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埃里希·弗洛姆 -> 存在的艺术(1993)

第六章


十七 从占有到幸福



  如果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种工具的“幸福”(在本书开头定义的意义上)是一个人努力的最高目标,有两种方法尤其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那就是突破自恋以及突破人类生存的产权结构。

  自恋者倾向于一个人所有的兴趣和热情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自己的身体、心灵、情感、兴趣,等等。事实上,像那喀索斯一样,自恋的人可谓爱自己,如果这种痴情也能被称为爱的话。自恋的人认为只有他自己和涉及自己的才是完全真实的,他之外的和涉及他人的,只不过是肤浅的感知,没有更深意义上的真实性,如同我们的感觉或理解的真实性。事实上,他只意识到外界对他的影响。因此,他没有爱,没有同情心,没有理性和客观的判断。自恋的人在自己周围已经竖起一面无形的墙。他就是一切,世界不算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就是全世界。

  几乎完全处于自恋状态的极端例子是新出生的婴儿和疯子,他们都没有与世界关联的能力(事实上,疯子不是完全与这个世界无关,如弗洛伊德和其他人认为的那样,他已经与世界脱离。婴儿不能脱离,因为他尚未超出唯我论。弗洛伊德通过区分“主要”和“次要”之间的自恋描述这种差异),但是,一直被忽视的事实是,正常成人也可能自恋,即使还没到如此极端的程度。通常情况下,他公开展现他的自恋,尽管他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自恋。他言谈举止只提到自己的作用,对外面的世界没有表现出真正的兴趣。相反,这个“伟大”的人会发现自己如此有趣,别人应该享受他的非凡表现才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事。如果这个人聪明、诙谐、迷人、强大、富有或著名,一般人对他的自恋展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很多人往往试图隐藏他们的自恋,表现得特别谦虚卑微,或以微妙的形式关注与宗教、超自然或政治等有关的问题,似乎超出私人兴趣。

  自恋可以隐藏在如此众多的伪装之中,在所有的心理特征中,可以说它是最难发现的。只有努力寻找才能发现。然而,如果人们没有发现,并大大减少自恋,也就无法继续前进。

  和自恋相似,但也相当不同的是自我和自私,这些都是占有倾向导致的结果。一个人生活在这种模式下,不一定很自恋。他可能已经打破了自恋的外壳,对他身外的现实世界有足够的喜欢,不一定“爱自己”;他知道他是谁,别人是谁,并能区分主观经验和现实。尽管如此,他希望自己占有一切,没有给予、共享、团结、合作和相爱的乐趣。他是一个封闭的堡垒,怀疑他人,急于享有而不愿给予。他基本上代表了肛门囤积性格。他孤独、冷漠,他的力量在于他占有的财产,并安全地持有。另一方面,自恋的人并不一定意味着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重占有。他可能会很大方,乐意施予,具有亲切感,但是其他人对他来说都不是完全真实的。然而,人们很容易观察到自恋者的慷慨及施予,而不是囤积和持有。自恋和自私这两种倾向难以区分,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双重突破很有必要:即突破自恋以及突破占有倾向。

  克服自私的首要条件是意识到它。这比意识到自恋要简单得多,因为一个人的判断很少扭曲,可以更容易地意识到事实,因为它不太容易隐藏。当然,承认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是克服它的必要条件,但这绝对不够。第二步是探究占有倾向的根源所在,如无力感、恐惧生活和不确定感、不信任他人等盘根错节的原因,想把它们连根拔起往往不大可能。

  意识到这些根源也不足以铲除它们。必须同时在实践中加以改变,首先是松开自私的双手。我们必须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去分享,并克服产生的焦虑。同时会发现想到失去财物(自我意识的支撑),失去自我的恐惧也会增强。这意味着不仅放弃一些财产,更重要的是放弃一些习惯、习惯的想法、习惯的状态,甚至是你经常使用的短语,以及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或希望他们有的或试图产生的);也就是说,必须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尝试改变,从早餐习惯到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会引起焦虑,但是一旦克服焦虑,信心就会增强,看似不可能的做到了探索的欲望也会增强。这个过程必须伴随着尝试走出去并面对他人。什么意思呢?付诸文字表达很简单。之一就是我们的注意力要关注他人、自然世界、思维、艺术、社会和政治事件。“有兴趣”的字面意思来自拉丁词“inter esse”,意思是“在其中”或“去那儿”,而不是囚禁自己。类似一个人先看到一个游泳池,然后描述它。他从外观着手,描述得很准确,但并没有对它有多大“兴趣”。但是,当他跳进泳池,浑身湿透,描述泳池时,就会以不同口吻、不同立场来描述它。现在,他和游泳池之间已不是对立双方(虽然也并不相同)。兴趣的延伸意味着是身临其境,而不是一直做一个局外人或一个旁观者,和他所看到的完全分离的人。如果一个人有意志和决心和他的自恋自私决裂,有勇气忍受间歇性的焦虑,他就会经历初次瞥见喜悦和力量。只有此时,一个新的决定性因素会进入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这一新的体验成为他继续追随绘制的蓝图前进的决定性动机。到那时,他的不满足感以及各种合理考虑都是引导他前进的动力。但是,这些考虑不会总是跟随着他。它们会失去力量,如果没有新的因素进入,即经历幸福,哪怕是短暂、微不足道的,也会超越以往经历的一切,成为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人也会从中不断汲取力量。

  再总结一次:意识、意志、实践、忍受恐惧和新的经历,这些对个人成功的转变都是必要的。在某一点上,内在力量的能量和方向发生了变化,个人的认同感也会改变。重占有的人的座右铭是“我即物我”,突破自我后是“我即我行”(非异化的活动),或者简单地说,“我就是我”。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