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毛齐华回忆录《风雨征程七十春》

前 言



  毛齐华,又名毛品贤,上海市嘉定县人。印刷工人出身。早年投身大革命,于五卅运动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领导上海印刷界工人参加五卅运动;在上海、武汉创办中共中央地下印刷厂。大革命失败以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任联共该校支部局成员;其间秘密接受共产国标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专门训练。1930年回国后,在上海中央特科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赴延安,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委员长、陝甘宁边区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主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常委、中共晋东南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太行区委常委兼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共上海职工运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任中央劳动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主席等职。他一生的革命经历丰富而曲折,是70多年来中共党史上不少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毛老在回忆录中所谈到的诸如创建党的地下印刷厂和中央特科秘密电台,莫斯科中山大学“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说的由来真相,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上海工人运动,特别是“上电王孝和事件”的内幕等,以当事人提供的如今已鲜有人知的第一手权威性见证,澄清和匡正了曾广为流传却又似是而非的失实之说,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他熟悉党中央的许多领导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对这方面的情况在回忆录中也时有翔实生动的记述。至于毛老自己的生平事迹,更是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共产党员虽历经险风恶浪,却始终百折不挠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因此,这部回忆录的整理出版,不但为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运史,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而且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毛老自1983年从浙江省政协主席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发挥余热,整理编撰生平革命经历的回忆录,以传诸后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此,他广泛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回忆查证的参考。但因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难以亲自执笔撰写。1982年,原省委党史办公室的叶炳南同志根据毛老的回忆,曾记录整理过一篇《我所知道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斗争的情况》的回忆录,但没有正式发表过。而有关毛老其它各个时期的革命经历有的虽有人帮助记录整理过,但不完整;有的尤其是抗战以后的情况则未形成过文字资料。1993年,毛老向中共浙江省委和省政协领导提出,希望组织上能指派专人,记录他口述的回忆内容,并协助系统整理编撰成文。省有关领导十分重视此事,不久即指定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高三山、朱健和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叶炳南等3人,组成毛齐华回忆录整理编撰小组,承担这一光荣任务。

  近3年来,我们在为毛老时断时续地记录整理回忆录的日子里,看到耄耋之年的毛老依然耳聪目明、记忆清晰,十分健谈。一个走过了70年风雨历程的革命老人,对历史和人生自有独到、深刻的认识。他讲述的内容真切生动,意味隽永,给人以深思和教益。

  我们在整理编写时,忠实于毛老的口述,坚持存真求实的原则,每完成一部分即送毛老亲自修改、审定。3年中,我们数易其稿,终于成为现在的样子。虽然它在文字和结构上尚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但在内容的真实性方面,相信是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的。

  在本书将定稿付梓时,从北京寄来了薄一波同志所题写的书名墨宝。这是薄老应毛老的约请而写的。益显本书资料的珍贵。

  非常遗憾的是在此书定稿后,毛老竟一病不起,于今年3月1日与世长辞,未能见到这部他晚年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回忆录。

  记录编撰小组的具体分工是,高三山:第一至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朱健:第六至第八部分;叶炳南:第四和第九、第十部分,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稿工作。


毛齐华回忆录整理编撰小組
1997年3月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