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克鲁普斯卡娅 ->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

在俄国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同志们,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们表示祝贺。然后,我想向你们谈一点想法,在这次召开的代表大会和其他代表大会期间,我经常都有这个想法。现在正在召开省国民教育局代表大会,会上讨论如何拯救学校和如何建设学校的问题。当我们面临着捍卫我们共和国不受白匪骚扰这一任务时,当问题关系到苏维埃共和国本身的存亡时,青年们都奋不顾身地奔赴前线作战。他们献出了一切去支持苏维埃共和国。这就使苏维埃政权和青年工人之间自然地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总是乐于向青年一代谈谈我们的问题。同志们,现在战争巳经结束,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成了苏维埃俄罗斯所面临的另一重大任务。
  我们不能不正视事实。我们都知道,俄国是一个荒蛮的国度。世界上没有别的地方有我们这么多文盲。我国的学校很糟糕。教育人民委员部挨骂已成家常便饭。不过,我们应该了解我国教师的情况,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帮助。目前最为迫切的文化任务就是需要新型的工作人员。我曾经听政治教育委员会汇报说,新闻出版部门十分缺乏工作人员,俄电的同志说,各个省报十分缺乏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水平很低,工作日益繁重,痛感人手不足。
  你们听听省国民教育局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讲的都是缺少教员的问题。没有教员,这是全体青年都觉察到了的问题。青年农民也渴望获得知识,但是学校办不起来,因为没有教师,学校只得空闲起来。没有教员,因为他们处境非常悲惨,因为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口粮,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向这支教师队伍提供口粮。教师们脱离生活,常常认不清周围的形势。革命爆发时,他们都去了乡下,而有些农村现在经历的事情,是首都和中心城市几年前就已经历过了的。我们惯于责骂教师怠工,说他们是小资产阶层的人,把一切罪过都推在他们头上。我于1919年乘红星号轮巡视,曾经在许多地方(县城,小乡镇等)稍事停留,到处都遇到同样一个情况。一些苏维埃的工作人员,而且往往是党的工作人员,总是以高傲的口气谈论教师。但是,如果我们更加接近一下这些教师,接近这些支持整个教育工作的人,那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是忠于职守的。当学校关闭,教师没有起码的生活条件时,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日常工作。他们并未坐享其成,教师的工作是责任重大的工作,实际上,未来的青年一代都在教师手里。卢梭早就说过,儿童最早的发育年代是整个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年代。而我们却看到,这些最早的发育年代却掌握在那些旧时代留下来的并且日趋死亡的教师手里。旧时的教师水平不高,人数也很有限。
  那么新的教师呢?在中等专业学校和各个地方,你们都会看到许多人想进入大学的各种系:医疗系,法律系等等,想进入技术院校去学习。你们同时也会看到,完全没有人愿惫去中等师范学校学习,无产阶级出身的人更很少有愿意、上师范学校的。这种情况很不正常。我们不能设想可以从工厂学校开始学起。要使儿童学到一点知识。目前我们的知识水平很低。现在参加师训班学习,向入学学生提的问题是,2/3和3/4哪个数大?而这些未来的教师往往不知道2/3和3/4哪个数大。就这种水平,我们是不可能建成任何共产主义共和国的。必须认识:为了建成共产主义共和国,我们就得掌握一切科学成就。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还弄不清2/3和3/4哪个数大,我们就不能胜任我们面临的建设任务。
  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应该办一些别的学校(其中包括工厂中学)来代替启蒙教育的学校。按他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看,这是两个互相竞争的机构。同志们,不行,这两种学校我们都需要办。如果到我们工厂艺徒学校来上学的文盲青年没有起码的算术知识(更不用说数学了),那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任何专业技术工人。因为专业技术工人并非那种只会用手做机械动作的人,而是了解自己生产部门的人。即使在资产阶级国家里,他们也很注意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了培养这种工人,我们必须改进我们通常的这种学校,这样我们才谈得上提高专业技术,才谈得上未来的建设。(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各种劳动都是一样的,不过工厂工人是在同志之间工作,他们要轻松得多,因为人在集体劳动的条件下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大家更为团结。而教师却无人过问,脱离了别人,远离了文化,要想当教师,就必须有献身精神。因此,如果你们中间有谁选择了这条劳动道路,那就让他坚持自己的愿望,别人也不要妨碍他走他所选择的道路。他将像过去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员一样,其余的人应帮助他去建设未来的学校,因为光是责骂教育人民委员部是不可能建设未来的。
  在这里需要我们集体参加这项工作。我们希望青年们在教育这条战线上也能像过去在战场上一样为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功勋。当我们谈到教员不够时,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得到教员。要么这些教员从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里产生,那我们就把工农的孩子交到他人的手上;要么由共青团的青年中来补充教师队伍,那我们就能真正按照生产的原则建立真正的、劳动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学校,这种学校将使青年一代获得建设新生活所必需的知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