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

克里姆林宫里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1]



  1919年的五一节,莫斯科决定采取与从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它。群众中的创造热情是那样高涨,人人以空前饱满的热情响应号召,用参加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来代替通常的街头游行。青年人尤其高兴。莫斯科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和职员队伍一大清早就在各个角落唱着革命歌曲进发。
  列宁非常喜爱这个全世界无产阶级欢乐的春天的节日——五一节,他一向都积极参加节日活动。今年群众自己表现出参加这一新的集体创造活动的愿望,列宁万分喜悦,号召大家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参加这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
  这一天,克里姆林宫里一大早生活就沸腾起来。人人喜气洋洋,衣着朴素,工人打扮,编成一个个小组、小队和大队,在军乐声中,唱着歌向指定参加共同劳动的地点走去。克里姆林宫的红军战士在克里姆林宫里进行星期六义务劳动,那里有许多各种活计。克里姆林宫部队列队在广场上。
  上午十时整,列宁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来到营房对面的广场上,走到部队指挥员跟前,行了军礼,说道:
  “指挥员同志,请允许我随你们部队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
  看来,指挥员很难为情。他不能也不愿意拒绝列宁,但同时根据军人条例,他无权让任何人,尤其是非军人,加入他所负责的部队。
  指挥员刹那间不知所措,随后两眼闪现出喜悦和欢迎的神色,说道:
  “请吧!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请站到左侧!”
  于是,列宁走到左侧,站到横排队列中。我们几个人也随他一起站好。红军战士的队伍迸发出赞许的呼声,他们感到幸福的是列宁跟他们在一起。
  自列宁被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枪击重伤之日起,尚不到一年,我们非常了解,列宁的一只胳膊还不能完全灵活转动。因此,都担惊受怕,深怕他把身体搞垮。
  发出了口令。队列排成双行,向右转,在军乐声中开赴劳动地点。须要把广场上乱七八糟堆放的建筑材料清理出来,把这些材料搬到相当远的地方,分类堆放:里面有木板、圆木、薄板、枕木、小车和劈柴。
  到了劳动地点,大家同心协力、迅速干起活来。无论是我们,还是红军战士,当时总是叫列宁拾比较轻的。可是相反,他连听都不听。他抬起圆木就往自己肩上放,兴致勃勃地唱着革命进行曲,歌声响彻广场,脚踏实地地参加这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集体劳动,干最重的活。列宁认为群众创造的这一新形式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只是在宣布休息五分钟“抽抽烟”时,他才歇了一歇。这五分钟,他便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大家把他围起来。他逗乐、开玩笑,问长问短,唠叙家常。他是那样酷爱人民,看来,同人民群众这样亲切交往,他感到自己身体好极啦。
  列宁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和大家一道干活的消息,从克里姆林宫通过电话传遍了整个莫斯科。到处高呼“乌啦!” 欢庆这一喜讯。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参加者更加齐心协力地去超额完成所规定的劳动计划。
  在克里姆林宫里,午饭没有休息,一直劳动到四点钟。恰好这时发出口令:“集合整队”。列宁又站到了左侧,与部队一道齐步向广场、营房走去。当部队列队在苏联人民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大厦对面时,列宁出队向红军战士发表了简短的演说,指出把今天的五一节新定为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全部意义。
  列宁谈到,我们只有依靠这个大集体,依靠全国整个劳动人民这个大集体,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战胜横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只要同心协力,我们就能够消除沙皇政府和短命的临时政府、旧的妥协的孟什维克一社会革命党工人代表苏维埃遗留给我们的烂摊子。工人群众是不愿意跟他们走的,而是要夺取政权,我们现在实际上已实现了这一点。
  他的简短演说慷慨激昂、富有号召力和深刻的感染力。来参加这个意外的群众大会的红军战士和工人们的欢呼声经久不息。列宁往自己家走去。
  列宁走路脚步快速、稳健。在台阶上,他回头望了一望,亲切地微笑着,挥动着帽子,然后便走进大门里了。

1930年于莫斯科





[1] 刊登在弗·德·邦契-布鲁也维奇《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战斗岗位上》上。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