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万毓泽《马克思主义》(2021)

1. 影响深远但众说纷纭的「马克思主义」



  没有任何一种思潮,像马克思主义一样拥有如此广泛且历久不衰的影响力。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或革命者,也成为许多政党甚至政权高举的旗帜;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几乎无所不在,从哲学、美学、文学、神学、文化研究、(社会)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传播学到法学,都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与批评者;就连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部分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宣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发。
  然而,也没有任何一种思潮,经历了如此丰富的理论与经验拓展,有如此多的版本与变体,以及如此多的(在论敌眼中的)「扭曲」甚至相互矛盾。以下仅举其荦荦大者:古典马克思主义(classical Marxism)、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structuralist Marxism)、黑格尔马克思主义(Hegelian Marxism)、分析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rational choice Marxism)、文化马克思主义(cultural Marxism)、自由放任马克思主义(libertarian Marxism)、自主马克思主义(autonomist Marxism)、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humanist Marxism)、开放马克思主义(Open Marxism)、黑色马克思主义(Black Marxism)、后殖民马克思主义(postcolonial Marxism)、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feminist Marxism)、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psychoanalytic Marxism)、生态马克思主义(ecological Marxism)、社会学马克思主义(sociological Marxism)。此外,还有反映各地区历史与文化特殊性的区域性马克思主义,如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国马克思主义、英语世界马克思主义(Anglophone Marxism)、法国马克思主义、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拉美马克思主义、非洲马克思主义、印度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等等,不一而足。
  根据Mandel(1994: 9-10)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以下因素综合发展的成果:(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社会与历史学说);(2)政治解放运动的发展;(3)自我组织的工人运动;(4)马克思之前的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如「空想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至少)包含两大核心内容:解释性社会理论(explanatory social theory)和规范性政治哲学(normative political philosophy)(cf. Boucher, 2012: 2)。历史唯物论、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等学说属于前者;对「异化」的批判、人的(自我)解放与自由发展、对「自由人联合体」与「共产主义」的讨论等属于后者。
  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独有的影响力也与这两大核心内容有关:首先,改革者或革命者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机制为何?解释性的社会理论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其次,理想的社会具有哪些特质?如何矫治社会的沉疴?如何从此岸的「必然王国」走向彼岸的「自由王国」?这类问题则可由规范性的政治哲学提供方向。
  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各自在不同的层面继承、发展或调整了马克思的学说。除了学院派的马克思主义外,许多流派的马克思主义都试图与政治社会运动紧密结合,并在结合的过程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实践与政治面向,介绍时势必得在一定程度上剖析其发展的政治脉络。大体而言,影响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键时间点包括:(1)1883年(马克思过世);(2)1917-1923年(俄国革命与德国革命);(3)1945年(二战结束与冷战开始)(4)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匈牙利革命);(5)1960年代中后期(蔓延全世界的政治与社会抗议运动);(6)1989-1991年(「共产主义」集团的瓦解);(7)1990年代后期以后(「全球正义运动」、「争取另一个世界的运动」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以下从马克思与恩格斯说起。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