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1918—1919年德国革命文献汇编)

常用词汇表

(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组织


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nabhängige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独立党”(USPD),在1917年4月6日—8日的代表大会上成立,它是从社民党中分裂出来的一个反战党派;在1920年10月12日—17日的非常代表大会上,独立党分裂为左右两派,左派于同年12月初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右派在1922年9月20日—23日的代表大会上决定回归社民党,剩下一小部分中派党员依然坚持独立党的名称,但在政治上毫无影响力;最终在三十年代初正式解散,加入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德国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共”(KPD),1919年1月1日由斯巴达克斯同盟和德国国际共产主义者集团合并而成,最初叫德国共产党(斯巴达克斯同盟)(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artakusbund〕),简称“德共(斯)”(KPD〔S〕);1920年12月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加入后,改称“德国统一共产党”(Vereinigte 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统共党”(VKPD);在1921年8月的耶拿代表大会上又改称“德国共产党”;二战后,该党在西德重建,但未能取得重大影响——在东德,该党在1946年4月底与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德国统一社会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

德国共产主义工人党(Kommunistische Arbeiter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共工党”(KAPD),由1919年10月德共代表大会上被开除出党的一个革命派别在1920年4月3日成立,二十年代中期分裂为多个派别。

德国国际共产主义者集团(Internationale Kommunisten Deutschlands),简称“际共团”(IKD),1918年末由布莱梅的“左翼激进派”(Linksradikale)团体和其他激进社会主义者成立;1919年与斯巴达克斯同盟组成德国共产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社民党”(SPD),前身是1875年成立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ozialistische Arbeiterpartei Deutschlands),《反社会党人法》失效后,在1890年10月12日—18日的代表大会上改称“德国社会民主党”;它至今仍是德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在独立社会民主党分裂出去后,剩下的那部分被称作“社民党多数派”(Mehrheitssozialisten)或“社民党右派”(Rechtssozialisten)。

革命工长组织(Revolutionäre Obleute) ,由持反战立场的激进工会组织者组成,他们在德国革命中的苏维埃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最出名的成员是里夏德·米勒和恩斯特·多伊米希。

斯巴达克斯同盟(Spartakusbund),由社民党内持反战立场的国际主义者组成的团体,前身是1914年成立的“国际派”(Gruppe Internationale);1916年“国际派”开始发行《斯巴达克斯通信》(Spartakusbriefe),因此得名“斯巴达克斯派”;1917年独立社会民主党成立后,斯巴达克斯派构成了它的左翼;1918年11月正式改称“斯巴达克斯同盟”,在1918年12月30日—1919年1月1日的德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斯巴达克斯同盟与德国国际共产主义者集团合并为德国共产党;它最出名的成员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

报纸


柏林日报》(Berliner Tageblatt):1872年1月1日创刊,持自由派立场,发行量很大,1939年1月31日被纳粹当局停刊。

柏林午间新闻》(Berliner Zeitung am Mittag):1878年1月1日创刊,原名《柏林新闻》(Berliner Zeitung);1904年改为小报,改称《柏林午间新闻》,同年10月22日发行了改版后的第一期;1943年2月26日停刊,1953年11月19日复刊,重新改称《柏林新闻》。

德意志日报》(Deutsche Tageszeitung),保守派报纸,1894年11月28日创刊,1934年4月30日停刊。

弗斯报》(Vossische Zeitung),广受欢迎的自由派报纸,创刊于1617年,历史上曾用过多个名字,自1785年起采用《弗斯报》的名字,以纪念该报主编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弗斯(Christian Friedrich Voß,1724—1795)。

红旗报》(Die Rote Fahne),1918年11月9日创刊,起初是斯巴达克斯同盟的机关报,后成为德共机关报;纳粹夺权后转入地下,二战爆发后,该报的出版逐步中止。

前进报》(Vorwärts),社民党机关报,1876年10月1日创刊。

自由报》(Freiheit),独立党机关报,1918年11月15日创刊;1922年独立党重返社民党后,于9月30日停刊。

术语


白卫军(weißegarde):最初是指俄国内战中由反共势力和保皇分子组成的松散军事联盟,在1918—1919年德国革命中指反动民兵和反动团队。另请参阅“赤卫队”。

邦议会(Landtag):各邦的议会。

布什马戏场(Circus Busch):著名的布什马戏团的表演场地,也是柏林最大的会场之一;1895年建成,1937年拆除。

赤卫队(rote garde):最初是指1917年俄国革命中的革命民兵和革命团队,在1918—1919年德国革命中是指工人、水兵和士兵的革命武装。另请参阅“白卫军”。

大柏林(Groß-Berlin):柏林市及周边地区的统称。

大柏林工人士兵苏维埃执行委员会(Vollzugsrat der Arbeiter- und Soldatenräte Großberlin),一般简称执委会,它是1918年11月9日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后的临时议会;在1919年1月的国民议会选举结束后失去了全部实际意义。

帝国(Reich):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一般简称“帝国”,是对1871—1945年的德国的代称。

非利士人(Philister):在本书中是指没有灵魂和精神的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野蛮粗鄙的庸人。

国防军(Reichswehr):德国军队在1919—1935年间的正式名称。

国会(Reichstag):德国的中央议会。

黑白红(Schwarz-Weiß-Rot):德意志帝国国旗由三道横条组成,三道横条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为黑色、白色和红色,故“黑白红”也是德意志帝国国旗的代名词。

霍亨佐伦(Hohenzollern):从1871年起统治德意志帝国的王朝,1918年被革命推翻。

卡普暴动(Kapp Putsch):1920年3月,公务员沃尔夫冈·卡普(Wolfgang Kapp,1858—1922)和陆军将领瓦尔特·冯·吕特维茨(Walther von Lüttwitz,1859—1942)发动了反动政变,因此被称为卡普—吕特维茨暴动;由于总罢工,公务员不愿服从,导致政变失败。

人民海军师(Volksmarinedivision):水兵的革命武装,1918年11月11日成立,1919年3月解散。

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Rat der Volksbeauftragten):革命后的德国临时政府;一些邦也成立了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

容克(Junker):普鲁士和梅克伦堡对贵族和大地主的古称。

十一月革命(Novemberrevolution):由于德意志共和国是在1918年11月成立的,所以1918—1919年德国革命在德语中一般被称作十一月革命。这个词在英语中很少使用,因此本书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仅在翻译德文书名时使用。

市政厅(Rathaus):市议会或市政府的所在地。

旺代(Vendée):法国西部一个地区,在1793—1796年间,当地曾发生大规模的反革命叛乱。

协约国(Entente):一战中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军事联盟;最初因1907年签订的英俄协约而得名。

战争债券:一战期间为了筹集军费而发行的债券。

秩序井然”(Ruhe und Ordnung):德语常用词汇,指遵循法律、井井有条的情形。

自由军团(Freikorps):由退伍士兵组成的反动军事组织;被社民党用来镇压革命起义;1923年解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