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李季 -> 对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贡献与批评(1932年3月)
  中国社会史论战,在最近一年来的各种著作中,特别是在《读书杂志》一卷的四五期中,已达到短兵相接的阶段,各位雄纠纠的战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得头破血流,各不相下,其武勇与倔强,非常令人佩服!礼锡先生因我在神州刊布《批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要求将其中关于先秦经济分析的部分在该志《中国社会史论战》第二辑上披露,他大概是要引我来参战罢。我这个未经训练的新兵:看见那样凶猛的战争,实在有些胆怯;不过既已入伍,而敌人的炮弹又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也就不好借不抵抗主义做护身符,躲在营中一声不响。于是一面答应他的要求,一面再草此文以与一般老战士相周旋。对不起各位,我要学蛤蟆打拳,向班门弄斧了。

  季子附识


一 关于中国社会史上争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所必具的先决条件



  印度的路易(M.N.Roy)说:”有些马克思主义者以为中国社会的发达缺少一个环。他们相信中国没有封建制度。”(见路氏《中国革命与反革命》六一页——Revolution und konterrevo1ution in China,1930)这大概是指一般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马克思主义者讲的(如俄国的马札亚尔等),至于在国内盈千盈万的马克思主义者中我从没有听见过这样的议论,只有相反的声调时时送入我的耳鼓。举例来说:
  (一)周谷城君认中国“自邃古以至周初,为封建之成长期;自秦以后至于清末为封建之消灭期。自周初至于秦初,可以算是一个封建时代”。(见周著《中国社会之结构》四六页)
  (二)周绍溱君认“吾国的封建制度开始于夏”。(见《读书杂志》一卷四五期)
  (三)王亚南君认“周武王伐纣成功,即位天子后,乃采用封建制”。(见《读书杂志》一卷四五期)
  (四)郭沫若君认“周室东迁以后,中国的社会才由奴隶制转入真正的封建刺度。……秦以后虽然号称为郡县制,但汉有诸王,唐有藩镇,明末有三藩,清初有年羹尧,就是一般的行省总督都号称为‘封疆天子’,并不是就不是封建制度”。(见郭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九至二○页)
  (五)王宜昌君认“中国封建社会是始于五胡十六国”。(见《读书杂志》一卷四五期)
  (六)陶希圣君认“中国的封建制度虽早破坏,但仍是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有巨大的封建势力存在着”。(见陶著《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二页)
  (七)朱其华君认“秦汉以后的社会现象,既然是以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占统治形式,自然我也就无法否认其为封建制度”。(见朱著《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三三三页)“中国封建制度的破坏开始于十九世纪下半期,……可是一直到现在封建残余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依然占着支配的作用。”(见同书三二二页)
  我们如将这些说法综合起来,则中国自有史以来,不,自有史以前,一直到现在,只是封建成长,封建制度,封建势力或封建残余所占领的江山。封建,封建,你怎么这样爱上了中国,盘据了几千年,仍不肯去,现在虽仅剩一点残余,“依然占着支配的作用”,“有巨大的……势力”?!这不是一个大谜么?!
  可是这个大谜中仍含有不少的小谜,因为各人对于封建制度的兴起或消灭的时期既有不同的认识,自然要发生许多争执。例如陶希圣君承认中国现在仍“有巨大的封建势力存在着”,朱其华君也承认“一直到现在,封建残余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依然占着支配的作用”。这不几乎是五雀六燕,铢两悉称的说法么?但他们却“彼此信件往返”,争论不已,朱君且“觉得所谈不甚详细,……特抱病”作文。关于这一类的辩驳目前不独没有解决的希望,并且愈闹愈纠纷,愈闹愈枝节。双方都征引马克思的学说做理论的根据,而各人所得的结论却完全相反。这是一方面的争论。
  在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更大的争论,而其问题为关于现时中国的。就是:
  “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或:
  “中国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还是封建制度的经济?”
  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复。有的说:“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度还是整个的存在,没有崩溃。”有的说:“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社会宗法社会之延长。”有的说:“中国经济根本便是很复杂很畸形的。封建与资本主义两者的要素都有很大的成分”,只可“勉强的说是半殖民地下之半封建的经济”。有的说:“中国社会绝对不是封建的社会,乃完全是一商业资本主义的社会。”有的说:“中国的经济社会,……是一个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小作农业社会。”有的说:“中国的社会的经济构造+…可以叫做一个为封建思想所支配的初期资本主义。”有的又说:“中国经济已经发达到俄国战前的状态,亦即是有了‘十月革命’的经济基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了;发展到压倒封建经济的程度。”像这样各执一词,漫无公认标准的说法,真是“争论到一千零一夜,也是争论不了的”!
  我以为要能正确讨论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除掉必须具有充分的社会科学常识外,至少应先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一)深切了解马克思主义,
  (二)深切了解西洋的经济发展史和社会形态发展史,
  (三)深切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和社会形态发展史。
  如缺乏第一项知识,则一切观点,方法,以及术语,都不会正确。如缺乏第二项知识,则无从获得比较与参考的资料。如缺乏第三项知识,则对于本问题更无从着手。每个战士必须先有这样的准备,才配作战,这好像是当然的事,用不着我在此处提出来的。但按之实际,大家在这几方面的准备殊不充足,尤其是对于一二两项,有些人表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有些人表现简直还没有摸着门径,也不求向这个方向进取。所以历时两三年,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并没有呈出它应有的进步,说来说去,总不免杂着大部分的废话与笑话。此后的争斗如果要想较有意义,非先充分准备这三项军实不可。
  我是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对于上列三个先决条件,都只是浅尝而没有深入。不过我既首先提出来,应当鼓着勇气尝试一下。我现在先介绍马克思对于经济史的发展怎样划分时代,然后从中国全部经济史下手,分成各个时代,依据这种轮廓,以为立论的基础。同时还要拿西洋全部经济史作为参考的资料,庶几有个比铰,可以帮助解决我们的问题。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