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奋勇斗争的年代(2010)

32.无法无天的管理层



  1980年1月2日,钢铁工人发动了罢工,这是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首次遭遇重大的工业挑战。在公共部门工资谈判期间,为了对抗高达20%的通货膨胀,各家钢铁工会要求加薪17%。管理层宣布,只能加薪2%,而且还要关闭一系列工厂,并裁员52000人,于是,最主要的钢铁工会——钢铁业工会联合会(钢联,ISTC)发动了全面罢工。这个关厂计划是根据英利的复兴计划制定的,政府为了落实这个计划,还特地把伊恩·麦克格雷戈从英利调到了英国钢铁公司(英钢,BSC)。
  钢铁工人的战斗力是惊人的,要知道他们在1926年以后就没有举行过全国性罢工了。钢铁工人针对钢铁股东、码头和私营钢铁厂布置了飞行纠察队,还在哈德菲尔兹[1]和希尔内斯[2]设置了群众纠察队。在阿瑟·斯卡吉尔率领的约克郡矿工大队的帮助下,钢铁工人最终封锁了哈德菲尔兹。要求举行总罢工以阻止钢铁业关厂的呼声非常强烈。就连工会右翼领袖,比如钢联的比尔·瑟斯[3],还有铁路工会那个臭名昭著的希德·维尔[4],都提出了这个主意。威尔士工会大会也号召举行全威尔士总罢工以阻止钢铁业关厂;但是,当工会大会号召在1月28日举行24小时的全国总罢工,以声援钢铁工人时,威尔士工会大会却落在了后面。
  撒切尔态度强硬,绝不退缩。其实,保守党正在制定对付工会的计划,即“里德利计划”。这个计划的作者是伊顿公学毕业生、撒切尔分子、内阁大臣尼古拉斯·里德利[5](工党议员塔姆·达利耶尔[6]曾在伊顿给他当过跟班[7]!)。里德利辩称:对付工会的最好方法,就是挑出一个重要的产业,然后不计代价,彻底打垮这个产业的工人,以儆效尤。钢铁工人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围绕着1979年度工资调整而进行的斗争


  与此同时,英利轿车的工资斗争正在发酵。在德里克·罗宾森还没被解雇的时候,英利联合委员会在九月举行会议,讨论了1979年度工资调整的问题——这是实行公司谈判制度以来的第二次工资调整——并通过了这样的要求:给全体工人加薪24英镑,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5小时。
  9月19日,联合谈判委员会把这个要求递交给了管理层。管理层提出,给绝大多数工种加薪5%,给技术工种加薪10%。这个建议差得可笑,可是它还附加了厚达92页的要求和规定——后来被叫做《92页文件》。接受了这个文件,就会摧毁奠定了英利的劳动条件的各项协议,其中包括产业工程协议(Industrial Engineering Agreement)、临时停工协议(Layoff Agreement)、工人调动协议、还有覆盖了就业问题的每一方面的几十项局部协议。
  如果工人接受了这个文件,管理层就可以利用他们选定的任何一种测量方法,单方面地决定劳动速率。按照现行的临时停工协议,每一个季度中,在由工厂外的罢工而导致的停工期间,工人可以领取56小时的工资,工资按照正常的80%计算;但是,公司现在要把这个条件改为“由英利公司之外的罢工而导致的停工期间”,这样就会让这个协议大打折扣。
  围绕这个文件的谈判拖了很长时间——在谈判期间,德里克·罗宾森遭到了资方的打击,被解雇了——一直进行到了第二年。1月14日,星期一——钢铁工人罢工半个月后——爱德华兹对工会方面说,如果工会方面不接受《92页文件》,他就会强行实施。联合谈判委员会拒绝了他的要求,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工人通过投票决定要不要举行罢工。
  2月12日——再过几周,长桥工人就要为了保卫德里克·罗宾森而举行群众大会了——罢工投票的结果公布了。《92页文件》以70174票反对、28623票赞成而遭到驳回。爱德华兹挨了狠狠一记耳光。但是,联合谈判委员会却退缩了。他们决定,再给爱德华兹两个星期时间,让他好好考虑一下!我们马上发现,虽然我们在罢工投票中获胜了,但是我们还得发起一场运动,让罢工投票的结果贯彻下去。

与钢铁工人团结一致


  面对着罢工投票的结果,爱德华兹继续重申他的威胁。
  3月7日,召集者会议在坎利召开,讨论了如何应对罢工投票的结果。考利装配厂的会员代表们认为,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只要贯彻执行这个决定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让英利工人跟钢铁工人共同斗争。双方同时行动,就能增强双方的力量,并向撒切尔政府发起强力的挑战。这并不难理解。
  在参加坎利会议之前,我们就已经决定要同钢铁工人直接联系。托尼·理查森和我乘车前往谢菲尔德附近的斯托克斯桥[8],去找罢工委员会。他们非常希望能同英利工人并肩战斗——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开辟第二战场。当天下午,他们邀请我们在谢菲尔德市政厅的群众大会上讲话。我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我们向钢铁工人解释说,我们的联合谈判委员会已经决定,要为了工资要求而举行罢工,但是,只有他们愿意贯彻这个决定,我们才能跟钢铁工人并肩战斗。我们和钢铁工人都参加了同一轮公共部门工资谈判,正在对抗同一个政策。
  群众大会结束后,钢铁工人罢工委员会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去坎利召集者会议请愿,要求采取共同行动。
  3月7日那天,考利和长桥的英利工人乘坐几辆巴士,去向坎利会议请愿,跟他们一起请愿的还有两车的约克郡钢铁工人,他们要求会议定下罢工日期,让英利工人和钢铁工人能够共同斗争。然而,会议开始后,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了。杰克·亚当斯——罗宾森被解雇后,由他接任长桥召集者——上台时明确表示了他的态度。会议甚至不让钢铁工人上台发言。会议决定,“目前”不宜执行罢工的决定,而要继续与爱德华兹谈判!他们说,由于钢铁工人罢工导致了停工,“目前并不是罢工的好时机”!
  爱德华兹并不想接见联合谈判委员会。他跟英利各工会的总书记们会面,对他们发出威胁:如果执迷不悟,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于是,联合谈判委员会决定“原则上”贯彻罢工投票的决定——但是,要等到停工结束后才开始罢工。也就是说,必须等到钢铁工人罢工结束之后!
  过了好几天,罢工日期还是没有定下来,爱德华兹便抓住这个机会,在3月25日那天宣布,不顾罢工投票的结果,强行推行《92页文件》。他给全体英利工人写了一封信,通知他们说,一揽子方案将在4月8日开始实行。凡是在4月8日报到上班的人工人,均被视为已经接受了加薪5%的条件,并接受了关于新的工作条件的一揽子方案。凡是不来上班报到的工人,都会被解雇。这封信是这么写的:
  1980年4月8日或9日(视各工厂的放假时间而定),你们的现行雇佣条款将根据附带的文件中的规定而进行变更。其它方面的条款不受本次改动影响。如果你们在1980年4月8日当天或日后上班报到,即被视为接受了新的条款。
  我们相信大多数雇员都同意公司急需提高效率、加强合作……因此,必须明白这一点:企图以任何形式的捣乱行为阻止条款实施的雇员,都将受到纪律处分……
  面对这种局面,联合谈判委员会在几天后开会,最后决定了罢工日期——4月8日,距离这个日子还剩下一周时间。

又一次站在了悬崖边上


  罢工日期刚刚定下来,特里·达菲便宣布他不再承认罢工投票的结果了。他辩称,尽管投了票的大多数人都赞成罢工,但是他却无法判断这是否能够代表工程工联的大多数会员!然而,在举行投票时,他可是赞成这个程序的。他要求肯·丘尔举行所谓的“非正式民意调查”(straw poll),调查工程工联会员的民意。然后他宣布,他认为大部分工程工联会员都反对罢工,便命令全体工程工联会员在4月8日正常上班报到。这又是一次大规模的叛卖,让各个工会遭到了暗算。
  所有工会的召集者和中央干部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了目前的局势。但是,工程工联的决定,打败了这次会议,它决定把这个问题踢回各工厂的群众大会,让各工会的会员自己决定。
  于是,在各个工厂里,每个工会都单独召开了群众大会,并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在向态度坚决的管理层发起挑战时,我们当中却只有少数人做好了准备,又缺乏坚决果断的领导,结果就像现在这样,变成了一盘散沙。赞成罢工的工厂,只有捷豹的布朗斯路工厂和罗孚的索利哈尔工厂,这两家工厂的生产工人几乎全是运输工会会员。因此,到了4月8日那天,英利轿车的绝大多数工人都报到上班了,接受了爱德华兹的条款,只有罗孚和捷豹的工人举行了罢工。
  运输工会执行委员会宣布正式支持罗孚和捷豹的罢工,于是,位于泰斯利和阿科克斯格林[9]的两家罗孚配件厂也举行了声援罢工。罢工工人封锁了布罗米奇堡车身厂,中断了Metro[10]车身的供应,又导致了长桥工厂的停工。爱德华兹又要头疼了。由于他强行实施新条款,现在有23000名英利工人不是正在罢工,就是由于罢工而停工。
  爱德华兹再次主动出击。他给全体英利工人发信,叫他们必须在4月15日前停止罢工,否则就要解雇他们。管理层已经无法无天了:
  由于一些雇员的罢工,英利轿车的生产眼看就要全部中断。成千上万领取时薪的雇员想要继续正常劳动,然而,由于不到20%的英利轿车雇员的行为,他们却不得不停工。
  你们想要劳动,可是,在罢工的影响下,你们的岗位也受到了牵连,我们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你们也应该知道现在的情况有多么严峻。在这种罢工的影响下,我们是不可能毫发无损地复原的。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要有几家工厂永远停工。即使是那些看似安全的工厂,恐怕也要重新接受审核。没有哪个地方是安全的。许多工会已经理解了这个事实,它们都支持公司,催促自己的会员正常工作。
  运输工会却反其道而行,它似乎要把英利轿车逼入绝境,却根本没有考虑到这样会让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
  正在罢工的雇员会让英利轿车的全体雇员失业。因此,我们只能宣布:那些正在罢工的、领取时薪的雇员如果到了4月23日星期三还不复工,就会被视为中断了雇佣关系……
  莫斯·埃文斯大表愤慨;但是,才过了几天,他们又一如既往地退缩了。4月17日,他安排英利各工会同管理层开会。但是,爱德华兹和雷·霍洛克斯[11]稳稳占了上风,最后,包括埃文斯在内,所有人都同意完全遵照爱德华兹的所有条件劝说工人复工——“作为交换,爱德华兹撤回解雇威胁”!简直难以置信!工人要是早就复工的话,解雇威胁也早就被撤销了。这样正中爱德华兹下怀!
  他们还接受了整个《92页文件》,接受了加薪5%的条件——就在前一天,埃文斯还说过,无论是《92页文件》,还是加薪5%,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们从爱德华兹那里争来的,仅仅是十天公示条款,这个条款毫无意义,仅仅是让管理层在实施《92页文件》规定的“重大改动”之前,提前十天公示而已。公示之后,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真是太棒了!
  大部分媒体都看出来了——工会方面彻底投降了。《观察家报》[12]报道说:
  经过九个小时的大动肝火的争吵之后,以莫斯·埃文斯为首的各工会领袖于上周四签订了“谅解协议”,这表明运输工会在实际上投降了。过去五个月里,埃文斯的工会一直在反抗工资—生产协定;三周前,英利公司最终决定强行实施这个协定。
  索利哈尔和布朗斯路的罢工工人被抛弃了,他们被这个事变打垮了,于是他们便要求埃文斯辞职。4月18日的《伯明翰晚邮报》对此做了很好的描写:
  今天,运输工会领袖莫斯·埃文斯激怒了英利的激进罢工工人,他们纷纷要求他辞职。罗孚索利哈尔工厂的纠察队员指责他们的总书记,说他接受了公司方面关于工资和劳动条件的一揽子方案,“彻底出卖了我们”……在昨晚的谈判中,英利轿车董事总经理雷·霍洛克斯先生击败了紧张不安的埃文斯先生。
  罢工工人举行了群众大会,大会陷入了混乱与嘲讽之中。大多数人觉得受到了背叛,在厌恶的情绪中上工了。罗孚的会员代表们试图继续罢工——他们精神可嘉——但罢工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英利工人和英利会员代表运动遭到了惨重的失败。爱德华兹认为,他的这次胜利“堪称战后劳资关系史上最重要的行动”。
  4月1日,钢铁工人在坚持了13周后,结束了罢工。特里·达菲和电工工会总书记弗兰克·查普尔[13]分裂了工人的队伍,接受了管理层的条件,结束了钢铁工人罢工。虽然罢工在工资方面取得了突破——加薪14%,另有5%的生产奖金——但在工作岗位方面却遭到了失败,没能阻止关厂和裁员。

保守党又提出了新的反工会法案


  1980年1月,保守党就业大臣詹姆斯·普里奥[14]提出了《就业法》[15]。保守党以此为开端,推出了一系列严苛的反工会法案,我们至今仍深受其害。前两次试图推行反工会法案的企图,都因为工会的行动而遭到了失败,所以,普里奥决定一步一步推行他的法案。他说,如果一下子推行全套法案,“就会让整个工会运动联合起来,反抗保守党政府”。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
  普里奥的《就业法》跟哈罗德·威尔森的“扑灭纷争”法案一样,都企图取消工会在劳资争议中的豁免权;这是工会在二十世纪初争来的权利,它们保护了工会,使工会在劳资争议中可以免受大部分法律制裁。《就业法》取消了所谓的“次生”(secondary,或者叫“声援”〔solidarity〕)行动的豁免权——考虑到声援行动在七十年代起到的巨大作用,这是一个强力的挑战。纠察队只能由本单位的工人组成,只能针对工人自己的雇主、在自己的单位进行巡逻,如果有其它单位的工人参加,或是在其它地方巡逻,就是违法的。普里奥的《就业法》与爱德华·希斯的《劳资关系法》的不同在于:《就业法》利用现有的法庭去执行它的规定,而不是设立新的劳资关系法庭。
  工会大会讨论了《就业法》,然后直接回绝了。工会大会号召在1980年5月14日采取行动,“在这一天举行抗议,并在午休时间举行集会”;但是,在左派的推动下,行动变成了全国性罢工,有五十万工人停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1] 哈德菲尔兹(Hadfields)是谢菲尔德的一家钢铁厂,1869年由罗伯特·哈德菲尔德(Robert Hadfield,1831—1888)创立。——中译者注

[2] 希尔内斯钢铁厂(Sheerness Steelworks)是英格兰肯特郡希尔内斯市的一家钢铁厂,1972年投产。——中译者注

[3] 威廉·瑟斯(William Sirs,1920年1月6日——2015年6月16日),工会官僚。14岁开始当钢铁工人,1973—1975年担任钢联总书记助理,1975—1985年担任钢联总书记,1975—1982年担任工会大会钢铁与稀有金属工业代表,1985年担任工会大会驻劳联—产联代表。——中译者注

[4] 希德尼·维尔(Sidney Weighell,1922年3月31日——2002年2月13日),工会官僚。生于铁路工人家庭,15岁开始在铁路上工作。1945年参加工党,1953年入选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1975—1983年担任全国铁路工人工会总书记。——中译者注

[5] 尼古拉斯·里德利(Nicholas Ridley,1929年2月17日——1993年3月4日),保守党政客。生于贵族家庭,曾在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求学。1959—1992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81年9月14日——1983年6月11日出任财政部金融次官,1983年6月11日——1986年5月21日出任运输大臣,1986年5月21日——1989年7月24日出任环境大臣,1989年7月24日——1990年7月13日出任贸易与工业大臣。——中译者注

[6] 托马斯·达利耶尔(Thomas Dalyell,1932年8月9日——2017年1月26日),工党政客。生于公务员家庭,曾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求学。1956年参加工党。1962—2005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中译者注

[7] 英国大部分私立寄宿学校都有一种习俗:学弟要给学长当“跟班”(fag),受其使唤。——中译者注

[8] 斯托克斯桥(Stocksbridge)是谢菲尔德市的一个小镇,当地有多家钢铁厂。——中译者注

[9] 阿科克斯格林(Acocks Green)是伯明翰东南部的一个市区。——中译者注

[10] 奥斯丁Metro是英利公司生产的一种车型,1980年投产,1998年停产。——中译者注

[11] 雷蒙德·霍洛克斯(Raymond Horrocks,1930年1月9日——),生于博尔顿,毕业于利物浦大学,1977—1978年担任英利轿车副董事总经理,1978—1980年担任英利轿车董事总经理,1982年担任英利轿车董事长兼总经理。——中译者注

[12]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是英国一家报纸,在每周星期日发行,它是世界上第一家在星期日出版的刊物,1791年12月4日创刊,1993年被卫报媒体集团收购。——中译者注

[13] 弗兰克·查普尔(Frank Chapple,1921年8月9日——2004年10月19日),生于霍克斯顿的贫民窟,早年曾参加英共,1956年退党。1966—1984年担任电工工会总书记,1970—1982年担任工会大会电力部门代表,1983年担任工会大会主席。——中译者注

[14] 詹姆斯·迈克尔·利瑟斯·普里奥(James Michael Leathers Prior,1927年10月11日——2016年12月12日),保守党政客,1959—1987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70年6月20日——1972年11月5日出任农业、渔业与粮食大臣,1972年11月5日——1974年3月4日出任下议院领袖,1979年5月4日——1981年9月14日出任就业大臣,1981年9月14日——1984年9月27日出任北爱尔兰事务大臣。——中译者注

[15] 即《1980年就业法》(The Employment Act 1980),这项法案的主要内容是:罢工纠察队员只能由卷入劳资争议的工人参加,并且只能在公司或厂区周围布设纠察线;要在一个行业中设立封闭制度时,必须举行表决。——中译者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