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

列宁和青年[1]



  1920年春,我有机会参加了列宁与共青团员的一次直接接触。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在高尔察克被彻底击溃之后,从东线来了大约三十名共青团员。他们士气旺盛,饱经战场上的千辛万苦,是前线各个组织和部队的代表,希望能见见列宁。列宁高兴地、迅速地、殷勤地、慈父般地、亲切地接待了这个代表团。当这些青年人以严肃的军人风度走进列宁的办公室时,当列宁亲切地和他们一一握手并请他们坐下时,我看见这些青年人的眼睛里流露出喜悦的神色,看见了无限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令人感到:只要列宁把最艰巨的战斗任务交给他们,他们一定会豁出自己的生命去干,他们会高兴勇敢地去完成一切,虽然他们也知道他们会有牺牲。
  他们是在克里姆林宫政府大厦人民委员会主席办公室受到接见的。
  当他们踏上铺着柔软地毯的宽敞楼梯上楼时,他们对着竖立在楼梯口平台上的镜子仔细地照了一照,把黄绿色的红军战士呢上衣整理了一番。列宁亲热地迎接他们,一边问候,一边叫他们坐在自己身旁的软椅、沙发和椅子上。青年人,看来,异常激动,所以开头沉默,可是列宁非常成功地打破了沉默,十分热情地对紧挨在自己身旁的人说:
  “让我们认识一下吧。老弟,请您说说,您是从哪儿来的,是谁家的儿子,什么时候参的军,都在什么地方打过仗?”
  那位青年本想站起来,可是列宁亲切地扯住他的手说道:
  “坐下来……干吗要站起来?这样交谈更方便些。”
  年青的军人脸涨红得象个姑娘,急急忙忙地谈起了列宁所询问的一切。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全都轮流说了一遍。大家说话拘束紧张,总是一直谈前方、战争、打仗的情况…
  看来,列宁立刻发觉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作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深知人心的人,很快就猜透了他与之交往的人的情绪,他把身子俯向桌面,瞧着他们的面孔,用轻轻安抚的声音和他们交谈。年青人闪闪发亮的目光凝视着他;心绪激昂的青年人的面颊泛起红晕;列宁则安详地向他们讲述东线的任务目前已差不多解决了,对他们参加这一伟大进军、战斗和牺牲,革命的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我们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现在,紧张状态即将过去,列宁对他们复员很高兴,——青年人一听到这几句话都活动起来,——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们将无事可做了。
  “你们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你们看见了目前实际生活状况,你们现在都已成熟、坚强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回来参加和平建设。工人一定会非常喜欢你们的。”
  接着,列宁便逐个地询问每个人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什么人,家里的人都需要些什么和安置情况。结果发现,多数青年人是工人家庭出身。他们非常熟悉工人们的生活。
  “这太好啦,”列宁说道。“我建议你们组成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就地和在邻近地方从事最紧迫的工作。工作,真是有的是啊!我们必须为文明而战斗,因为我们落后得很啊……在这方面,例如在欧洲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奋斗过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取得了重大成就的那些最必要、最起码的事情,我们现在都没做。我们现在生活环境多么肮脏、多么不讲究清洁卫生啊,疾病四起,庸俗的小资产阶级偏见、宗教迷信和宗教毒害、文盲、酗酒和其他社会弊端到处充斥。”
  青年人纳闷地注视着列宁,尚不理解他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
  “当然啰,”他继续说道,“要同许多现象作斗争,可以而且一定得依靠整个国家的措施,依靠整个社会的改造,但是,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得依靠我们自己。这里面,如同各方面一样,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应当表现得特别显明、贯通一切。专家和学者是会把一切讲给你们听,指给你们看的,但是实现文明和社会主义必须靠自己。在各地、在每个角落、在地下室或阁楼上——当然我们还来不及为所有工人提供良好住宅,一应当加倍努力地宣传文明,不仅口头宣传,而且通过观摩、实干、组织、直接帮助来宣传。因此,你们大家——我们这些见过世面并获得经验的青年人,应该成为这一事业的排头兵。当你们离开了艰苦的前线生活回来休养时,你们要结成两人一组、三人一组,与区里的组织、各基层卫生组织和劳动保护组织取得联系,去进行新的战斗。你们深入到实际生活中,你们会马上遇见藏有蟑螂、臭虫、虱子的房间,这些东西吸吮孩子们的血肉、传播疾病、并且说明我们一切都非常落后。应该到工人区去,为清洁、干净、有文化而展开斗争。愚昧无知的人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应该教会所有人经常使房间通通风、饭前洗手、不在他人居住、睡觉、吃饭的地方吸烟、最好彻底戒掉这种极有害的习惯,不要盖着脏被子、穿着靴子躺在床铺上。凡事都得一件一件地抓,才能进行下去……我们应该在工人区里成立一些为文明而斗争的、能够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贯彻文明生活全部要求的志愿组织。在这里,你们顺便还会碰见另一种情况:会碰见被宗教迷信的偏见缠身而不知如何摆脱掉这些偏见的人;会发现被遗弃的儿童,应该把这些儿童吸收到我们的儿童和青年组织里来;会碰到无依无靠、受剥削的妇女和其他许多事情,对这些都应该尽一份力量。你们和区工人群众组织十分紧密地团结一致才能够出色地完成这一切事情。这项工作是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艰巨的、甚至枯燥无味的,但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无论如何应当办成它,首先从城市开始,然后再在农村做到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儿童, 他们容易受感染,因而要求父母遵守文明习惯。”
  青年人被这项突如其来的新的进军计划弄得茫然失措。假若列宁建议他们在月球上进行一次革命的话,那大概对他们来说,较之列宁如此鲜明通俗描绘的这一计划,会更容易理解,而且他们会立刻拟定出如何办和如何行动的方案来的。
  在进一步交换思想之后,青年们高兴地,而同时又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列宁。
  此后不久,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2]上,列宁便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他号召认真学习、文明工作、为新生活、为扫除文盲、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列宁的这一切计划,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那时是武装干涉、国内暴乱和形形色色的白卫分子纷纷出动的时刻。然而,不论是活动的方式,不论是群众宣传的方法,不论是列宁当时引导青年关心的那项工作本身,都没有过时。
  波兰的资产阶级、小贵族阶级产生了进攻俄国的意图[3]
  1920年5月5日从彼得格勒驶来了几列满载无产阶级青年的执行突击任务的军用列车,我偶然成为这件事的目击者,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们以战斗的队列从十月火车站向红场进发,然后又从那里开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他们的步伐、军容令人惊叹,他们的目光炯炯有神,他们精神焕发,确实感染了所有的人,——他们的这种饱满情绪,真是难以形容、难以表达的!……
  列宁一看见这些年轻战士,高兴极了。在谈论这些战士时,他说,这才是老一代布尔什维克近卫军的真正接班人,他们确实能够扭转乾坤。年轻的发言者极为热情。他们讲话简短、清楚、明确。
  在斯维尔德洛夫广场全体集会结束后,来自彼得格勒的几营青年人便前往莫斯科苏维埃对面的广场去聆听列宁的临别赠言。
  两点整,列宁来到了莫斯科苏维埃,接着便在阳台上发表了简短的、富有号召力的演说。
  几师军人,其中有如此之多的青年人,兴致勃勃地聆听了列宁的演说,随后,他们激情满怀,以战斗队列开赴火车站,踏上了驶向西线的军用列车。

1928年于莫斯科





[1] 最初发表在《接班人》1928年第9期上,标题是《1920年共青团员们访伊里奇》。

[2] 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1920年10月2-10日在莫斯科举行。

[3] 波兰的反动集团中断谈判,于1920年4月25日发动了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战争。由于红军的胜利,1920年秋,波兰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政府被迫同意签订和约。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