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王实味案、整风运动与1942年延安的革命民主斗争

陕甘宁边区的工业与工人阶级成长概况


作者:初审:《陕西省志•劳动志》编纂委员会
定稿: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下文出自《陕西省志•劳动志》第十三篇 陕甘宁边区劳动管理 第一章 劳动力资源。标题系录入者所加。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时,辖陕西的肤施(延安)、甘泉、富县、延长、延川、安塞、安定、保安、定边、靖边、淳化、旬邑、神府,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合水,宁夏的豫旺,后增加清涧、米脂、绥德、吴堡、佳县,再加划定为八路军募补区的镇原、环县、盐池,共26县,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人。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一再挑起军事摩擦,1939年曾侵占淳化、旬邑、正宁、宁县、镇原、豫旺等6座县城和数以千计的村镇,到1944年,边区面积减少3.0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减少50万人。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载:1941年边区政府辖12个直属县,绥德分区5个县,关中分区4个县,三边分区2个县,陇东分区6个县,共29个县,202293户,1342634人;1943年边区劳动人口为349733人,劳动人口(全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约在23~25%之间。又据边区政府民政厅1944年统计,边区总人口142.42万人,3年平均每年递增19.9%。边区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农民,1944年农村全劳动力约有33万人,半劳动力22万人。1946年,边区政府下辖5个分区,1个直辖市,共33个县市,212987户,1595065人(不包括部队、机关、学校约10万人,缺神府),其中男844361人,女750704人;按上述比重推算,劳动人口大致在37~40万人之间。1949年3月,全边区共114个县(不包括曾一度解放的宝鸡、岐山、凤翔、眉县、陇县、千阳等县),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764万余人。其中,原陕甘宁边区和新解放的黄龙、渭北地区,共60个县,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278万余人;晋西北行署23个县,面积4.75万平方公里,人口214万余人;晋南行署31个县市,面积3.26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余人;准噶尔旗临时自治政务委员会11个达庆及1个黑界地委员会(相当于区),面积8.16万平方公里,人口8万余人(《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土地贫瘠,人口稀少,边区人民响应边区政府动员号召,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1948年4月延安光复前,共有1.9万余名青年参加主力野战军和地方兵团,1.6万余名地方兵团战士转为主力野战军,1万余人参加地方游击队;1946~1948年,先后缴纳公粮73万余石(每石50公斤),公草4323万余斤(不包1947年)。从1947年3月至1949年7月的2年5个月中,仅老区共动员担架66888付,牲口2483841头次,民工3313921人次,合计人工28542461个,畜工12511796个。当时老区有大批青壮年参军,一部分地区被国民党政府军占领,能动员的男劳力约21万人,畜力11.5万头,每个男劳力平均服勤136天,每头畜力平均服勤109天;延安牡丹区五乡仅1948年1年,每个男劳力平均服勤92.8天,每头畜力平均服勤78.2天,战场附近地区的战地动员不计其数,边区人民为革命的无私奉献永垂青史!

  1935年,陕甘宁边区没有产业工人,只有家庭纺织、农村工匠和为数不多的硝皮场、制毡坊、煤炭场、盐池等,大多是与农业相结合的农村副业,工业品几乎全赖区外供给。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首次创办有40余名职工的军事修械所,到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加上被服、印刷等工厂,职工总数仅270余人。1938年,边区政府创办难民纺织厂、造纸工厂、被服工厂、农具工厂,八路军创办制药厂,以供给军需公用为首要任务的边区工业逐渐发展,职工队伍随之壮大。

  1939年,国民政府封锁边区,工业品输入受到限制,中共中央号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争取工业品半自给。1940年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工厂和生产合作社发展到33个,职工近千人,其中公营工厂9个,工人 434人。1940~1941年,国民党军队挑起两次反共军事摩擦,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和边区政府经费,加紧经济封锁,边区的外援断绝,边区政府进一步发展公营经济,建立自给工业;军队进行大规模生产运动,发展自给性的农工商业,机关、学校也发展自给经济,到1942年底,共有公营工厂74个,职工4036人,其中纺织厂18个,职工1427人;被服及制鞋厂8个,职工450人;造纸厂12个,职工437人;印刷厂3个,职工379人;化学厂12个,职工674人;工具制造厂9个,职工237人;煤炭场12个,职工432人。这些工厂,能供给军需公用布疋、纸张、肥皂需要量70%,印刷、被服、鞋可以满足需要,医药、煤、瓷器等能满足大半需要,为建立自给工业打下基础。

  194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作出关于争取工业品全部自给的决定,边区政府在1943~1944年,增加工业投资,工业建设有较大发展。据1944年5月不完全统计,共有轻重工业公营工厂130个,职工7338人,其中:机械工具业11个,职工1473人;炼铁业5个,职工900人;煤炭业14个,职工500人左右;化学工业18个,职工1040人;纺织业31个,职工1500人;被服业17个,职工795人;造纸业12个,职工383人;印刷业4个,职工297人;大车木工业11个,职工300人左右;纸烟业7个,职工150人左右。与公营工业相伴发展的是各种生产合作社。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和路易.艾黎等倡议在抗日后方开展工业生产合作社(工合)运动,1939年4月创办“工合”延安事务所(曹菊如任主任),与边区建设厅合作,按照《生产合作社组织办法纲要》,开办生产、运输、农业、医药、消费、信用、供销等合作事业。到1945年7月,由“工合”和群众组织起来的生产合作社发展到591个,职工7972人,其中化学业11个,职工629人;水泥木工业10个,职工80人;食品业48个,职工354人;矿业2个,职工496个;铁铺修理所6个,职工61人;缝衣业68个,职工949人;纺织业90个,职工3037人;运输业317个,职工1869人;供销栈6个,职工150人;农业9个,162人;医药卫生业24个,职工185人。另外,1944年私营企业有纺织工人310人,造纸工人125人,炭工1891人,盐工1932人,共4258人。1944~1945年,边区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约有2万人。1944年底,在工业方面,生活日用品之毛巾、肥皂、火柴、袜子、纸张、陶瓷、纸烟、锨等,已能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见1945年1月4日《解放日报》:《边区财政经济的新面貌》)。边区产业工人虽然为数不多,但这支队伍却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基础,是新民主主义工业的发端。

  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职工积极参军参战,保卫边区,保护人民财产,在支援革命战争和开拓新解放区的工作中,建立了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