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谁发动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自传》    相关链接:卢那察尔斯基

卢那察尔斯基,阿纳托利·瓦西里也维奇

——苏维埃政权的文化班头,文艺理论家、作家、剧作家、翻译家



  1875年生于波尔塔瓦城一个官史的家庭。 由于受家庭教进情绪的影响,早在童年时期就摆脱了宗教偏见,对革命运动产生了同情。曾在基辅第一中学上学。从15岁起,在一些波兰同志的影响下发奋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自己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者。曾是当时遍布基辅各中学的一个学生组织的参加者和领导人之一。17岁起开始在铁路工场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中进行宣传。中学毕业后,没有进俄国的大学,为了能更自由地研究哲学和社会科学而前往国外,进入苏黎世大学,在那里花了两年时间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主要是研究经验批判主义体系的创始人理查•阿芬那留斯的著作,同时在阿克雪里罗得,部分地在格•瓦•普列汉诺夫的指导下继续钻研马克思主义。

  因哥哥普拉东·瓦西里也维奇患重病,卢那察尔斯基中断了这项工作。他只好在尼斯住了一段时期,然后到兰斯,最后又到巴黎。在这段时间里,他和马·马·柯瓦列夫斯基教授走得很近,看过他的书籍,受过他的教诲,彼此之间建立了友好关系,但也经常发生争吵。尽管哥哥病得祖重,但卢那察尔斯基还是向他和他的妻子索菲亚·尼古拉耶夫娜(现在姓斯多米多维奇)进行宣传。结果他们两人都成了社会民主义者,后来在工人运动中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1899年,卢那察尔斯基和他俩一起回到俄国。 在莫斯科,他和列宁的姐姐安·伊·叶利札罗娃、弗拉基米尔斯基等人恢复了莫斯科委员会的工作,并在工人小组中进行宣传,撰写传单,与莫斯科委员会其他委员一起领导罢工。由于莫斯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地方组织的成员安叶·谢烈布里亚科娃的告密,该组织的大部分成员被捕,卢那察尔斯基也被捕,但是过了不久,由于没有像样的罪证,卢那察尔斯基被保释到父亲所在的波尔塔瓦省,后又获准去基辅。卢那察尔斯基在基辅又重新开始工作,然而,不幸的事件发生了。他和其他出席为大学生募捐的易卜生问题学术报告会的人都被捕了,于是这项工作就停顿下来。以后在卢基扬监狱里被关了两个月。顺便提一下,在监狱中卢那察尔斯基和莫·索·乌里茨基结成了好友。刚从监狱释放,卢那察尔斯基又因莫斯科案被捕,并被押送到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塔甘卡监狱里关了8个月。他利用这次坐牢的机会努力钻研哲学和历史,特别是宗教史,他在巴黎吉梅博物馆里曾对宗教史进行过两年研究。刻苦的学习和孤独的生活严重地损害了卢那家尔斯基的健康。但是他很快得到释放,以听候当局判决,并被临时流放到卡卢加。在卡卢加成立了一个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参加小组的除卢那察尔斯基外。还有亚·亚·波格丹诺夫、伊·伊·斯克沃尔佐夫(斯切潘诺夫),瓦·巴·阿维洛夫、弗·亚·巴扎洛夫。卢那察尔斯基在这里进行了紧张的的脑力工作, 在具有马克思主义情绪的年轻工厂主德·德·冈察罗夫的帮助下出版了德国一些大部头著作的译本。在亚.亚·波格丹诺夫离开后不久,卢那察尔斯基和斯克沃尔佐夫就转到铁路机车库, 在教师和其他人中进行积极的鼓动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卢那察尔斯基和冈察洛夫一家的友谊日益增长。他搬到他们的工厂“亚麻厂”去住,在工人中进行工作,并开始写作他的早期文学著作,曾登在《信使报》上。后来亚麻厂的工人把这个厂改名为“卢那察尔斯基造纸厂”。

  卢那蔡尔斯基终于被判处流放到沃洛格达省三年,他住在沃洛格达这个当时是很大移民中心的城市里。亚·亚·波格丹诺夫也已经住在那里,卢那察尔斯基就和他搬到一起住。在沃洛格达城,同以别尔嘉也夫为首的唯心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萨文科夫、舍戈洛夫、日丹诺夫、阿.雷米佐夫以及其他许多人也都积极参加了这场争论。在沃洛格达省居住的这段时间里,卢那察尔斯基主要同唯心主义进行了斗争。在这里,已故的谢.苏沃洛夫也加入了一直保持联系的前卡卢加小组。他们一起出版了《唯理论世界观概论》来反驳《唯心主义问题》一一书。 《唯理论世界观概论》一书共出了两版。卢那察尔斯基在《教育》杂志和《真理报》上发表过许多关于心理学和哲学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宗旨也是同唯心主义进行斗争。但是与此同时,整个小组却背离了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所作的解释。因此远不是所有的社会民主义者都同意小组的观点,固然这些观点在当时的俄国思想界具有相当的影响。

  与省长拉德任斯基的争吵以及随之之而来的意外事件使卢那察尔斯基到了托特马这座小镇。在这里,他是当时唯一的流放犯。当地的知识分子试图与卢那察尔斯基取得联系,但被县警察局长的严厉呵责制止了。因此,卢那察尔斯基和他的妻子,亚·亚.波格丹诺夫的妹妹安·亚·马林诺夫斯卡娅几乎生活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中。在这里,他写了后来收在《批判同和论战集》书中的所有文章。 在这里,他还写了解释阿芬那留斯哲学的通俗读物。卢那察尔斯基始终精力充沛地继续学习,他的身边总是放着许多书籍。

  1903年流放期满后,卢那察尔斯基回到基辅,在当时一家有马克面主义倾向的合法报纸《基辅评论报》工作。当时党内发生了分裂,以克拉辛、卡尔波夫等人为首的调和派中央请求卢那察尔斯基支持他们的政策。然而在波格丹诺夫的影响下,卢那察尔斯基很快放弃了调和主义立场,彻底归附布尔什维克。

  列宁从日内瓦写信邀请卢那察尔斯基立即到瑞士去参加布尔什维克中央机关报的编辑工作。国外的最初几年工作是在同孟什维克的无休止的争论中度过的。卢那察尔斯基的工作与其说是在《前进》杂志和《无产者报》,不如说是广泛地走访欧洲的各个侨民区,做报告说明分裂的实质。在做政治报告的同时,他还做了一些哲学问题的报告。

  1904年底,卢那察尔斯基因病移居佛罗伦萨市。到那里时正好传来革命的消息,并接到中央委员会要他立即去莫斯科的指令,卢那察尔斯基无比欢欣地执行了这一指令。抵莫斯科后,卢那察尔斯基参加了《新生活报》编辑部,随后又参加了陆续代替该报的一些公开报纸的编辑工作,并在工人、大学生等中间积极进行口头宣传。在这之前,早在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委托卢那察尔斯基做关于武装起义的报告。卢那察尔斯基参加了斯德哥尔摩统一代表大会。1906年1 月1日曾在一次工人集会上被捕,一个月后从“十字”监狱释放出来。过了不久,他遭到了严厉的组控,这指控可能产生极严重的后果。根据党组织的建议卢那察尔斯基决定出国。他于1906年3月取道芬兰到了国外。

  在侨居国外期间,卢那察尔斯基加入了波格丹诺夫集团,和他一起组织了“前进派”,参加了《前进》杂志的编辑工作,并成为喀普里和波伦亚的前进派工人学校的积极领导人之一。这时他发表了一部名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的两卷本著作。该书引起了多数党内批评家相当强烈的谴责,他们认为书中有某种精巧的宗教倾向。该书术语上的混乱给这种谴责提供了足够的根据。卢那察尔斯基在侨居意大利期间同高尔基有亲密交往,这点在高尔基的中篇小说《忏悔》一书中有所反映,这部小说也曾遭到格.瓦.普列汉诺夫的严厉谴责。

  1911年,卢那察尔斯基迁居巴黎。在巴黎,由于波格丹诺夫的通出,“前进派”开始偏离原来的倾向。它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党,但是它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奏效。当时米·尼·波克罗夫斯基、费·加里宁、曼努伊尔斯基、阿列克辛斯基等人都是“前进派”的成员。

  卢那察尔斯基作为布尔什维克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斯图加特国际代表大会,并在起草关于工会的革命意义的著名决议的小组中代表布尔什维克。在这次会议上,卢那察尔斯基和格·瓦·普列汉诺夫之间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相当激烈的争论。在哥本哈根代表大会上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卢那察尔斯基是俄国前进派的代表,但是在这次会议上,他在最主要的问题上都与布尔什维克达成谅解,并在列宁的坚决要求下代表布尔什维克参加合作社问题的委员会。在这里,他再次站在坚决反对代表孟什维克的普列汉诺夫的立场上。

  战争爆发后,卢那察尔斯基就加入国际主义者的行列。并与托洛茨基、曼努伊尔斯基、安东诺夫-奥冉申柯一起在巴黎编辑反军国主义的报刊《我们的言论报》等。卢那察尔斯基感到不可能从巴黎客观地观察这场大战的进程,便迁居瑞士,搬到斐维附近的圣列日。这期间他和罗曼.罗兰十分接近,和奥古斯特.福雷尔很要好,和瑞士的伟大诗人施皮泰列尔关系密切,后者的部分作品曾由卢那察尔斯基翻成俄文(但没有发表)。二月革命后,卢那察尔斯基立即到列宁和季诺维也夫那里,并向他们由明,他坚决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并要求根据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进行工作。这要求被接受了。

  卢那察尔斯基比列宁晚些时候,但和列宁一样取道德国回到俄国。回国后立即开始十分紧张的革命准备工作。卢那察尔斯基和布尔什维克之没有任何分歧,但是根据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决议,卢那察尔斯基和托洛茨基一样留在区联派组织中,以便以后带领尽可能多的拥护者加入布尔什维克组织。这一策略运用得很成功。党中央派卢那察尔斯基去做市政工作。他被选入市杜马,并在杜马中担任布尔什维克和区联派杜马党团的领导人。7月间,卢那察尔斯基积极参加了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他与列宁以及其他人一起被控叛国和充当德国间谍,因此被捕入狱。在入狱前和狱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威胁他生命的危险情况。出狱后,在新的杜马选举中布尔什维克党团大大地壮大了,卢那察尔斯基当选为副市长,负责全市的文化工作。与此同时,卢那察尔斯基始终不渝地进行热情的宣传鼓动工作,主要是在摩登马戏厅和许多工厂里。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成立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卢那察尔斯基作为教育人民委员参加人民委员会。在政府迁往莫斯科时,卢那察尔斯基愿意留在彼得格勒,以便和留在这个危险岗位上的季诺维也夫、乌里茨基等同志一起工作。卢那察尔斯基在彼得格勒呆了一年多,在这期间,教育人民委员部由米·尼·波克罗夫斯基在莫斯科代为主持工作。在内战时期,卢那察尔尔斯基不得不经常作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全权代表离开人民委员会,因为他作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全权代表几乎要走遍国内战场和波兰战场的前线各地并在军队和前沿地区的居民中进行积极的鼓动工作。 在邓尼金叛乱的最危险的日子里,他被任命为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图拉防区的代表。

  卢那察尔斯基在担任党的鼓动员、人民委员会委员和教育人民委员的同时,继续从事他的文学工作,特别是戏剧创作。他写了许多剧本,其中部分剧本曾在先后两个首都和许多外省城市的舞台上演。

宋鸿训译


卢那察尔斯基续志


  卢那察尔斯基有多种身份:革命家、苏联国务活动家、作家、剧作家、翻译家、政论家、批评家等等,由此可见其活动范围之广。1917年10月起任教育人民委员,1929年9月卸任,被任命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属学术委员会主席。20世纪30年代初起任共产主义科学院文学与语言研究所所长。1930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1933年9月被任命为苏联驻西班牙全权代表,12月在赴西班牙途中因心脏病突发在法国去世。骨灰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官墙上。

小狼 录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