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托派多数派刊物 -> 《新声》1948年第7期

从币制改革到「补充」「修正」

作者:刘乃光﹝张开﹞ 来源:《新声》1948年第7期


  〔李星按〕本文是讲民国末日的恶性通胀。内容就不评论了,单说一点:文章结尾谈到工人组织应该发挥力量介入社会管理,奋起一搏,这是几十年来,边缘激进左翼圈子的保留节目,即在揭露现实后,高高挂起一个写有“工人阶级奋起行动”字样的大红灯笼,既显示自己是激进的,又表明自己有办法,“能文能武与众不同”。但实际上,工人群众并不会因为身处末日,就自动往接管社会、干预资产阶级管理的方向走。他们想到的,通常还是如何生存,如何多弄几个钱,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出现工人行动。
  那么,在社会情绪开始沸腾,提出一些比较大胆的,而确实更符合工人需要的建议,比如本文讲的“工资与物价挂钩”“工资预付”“物价管理群众委员会”,不正可以提醒工人更进一步吗?王凡西写的社会评论不也有类似呼吁吗?确有可能。那么,李星为何斥责本文作者、彭述之大弟子刘乃光的“左翼政治套路”?因为托派在内的激进左翼流派,花了太多功夫在这些貌似无懈可击的“正确建议”上,真实目的往往不是推动工人行动,而是展现自己如何更激进、更革命,从而多吸引到几个……照例是学生呗!


  几个月以前,当法币日益变成德国马克的时候,一般幻想奇迹的人,都日益把希望寄托在「币制改革」上面。可是,币制虽终于改革了,但在短短的七十天内,却完全宣告了失败!这种失败,早在改革之前,凡是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已预见到,而我们更曾在本刊中详细地指出过。事实上,当战火日益蔓延而炽烈,政府军费日益浩繁,财政赤字日益钜大,而市场与生产则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形之下,将法币改为金圆券,那只能是名词上的变更,票面上几何级数式的增大,即是说,只是加倍继续昨天的恶性通货膨胀吧了!所以在「改币」之后两个月内,政府就已经急不可待地放出了十六亿金圆券,这个数字超过了过去十一年所发行之法币总额的八倍,因而使市场上凭空增加了八倍的大钞;但通货虽然如此膨胀,政府却同时用行政手段,把工资和物价强行冻结在「八·一九」的水准上。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黑市与限价间的惊人距离,而抢购货物的风潮便以空前未有的规模,迅速地席卷了全国。物资都多方设法逃避了,商店于是十有九空,甚至索性关起门来,使人们有钱也难买到任何东西;工厂则在原料缺乏的藉口下,大都停工减产,以抵制其制成品之被依限价廉售;而最蒙受痛苦的,则是工人阶级及一切靠薪资生活的人,他们的实际工资,都被锐减到完全无法维持生活的地步,甚至拿了这一点可怜的工资,也买不到任何日用必需品,尤其是食粮,更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慌。整个社会生活,就这样地被「改革」推到死灭的边缘了!
  在这样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政府再也不能不宣告政策失败而让步了!于是「改善经管补充办法」被颁布了出来。这办法的主要内容是放弃限价政策,恢复粮食的自由买卖,以缓和城市粮食的恐慌;其他重要物品则采取「核本定价」(议价)的原则,以补救工业生产和市场的萎缩;对于工人及公教人员的待遇,则答允「酌予调整」,以缓和他们的不满。这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但没有变出一点新花样,而只是在一个更加残破的基础上,重新走着「八·一九」以前的旧路,所不同的,仅仅是政府今后在通货膨胀和物价暴腾面前,更加无力控制,更加放任它们狂跳,一直跳到死巷而已。
  因此,限价政策取消了以后,配合着二十亿金圆券全部的出笼,更加上前线空前的失利,物价便像一根久被强力压缩后的弹簧一样,以一种惊人的爆炸力伸展开来,昨天的黑市价格合法化了,跟着就一日数跳,一跳数倍,直至涨上十倍、廿倍、卅倍以上。而其中最吓人的便是米的涨势,它从最初每石廿余元的限价,一直冲出了千元大关,户口米延期无着,米店里粒米不存,食物店十九歇业,抢风到处蔓延,几乎家家户户都受到了「绝粮」的威胁。在米荒达到危机点时候,政府才狼狈地要向香港借米,从江西空运,而且迫使附近产米地放松禁运令,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暂时停止签发金圆券,缩紧了银根,这样才使米荒缓和下来,一般物价也暂时回跌了些,但无论如何,人民对于金圆券的信任心,从此已一落千丈了!
  在人民对金圆券普遍不信任(尤其是像农村之盛行以金银或日用品交换米粮)的情势下,政府对于金圆券的发行,以及人民所有金银外币的处理,于是又来了一个「修正办法」,其主要的修正是:第一,由政府铸造金圆,交中央银行发行,每一金圆的法定含金量为纯金四.四四三四公毫,比原定的〇.二二二一七公分,减少至五分之一.二;第二,把原定的金圆券发行最高额取消,此后改以命令规定;第三,金银外币准许人民持有,并得将金圆券按照规定手续兑换成金圆、黄金或银币,兑换率也加以提高;(此外如以金圆券存入指定银行,得换成金圆或黄金,一年后可加息付还。)第四,金圆券得照规定办法购买外汇,进出口贸易则实行连锁制,使出口所得的外汇完全用之于进口。
  这一修正办法的目的当然很明显:第一是企图用「发行金圆」在人民中造成一个美丽的希望,以此稳定一下金圆券的信用;第二是对那些仍然持有金银外币的人加以让步,希图再用提高兑换率等,把未兑换的金银外币吸收过来,此外又替外汇打一条出路。但这些目的之无法达到,也是同样明显的。首先,每个人都会问:政府究竟准备发行多少硬币,才够流通于市场,才够支付它那庞大的战费而不靠发行纸币?而且,这么多的硬币原料,又从那里得来呢?在我们看来,政府今天为了暂时挽救一下金圆券的颓势,阻遏一下物价的狂涨,可能慷人民之慨地,把近月来收兑得的一亿余美元的黄金外币,拨一部份来铸造金圆,然后以五倍于兑入时的高价兑出,(而据规定,兑现时须以同额的定期存款,存于指定的银行,这实际上就是十倍的高价,即,人民昨天遵令以十两黄金向政府换得了二千元金圆券的,今天则以其中一千元只换回一两的金圆,另外一千元又必须存入指定银行,一年内不能动用,而一年后取出时,则已所值无几了!)政府虽用这种出尔反尔的背信方法,多少巧取了人民(尤其是中小资产阶级)手中的金钞,但由巧取得到的数目到底非常有限,(因为人民不会永远受骗的),决不能弥补目前战争的消耗。不消多少功夫,这个意外的来源就会很快地宣告干涸,而他方面又没有「原料供应」,于是沧海一粟般的金圆,便必然被高速度的通货膨胀远抛在后面,只成了可怜的点缀品,而且马上成为「黄牛党」抢购的最好对象。这已经不是揣测之词了。不久以前铸成的一分镍币,就曾被人们抢购精光,当作烂铜废铁卖出,赚得了几倍的利钱;而现在,五分镍币也逐渐绝迹,被人们收藏起来了。(据说很多人的收藏是为了准备下一次再改革币制时拿出来用哩!)将来金圆券随着通货膨胀而日益贬值,而金圆的法定含金量又高于它和黄金的兑换率,(即一市两黄金可换到相当于一.四二市两黄金的金圆,)这又怎能不引起排山倒海搬的抢购潮,最后则完全被排出流通途径,即被收藏起来呢?
  而退一步来说,即使这件无法相信的奇迹终于实现,政府终于得到很多原料,使金圆普遍流通于市场上,但只要战争继续延长,生产继续衰落,市场继续残破,那末,金圆本身仍然是要贬值的。(即像美国这样富有的国家,收藏着全世界绝大部份的黄金,也不能避免贬值的趋势!)今天整个东北都完全易手了,华北也处于严重的状态中,全国出产麦、豆、高粱、棉花、煤铁以及烟草原料等最富裕的地方,都全部落在中共手里,这对于政府治下的市场与生产,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今后如果战争一日不停止,则生产无法增加,交通无法恢复,市场无法扩大,捐税也无法增收,(否则只能加速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美国的援助最多也只限于一部份军火及其他军需品,而一般民生日用品则无法满足中国民众的需要;——在这种加倍残破的经济基础上,政府今后为了支持这副庞大的战争机构,为了弥补那笔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唯一的办法仍只是滥发钞票,「发行硬币」不过是一个烟幕或幌子,藉以掩饰它的无限制的通货膨胀而已。所以在这次公布的「修正办法」上,取消了金圆券发行的最高额,便是一个无误的信号,显示今后的金圆券将无限制地发行,它的贬值速度,将超过法币而很快走上马克的末路!这次「修正办法」之值得注意的,也就是在这里!
  根据过去的教训,在币值跌物价高当中,最受损失的乃是工人阶级及一般的薪资生活者。他们为要抗拒有产阶级完全转嫁痛苦于自己身上,为要使自身免于饥饿或死亡,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觉醒和团结,起来争取「按照物价增加工资」的完全实现,反对与物价脱节的虚伪「指数」(如官方在过去、尤其是这次公布的十一月份上半月指数),生活指数应该由工人组织自己编制;而且,为了补救今后高速度的物价暴涨所招致的损失,他们更应该提出「工资预付」的要求,因为在物价一日千里的情势下,下月初才拿到的工资,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上月份的物品。另一方面,为了压阻物价肆无忌惮的狂涨,为了对抗官方限价议价政策之虚伪与无效,工人、店员、管家妇及一切消费者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组织一个「物价评议委员会」,以全体民众的眼睛,去监视奸商们之囤积和操纵,只有让民众组织起来,才能发挥出伟大的力量,真正有效地压抑物价的狂涨。这些就是贫苦的劳动者们对付币值跌和物价高的主要救急办法。但最后说来,要根本平衡财政的收支,消灭通货的膨胀,抑止物价的暴涨,并进而恢复交通、增加生产和扩大市场,而唯一的办法只有立即停止战争,否则,政府一切朝令夕改的「改革」、「补充」、「修正」等办法、都只是一场短促的骗局,而主要受牺牲和损害的,依然只是一般劳苦的工人阶级及人民大众!

一九四八.十一.二十




感谢 雪球 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