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意﹞翁贝托·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1977年)

第十二章 哪些社会是马克思认为的“亚细亚”社会?



  按照马克思的用法,我们有时也用“亚洲”这个词作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亚细亚体制的人为的同义词,用词的局部来反映整体。但这完全不是以偏概全的用法,应该十分明确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社会的概念尽管与环境因素有关,但主要是一种分析的模式,它并不一定同亚洲的地理状态完全吻合。按马克思的看法,有一些以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他称之为“亚细亚的”国家是在这个地域之外的,同样,有一些在“亚洲”地理范围之内的国家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1]

  马克思在谈论亚细亚方式时具体提到的那些国家中,可以首先引印度[2]和中国;[3]然后是中东的一些国家——埃及[4]、美索不达米亚[5]、波斯[6]、阿拉伯[7]和土耳其[8];别的中亚国家,如鞑靼[9]以及远东国家,如爪哇和荷属东印度群岛;[10]再就是俄国,为了准确起见,马克思给它下的定义时“半亚细亚的”国家[11]——本书即将会谈到的;甚至还谈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前的一些特定的国家,如阿兹台克时期的墨西哥和印加时期的秘鲁。[12]在谈到伊斯特刺斯坎人[13]和摩尔时期的西班牙[14]时,马克思也用了“亚细亚的”这个词。

  上述所有的国家显然并不是都在同等程度上近似于马克思的亚细亚社会的总模式。就此而言,可以说印度与这个模式的主要不同点时政治方面,在于它相对地缺乏高度中央集权地官僚体制政府,中国的不同则在经济和法律方面,它至少在某些时期已经存在了一些私有财产,而俄国的不同则在于它缺乏水利的特点,它的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化是其它因素造成的。

  然而,具备不同结构的其它亚洲国家则不在此例。如果在谈亚细亚方式时援用马克思从未提到过的国家的历史来攻击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的概念的话,那是绝大的错误。那个批评倒可以特别针对那种草率的结论,说什么许多人坚持把利奇的研究应用于锡兰[15],因为锡兰显然不是——再重复一次马克思的原文——一个贫瘠干旱和必须具备大量水利工程的国。




[1] 像迪维特齐洛格卢那样断言“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包含所有的亚细亚社会在内的经济体系”,是错误的。

[2] 除了前面所引《纽约每日论坛》的几篇文章外,见《资本论》第1卷第1章、第12章、第14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4-95页、395-396页、562页。《资本论》第2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26页。《资本论》第3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73页、886页、891页、992页。

[3] 《纽约每日论坛报》1859年12月3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603-605页。《资本论》第2卷第4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26页。《资本论》第3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73页。

[4]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156页。《资本论》第1卷第14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62页。《资本论》第3卷第37章,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4页。

[5]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146页。

[6] 《马克思致恩格斯》,1853年6月2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页。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146页。恩格斯:《波斯和中国》,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228-231页。《资本论》第1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2页。

[7]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146页。

[8] 《马克思致恩格斯》,1853年6月2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页。

[9]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146页。

[10] 《马克思致恩格斯》,1853年6月2日,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26-127页。恩格斯:《土耳其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5页。

[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第93页。

[1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0-371页。

[14] 同上书,第562页。

[15] 利奇用僧伽罗王国历史史实作为例子,提出了非官僚体制的水利化社会的理论。僧伽罗王国位于锡兰最干旱的地区,自远古以来直到1860年前后,“保养蓄水池的事宜就是普通村庄的日常工作”而“大修和新建的工作在传统上属于一种泰米尔种姓的劳工”(库兰卡蒂)(前引利奇书,第8页)。即使僧伽罗社会确实如此(马克思没有提过这个社会),但不清楚的是这个论据如何能反驳马克思主义关于与此很不相同的其他亚细亚式社会的理论,古伊迪埃里在抨击威特福格尔时也正是这样说的(前引古伊迪埃里书,第377-378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