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行(1973.04.05)


   

  中国记者组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它位于西印度群岛的东南端,由主岛特立尼达以及多巴哥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五千一百二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一十万。这个国家风光绮丽,林木葱郁,三列东西向的平行山脉横贯全境,许多地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三月间,中国记者组对这个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在短暂的几天内,我们应邀参观了一些工农业企业单位,同这个国家的新闻界朋友和各阶层人民进行了接触,到处受到友好的接待。

  工业在发展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一个碳氢化合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这里盛产石油,油田遍布于特立尼达岛南部以及西部沿海帕里亚湾、东部和北部沿海。它的石油日产量达十六万桶,出口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占全国出口总值的百分之八十。它还是天然沥青的出产国。特立尼达岛南部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沥青湖”。湖的面积为一百零九英亩,它没有一点水,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沥青露天矿。这个湖的沥青储量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把沥青从湖里取出,新的沥青又源源不断地从湖底涌出来。有人曾经在湖的中心钻探二百八十五英尺深,从那里取出的“岩心”仍然是沥青。我们到一家民族资本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私人公司参观,看到这家公司开采的沥青质量很好;公司只要把它从湖里取出,加热,去杂质,装桶,便可出售;每星期大约生产沥青两千吨。
  在开发石油和天然沥青的同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还努力使自己的工业发展走向多样化,争取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某些产品,而不使经济过分地依赖石油工业和过多地依靠从外国进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工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对我们说,有些过去全靠进口的产品,现在已能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过去榨糖剩下的甘蔗渣曾被当做废料,今年将有一家民族资本占百分之七十四的工厂投产,把甘蔗渣加工成木料代用品。此外,还将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工业,如水果加工工业。我们参观了两家新建的民族工业企业——生产电子机器零件的工厂。其中一家是由政府贷款兴建的,已在去年六月建成;另一家目前还在建设中,工厂的设计和安装完全由本国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
  通过短暂的参观和访问,我们看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虽然有些企业还不得不同外国资本有某种联系,但是民族经济的成份正在不断增长。

  基地变农场
  我们在农业部的安排下访问了恰瓜腊马斯国营农场。恰瓜腊马斯位于西班牙港西北约六英里。这个面积达三千英亩的地区,濒临加勒比海,林木茂盛,山峦起伏,曾经被美国军队占领作为海军基地。一九七○年收回后,正在改造成为农田。恰瓜腊马斯农场的副场长乔治斯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农场的情况,他说:农场的主要任务是培植玉米、大豆、高粱、蔬菜等种子,准备向全国推广,发展本国的农业生产。尽管这里比较干旱,但试验的结果还是良好的,玉米平均每英亩产量为三千磅(一磅约合○·九○七市斤),大豆为一千六百磅。
  我们还参观了西班牙港以东约二十五英里的沃勒·菲尔德国营牛奶场。这个牛奶场拥有一万英亩土地,原来是美国的陆军和空军基地。当我们到那里访问时,昔日飞机场、仓库的残迹依然历历在目。牛奶场在一九六七年建立,当时只有二十头奶牛,而现在已经增加到一千六百多头奶牛,月产牛奶八万一千七百多加仑(一加仑等于四·五四六市斤)。
  在访问期间,我们得到的印象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发展农业生产、改变甘蔗单一作物、使农业多样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目前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食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和人民正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