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十月革命前后苏联文学流派

锻冶场


  编者按:本文选自《简明文学百科全书》第3卷,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莫斯科,1966年版,第877-878页。


  锻冶锻冶场(Кузница),span>莫斯科的一个文学团体,存在于一九二〇——二三年。是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里分化出来的一批诗人(亚历山大罗夫斯基、格拉西莫夫、卡津、基里洛夫、奥勃拉多维奇、波列塔耶夫、罗多夫、桑尼科夫)创立的。“锻冶场”的参加者们力图摆脱“无产阶级文化派”的那些企图用他们制订的教条来约束诗歌创作实践的理论家们的监督,他们主张“充分自由地选择创作方法”,重视艺术技巧,要求专业化(1921年发表了第一个组织宣言人“锻治场”是独立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全俄无产阶级作家联盟”(1920年成立)组织的倡导者。然而“锻冶场”的理论主张在很多地方都停留在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框框里,带有它关于十月革命后新文化发展道路问题的庸俗社会学观点。不过,在当时的文学争论中,“锻冶场”终究由于对艺术形象与艺术真实的要求(亚历山大罗夫斯基与奥勃拉多维奇的纲领性文章)而引人注意。“锻冶场”诗歌是战时共产主义时代无产阶级浪漫主义抒情诗的鲜明典型。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到来,许多“锻冶场”诗人经历了创作上的危机(二十年代初期抽象浪漫主义总危机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临近二十年代中期,“锻冶场”形成了新的创作集体,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批能力很强的现实主义者散文作家:革拉特珂夫、利亚什科、诺维科夫-普里波依、沃尔科夫、尼佐沃依、巴赫梅季耶夫等。革拉特河夫的《水泥》、利亚什科的《熔铁炉》被这一团体视为纲领性的作品。二十年代后半期,“锻冶场”受到拉普的排挤,在文学生活中起的作用愈来愈小。“锻冶场”内部发生尖锐斗争以后,最后加入了拉普(1931)。一九二〇——二三年间,这一团体出版过《锻冶场》杂志;一九二四——二五年间出版双月刊《工人杂志》。二十年代末出版《大众杂志》、《无产阶级先锋队》。

于韦 译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