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曼德尔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简论

第二章 资本与资本主义


· 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源
· 现代无产阶级的起源和定义
·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
· 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
· 竞争导致集中和垄断
·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向
·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


  奠基于自然经济上的原始社会,其生产仅限于生产供生产者自身消费用的使用价值。而处于这种原始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是人类历史中一个很长的时期,它直到资本主义的拂晓方告一段落。这个时期基本上包括了人类各个文明。马克思主义称这些文明为以小规模商品生产为主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商品生产已经存在,即生产的目的是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而非由生产者自行直接把产品消费掉;但是在此阶段,商品的生产尚没有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样普遍。

  一个社会的基础如果是小规模商品生产,那么在此社会里,必定会有两种经济活动在进行中。我们先说第一种活动。农人和工匠把产品带到市场去,目的在于把这些货品卖掉;他们自己无法利用这些东西的使用价值。东西卖掉了,他们得到了货币(这是交换媒介),再用货币去买其它东西。他们要买其它东西,或者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些东西的使用价值,或者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的使用价值比他们卖掉的东西的使用价值来得重要。

  举例而言之:农夫把麦子送到市场去卖成了货币,用货币再去买布:布匠把他织成的布送到市场去卖成货币,用货币去买麦子。

  这种活动的过程是为买而卖。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简写之为C-M-C。这种活动的根本特性在于其两端的商品照定义言有著完全相等的价值。

  但是在小规模商品生产中,除了工匠和小农外,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执行的是另外一种大不相同的经济活动。他们不是为买而卖,反之,他们为卖而买。这种人去市场的时候,身上带的是货币而不是商品。货币不能卖出,但是用货币可以买进东西;这种人到市场的目的就是为卖而买。用公式表示,就是货币—商品—货币,简写为M-C-M’。

  这里所讲的两种活动之间,有一基本的不同。在后一种活动中,如果开始时的货币(M)和结束时的货币(M)的值完全一样,整个活动就毫无意义了。谁会花钱买进一件商品,目的只是为了用同样的价格再卖出呢?“为卖而买”这种活动要显得有意义,必须在卖出之后能带进一笔额外价值、一笔剩余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说:根据定义,M’一定大于M,因为M’ 等于M+m,而m便是剩余价值,即M的增加值。

  现在我们来给资本下一个定义,它是靠剩余价值来增殖的价值,不论这种增殖是发生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如上例所示,抑是发生在生产中,如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情形。因此,凡是赖剩余价值来增加的价值都是资本;既然如此,所以资本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也存在于所有以小规模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基于这个缘故,资本的历史是一回事,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两者一定要清楚地区分开来。资本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久远得太多了;前者大概可回溯三千年之久,而后者只有两百年历史罢了。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基本言之,那时的资本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或商业资本。由前资本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资本开始渗入生产的领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如下特征的生产方式,第一个这样的社会组织形式:它让资本不再局限于、在非资本主义生产形态或小商品生产担任中间人和剥削者的角色。从此,资本接管了生产工具,直接介入了生产本身。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源是什么?在过去两百年间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起源又何在?

  起源有三。第一个源于生产者和生产手段的分离;其次起源一个新社会阶级的出现,即资产阶级,并垄断了这些生产手段;第三起源于另一个阶级的出现,此阶级和生产手段分离,因而除了把劳动力出卖给垄断了生产手段的那个阶级外,再无其它生计。

  这三个来源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们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现在我们来对这三者逐一加以探讨。

  第一个特征:生产者和他的生产手段的分离。这个特征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根本条件,但这个条件一般言之也最不为人了解。我们现在先来考虑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使读者觉得奇怪,因为它取自以农奴制为特征的中世纪初期。

  我们知道,当时的农人生产者是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不过所谓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代表著土地也同样地被“束缚”在农奴身上;这也是说,农奴这个社会阶级,总还有一个给他提供所需品的基地,总有足够的土地让他们工作,好让农奴能给家中提供生存的必需品,纵然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工具去工作。这样的人,不会因为不出卖劳动力就得注定饿死。在这种社会里,没有什么经济性的压力逼人出租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

  换个方式来说,这种情形就表示,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资本主义无法得到发展。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期,殖民主义者把资本主义引进非洲时,他们的手法也不过就是这个普遍真理在近代的一次应用罢了。

  我们先来看看非洲所有国家居民的生活状况。随各地区条件相异,他们当时或饲养牲畜,或垦殖土地,一般来说状态都相当原始。不过,供他们使用的土地始终还算充分。非洲不仅不缺乏土地,甚至若拿人口和可用土地的面积来比较,土地的供应事实上是无限的。当然,由于农业工具的粗简、生活水准的偏低、等等,地上作物的产量并不高,但是也没有什么物质的力量足以驱使非洲人到白人殖民者的矿场、农场、工厂去工作。赤道非洲和黑色非洲若非经过土地管理经营的一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能被采用的。为了要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非洲,就得使用非经济性的强迫手段,彻底而残暴地把黑人和他们的传统生存手段分开。于是往往一夜之间大片大片的土地被转划为国有地,归属于殖民地国家的政府,或者变成资本主义企业的私有财产。黑人被迫迁入隔离区——这种区域被戏谑地称为保留区——而事实上,这种区域的土地绝对无法给其全体居民提供衣食。另外一招杀手锏,就是在每个人身上都定下人头税,要以货币形式来缴纳;但是原始农业无法产生货币收入。

  利用这些非经济性的压力,殖民者逼使非洲人在一年之中必须得为工资工作大约两三个月,藉以赚得货币缴税,同时也可以买一些补充的食物好活下去,因为这时他们手中残余的土地已不足以生活了。

  在南非,罗德西亚这种国家,以及前比属刚果的一部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大规模引入的,故上述那些方法也是同样大规模地加以运用的。大量黑人离乡背井,被迫离开他们传统的生活及工作方式。

  顺便,在这里我们要揭穿随此过程而兴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伪善宣传。资本主义企业常说黑人太懒惰,即使给他们到矿场或工厂去工作的机会,那里所得可以十倍于他们传统在土地上劳动所得,但黑人却不愿意工作。这抱怨其实并非始自今日。六十年到八十年前,这种抱怨针对的对象是印度工人、中国工人、阿拉伯工人。十七世纪或十八世纪时,这种说法指责的对象则是欧洲——法国、比利时、英格兰、德国——的工人。(这现象倒是个好例子,足以证明所有人种基本上平等。)实际上,这现象只是一件千古不易的事实所发生的作用:没有人在正常状态中愿意每天被关在工厂、磨坊或矿坑中工作八、九、十乃至十二小时;要使尚未习惯的人干这种刑罚式的劳动,非得有最反常与最特殊的压力才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来源、第二种特性,见之于生产手段以垄断形式集中在一个社会阶级、即资产阶级手中。这种集中,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生产工具不断革新,结果,至少就开创一个大企业所需的起码生产手段(首期资本开销)来说,生产工具变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昂贵。

  在中世纪的行会和同业组合里,生产工具的状况相当稳定;织布机从父传子,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这些机器的价格不算太贵,这也就是说,每一个师傅只要工作若干年便有希望收回织布机的成本。工业革命的到来,才使垄断成为可能。自工业革命开始,机器不停地向复杂化、精密化发展,随之,开创新企业所需的资本额也愈来愈大。

  从此以后,绝大多数收入全凭工资和薪水的人,可以说是再无缘沾手于生产工具了。生产工具的所有权成了社会中一个阶级的禁脔,这个阶级拥有资本和资本储备,同时由于他们已有资本,所以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本。他们拥有资本这个事实,注定了没有资本的那个阶级,永远无法得到资本,因而此阶级也就永远被迫为别人劳动。

  资本主义的第三个起源、第三种特性是这样子的:有一个阶级出现,这个阶级除了双手别无所有,除了出卖劳动力外别无生计;不过同时,这个阶级却有自由去出卖他们的这种劳动力,有自由把劳动力卖给资本家,即生产工具的拥有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三项起源和特性即在于这现代无产阶级的出现。

  就此而言,无产阶级包括了三项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其一,无产阶级是自由的工人;其二,和中世纪农奴比较起来,现代无产阶级前进了一步,因为农奴没有自由(农奴和奴隶相比当然也前进了一步),不能够自由行动;但其三,和农奴相较,现代无产阶级也后退了一步,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现代无产阶级则得到了“解放”,自然,这意思是说他们被永远褫夺了生产工具。


现代无产阶级的起源和定义


  现代无产阶级的直系先祖之一,该是中世纪时没有定居的人;他们不再为土地所束缚,也没有加入到自由城镇的行会、同业组合中去,由而他们流浪无根,赖以日为单位甚至以小时为单位出卖劳动力而维生。中世纪时有不少城市,特别如佛罗伦斯、威尼斯、布鲁日等,早自十三、十四世纪,或十五世纪,便有“劳工市场”出现了。这些城市中有一块地方,专供不属于任何行业,不是师傅,且没有谋生工具的穷人聚集;这些人在此地等候商人来租用他们,也许是雇用一个小时、半天、一天不等。

  现代无产阶级的另一起源,在时间上离我们较近。大量封建扈从的遗散,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这一过程,和封建贵族那漫长缓慢的衰亡过程,正好相应。这个过程,始自十三、十四世纪,终于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中世纪初期,一个封建主之下,往往有五十、六十甚至上百个家庭直接依他为生。这种扈从的数目逐渐减少,特别是十六世纪情形更为严重,因为那时物价陡涨,由而靠固定货币收入的诸社会阶级便大受损失,陷于贫穷。西欧的封建主,因为大都早已把实物租改为货币租,所以也遭受了惨重的打击。他们景况日蹙的结果之一,便是不得不遣散数目非常可观的家仆。如是,成千上万以前贵族的贴身侍役、仆从、秘书,都变成了流浪者、乞丐等等。

  现代无产阶级的第三个起源则是一部份农民被驱离了自己的土地,这是由于他们的农田被变成了草地。伟大的英格兰空想社会主义者汤玛斯·摩尔(Thomas More),早在十六世纪就道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警句:“羊吃掉了人”。换句话说,羊毛工业的发展,把农地变成了养羊的草地,结果成千上万的英国农人被迫离开土地,沦入饥饿。

  现代无产阶级另外还有一个起源;不过这个起源在西欧比较次要,但在中欧、东欧、亚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这个因素对无产阶级的形成却发挥了莫大的作用。当现代工业自外侵入这些未开发国家而和原有手工业竞争时,本地原有的手工匠被彻底击败,逐沦为无产阶级。

  要言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这样的一套制度:生产工具被垄断在一个社会阶级手中,而生产工具分离的生产者,虽有自由,却被剥夺了所有生存手段,为了图生存,他们的唯一抉择就是把劳动力出卖给拥有生产工具的人。

  由而无产阶级的特征不在于工资的高低,而首先在于他们和生产工具的分离,或在于他们的收入不足以让他们有能力为自己而工作。

  要知道无产阶级产生的条件是在消失中,抑是在扩展中,重要的不是看工人的平均工资或办公室职员的平均薪水的数目,而是拿这种工资及薪水去和平均消费额比较;易言之,我们要看的是无产阶级有无可能储蓄,并拿它来同成立一个独立企业所需花费来比较。假定我们确定每个工人或职员在十年工作之后,能够积下一笔钱买进一个店铺或者小工厂,那么,造成无产阶级的条件就可以说是在消失之中,我们这个社会里生产工具的所有权在分散之中,在逐渐普及中。

  但是,如果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手工工人、白领工人、政府雇员等,经过一生劳动,结果仍和开始时一样是个穷家伙,即没有储蓄,或储蓄不足以成为资本并买下生产工具,那么我们就可以下结论:产生无产阶级的条件不仅未有衰退,反而在扩张;而且,这种条件的猖狂今天远胜于五十年前。例如,试读关于美国社会结构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六十年间,美国工作人口中为自己工作而列为商人或在家庭商号中工作的人数的百分率,每五年要跌落一次;反之,被迫出卖劳动力的人数,在同一工作人口中占的百分比,却稳定地在增长中。

  更有甚者,试读私人财产分配的统计,我们发现工人中约有95%的绝大多数、及白领工人的大多数(80%到85%),甚至连积起小款子、小资产都无可能;易言之,这些人花掉了他们的收入的全部。财富实际上仅限于人口中很小的一部份。在大部份资本主义国家中,人口的1%、2%、2.5%、3.5%或5%,拥有该国私有财富的40%、50%、甚或60%。其余的财富则属于该国人口的另20%或25%。头一类拥有者是大资产阶级,后一类则是中等或小资产阶级。在这两类人以外,其它的人除了消费品(有时包括房屋)一无所有。

  诚实编算出来的财产税及遗产税统计,在这一点上也说明了很多事实。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这种地方来的资料当无马克思主义之赚吧!)替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制作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工人中只有1% 到2% 的人拥有股票,同时这少数工人“拥有”的股票值平均是每人一千美元。

  所以,实际上所有资本都是在资产阶级的手中;这事实也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身再生性:拥有资本的人,能够积累愈来愈多的资本,而没有资本的人,则很难得到资本。这种情况下,社会内部便永久地划分为一个有产阶级和一个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阶级。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实际上完全在生活开支中消耗掉,但有产者阶级的资本,却不断靠剩余价值增加、来繁殖。社会因资本而蒙益的,可以说只有一个阶级,即资产阶级;所有的利润都归于他们。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


  那么,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运行的?

  假定,某一天你到巴黎的印花布交易所去了。在那里,你无法得知,当时法国印花布总产量,和当时所需的数量相比,是太多了,太少了,还是刚刚好。这只有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才能够知道。也就是说,如果生产过多,产品有一部份卖不掉,于是你会发现价格下跌。反之,如果印花布产量不敷,则你会发现价格上涨。价格的变动,就像温度表一样,可以告诉我们市场上是缺货抑是货太多。一个工业部门上耗用的劳动量,究竟恰好是社会必需,还是有一部份被浪费掉了,只有到了事后才能知道;因此,也只有到了事后,我们才有办法决定一件商品的确切价值。所以,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视价值为抽象;不过,它也是一个实在的常数,价格便以它为中心而波动。

  价格的波动,究竟何由致之?价值、劳动生产率、生产的波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的变动,又是什么造成的?

  满街的人为什么忙怱怱?资本主义会因为什么才开动?答案是竞争。没有竞争,便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社会如果根本而完全地消除了竞争,这个社会便不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随著竞争的消失,资本积累以及资本家十分之九的经济活动,都失去了主要的经济动机。

  竞争的基础又何在呢?竞争,以两个概念为基础,但这两个概念不一定交迭在一起。第一个概念是:不受限制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任何固定的界限。第二个概念:要有多个决策中心——特别有关投资和生产问题的决策中心。

  如果一个资本家企业垄断了某一工业部门中所有的生产,竞争并不致于因此而消失;因为无限制的市场依旧存在,这个工业部门仍须和其它工业部门竞争,以求夺取尽可能多的市场。再者,外来的竞争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直接在同一个工业部门中开始竞争。

  在相反的情况里,竞争自然更不会消失。市场若完全受到局限,复加上许多企业都互相斗争以求攫取这个有限市场的一部份,则竞争必然存在。

  因此,要完全消除掉竞争,便得把这两种现象同时消除掉;也即是说,既要所有商品都出自一个生产者,也要把市场绝对地稳定冻结下来,使之不可能再有扩张。

  若我们取小规模商品生产的时期来加以比较,所谓不受限制的市场的意义便可一目了然。中世纪一个行会的市场,一般是限于本城市及其附郊,同时各行业也有其本行的固定技艺;这便是市场受限制的情况。

  十五世纪时,乡间“新兴布匠”取代了原有的城市布匠,我们可以取他们为例,来说明从有限市场到无限市场的过程。这些“新兴”制布者没有行会规章,没有生产限制,因此也无视于市场的藩篱。他们努力渗入每一个角落,在各处找寻客户,不仅跨出了他们的生产地及邻近区域,甚至还设法展开对遥远国家的输出贸易。在另一方面,十六世纪的巨大贸易革命使许多产品价格下降。很多产品在中世纪时原被视为奢侈品,只有少数人买得起,但陡然价格下降,反而成了大众消费品。这个趋势在糖上面表现得最突出。如今,糖是日常用品之一,无疑地可在法国或欧洲任何一个工人阶级的家里找到,但十五世纪时,糖却还是一件高度奢侈品。

  替资本主义辩护的人,常常指出产品价格的降低和市场和扩大,都是资本主义造成的好处。这个说法是对的。这是马克思所谓“资本的文明化使命”的一部份。确然言之,我们现在谈的这个现象既具辩证性,又极为实在;一方面,因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出和工资等值的商品的速度愈来愈高,所以劳动力的价值便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因为许多从前只能为少数人享用的东西,如今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亦即劳动力的价值能涵盖愈来愈多的商品的价值,所以劳动力价值同时又在上升。

  基本上,十六、十七世纪整部贸易史,也就是奢侈品贸易转为大众消费品贸易的一段历史,转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能享用的物品贸易的一段历史。至于整个世界都成为大资本主义生产者真正的潜在市场,要等到铁路、快速航运、电报等等发展出来之后才有可能。

  因此,所谓不受限制的市场,不单指地理上的扩张,同时还包括了经济的扩张、购买力的存在。举个现代的例子以观之: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中耐用品(汽车、家庭用具等)生产量有惊人的增长,但这绝对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在地理上有所扩展;反之,和汽车生产量的增长同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地理上大为缩减,因世界资本主义在这段期间中失去了很多国家。在苏联、中国、北越、古巴、北韩、及东欧国家中,法、意、德、英、美及日本生产的汽车绝少能卖得进去。虽然如此,汽车产量仍然大有扩张,因为现存购买力一方面在绝对值上增加了,另一方面,其中用于购买耐用品的那个部份也增加了。

  与耐用品生产量的扩增同时,在工业先进国内出现了一次相当持久的农业危机,这不是偶然的。工业先进国中许多农产品的消费非特没有相对的增加,便是其绝对值也在减少中,例如面包、马玲薯、及日常水果如苹果、梨子等皆然。

  在竞争情况下为一个不受限制的市场而进行生产,会造成生产量的增加,而这样又使成本降低,因此能使对手的货品卖不掉而击败他。

  如果我们观察资本主义世界中大规模生产的各种商品长期以来价格的变化,则毫无疑问,它们的价格都在可观地降低之中。一件衣服、一把小刀、一双鞋、小学生的笔记簿,今天的价值是几小时或几分钟劳动的价值,这比起五十年或一百年前的价值,降低得很多。

  显然,我们要比较的是实际生产价值,而不是销售价格;销售价格往往包括大量的分销及推销耗费,或者包括了垄断式的超级利润。比如说汽油,特别是产于中东而分销到欧洲来的汽油,其生产耗费十分低,仅仅及销售价格的十分之一而已。

  无论如何,价值降低这事实是无庸怀疑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意味著制成品价值的降低,因为生产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愈来愈少了。资本主义手中可用以扩大市场、击败竞争对手的工具便在此。

  资本家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大量减低生产费用,而又大量提高生产量?这要靠机械化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发展,即日趋复杂的机动工具的发展,最初以蒸气为动力,然后赖汽油或柴油,最后靠电力发动。


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


  所有资本主义的生产,都可以在价值上以C+V+S这个公式来表示。一件商品的价值,由两个部份构成:一个部份代表凝结的或保存了的价值(C),另一个部份,则是新创造的价值(V+S)。劳动力有两重作用,或叫两重的使用价值:一方面,它保存所有劳动工具、机器、厂房建筑中已有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中一部份,转移到生产中(C);另一方面,它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包含两个部份,一个是剩余价值(S),即利润。另一个则归于工人,是和他的工资相抵的价值(V)。至于新价值中属于剩余价值(即利润)的那一部份,则由资本家占有,没有什么相抵的价值。

  和工资相抵的价值,我们称之为可变资本,即V。何以它算是资本?因为在实际上资本家预付了此价值;因此,这价值构成了他资本的一部份,他在能够实现工人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之前(卖出去之前——校对者),已经先支付出去了。

  资本中的另一部份,变成了机器、厂房建筑、原料等,是为不变资本,即C。不变资本的价值,不会因生产而有所增加,只能因生产而保存此价值。所谓可变资本,即资本家用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份资本V,之所以为可变,理由是:只有这部份的资本能够生产剩余价值,能够因此使资本增值。

  既然如此,又是什么经济逻辑支配资本家的竞争、支配他们那种提高生产率、增加机械工具、增强机器劳动的迫切欲望的呢?这种逻辑,这种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趋向,就是增加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的比重。也就是说,在C/V这个分数式中,增加C的值;易言之,随著机械化的进展,随著资本主义迫于竞争而要不断提高生产率而来的,是整个资本中由机器、原料所构成的那个部份不断增加﹔但是由工资所构成的那部份资本却没有这个不断增加的趋势。

  我们称C/V这个分数式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换言之,资本的有机构成,乃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我们说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此有机构成总是不断提高。

  资本家何以能买新机器?“不变资本不断增加”这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运作,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但是如果只是把剩余价值生产出来(而未曾出售产品),则此价值尚禁锢于商品中,资本家无法取得它;没有卖掉的鞋子不会变成新机器,无法变出更高的生产率。要买新机器,拥有鞋子的制鞋厂老板必须先卖掉鞋;在卖鞋进款中,有一部份便可以拿来买新机器,去补充不变资本。

  换个方式来说,实现剩余价值是积累资本的必要条件,而资本的积累,只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实现剩余价值,意指售出货品,但条件是其所含的剩余价值必须在市场交换中能够实现。所有按照社会平均生产率运作的企业——其总生产与社会必要劳动相当——当其产品卖出后,都应能实现它们在工厂生产出的总价值及剩余价值,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先前我们已说过,生产率高过平均生产率的企业,会夺走其它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份;至于生产率比平均水平为低的企业,虽然它们工厂中生产出剩余价值,但这剩余价值中有一部份无法实现,而须将之让给其它技术较先进的工厂。因此剩余价值的实现,指的就是:工厂工人生产的所有剩余价值,由于货品卖出去,由于买者付足代价,而得到实现。

  一旦某一时期生产出的货品已告售罄,资本家便得到一笔钱,这笔钱的价值,一部分相当于生产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即相当于用掉的原料的价值和机器工具的折旧。这笔钱的另一部份,是他为了进行生产而预付的工资的等价物。这笔钱的最后一个部份,就是他所占有的、由工人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这剩余价值又如何处理呢?一部份,由资本家非生产性地消耗掉了,因为这位老兄也要生活,要养他的家人及从人;为了这类目的而花费掉的所有东西,都完全离开了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另一部份则被积累起来,在转化为资本后得到利用。因此,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就是整个剩余价值中没有被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私人需要而非生产性地消耗掉的那一部份。当这部份剩余价值被转化为资本,它们若非变成额外的不变资本(去买更多的、价值更大的原料、机器、建筑),就是变成额外的可变资本,用来雇用更多工人。

  我们现在明白,何以资本的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这也就是说,何以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中主要部份转化为额外资本。我们同时也了解,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代表了不断连续的资本化过程,代表了从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到剩余价值由资本家转化为额外的建筑物、机器、原料及工人、这种不断连续的过程。

  由而,说是资本家创造就业机会的看法,是不确的。因为要添雇工人及开新工厂等等,必须先有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然后再由资本家将之资本化。实际上,世界上所有实物财富,所有工厂、机器、道路、铁路、港口、飞机库、等等,无一不是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的物质财富,又无一不被转化为无偿劳动,转化为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和资本。易言之,这些财富整体,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来工人阶级受到不断剥削的庞然巨证。

  是不是所有资本家都能不断地增添设备,增加他们的不变资本和他们资本的有机构成呢?不!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在斗争中进行的。它受一个规律所操纵,这个规律在佛莱明族(Flemish)画家彼得布洛吉的一幅版画中表现了出来:大鱼吃小鱼

  因此,随竞争的搏斗而至的,是资本的不断集中,企业家数目的大大减少,以及一部份独立商人变成了技术人员、经理、领班、乃至于下级职员及工人。


竞争导致集中和垄断


  资本的集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条永恒规律。一方面是资本集中,另一方面便是资产阶级中部份人变成无产者,资产阶级中少数人剥夺了另外一批人的资产阶级身份。这就是何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及恩格斯要强调,那以维护私有财产制为己任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私有财产的破坏者,实际上使少数拥有财产的人不断剥夺大多数拥有财产的人。这种资本的集中,在某几个工业部门中特别显著。比方说,法国在十九世纪时,有好几百家煤矿(当时比利时几乎有二百家煤矿公司),美国及英国在本世纪初有一百家以上的汽车公司;但到了今天,这种公司大概最多只有四家、五家或六家了。

  当然,在某些工业中,集中现象没有这么严重,比如说纺织业及食品业等。一般言之,资本的有机构成愈大的工业部门,其中资本的集中愈烈;反之,资本的有机构成愈小,则资本集中愈不显。何以如此呢?因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愈小,则此工业部门创业所需的资本愈少。建造一个纺织工厂需要一百万或二百万元,凑足这笔钱比较容易,但要拿出几亿元来开设一家小规模的钢铁厂,就要难得多了。

  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的产物,没有竞争,资本主义根本无法想象。但是自由竞争造成集中,而集中则造成自由竞争的反面,即垄断。到了只剩几家生产者的时候,他们之间可以很容易达成协议,划分市场,防止价格下跌,结果吃亏的是消费者。

  所以,在一世纪之间,整个资本主义的动态似乎改变了其本性。首先我们看到,因为生产不断增加,企业数目不断增加,价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到了某一点,竞争的激烈化,造成企业的集中,企业数目减少。剩下来的公司,便可以达成协定,防止价格继续下跌。要实现这个协定,当然之途是限制生产量。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于是便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初取代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

  自然,我们谈到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时,意思绝对不是指一种完全消除了竞争的资本主义——天下没有这种东西。我们所谓的垄断性的资本主义,只是指一种其基本行为有所改变的资本主义,即是说,它不复以不断增产为手段谋求价格不断的下降。如今它的手段,是划分市场,规定市场限额。但是这个过程却在最后形成了一个离奇的现象。何以以竞争者身份起家的资本家,现在为了要限制竞争、甚至限制生产而协同行动了呢?答案是:这是增加利润的一种方法。只当这样做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利润之时,他们才这样干,限制产量可以使价格上涨,带来更大的利润,由而助长资本积累。

  如此积累得来的新资本,如今天不能再投资到同一个工业部门中去了,因为再投资,会使生产能量提高,导致产量增加,结果价格下跌。自从十九世纪末季以来,资本主义一直陷在这种矛盾中。突然间,它出现了新的特质;突然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担任传教士的任务;这一点,只有马克思预见到了,其它经济学家如李嘉图、亚当斯密皆不曾见及。资本主义藉资本输出而传遍全世界,由而在垄断制度尚未巩固之处,开始设立资本主义企业。

  某些部门中的垄断,以及垄断资本主义在某些国家中散播,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侵入尚未遭垄断所控制的工业部门及国家。这说明了二十世纪初各种殖民主义何以能像炸药引线似地在二、三十年间扩展开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原先局处世界一隅,终而蔓延整个世界。地图上每一个国家,皆如此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被变成了资本主义的投资区域。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向


  先前我们谈到,工人在工厂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只是被“禁锢”在产品里;资本家能不能实现这剩余价值,有赖于市场的条件,也就是说,要看工厂有多少可能按照足以实现其剩余价值的价格卖掉。应用我们早先讲过的价值规律,我们可以订出下列规则:大略言之,凡是按平均生产率生产的企业,皆可实现其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这种企业产品销售的价格,会相等于这些产品的价值。

  但就生产率高于平均生产率的企业和生产率低于平均生产率的企业而言,情形就不同了。

  早先我们说过的那个懒鞋匠的情形,便是生产率低于平均生产率的企业的缩影。举例以言之,当某一国内钢铁生产率只需要二百万个工时来生产五十万吨钢铁时,有一家钢铁厂却要二百二十万、二百五十万、乃至三百万工时来生产五十万吨产品;这种情形下,这家钢铁厂的生产率,显然较平均生产力为低了。这家工厂因此是在浪费社会劳动时间。它的主人无法把工厂工人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完全实现;它的营业利润,会比国内所有企业之平均利润率来得低。

  但是社会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总量,是一个固定的量,归根到底,它是由参加生产的所有工人提供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由而,如果某些企业,因为生产率低于一般标准,也就是说浪费了社会劳动时间,因此未能把其工人生产出来的所有剩余价值皆实现,那么,它们所没有实现的剩余价值,便可以由生产率高于一般平均水平的工厂攫获。这些高生产率的工厂,既然节省了社会劳动时间,社会也就会给它们报酬。

  这个理论上的说明,一般性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决定物价变动的原理。不过,这个原理在实际中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我们假定一部火车机车头的平均销售价格是一百万元。那么就生产机车头的工厂来说,一家生产率高于平均水平的机车厂和一家生产率低于平均水平的机车厂之间差别何在?我们假定低生产率的机车厂要花九十万元生产一辆车头,利润则为十万元。另一方面,我们假定高生产率的那家工厂,要花七十五万元生产一部机车头,其利润为二十五万元,即利润为动用生产资金的33%。至于平均利润率,我们假定为18%;也就是说,按平均社会劳动的生产率工作的机车厂,要花八十五万生产一部机车头,而实现十五万元即18%的利润。
[1]

  易言之,资本主义的竞争,有利于在技术上领先的企业;这种企业实现的利润,和平均利润相比,是超额利润。基本上,一如价值,平均利润也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它是一个平均数,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的实际利润率绕著它波动。哪一个部门有超额利润,资本就流到那一个部门去;哪一个部门利润较平均为低,资本就从这个部门流走。借著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这种涨落,利润率的趋向是接近该平均数,但它永不会绝对而机械地完全和这平均数相等。

  不同的利润率便是如此平均化的。要决定这个抽象的平均利润率,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拿某一年中某一国家所有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量,求出它和该国中所有资本投资总量的比例。

  利润率的公式是什么?是剩余价值和整个资本的比率,即S/C+V。但另外尚有一个公式我们也要考虑到:S/V;这是剩余价值率,或者说得更明白些,是工人阶级受剥削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说明工人和资本家如何瓜分新创价值。比方说,如果S/V等于100%,这就表示新创价值分成了两个相等的部份,一半以工资的形式归于工人,另一半则以利润、利息、分红等形式归于资产阶级。

  如果工人阶级受剥削的比率是100%,则一个八小时的工作日由两个相等部份所构成:一个部份是四小时劳动,其间工人生产出和他的工资的等价物,另一个部份也是四小时的劳动,其间工人提供无偿劳动,资本家对这劳动不付任何代价,而占有其产品。

  初看,似乎若资本的有机构成C/V增加,则利润率S/C+V会降低,因为C相对于V而言会不断提高,而S却只是V的结果而不是C的结果。但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造成的作用,会受到一个因素的中和,这个因素,正正就是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如果S除以V即剩余价值率提高了,那就表示在S/C+V(利润率)这个分数中,分子及分母都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它们的增加遵循某一比例,那么整个分数的值便不会改变。

  易言之,剩余价值率的增加,可以中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的影响。我们假设生产的价值C+V+S从100C+100V+100S变成了200C+100V+100S。资本的有机构成因此也是从100%变为200%,而利润率则从50%降为33%。但是在这时候,如果剩余价值从100%变成150%:即剩余价值率自100%变为150%,那么利润率150/300仍然是50%: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中和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效果。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能不能按照正好必要的比例出现,使彼此互相中和呢?这里,我们找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弱点,它的致命要害。这两种提高,在最后必然无法按比例进行。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是不受什么限制的。就V而言,若假定全盘自动化时代的来临,则理论上它的极限是零。但S/V也能不受任何限制地提高吗?不!要生产剩余价值,就必须有工人来工作,如此,工作日中工人生产自己工资的那一个部份便不能降为零。它可以从八小时减为七小时、六小时、五小时、四小时、三小时、二小时、一小时、五十分钟!工人如果能在五十分钟内生产出等于他整个工资的价值,那种生产率已足以使人目瞪口呆了。可是,无论如何,工人绝对无法在零分钟零秒钟内生产出他工资的等价物。这一点点残余差数,资本主义剥削是永远无法消除掉的。

  这表示,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终久是无可避免的;同时我个人不同于为数不少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想法,我相信这种下降也可以用统计来证明,这就是说,我相信资本主义大国中今天的平均利润率,比起五十年、一百年或一百五十前要低得多了。

  当然,如果我们只看较短的时期,那么(平均利润率)会有高低的波动;因为有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后面谈新资本主义时就会讨论到)。但长期而言,这种趋势非常明白,无论就利息率或者利润率来说皆如此。尤有者,我们应该指出,就资本主义所有的发展倾向来说,这个趋势是资本主义的理论家们自己看得最清楚的。李嘉图谈到它;约翰·穆勒强调它;凯恩斯明察秋毫。十九世纪末期,英国有一句箴言,这箴言在当时实际上是一句人人知道的话:资本主义什么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平均利息率降到2%,因为那样子一切投资动机都被消灭了。

  这句箴言显然在推理上有一个错误。计算百分比、利润率,当然都有其用,但对资本家来说,这些计算的意义毕竟只是相对的。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他的资本赚了百分之多少,而是他赚到的数目。如果我们谈的不是十万元,而是一亿元,那么2%仍然有两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你问资本家他想资本闲置呢?还是投资赚进那一年二百万的“区区”利润呢?他若宁愿闲置,那么他一定别有苦衷,而且下决定前殚思竭虑,左右为难。

  由此可见,在实际中,利润率及利息率的降低,不会使投资活动完全停顿﹔随著一个工业部门中利润率的降低而来的,只是投资活动按比例地缓慢下来。另一方面,当某一工业部门中或某一时期内有较快速的扩张,利润率有上升倾向,那么投资活动会恢复,会加速,然后整个过程好似自行推动前进,扩展好似没有限制,直至利润率上升倾向开始再度逆转时为止。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资本主义有一种倾向,要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要把它从事活动的竞技场扩展到全世界,把全人类看作潜在的购买者。(顺带提提一个值得强调而有趣的矛盾,这是马克思早已提过的:任何一个资本家都乐于见到别的资本家提高他们工人的工资,因为这些工人的工资,等于购买他的商品的购买力。但是,他无法容忍他自己的工人工资提高,因为这显然会减少他的利润。)

  整个世界因而形成一个极为特别的结构——变成了一个经济单位,其各个部份之间的互倚关系极端敏感。有不少用来描绘这种情形的老笑话,想大家都耳熟能详,比方说:纽约股票市场有人打个喷嚏,结果马来亚有一万个农人倾家荡产。

  资本主义在人的收入上造成了一种寻常的互倚关系,也统一了所有人类的喜爱嗜好。人突然意识到人类潜力的富足,而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个别地区的自然条件局限住了人的发展。中世纪时,欧洲吃不到凤梨,只能吃当地的水果,但今天,我们可吃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生产的水果,甚至开始吃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水果,虽然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根本不习惯吃这类水果。

  因此,在产品与产品之间、人与人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相互的联系。换个方式来说,所有的经济生活,都在不断地社会化之中,都在不断变成一个单一的集合群体,纳入一个单一的结构。但这个互倚关系的全盘运动,却不健康,不正常地以私有财产、私人占有为重心;占有者是少数资本家,而且他们的私人利益愈来愈甚地和整个群体的数十亿人的利益冲突。

  生产逐渐社会化,就和私人占有发生矛盾,不过私人占有又是生产社会化的动力和支柱;在经济危机之中,这矛盾便会以最不平常的方式爆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本主义下经济危机是史无先例的一种难以置信的现象。这种危机不是像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危机一样,起自匮乏;反之,资本主义的危机肇因于生产过剩。失业者饿死,不是因为没有食物吃,而是因为食物的供应相对而言太多了。

  表面上这委实无法理解。何以有人会因为食物、货品供应太多而死?但是资本主义制度运作的原理,让我们了解这个看似离奇的现象。找不到买主的货品,非特无法实现其剩余价值,就连投下的资本也找不回来。销售量的下跌,迫使商人停止生产。由而他们必须辞退工人。被辞退的工人没有储蓄,他们只有在出卖劳动力的时候才能谋生,因此失业对工人来说便是最悲惨的贫困。可是造成销售量下跌的原因,正好就是货品太多啊!

  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因素,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固有的,它永远也无法克服。下面我们即将看到,对我们今天的新资本主义来说,情况依然如此,尽管今天人们把危机改称“衰退”。危机是资本主义内部基本矛盾的最清楚表现,周期性地提醒资本主义,它命中注定早晚要死掉。但是,它的死亡不会自动地来临。它总是需要一点有意识的推动,来促成它的殒灭,而我们的工作、工人阶级运动的工作,就是来做推动。


[1] 实际上资本家计算利润率时,不是根据动用生产资金来算,而是按照投入整个工厂的资本来算;为了避免复杂的计算,我们可以假想在生产一辆机车头时整个资本都在上面用光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