp. 90, 97; A. G. Meyer, Leninism (New York: Praeger, 1962) pp. 29, 47, 115, 126-9; V. Kiernan, Marxism and Imperiali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4) pp 8-9, 46-8.
  83、 This is traced by Sawer, ' Genesis of State'. See also Harding, Lenin' s Political thought, vol. II, pp. 92-141; Cohen, Bukharin, pp. 42-3; Haynes, Nikolai Bukharin, pp. 26-7.
  84、 《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6页。
  85、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6页。Garvy, ' Origins' .
  86、 《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363页。参见《不应当怎样写决议》,《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7-108页;《在第二届国家杜马中关于土地问题的发言稿》,第120-154页;《俄国革命的长处和弱点》,第186-195页;《孟什维克的策略纲领》,第221-236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关于战争问题的根本原则》,第243-252页;《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第313-333页;《远方来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57页;《告被俘同志书》,第77-83页;《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第84-93页。《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170页;《路易· 勃朗主义》,第127-130页;《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纲领草案)》,第150-18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彼得格勒市代表会议文献》,第235-263页;《一个根本问题(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的社会党人是怎样谈论的)》,第298-302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第339-446页;《必将到来的灾难和不讲分寸的诺言》,《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109页;《资本家是怎样吓唬人民的?》,第120-122页;《论‘擅自夺取’土地(‘社会革命党人’的糟糕论据)》,第131-135页。《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264页;《谈谈实质性论战的好处》,第281-282页;《波拿巴主义的开始》,《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49页;《论妥协》,第130-136页;《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第181-225页;《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6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布尔什维克能保住国家政权吗?》,第282-331页。 Krupskaya, Reminiscence, p.335.
  87、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170页;
  88、 I. Deutscher, The Prophet Arm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 pp.256-9; Cliff, Lenin, pp. 124, 132, 135.
  89、 Meyer, Leninism, p 170; B Knei-Paz,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Lenin Trortsk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172; M. Lowy, The Political of Combined and Uneven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1981) pp. 61-4; D Hallas, Trortsky ' s Marxism (London: Bookmarks, 1984) p. 17; E. Mande Trortsky(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9) p. 20.
  90、 《论革命的两条路线》,《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3-99页。《齐赫泽党团及其作用》,《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300页。 Harding, Lenin' s Political Thought. vol II,p. 75; T. Cliff, Lenin (London: Pluto, 1975) vol. I, p. 207.
  91、 《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俄国革命中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4-70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446页;《论策略书》,第135-149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彼得堡委员会会议文献》,《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197页。
  92、 Rabinowitch, The Bolsheviks.
  93、 《论策略书》,《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149页;《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第189-204页;《战争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100页;《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6页;
  94、 参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363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446页;也可参见《全俄农民代表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文献》,《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96页。《在工人合作社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2月9日)》,《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348页。参见《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的讲话》,《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在全俄服装工业工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8-324页。《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6-7月)》,《列宁全集》第42卷,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全集》第43卷,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392页。
  95、 《社会党国际的状况和任务》,《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46页;《卡尔· 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第47-95页;《论革命的两条路线》,《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3-99页。《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 第一编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农业》,《列宁全集》第27卷,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238页;《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纲领草案)》,《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18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彼得格勒市代表会议文献》,第235-263页;《农民代表大会》,第268-271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临时政府1917年4月18日(5月1日)的照会引起的危机的决议》,第290-291页;《一个根本问题(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的社会党人是怎样谈论的)》,第298-302页;《真诚的护国主义的内容表露出来了》,第314-316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第339-446页;《给全俄农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公开信》,《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45页;《我党在革命前就战争问题发表过哪些声明》,第71-72页;《战争与革命》,第77-100页;《论‘擅自夺取’土地(‘社会革命党人’的糟糕论据)》,第131-135页。《三次危机》,《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8-412页;《论立宪幻想》,《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2页; 《政论家札记(农民和工人)》,第104-112页;《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第181-225页;《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6页;《革命的任务》,《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157页;《俄国革命和国内战争》,第166-180页;《布尔什维克能保住国家政权吗?》,第282-331页;《论修改党纲》,第344-372页;《给同志们的信》,第390-410页;《社会革命党对农民的又一次欺骗》,第420-425页。 Krupskaya, Rerminiscences, pp.117-19, 390ff; Garvy, ' Origins’.也可参见注释第82。
  96、 《危机成熟了》,《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278页; Krupskaya, Reminiscences, pp. 341ff.
  97、 《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368页;《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268页。《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第86-97页;《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第313-333页。
  98、 《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前言》。
  99、 有关这个问题重点参考Rabinowitch, The Bolsheviks.
  100、 《几个要点(编辑部的话)》,《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3-56页;《真正的国际主义者:考茨基、阿克雪里罗得、马尔托夫》,第57-63页。《远方来信》,《列宁全集》第29卷,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57页。《我党在革命前就战争问题发表过哪些声明》,《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1-72页。
  101、 《布尔什维克能保住国家政权吗?》,《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331页。 M. Liebman, Leninism Under Lenin (London: Merlin, 1975) pp. 164, 173; O. Radkey, The Agrarian Foes of Bolshev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8); J. D. Basil, The Mensheviks in the Revolution of 1917 (Columbus, Ohio: Slavica Publishers, 1983).
  102、 《1917年3月4日(17日)的提纲草稿?》,《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远方来信》,第9-57页。
  103、 《波拿巴主义的开始》,《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49页;《革命的教训》,第50-65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年10月16日(29日)会议文献》,《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6-389页; Liebman, Leninism, pp. 167, 174.
  104、 Rahinowitch, The Bolsleviks; Liebman, Leninism.
  105、 L. G. Churchward研究了学术性不足的情况,参见L. G. Churchward, '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Lenin' s Imperil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V. 1959, pp. 76-83, and E. Stokes, '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lonial Expansion and the Attack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mperialism: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 Historical Journa, XII, 1969, pp. 285-301.
  106、 J. A. Schurnpeter, Imperialism and Social Classes (New York: Kelly, 1951); Kiernan, Marxism, pp. 17, 27, 54, 93.
  107、 K. E. Boulding and T. Mukerjee (eds) Economic Imperili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 B. Warren, Imperialism: Pioneer of Capitalism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80); D. K. Fieldhouse, The Theory of capitalism imperialism (London: Longrnans, 1967); 也可参见Stokes. '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lonial Expansion'.
  108、 Boulding and Mukerjee, Economic Imperialism.
  109、 G. Lichtheirn, Imperialism (London: Allen Lane, 1971) p. 115.
  110、 参见注释第72和73; Churchward, '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pp. 78 -9, 82; Stokes, '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lonial Expansion', pp. 291ff, Lenin made clear that hi imperialism was confined to economic analysis; 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111、 尤其是参见L.Trostky, The Bolsheviks and World Peace (Westport,Conn: Hyperion, 1973; written in 1941.
  112、 《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77页。《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 第一编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农业》,《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238页;《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113、 参见注释第54.
  114、 参见注释第73和Bukharin, Selected Writings, pp. 6-37.
  115、 《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112f, 119.
  116、 《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70页; Stokes, '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lonial Expansion', pp. 288-9,
  117、 参见注释第71、72..
  118、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5页。J. P. Nettl, Rosa Luxembur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vol. II, p. 533.
  11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
  120、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
  121、 参见《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112页;《打着别人的旗帜》,第134-155页;《论单独媾和》,《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200页;《论修改党纲》,《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372页; Trotsky, The Bolsheviks: Stokes, '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olonial Expansion', pp. 299-300.
  122、 L. Trotsky. The Permanent Revolution (New York: Merit, 1969); S. Heitman,' Between Lenin and Stalin: Nikolai Bukharin' in L. Lahedz (ed.) Revisionnism(London: Allen & Unwin, 1962) pp. 77-90.
  123、 《战争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100页;
  124、 《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333页;
  125、 《怎么办?》,《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3页。《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4页;《走上直路》,《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论目前思想混乱的某些根源》,《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141页;《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319页;《论调和分子或道德高尚的人的新派别》,第334-354页。《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339页;《问题的症结》,《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5页;《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77页。 Krupskaya, Reminiscences, p.11 Liebman, Leninism, pp. 30, 71.
  126、 Harding, Lenin' s Political Thought: vol. 1. pp. 230-45; Harding,Lenin' s Political Thought, vol. II, pp. 84-141; Cliff, Lenin vol. I, pp. 168ff, 232; Cliff,Lenin, vol. II, pp. 157-60; Liebman, Leninism, pp. 45, 85ff, 148, 191-209; R. Miliband, Class Power and State Power (London: Verso, 1983) pp. l54- 66.
  127、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文献》,《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446页。
  128、 Bukharin, Imperialism, pp. 13, 120, 139, 144-5;《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213页。《告国际社会党委员会和各国社会党书的提纲草案》,《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267页;
  129、 B. Rowthorn, Capitalism, conflict and Inflation (London: Lawrence& hart, 1980) pp. 48-78: E. Mandel, Europe Versus America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0); E. A. Brett. The World Economy since the War (London: Macmillan, 1985); P. Armstrong, A. Glyn. and J. Harrison, Capitalism Since World War 11 (London: Fontana, 1984); N. Harris, The End of the Third World(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6).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