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斯米尔宁斯基诗文集

狂欢节的故事


说明〕本篇是政治的讽刺小品,体现了斯米尔宁斯基的和平力量一定会在全世界胜利的理想。


  国际联盟[1]准备举行一次舞会——堂皇的化装舞会。司仪——年老的博爱家劳合·乔治[2]——提议:
  “叫各国的画家和装饰师尽力设计,要把舞厅铺张得十分华丽。需要的是:更大的光线效果,更多的陈设,最好的音乐队,而且最主要的是——大大地宣传一下,要动人又要特别。”
  他的巴黎助手做着鬼脸,想了一会儿,就说:“标语,我们不必贴得太多。总之,这舞会不会在‘日内瓦’会场举行的吧。”
  “今年一定轮到我了,”那位罗马贵族说。“我们的早会在凡尔赛[3],晚会在伦敦,降神会在华盛顿,电影早场在坎恩——所以,至少这狂欢节舞会总要在我们这儿举行了。”
  “这我们无须讨论!”司仪威风凛凛地宣言。“今年轮着你了!”
  普恩卡莱[4]静默了一会,从袋子里取出烟盒,很久地望着窗子外面,就大声说道:
  “这,我们同意了,不过无论如何,我不答应旁的人,非会员来参加这舞会。”
  “好极了,可是我们没法使收支相抵呀。”
  “其实我们不会再入不敷出,这是我们至少可以自豪的。”
   “怎么也不要为了理想主义工作。让我们做实用主义者。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失败。不管你的意见怎样,我不能答应。”
  这狂欢节计划经过了许多修改。舞会延期了好几次。有了好多回的复议,更正。最后,那庄严的一夜终于到了。
  街道上点着五颜六色的灯,到处都是烁亮的马车和闪电似的汽车。嗜杂,庄严,欢乐。
  二月之夜的天空暗淡而且低沉,大的雪花纷纷铺着屋顶,沿了明亮的电灯泡转着,象银白的蛾儿一样,落下到柏油路上,就溶成了小小的一条条的水。在会场大门口,更其显得又欢乐又庄严。一群好奇的人嘈杂地聚集了。新闻记者们拿着记事册,狂热地走来走去。四周的露台上,电影机巳经装置好了,进口的两边,并不用火炬,只烧着大束大束的镁光,银绿色的光海洒上了周围的一切。
  从会场里,飞来了音乐队的庄严的声音。他们奏着友爱的琴乐。第一个到了,大门边停下一辆有白色星点的淡蓝色汽车。出来了一位微微驼背的人物,穿着长丝衣,戴着鬈曲的黄假发,脚上套一双便鞋。他右手拿了一个银质的耶稣受难象,左手拿了十三个假面。第十四个假面[5]——和拿撒勒人耶稣十分相似的假面,则在他自己脸上——哈定[6]先生,威尔逊[7]的后任!
  在那一集团中,又发出了幽幽的声音。刚在哈定的形象隐去之后,哪,劳合·乔治到了。
  他坐着极其华丽的古希腊车子,有二十个人拖着。爱尔兰人、印虔人、澳洲人、黑人,还有许多别的。他穿着宽大的白衣,举着火炬,象征着自由。
  普恩卡莱也并不迟到。他带着和平小仙女的假面。在一辆小小的人力车里,一位日本姑娘也来了。她很天真地在胸前交叉着美丽的手。许多别的人也到了,老是那么谦虚、那么沉静……
  装饰得很华丽的大厅里,洒满了巴黎的和东方的香水,在时时刻刻变换色彩的神奇的光中,假面人一对一对地动着。小姑娘们分送着装在椭圆篮子里的白玫瑰花球。在黄金的台座上,盖着沉重的大衣,竖立着民主的雕象。她拿着棕榈枝,在她脚边,躺着几把破碎的刀剑。音乐队刚刚奏完了友爱的琴乐,空中还颤动着最后的柔和的声音。那指挥人深深鞠躬,报答他们的喝采,又用了很大的黑字记着:
  “斯狄讷思[8]的金融交响乐。”
  “奏一点更快乐、更有趣的吧!”劳合·乔治说道。指挥人就低下了身子问:
  “哥萨克舞好吗?”
  普恩卡莱发抖了。“什么,哥萨克舞?无论如何不行……”
  大家同意:奏完几段歌剧的断片之后,再奏——“经济的哀歌”。
  又到了新的客人。“小协约国”[9]傀儡剧场的股东们都进来了。很热心地招待了他们。普恩卡莱和其中的一个接吻。灯光更其强烈了。哈定要求多放一点孟加拉国烟火[10]
  音乐队重新雷轰似地响着。“经济的哀歌”奏着了。因了这声音,劳合·乔治忧郁了起来,哈定遮住了耳朵,普恩卡莱却远远地离开,到餐厅里去了,其时,在大厅里,有的是嘈杂和骚扰。
  进来了一个高高的,漂亮的人,穿着红的布衣,用一根粗绳束着腰,青的宽大的裤子,沾满灰
  土的靴子。他一直走到大厅中央,静静地向周围一望,微笑着。
  “你怎么敢!”普恩卡莱骂道,“你又不化装,又不戴假面!”
  “我请你不要走进来!你把地毯都弄龌龊了!”哈定马上警告他。舞会的司仪劳合·乔治胡涂了,他快步地跑到门边。

  “门房!门房,佣人,都哪儿去了?艾柏尔特!勒诺德!都拉第!阿特娄!龚柏斯![11]一个也不在!你们怎么让他进来的?”门房和佣人其实也都忙得很。那可怕的一队攻击到大理石台阶上来了,推着、挤着,又喊着。
  所有在会场里的人都呆住了。
  “快去把门锁了!……”有两三个人跑过去,可是已经太迟了。
  象一阵狂风暴雨,这意料不到的一队攻进了会场。大家都穿得很褴褛,沾满灰土,污秽而且粗鲁。无数的人群,穿着破裤、青衣,煤烟熏黑了的脸。有男人和女人,有农民和工人,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又一种的巴比伦[12]。他们恶意地向前冲去,握紧了拳头,他们一点也不象过狂欢节的样子。
  劳合·乔治站定了问道,“先生们!在狂欢节,这一种野蛮的玩笑,算是什么?”
  “天哪,这太不合乎美学了!”哈定恨极了。“我竟见到了狂欢节的怪事,然而……”
  在那一大群之间,发出了耐不住的喃喃声。音乐队也静下,假面人都怯怯地躲到角落里。普恩卡莱摔掉了棕榈枝,用了抖抖的声音喊着:
  “诸位,这象什么?这会场是国际联盟的哩。你们怎么敢进来?你们是谁?”
  其时,那一群人都矗起了头发,异口同声地喊着,象一阵突然而来的大风,推动了辉煌的烛台,连会场也恐怖地震动着:
  “我们吗?我们是不带假面的国际联盟!”


(1922年2月)





[1]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位界大战之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在当时则是操纵在英法帝国主义手中的侵略工具。在名义上,它的职责之一是调解国际间的纠纷,但在实际上,它却维护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1946年这一组织正式宣布解散。

[2] 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政客,自由党首领。1916—1922年任英国首相。

[3] 举在这里的一些地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都举行过国际性的会议。

[4] 普恩卡莱(1860—1934)是法国政客,1913—1920年任法国总统。

[5] “十四个假面”指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所谓和平原则十四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种虚伪的和平运动。

[6] 哈定(1865—1923)是美国政客,1921年起任美国总统。

[7] 威尔逊(1856—1924)是美国政客,1913—1921年任美国总统。

[8] 斯狄讷思(1870—1924)是德国工业家和财政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政府的合法的订约人。

[9] 小协约国是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三国于1920—1921年所建立的帝国主义集团,至1938年瓦解。

[10] 孟加拉国是印度东部的一州。孟加拉国烟火是一种用于剧场或用作信号的蓝焰烟火。

[11] 这五个人是当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美国的社会民主党右翼和反动工会的首领。

[12] 巴比伦在这里指巴比伦的高塔(巴别之塔),因建塔者们言语混乱,这塔终于没有造成。见《旧约》《创世纪》第11章。这里即用以指混乱、骚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