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红”色的转折——苏联东欧变局(刘荣锦,1992)

四篇 苏联因素及苏联变局


二十一、苏联经济形势



  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上台,4月召开苏共中全会,提出“加速战略”,企图把苏联经济从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代”挽救过来。但事与愿违,戈氏一伙统治底下,苏联经济每况愈下,1990年更陷于全面崩溃状态。以下是一些具体数字(表21.1)。

表21.1:苏联经济形势,1961-1990年/年均增长率(%)
 61-6566-70 71-7576-8081-85 868788 8986-8990
净物质生产6.57.8 5.74.43.5 4.12.33.7 2.53.15-4
劳动生产率5.56.8 4.63.33.1 /// ///
总消费(不变价格计)// 5.84.72.7(81-84) /// ///
人均消费(不变价格计)// 4.43.32.1 /// ///
投资// 7.03.33.5 //-7 -6/20
国防开支// 4.02.0(76-82) /// ///  
按:①劳动生产率等于净物质生产增长率除以职工人数增长率
②1971-85的投资数字为毛额,1988-90的数字为净额。

  资料来源:1961-85年各项数字(总消费一列除外),爱·晓域特(EDVARD A.HEWITT),《改革苏联经济:平等对效率》(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EQUALITY VS EFFICIENCY)(华盛顿,1988),页52,转引自乔·白拉锡卡(GEORGE BLAZYCA),《苏联:改革的经济压力》(“THE USSR:UNRELENTING ECONOMIC PRESSURE FOR REFORM”),载《资本与阶级》(CAPITAL AND CLASS),第38期(1989年夏季号),页32。根据史洛基思蒂,同,页68-70,1976-80净物质生产年均增长率及投资年均增长率先后为4.2%和3.4%,而非上述的4.4%和3.3%;除此之外,1966-85的其他各项数字与上述相同。1971-85总消费数字见史洛基思蒂,同,页71。[1]1986-88年净物质生产增长率数字见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欧洲经济调查1987-88》(ECONOMIC SURVEY OF EUROPE 1987-88)(日奈亚,1988)及《东欧市场》(EAST EUROPEAN MARKETS),1989年2月10日号,转引自白拉锡卡,同,页32及36。1989及1990年净物质生产增长率及1988-90年投资增长率见《经济学人》,1990年12月22日号及1991年4月6日号援引国际货币基金会统计数字。

  柯锡金(KOSYGIN)1965年进行经改,把净物质生产年均增长率从1961-65年6.5%提升至1966-70年7.8%。但1971年开始,增长持续放缓。虽然以“停滞”来形容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上半叶的苏联经济,乃夸大其词,但15年来经济一直一蹶不振,则是无从回避的事实。况且,生产技术上,西方国家的“微型软件革命”把苏联愈抛愈远。直到七十年代中叶,印度对苏联贸易以出口原料和进口工业品为主。但此后,印度一些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追上苏联,开始向苏联输出。[2]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头四年半,增长放慢趋势没有扭转,人民生活水平萌出恶化的苗头[3],但直到1989年,经济仍然属于相对稳定,未出现滑坡。1990年的崩溃,是整个苏联和东欧政治形势出现突变的结果,而戈尔巴乔夫经济及政治政策上的失误也起了加速作用。这点下又会有所论述。
  表21.1显示,七十年代下半叶,政府大力压缩投资和国防开支,两项开支増长率先后下降53%和50%。相比下,人均消费増长率仅下跌25%。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卡特政府重新把军备竞赛升级。这迫使苏联提高积累率,因而令1981-85年的人均消费增长率比1976-80年下降36%。有关这个情况,以下是一些详细资料(表21.2)。

表21.2:消费和净投资占国民收入比率
 按不变价格计 按当年价格计
 19811982 198319841981 1982
消费0.7560.738 0.7360.735 0.7660.738
净投资0.2440.262 0.2640.265 0.2340.262
资料来源:史洛基思蒂,同,页93-94。

  一方面,生产增长率不断下降,另方面,军备竞赛升级又迫使政府提高积累率。这对苏联经济带来巨大压力。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统计,净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收入比率从六十年代的17%一直持续上升到1988年的26%。[4]
  1981-85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平均低于国民收入2.5%。(按:美国1988年财赤为国民收入3%。)1986年,上述比率突然升至多于6%。1988年更达10%。[5]虽然国家各项补贴庞大,例如,食物价格补贴约占财政收入15%,1990年达1,200亿卢布[6],1989年底以前,财赤不断上升主要是经改给企业让利的结果。1985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47%;1989年下降至38%。[7]1989年,财赤达920亿卢布,虽比预算1,200亿为低,但仍创历史最高水平。[8]根据财政部长华·奥尔洛夫(VLADIMIR ORLOV)及国家银行行长格拉先科(GERASHCHENKO)向国会提交的报告,1990年的数字回落到580亿布。[9]这是苏联经济于1990年唯一令人较为“欣慰”的事项。
  政府应付财赤的办法是增加货币供应。1989年货币供应比上年增加183亿卢布;1990年1月至9月再增230亿。[10]货币供应暴升自然导致通胀。1986年通胀率为6.2%;1987年为7.3%;1988年为8.4%;1989年为12%至20%(非官方估);1990年达18%至20%(非官方估计)。[11](按:1991年1月政府提高零售价格以前,通胀缘于自由市场价格上升。)
  按政府预算.1991年财赤将为267亿[12],占国民收入比率3%。[13]但首季数字已达511亿。[14]有关财赤情况于1990年有所改善后再次转趋恶化的原因,下文会有所分析。
  1987年开始实行的《企业法》给企业增加工资及发放奖金方面很大自由。1988年工资上升8%;1989年增长12%。[15]但消费品生产与居民货币收入形成反方向发展,民间积存大量需求无法满足的卢布。按官方数字,1990年初,总额突破1,000亿大关,达1,047亿;1990年底上升至1,327亿。[16]据一些非正式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达5,000亿之巨,超过一年的总零售额。[17]
  1989年以前,苏联外部收支情况令人满意。以下是详细数字(表21.3至21.5)。

表21.3:苏联硬货币来往账平衡(十亿美元)
 7576 777879 808182 838485 868788 8990
对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平衡// /// 2.4-0.70.6 2.57.5-0.6 /// //
总贸易平衡// /// 3.4-0.74.3 6.24.10.7 >48<5 0-6
来往账户平衡-6.1-3.9 -1.3-1.70.6 3.6-0.84.1 6.14.30.6 >272 -4>-10

  资料来源:1975-85年,史洛基思蒂,同,页32及45。1986-90年,《经济学人》,1991年1月19日号,页46援引国际货币基金会数字(按:由于《经济学人》以图表显示,故上述仅为约数)。

表21.4:苏联硬货币外债(亿美元)
 7071 747576 777879 808182 838485 90
毛额2518 59114/ 177172172 178209200 205216252 542
净额/6 1716101 11211291 9612599 108105145 430
按:净额相等于毛额减去苏联在西方国家的硬货币资产。

  资料来源:1970-85年数字,史洛基思蒂,同,页34及50。1990年毛额为官方数字(《南华早报》,1991年7月18日);净额见《经济学人》,1991年3月9日号,页80。

表21.5:苏联偿债率(%)
727475 777980 818283 8589
171523 27248 988 14>25

  资料来源:1972-85年,史洛基思蒂,同,页41及64;1989年,《经济学人》,1990年5月19日号,页80。

  可见,八十年代以来,直到1988年,苏联硬货币贸易及硬货币来往账户均有盈余;硬货币外债及偿债率均处于低水乎。政府1988年开放外贸,允许15,000个企业独立从事外贸,进口由此迅速标升。[18]1989年,硬货币来往账户马上转盈为亏,1990年赤字超过100亿美元。1989年,偿债率越过25%水平。1991年1月至5月,迟还款项达15亿美元。[19]
  除进口猛升外,导致外部收支环境转趋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出口下降。这与经济于1990年出现严重滑坡有密切关系。一向以来,石油出口占苏联硬货币收入约四成。1990年石油产量下跌6%。[20]1991年1月至5月,出口猛挫49%。[21]




[1] 以上见葛·纳田(GERT LEPTIN)及万·梅尔沙(MANFRED MELZER),《东德工业改革》(ECONOMIC REFORM IN EAST EAST GERMAN INDUSTRY)(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页XV-XVI及页4。

[2] 同上书,页7。

[3] 同注1,页6。

[4] 同上注。

[5] 同注1,页9。

[6] 同注1,页11。

[7] 同注1,页163。

[8] 同注1,页164。

[9] 同注1,页75-77。

[10] 同注1,页78。

[11] 同注1,页164。

[12] 同注1,页161。

[13] 史洛基思蒂,同,页197。

[14] 同上注,页198。

[15] 同注1,页175-6。

[16] 同上注。

[17] 同注13,页69。

[18] 同注13,页71。

[19] 菲·彼里逊(PHILLIP J.BRYSON)及梅尔沙,《东德经济的结束》(THE END OF THE EAST GERMAN ECONOMY)(伦敦,1991),页32。

[20] 同上注,页26。

[21] 同上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