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03.05)
为贯彻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中央人民政府西南各民族访问团与西康省西昌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彝族内识彝文者经过四个月的研究,完成了西康彝族拼音文字的设计工作。这种彝族新文字经过实验,效果良好,得到彝族人民热烈的拥护。彝族人士李仕安说:“多少年来我们都渴望着一种最科学、最便利的文字,直到今天在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实现。我愿为推行新文字尽最大的力量。”西昌少数民族训练班的彝族学员都为新文字欢呼庆祝,并自动学习起来。西昌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已决定将此种新文字在西昌即将开办的民族学校和一部分干部中进行实验教学。
西康解放后,彝族人民随着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学习文化;但该族文字只有占人口不到百分之一的比摩(巫师)能够使用;而且该族文字过少,字体极不统一,结构也无固定规律。这些缺点成为彝族文化发展上的极大障碍。新设计的文字是用拉丁文字母根据彝族语言拼写而成。这种文字极便于学习、记忆和使用;尤其适宜于创造新字。这种新文字的创造成功为彝族人民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人民日报》资料汇编·彝族地区与社会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