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十月革命前后苏联文学流派

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

Н.利亚什克


  编者按:本文选自《文学宣言》,第152-158页。原载《锻冶场》杂志1922年10月专号,第5-6页。


  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对周围事物采取自觉的态度,努力把生活的混乱现象改造成为有组织的、能够按计划发展的力量。无产阶级文学是在无产阶级结束对于世界的不自觉态度的地方开始的。它排除争吵、恼恨、苟且偷安。无产阶级文学中被许多人看作倾向性、故意如此的东西,是根据它的本质而来的。它的本质是这个阶级必须进攻、必须胜利的阶级的本质。而为了进攻、胜利和改造,就必需组织那些处于冬眠状态的力量。不论是领袖们的死或是挫折都不阻止,而且不能阻止我们的这种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挫折和死亡多半引起资产阶级作家的忧郁情调。在无产阶级作家那里则相反,会召唤他们对战害个人和部分群众的人进行新的战斗,去同压迫、贫困、不守纪律、沮丧、龌龊、疾病等等进行斗争。一个人死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了,会有新的人们占据他们的位子。留下了寡妇、孤儿、残废,——就让它这样吧。这也不是残酷无情。有多少生命被贫乏的生活、停滞、痨病、醉酒、梅毒以及其他种种祸患所糟蹋和消灭?为什么在斗争中的死者受到哀悼,而对“和平生活静的牺牲品却可以漠不关心?须知,在斗争中和昏睡中无产阶级总是在受苦。哪一种情况更折磨他们呢,哪一种情况使他们牺牲得更多呢?统计学作出了可怕的回答。无产阶级的力量在减弱,但也会增长。个人的目的,从这个词的广泛意义上说是没有的,有的是阶级的目的。

  在无产阶级诗人的意识里,无产阶级是铁的救世主,但并不是用神秘之雾打扮起来的和长着金翅膀的救世主。这是人引为自豪的一切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以取得胜利,并不是由于什么特殊的品质,而是由于劳动、力量、团结和对世界的自觉态度,这些东西是他积累起来的、用他的痛苦和鲜血培育起来的。

  因此,对于不觉悟的一部分人来说,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和世界的任务时,无产阶级文学才变得亲切。愚昧无知的人多半不理解无产阶级文学。(见亚历山大罗夫斯基、基里洛夫、菲利普钦科等人的作品。)

  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劳动的自发力量劳动对劳动的力量的认识和由这一认识所给予的快乐

  有一种意见认为,似乎无产阶级文学的特点首先就是那种照例被粗暴地称之为政治的东西,这种意见根本不对。遗憾的是,对这种意见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责任的,因为一些也许除了真心或者假意的善良愿望外与无产阶级毫不相关的人也宣称自己是无产阶级作家、诗人、幽默作家等等。

  使无产阶级作家联合起来的主要东西是劳动感,他们都意识到只有用劳动、通过劳动才能到达理想,才能烧掉堆在工人身上的全部责难,认识到劳动是正义、平等的标准。甚至自然现象他们也拿劳动过程来划分。月亮、夜莺的啼啭、星星、太阳、布谷鸟——一切都给无产阶级作家暗示出劳动的形象。

  卡津笔下的瓦匠,黎明时沿着自己建造的房子的密林走时,看见清晨举起自己的砖头——太阳。在这个卡津的作品里,夜晚和星星如同养蜂人和蜜蜂一样。

  格拉西莫夫呼唤太阳去刨地板和房顶,从愁闷的脸上刨去忧郁。我们在格拉西莫夫的作品里还发现,在刚刚离开矿井的矿工意识里有一种对自然现象的具体的劳动折射。

  在桑尼科夫的作品里,落在铁砧上的铁锤咕咕地叫;干草叉从滚出来的太阳那边直扎进干草垛里;汽笛的叫声象清晨公鸡的啼声等等,等等。

  例子不胜枚举。而且这并不是偶然的:无产阶级文学不仅在意义上,而且在节奏上都充满劳动过程……

  无产阶级文学对劳动的喜悦贯穿着一种思想:只有当天才的构思和布局由于工人的劳动而使创作的内容变得丰富时,它们才能改变生活。

  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三个特征是机器主义和金属题材。现代落后的、不完善的机器,作为一种剥削工具,把无产者降低到自动机器的角色,另一方面,它暗示着一些机器样品——万能机,朋友机器。

  无产阶级文学并不盲目崇拜机器和劳动,不象奴隶似地拜倒在它们面前:从它们今天的状况看,它们乃是通向劳动——通向欢乐,通向作为解放者的机器的必经的阶梯。

  无产阶级文学相信人类天才的无限能力。由此产生它对于通过劳动求得解放的信念。今天做得愈多,将来就会愈光明,将来的粗活愈少,人的伟力就愈广泛地施展出来……

  无产阶级作家们正深入于金属的灵魂中,深入到它们的历史中,它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中。这方面表现得最鲜明的是格拉西莫夫的《铁之歌》。

  铁虽然也服务于强暴者,但是它愈来愈来用新的形式,睁开被蒙住的眼睛,使得通过生产方式连成一体的无产者直起腰来。这个格拉西莫夫,在《生铁的圣水盘》里揭示了这一最深刻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无产阶级的敌人,就是它的不切实际的思想家也不能在任何显微镜底下观察到。这就是无产者如何从机器和金属那里获取力量的过程。在这方面加斯捷夫写得很清楚,如《大门》、《我们图谋》等等。

  无产阶级文学的第四个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球性。不论工人作家作品的思想主题是什么——草原、森林、大地、歌曲、工厂、爱情,——作为基础的东西都是为工厂、城市、国家及全世界的集体而产生的忧虑、痛苦或欢乐。在个人的、主人公的感受后面,可以感觉到集体——个人好象把集体吸选去了。

  无产阶级文学中的“我们”排斥“我”,但是这并不导致各式各样的所谓革新者冒充“集体创作”。个人是自由的,他面前有着广阔的天地——他只是合乎集体的要求,在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合乎集体要求,然而,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反映他所亲近的集体的灵魂的。

  召唤工人的汽笛是一首号召几个国家的工人前去劳动的歌。在同一个时间里,千百万工人拿起工具,开动车床、机器,并用劳动的音响歌唱未来。

  无产阶级作家们非常清楚,引起一些人误会的根源也在这里,这些人把无产阶级文学看作最简单的现象,认为以劳动的音响唱的歌没有特色,是一种继续。几千年以前,只意识到自己痛苦的“今天”的劳动者,用笨拙的斧子、锄头、十字镐和铁铲无意识地唱起这首歌。现代无产阶级则自觉地接着唱这首歌,他们不仅完全意识到自己的“今天”,也了解过去和未来。

  无产阶级“握紧大锤”时,感到它是朋友,是解放的工具。全体劳动者——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是用劳动音响歌唱未来的合唱团.他们全都是一条统一链条中的环节。他们的一切种类和形式的劳动与斗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见萨莫贝特尼觅·马什罗夫、基里洛夫、加斯捷夫等人的诗歌。)

  在无产阶级文学面前,是一片由幻想和诱人的生活激发的五彩缤纷的生活,不过其中草草地勾勒出来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为与产生这种文学的阶级相符合的基调而首先被感触到。

  城市、工厂、战争和许多其它事物,常常是无产阶级作家作品的思想主题。这在上面己谈过,再说就多余了。

  顺便提一下,无产阶级文学的粗线条的基本特征只是它所固有的。在涉及到机器主义的部分,可能发生争吵: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文学流派注意过机器和技术。在过去,这种注意没有超过对机器和技术的功利主义的赞美。在当代,对那些开始保护机器的作家来说,机器只是一种外在的、作为新的韵律的来源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关于脱离劳动、脱离劳动集体的机器,要说出深刻的全人类的话来是不可能的。

  无产阶级文学带来什么技术上的新东西呢?如果认为形式是整个地、一下子改变的,那么它确实没有带来任何东西.但必须提出另一个问题:在封建主义残余上确立自己地位的资产阶级,在其统治的最初十至十五年里在文学形式的领域里提供了什么?

  回答将是:也几乎没有什么。当时作家的作品只是在内容上有别于他们所继承的作品。如果说,新的内容促使他们在新的形式方面取得成就的话,那末这些成就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新的形式总是预先确定新的内容,而且是逐渐地、一点一点地确定的。关于形式问题同无产阶级作家对待所谓文学遗产的关系问题不可分割地联系着。首先必需排除一种陈腐的意见,好象无产阶级文学是某种特殊的文学学派。

  无产阶级作家在思想体系意义上说,是一个相对地统一的整体。在形式方面,他们因有各自的个人特点而各不相同。

  无产阶级作家崇敬文学遗产中蕴含着历史地需要的精神价值的部分。所谓古典文学就属于这部分遗产。它鲜明地表现了更换历史舞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威力。

  不仅如此,当代无产者在这一部分文学遗产中还经常找到甚至比较亲近的主题。

李辉凡 译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