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

译后记

(第三版)



  马克思,作为在人类历史上掀起轰轰烈烈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家与革命思想的实践者,是永远谈论不完的。一个人眼中有一个马克思,每个人眼中有不同的马克思,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马克思?麦克莱伦作为国际上知名的马克思思想的研究者,在他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传》中从思想、生活和情感等多个不同角度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且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形象。
   麦克莱伦的《卡尔·马克思传》出版于1972年。该书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在西方学界一直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剧变的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发展似乎走人低谷,而麦克莱伦却于1995年在新的形势下,
  重新修订并出版该书的第三版,这既反映出作者对马克思思想的执著信仰,也表明马克思思想的学术和理论价值经受了时间检验。在当前中国学界日益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一些以前不为人所重视的版本文献的情况下,相信本书的出版定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启迪。
  人物是离不开思想的。在论述马克思的思想方面,本书对马克思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作了细致的论述。这包括对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些著作、稍后的著作,尤其是对马克思致力的经济学思想,本书都作了比较系统的剖析。此外,书中常常能够引用那些能表达马克思的深刻思想却可能为很多人所忽略的引文,因此对马克思的研究者而言,往往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实践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特征,那么如何看待意识、信仰和思想的作用?作者引证的是:“我们坚信,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论证……至于掌握着我们的意识、支配着我们的信仰的那种思想(理性把我们的良心牢附在它的身上),则是一种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从其中挣脱出来的枷锁;同时也是一种魔鬼,人们只有先服从它才能战胜它。”这就以无穷的意味说明,在马克思那里,理论具有巨大威力,同时也说明超越意识的艰难性和悲壮性,说明要战胜、挣脱的超越理论,首先要经历的无奈与坚定,即服从它。
  除了对马克思各个阶段的思想作了典型和清晰的叙述之外,本书还在不少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立的、与传统不同的理解。例如,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诗作中有这样的句子:“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物。”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它标志着马克思抛弃费希特转向到现实本身中寻求理念的开始,但麦克莱伦却提出。“如果把它当成马克思本人的话,那么这段话的意义就会完全被误解。”因为在他看来,它正是“为马克思所批判的”。
  书中还很注重对学界比较关心的有关马克思思想研究的热点问题,甚至敏感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例如,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是否产生了马克思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最初萌芽?青年马克思为什么从宗教批判开始,而后为什么这种批判迅速地变成了世俗化的政治性反对运动、从纯理论领域转向直接的实际的政治领域?马克思描述的无产阶级是否是非经验的、为什么他突然之间支持了无产阶级的事业?对这些问题,麦克莱伦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相信一定能给读者以启迪。
  另外,对于棘手的马克思与犹太人自我意识的问题,本书也作了探讨。马克思的犹太身份似乎是毫无疑义的,他的同时代人,例如梅维森等也都把他看作犹太人。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不少地方却充满了反犹的语句,那么他是否是一个反犹主义者?这在西方曾引起了很多争论。作者在此书中旁征博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犹太人身份以及马克思对待犹太人的态度等问题。
  学术界关注的、也是一直处于争论中而又时时更新的另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与宗教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一直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宗教”;有人试图宣称马克思不是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还有一些人宣称马克思理论的基础框架是基督教的救世观念,而无产阶级则扮演了以色列的受难仆人的角色。如何看待这些观点?对此,麦克莱伦一方面提出并引用了“问题在于忏悔,而不是别的。人类要洗清自己的罪过,就只有说出这些罪过的真相”的理论观念,认为这里面有着通过“意识改革”的救赎观念。他甚至认为,在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思想中还有根深蒂固的宗教“救赎”观念。而另一方面,麦克莱伦也分析批判了“真正的马克思”后来的思想与有神论有任何联系这种观点,认为“为了把马克思变成一个不管别人阻拦的信仰者,改变‘无神论’的意义是合理的,但是这样过多地抹杀了区别,会把问题变得毫无意义”。
  思想更多的是理性的产物,因此它是冷峻的,甚至是锐利的,虽然很多时候它并不乏热情。拨开思想的光环,本书给我们展现了产生这些思想的马克思的富有魅力的人格、真实而不平凡的个人生活、包括个人的情感生活等。思想是花朵,而这些丰富的个性才是产生花朵的最为直接的土壤。如果不是经过作者对马克思的生活细节、情感世界进行这么精心的、细致的描写与刻画,很难使读者对马克思思想的伟大、超越个人私利的高远境界与他生活的艰辛和愉快之间的反差产生出巨大的心灵震撼。侧重于对马克思家庭所经历的辛酸、痛苦、快乐、幸福的记述,是本书的另一突出特点。
  无疑,马克思有着极为广博的书籍涉猎、极为严密的思考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他所认定的最为彻底的理论;有着对手所惧怕的清晰智慧的头脑、锐利的语言、骄傲甚至不羁的性格。在个人方面,麦克莱伦对马克思的描述是,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钱的话),只是对生活的安排显得异常凌乱和没有条理。本书是把马克思当作真实平凡的人来叙述的:年轻时马克思酗酒、打斗,并因此被学校关禁闭;书的作者甚至认为,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此外,本书甚至还披露了马克思与海伦·德穆特及其私生子之间的一些生活细节。这些内容,作为历史的事实,在西方学界早已为人所熟知,相信读者自有公论。但是,人的思想与精神的光芒不会因为他作为物质性的人的真实性而被淹没,马克思仍然是伟大思想的奠基者。
  另外,本书还记述了马克思与其生活及工作周围一些人的交往关系细节,特别是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海涅、赫斯、魏特林、拉萨尔、巴枯宁等一批影响时代的知识分子交往过程大量的细节描述,使得读者能够从感知上把马克思与他的时代、他的同时代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描述使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的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起来,并能够让读者透过他深邃的思想触及他跳动的脉搏,以及与其他人共同的喜怒哀乐。
  特别是书中很注意引用同时代人对马克思外貌特征、思想、气质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增加了读者对马克思的认知。例如,书中引用的其他人对马克思的描述,如说他“体格健壮,脸庞匀称,一头浓密的黑发”,“谈话极富活力,在自制冷静的外表之下是坚毅的灵魂迸发出来的显而易见的火一样的激情”,以及“他专横、冲动、热情,有着无限的自信,但同时又非常严谨、博学”等,这些都有助于读者立刻感性地勾勒出马克思显然与众不同的特征。
  本书的翻译比想象要来得艰难,这不仅因为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的编排与中文版有所不同,大大增加了依据英文对《全集》的引用寻找相对应的中文出处的难度,更有英文版在进行从德文等原文的翻译时,一些地方选择的词语,与我们《全集》的中译文显然有不同的或者更多的含义。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在对《全集》引用的地方一律以中文版《全集》为准,在英文版与中文版明显不一致的地方,都以脚注作了说明。例如第一部分注释亡186]引文,中文版是:“我声明说,在偶然写写的剧评之类的东西里偷运一些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原理即新的世界观……”在英引文中,并没有“即新的世界观”这样的表达,本书在脚注中进行了说明。针对第二种情况,或者有助于更完整理解、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在我们感到有必要指出或强调中文用语对应的英文用语的时候,也尽量以脚注的形式作了说明.例如第二部分注释[71]引文,中文版是:“一句话,你们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消灭”一词在中文中有“彻底毁坏”、“摧毁”、“毁灭”之义,而在英文中相对应的是“transcend(超越、突破)”,完全不同于中文“消灭”之义;再比如第二部分注释[144]引文,中文版是:“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中文版中翻译的“联系”在英文版中对应的表达是“nature(自然、自然力、性质)”,这里有中英文语言本身对应于德文等语言表达的差异,也有《全集》的中英文版译者对原著理解的不同,这些不同在该书中也尽量用脚注作了说明,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
  在本书翻译的过程中,陈文庆博士、刘元琪副研究员、黄皖毅博士和弟弟王亮等给予了一定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此书经历了一个认真、艰苦的翻译和校对过程,由于水平有限,讹误之处在所难免,诚盼学界识者不吝指正。

王 珍
2004年11月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