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马克思主义与人性(1998)

中文版序言



  本书的许多章节都是以前单独撰写的论文,因此每章都自成体系,可以单独阅读。然而,这也意味着,各章节内容可能偶有重复。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人类生活中工作的哲学问题,这部分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大量失业及其所引起的工业活动背景中写成的。虽然中国当今的经济情形已大不一样,而且英国现在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在这部分所探讨的那些哲学问题却具有恒久的意义。因为,正如我所言,马克思哲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把人看成本质上的生产性存在物,并且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解放和自我实现的活动,至少是这样一种可能性的活动。

  第二部分集中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德含义,特别是其人性的观点。近几年来,在英语世界的哲学家中,这是激烈论争的主题。这种争论主要有两种立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本质主义”、或者说“反人性”的一种形式,它们都反对人性的观念。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将导致无法接受的相对主义,而且为了为其社会批评理论提供价值基础,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一种普遍人性的观念。

  但是,人们常常认为这就是唯一的选择,而它们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涉及一种人性明显的历史理由。依照这种观点,人性(我们的基本需求、基本权力和基本能力)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普遍的,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此外,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纯粹偶然的事件、也不是完全意外的事实,它是我们人类特征的基础,也是我们的本质部分。而且这种变化的特殊过程也不是一个完全偶然的事情,它受历史规律的支配。这些观点,我认为,既不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也不会导致站不住脚的普遍主义,只会是人性的一种历史形式。

  第二部分就是在这种争论的背景中写成的。首先,我集中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以人性和道德价值的历史方法为基础的,但是,这并不会陷入纯粹的相对主义。我与之辩论的主要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追随者,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人性和人类价值的普遍性观念。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倾向于充分强调人性的历史特征,而对人类的普遍需求和普遍价值并没有进行足够清晰的考察。

  当然,具有普遍的人类需要,而且具有来自这些需求的普遍价值。我们坚持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历史的并不是要否认这一点。更明确地说,我们并不是要否认人类也是具体的、肉体的存在。我们既是历史的存在又是具体的存在,而且我们都是以他者的存在为基础的,单独一方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然具有普遍的、相对不变的人类特征,比如生物特征〔注:我说“相对不变”是因为生物特征也是要变化的,但是进化而不是历史时间的衡量。〕。例如,人类对食物和水的需求就是普遍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生物器官所必需的。但是,这种生物上的普遍性只是人类需求中最抽象、最一般的方面。我们要探讨的人性远非这些。在社会解释的基础或道德价值的基础上,如果人性要起到其正确的作用,我们就必须陈述人性的更多内容。这就是人性在社会理论和道德思想中所起的根本作用。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说明这些观点并为之辩护。我很高兴在中国现在找到了新的读者,我相信这些观点在那里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社会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尽管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中国还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本书在这里讨论的意义是,这种发展进步不仅在物质和经济方面看得见,而且在人类道德方面也可看出。

  非常感谢魏小萍博士对本书翻译的支持和安排,非常感谢冯颜利博士翻译本书。

肖恩·塞耶斯
2004年8月于
坎特伯雷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